?

OBE理念引導下大學生英語教育的課堂生態重構

2023-03-23 02:01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英語課堂師生交流

孟 潔

(安徽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滁州 233100)

生態是指生物之間、生物與周圍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良好的生態具有維持能量流動、信息傳遞、物質循環這三大作用,能夠實現生物之間、生物與周圍環境之間的平衡[1]。將其炮制到課堂環境中,課堂生態指的是師生之間、師生與課堂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好的課堂生態是在課堂環境中,師生的作用正確,師生與課堂環境的關系和諧。但就目前來說,高校大學英語教育的發展,存在“一體三元”基本落實,但“四環多樣”執行欠缺的問題。其中“一體三元”指學生主體地位落實,教師、學生、教學環境三元素確立;“四環多樣”指師生互動、學生自主、環境開放、要素發展方面存在細微的不足[2]。這意味著在大學英語課堂生態中,出現了生態作用發揮不當、生態環境內部關系不和諧的問題。為此,需要結合以成果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推動教育整體均衡化發展與和諧化改革的新式教學理念進行引導,即OBE理念,來幫助大學英語課堂生態重回正確狀態。

1 OBE理念引導下正確的課堂生態結構組成

1.1 以成果為導向:生態成分的交流與互動

OBE教育理念是一種以成果為目標導向、以學生為本,采用逆向思維構建課程體系的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3]。這種教學理念的最核心因素、理念實施的最先決條件就是交流和溝通,即交流和溝通是一切“教”與“學”產生的基礎。而生態成分是指教師與學生這兩個主體,二者是激發課堂生態活力的動因,其交流與互動的有效性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所以,利用OBE理念,引導生態成分有效交流和互動,能夠提高課堂質量、恢復課堂生態。其中,生態成分的交流與互動要點如下:第一,師生交流的本質屬性在于互惠性與互動性,利用平等的師生交流可以形成長期且合理的良好互動,不僅有助于構建師生積極交往、共同發展的課堂教學過程,同時也是維系課堂生態平衡的基本要求,是課堂生態結構的重要組成。第二,交流與互動對于大學生而言,意味著創造性解放、主體性凸顯、心態開放、個性彰顯等;對于教師而言,體現了教師課堂教學地位逐漸由教學“主角”轉向“平等關系中的首席”。這就表明,課堂講解過程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過程,而是共同理解、一起分享、互相交流,強調師生自我實現、專業成長、互利共生的具有生命力的課堂。

1.2 以學生為中心:生態因子的回歸與自主

OBE理念強調成果導向,該理念最終所服務的對象是學生。這也使得生態因子雖然泛指教師與學生,但學生卻是課堂生態中最核心的因子,教師則為學生提供因子引力服務。即學生的回歸與自主是高度踐行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的核心,是強化課堂生態活力、動力的重要支持,具有增強課堂生態持續發展力的作用[4]。即課堂必須摒棄對封閉式、填鴨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轉變育人思路,落實以生為本,以學生為核心驅動力的教育教學方法。而要讓學生回歸到課堂的中心位置,就必須展現學生的自主性。對于學生而言,回歸是指讓學生成為課堂上具有創造性的學習者,成為主動理解、參與課堂教學的參與者,以探究式教學法、創客教學法為主,讓學生參與課堂生態重構。自主是指讓學生成為課堂上具有自主意識、自主能力的操作者,成為自覺參與、強化理解的構成者,就需要利用主動教學法、PBL教學法,打破課堂教學封閉結構的特征。

1.3 均衡化發展:生態氛圍的開放與生成

OBE理念認為,教學的實施必須做到均衡,教育者需要明確學生畢業時應具備的能力,并設置與之相對應的教學設計[5]。這種均衡體現在學生能力水平應和學習任務難度均衡,學習進度要和學習節奏均衡。而上述均衡表現要求一個正確的課堂生態,必須具有重視開放和生成的生態氛圍。其中,生態氛圍是指教學環境氛圍,是塑造良好課堂生態的宏觀因素。在課堂生態結構中,教學環境的開放與生成,為不同個性的大學生在適宜環境中得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基礎,為教師深入挖掘學生潛能創造了條件,是讓課堂恢復到原有生態功能水平的保障。而開放與生成的教學環境,是指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能夠幫助學生解放心理、大膽想象、自由想象,也能夠幫助教師結合多元教學技術,豐富教學資源、開放教學視角,進一步探究學生潛能。從某種層面上講,開放的目的是生成,即在每一堂課上,學生都能從教師所講解內容中,取得認知方面的收獲;教師則在講清、講懂、講透知識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行為,幫助學生拓展視野,并持續性思考教學過程需要改進的地方,從而實現課堂生態均衡化發展的目標。

