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技術在新時代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的探究*

2023-03-24 18:31湖南應用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張莉吳澤蘭
數字技術與應用 2023年11期
關鍵詞:服務體系社會化個性化

湖南應用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張莉 吳澤蘭

數字化技術在新時代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中的建設,遵循“多元化需求-信息化建設-數字化轉型-技術賦能-智慧養老-人才培養-資本引導”的實踐,打破“反饋滯后”、彌合“信息鴻溝”、實現“多元協同互動”。數字化轉型新時代,養老服務體系由碎片化、家庭化、粗放化向集成化、社會化、精準化轉變。為此,要響應需求、提高質量,建設新時代社會化養老服務新體系,建立智慧平臺、整合數據、技術應用、模式創新、制度政策引領、供給保障,提供個性的養老服務,加快推進常德地區社會化養老服務改造,構建常德地區數字化、多元化、個性化智慧養老服務新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進一步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強養老服務隊伍建設,提高養老服務水平和質量。國務院發布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到2025 年,全國老年人口預計將達到3.3 億,其中高齡、失能、殘疾老人群體不斷增加。為此,國家將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業,推動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養老服務水平,實現養老服務全面發展。在養老服務領域,數字化轉型也在逐漸推進。作為湖南省的一個地級市,常德地區一直致力于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但仍面臨著“養老服務設施布局欠合理、養老服務品質有待提高、養老服務產業結構有待優化、政府投入力度不夠”等問題。

1 養老服務體系現狀

由于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養老服務需求不斷增加。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如《關于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的意見》《老年人照護服務指導性標準》等,以推動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和完善。養老服務企業也在不斷發展壯大,為老年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然而,我國現有的養老服務體系仍存在信息不對稱、供需矛盾、技術落后、專業人才緊缺、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

常德地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已初具規模,主要包括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養老服務和居家養老服務三個方面。其中,社區養老服務是主要的服務形式,目前已建成多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檢查、康復護理、文體娛樂等服務。同時,市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包括資金補貼、稅收優惠、用地優惠等。但仍存在機構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不足、服務質量有待提高、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等問題。

2 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新時代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2.1 新時代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多元化需求

新時代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多元化的滿足,以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1)養老模式多元化。傳統的養老服務模式通常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輔助,這種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需構建一個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社區、機構、家庭等多方參與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同時,推動“互聯網+養老”模式,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 網等,提高服務質量,滿足不同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1]。

(2)養老服務多元化。包括醫療、康復、照護、社交、文化、娛樂等方面的服務,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例如,社區養老服務是最基本的養老服務,包括社區醫療服務、社區文化活動、社區老年人協會等,是要解決老年人的生活和醫療需求。居家養老服務是老年人在家中享受的養老服務,包括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是要滿足老年人的個性化需求。養老機構服務是專業化的養老服務,包括養老院、護理院、養老公寓等,是要提供專業化的護理和照顧服務,滿足老年人的醫療和生活需求。遠程醫療服務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的醫療服務,包括在線問診、遠程監護、遠程醫療咨詢等,是要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ブB老服務是一種非營利性的養老服務,包括志愿者陪伴、互助餐廳、老年人協會等,是要通過社區互助的方式,增強老年人的社會支持和歸屬感。

(3)技術手段多元化。包括互聯網、智能手機、智能家居等新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老年人更方便地獲取養老服務,提高養老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4)服務主體多元化。除了傳統的養老機構和服務商外,還需要社會力量、企業和個人的積極參與,形成多元化的服務主體,提高養老服務的供給能力和覆蓋面。

2.2 新時代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信息化建設

新時代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信息化建設的重點是將傳統的養老服務轉變為數字化、網絡化、個性化的服務,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和更好的體驗,智能化設備和系統將被廣泛應用。例如,智能健康監測設備、智能家居系統、遠程醫療系統等。這些設備和系統將通過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與老年人進行聯系,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的養老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

為推動常德地區新時代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信息化技術建設,共分為五階段建設:

第一階段: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建立智慧養老服務系統和養老服務平臺,整合養老服務數據和資源;部署物聯網設備,實現養老設施的智能化和連接;搭建移動互聯網平臺,提供便捷的養老服務。

第二階段:數據采集分析與智能化應用包括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深入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偏好;開發人工智能算法,提供智能化的養老服務推薦和決策支持;開發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應用,提供沉浸式的養老服務體驗。

第三階段:個性化養老服務包括基于用戶數據和智能算法,提供個性化的養老服務方案;開發人工智能語音