1.4 和諧化改革:生態要素的和諧與共鳴

OBE理念重視學習成果,突出成果與過程之間的和諧,這需要教育者充分了解課堂中各個要素,且具有較強的操控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各要素在生態環境內各司其職,有效發揮各自作用,繼而促進整體的和諧發展。其中,生態要素包括教師、學生、教學環境,是構建完整課堂生態的決定因素,三個要素之間的和諧與共鳴能夠盤活課堂生態形成教育合力[6]。和諧與共鳴的課堂可以反向督促教師,使其將重點放在引導學生上,使良好的教學環節能夠為師生提供服務。和諧表現包括“教”與“學”和諧、“師”與“生”和諧、“課內”與“課外”和諧等,和諧強調課堂生態要素之間的互助合作、相輔相成、共同進步,實現要素間的和諧,有助于加快實現成果導向教學目標。共鳴的課堂,會使學生尊敬教師、教師熱愛學生、師生間相互認可、諧振共鳴、心理相容,并在和諧與共鳴的同向引導下,產生學生樂學、教師樂教的氛圍與情境。

2 大學生英語教育的課堂生態失衡現狀

2.1 生態成分交流互動性不強

課堂生態成分中正確的教師與學生關系,是在教師的主導下,盡可能提高學生的參與性,讓師生之間的關系“動起來”“活起來”。盡管多數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接受了該觀點,并積極地將其付諸在實踐層面,但在傳統觀念的制約下,師生主體在課堂上的互動仍以教師“動”為主,學生“動”的時間較少。由此可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存在不對等的問題。多數情況下,學生的“動”都處在低階層面,即機械性回答教師的問題。而教師的“動”卻具有極高的話語地位,甚至會直接約束學生“互動”的方向和內容。這一問題對于重視口語交際能力的大學英語課程而言,容易產生互動性失衡現象,不僅無法有效地培育和鍛煉學生創造能力,甚至會造成知識信息無法雙向傳遞的后果,即教師在知識講解完成后,學生即便對所學產生疑問,也不敢開口詢問教師,導致反饋不及時、生態成分交流的互動性差,從而造成課堂生態各因子之間的關系產生異變,降低英語教育效果。

2.2 生態因子生態位自主性差

學生作為課堂生態的核心因子,當下存在明顯的主體生態位自主性差現象。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每個人的理解能力與接受能力不同,在文化差異、認知差異的影響下,學生在理解教師講解內容時,容易出現理解速度、理解程度不一樣的現象。而教師為了滿足全員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教學與要求,規避由于理解受限、認知受限所導致發生的問題,存在比較嚴重的代替學生思考的情況。如,教師重視知識講解,在提出問題后,未能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交流與探索,就急切地給出正確答案,導致學生沒有充足的思考時間。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失去參與學習的興趣。此外,部分學生受制于自身影響,為了不出錯便少說或不說,不僅降低了課堂自主性,同時也禁錮了自身思維邏輯的成長。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越發偏離“學生身份”的正確生態位置。而學生作為核心因子,學習自主性較差,必然會導致英語課堂生態活性受損,從而加重了大學生英語課堂生態異變程度。

2.3 生態氛圍功能欠缺開放性

生態氛圍以教學環境為核心,生態氛圍的開放即是教學環境的開放。結合當前大學生英語課堂教學現狀來看,在教學環境方面,英語課堂未能發展成為成熟的開放性課堂。具體表現為:課堂氛圍缺少民主、和諧特征;教學資料選材范圍相對局限;對學生的激發與引導力度不足;對先進性教學技術以及教學平臺的應用頻率較低。難以通過有效發揮教學內容、教學技術之間的配合作用,讓學生的潛在學習能力得到科學激發,因此造成了學生英語知識認知范圍窄、英語學習過程不愿思考、不敢思考的困局。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很難拓寬眼界,教師教學能力很難實現持續成長,因此無法有效解決英語課堂生態失衡的問題。

2.4 課堂生態要素發展不和諧

英語作為大學生必修的公共課程,在教學環境轉變以及文化屬性差異的影響下,容易產生教學過程不和諧、師生關系不和諧、課內課外教學安排不和諧等問題。這些不和諧現象,在不同程度上指向教師錯位這一誘因,即教師未能在其教學引領者位置上發揮最大效能。其中,生態要素發展不和諧表現為:首先,教學過程的不和諧,體現在教師講解重在“輸出”,未能重視考慮學生對于知識的內化與吸收,兩者未能在同空間、同頻道實現共同進步;其次,師生關系的不和諧,表現在師生關系不平等。從學生角度來看,存在畏懼教師的心理;從教師角度來看,經常性地認為學生思維受限、缺乏經驗,這種偏見思想使師生之間無法形成相互認可的發展格局;最后,課內課外教學安排的不和諧,表現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更重視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考試成績,相對不重視強化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并且,現行大學英語教學在課內重視知識點講解,在課外重視學生知識點鞏固,整個吸收與內化的過程偏向于理論化,未能凸顯英語教育的實踐化,導致了課堂生態要素發展不和諧的問題。

3 OBE理念引導下大學生英語教育的課堂生態重構路徑

3.1 優化生態成分交流模態,重構平等平衡互動課堂

在英語教育過程中,應積極優化生態成分之間的交流模態,以擴大師生交往的“開放度”和“自由度”為引,構建地位平等、質量平衡的互動課堂[7]。對此,建議教師時刻謹記自身責任。第一,與學生建立對等交流關系的責任;第二,激發學生積極參與、主動互動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在師生之間形成思維層面的互動與交流。具體而言,教師需先告知學生,在大學英語這一語言學科中,師生溝通的本質具有相互性、平等性。即學生在提問、交流中可以犯錯,學習新知識時可將教師視作“教學資源”的來源渠道。以英語口語教學為例,在實踐中踐行以上觀點,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模擬法,將課堂設置為模擬法庭。其中,教師擔任法官角色,負責從宏觀上引導英語對話的走向;學生則分為原告和被告兩個小組,從各自立場出發,運用所學英語口語知識完成庭審工作。如此便能構建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地位平等、質量平衡的交流互動模態。使英語課堂各生態成分的交流互動性逐漸明顯,也令課堂生態狀態有所緩和。需注意,為求平衡,教師可按照學生能力水平進行分組,保障原告方和被告方整體的英語口語水平相對均衡。并且,無論學生口語水平如何,教師都要鼓勵學生表達自我觀點。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出師生關系平衡、師生交流互動明顯的課堂。

3.2 提升生態核心因子主體性,修復課堂生態活性

為修復大學英語課堂生態活性,必須讓學生這一生態核心因子回到應有的生態位置。建議教師將“激勵學生主動思考”作為開展教學的前提要素。首先,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歸還學生應有的課堂權利,積極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思考。如,在英語寫作教學階段,教師需改變常見的模板式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自主思考潛力為核心,先設定寫作關鍵詞,再鼓勵學生自主聯想和創作。即如果安排“Career Development Program”寫作主題,為刺激學生自主想象,可以從教師、醫生、環衛人員等不同主體入手,構建多崗位寫作情境供學生選擇。這一過程,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打破職業限制,從復合型發展的角度思考問題。其次,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思考權利、表達權利、質疑權利、交流權利、失誤權利、評價權利等,但也要注重方式方法。例如,教師將思考權利歸還給學生時,不要急于公布問題答案,而是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學生能力水平是否有提升空間,問題是否具有可思考性。如果學生能力可提升、問題可思考,那么可以通過設置梯度問題等形式,逐級增加問題難度,讓學生在“出聲思維”的指引下,用英語語言展示思考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提升生態核心因子主體性;另外,教師將表達權利歸還給學生時,需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通過設置自主性課堂,讓學生有表達自我見解的機會。當學生自主性得到不斷提升,便可逐漸回歸到正確的生態位置,繼而發揮生態核心因子的穩定作用,促進課堂生態活性持續恢復。

3.3 塑造開放性生態氛圍,恢復英語課堂生態功能

要塑造開放性生態氛圍,大學英語教學生態就必須打破教師教育思維限制和課堂的素材限制。首先,教師要意識到學習大學公共英語的學生來自各個專業,他們學習大學公共英語的目的是將英語技能更好地應用于日后工作。因而,教師在講解大學英語課程時,需要重視培育學生的英語技能應用能力。那么,教師就必須盡可能為學生提供知識類別多、學科范圍覆蓋廣的多元英語知識資料,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英語技能應用需要。其次,教師扭轉觀念后,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英語課堂開放目的,就需要從環境和素材兩方面尋求辦法。其中,環境開放意味著英語學習可以不局限在實體課堂內,即可以在校外與外語相關的場所中展開教學,直接讓學生在開放環境下,有效聯通學習和實踐,及時將“所學”轉化為“所用”;素材開放意味著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除教材外,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商業方向、旅游方向、文秘方向等多個角度的英語學習資料。并且,適當提供外語時事政治、新聞簡報等非教學類素材,滿足充分打開學生外語知識認知眼界的需求。如此,課堂生態才能擺脫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單一孤立的困境,才能打破傳統以教師、學生、教學環境構成的封閉式課堂生態系統,形成空間與時間上的延伸,逐步恢復、超越英語課堂原有的生態功能。

3.4 發揮教師生態帶動特性,促進英語課堂生態同步協變

OBE理念中的逆向思維方式,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雖然教師是課堂生態環境中各要素和諧發展的主要帶動者,但教師要想促進英語教學生態的和諧發展,還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帶動生態要素合力的作用[8]。具體而言,促進英語課堂生態同步協變時,需要提升師生關系的期待效應,利用師生的互相期待,達到各個生態要素互相幫扶、協同發展的目的。由此可見,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教師對學生產生了期待,并將此種期待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可以在正確地引導督促下,促使學生朝向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而學生對教師產生了期待后,則能夠反向督促教師強化自我要求與自我成長。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英語同聲傳譯時,由于這一任務整體難度較大,要求教師在不給學生過大壓力的前提下,幫助學生設定短期學習目標,將其看成是對學生的短期期待值。在學生完成短期目標后,立足于更為長遠的角度,設置長期學習目標,并將其看成是長期期待值。具體來說:第一階段,設置學生記憶關鍵詞目標;第二階段,設置學生厘清整句話目標;第三階段,設置學生記錄整段話目標;第四階段,設置學生在記憶整段話的同時,精準復述的目標。其目的是通過由短期期許過渡到長期期許的過程,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引導下完成長期學習目標。同時,這一過程也是教師結合學生階段性反饋,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安排與計劃的過程,因而具有促進英語教學同步協變的作用。鑒于此,在期待效應的作用下,師生關系能夠實現和諧發展,師生各自也可在課堂生態中正確歸位。這一轉變必然會帶動教育環境同步協變、回歸正軌,從而實現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的高度和諧。

4 結語

綜上所述,明確當前課堂生態“一體三元”基本落實,但對于“四環多樣”的執行還略有欠缺。要想以適合不同學情的多種形態,靈活化運用“一體三元四環多樣”教學模式,盤活英語課堂教育“神經末梢”,重構正確、和諧的課堂生態,就需要以OBE理念為基礎,解決“四環”合作交流、啟智探究、拓寬視野、發展不夠和諧,以及受“多樣”課型、環節影響產生的課堂教學生搬硬套問題。并立足于此,積極開發應用其他的教學理念。

猜你喜歡
英語課堂師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用愛澆灌英語課堂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讓快樂回歸英語課堂
麻辣師生
高效英語課堂的打造
讓初中英語課堂充滿活力
重視“五老”作用 關愛青年師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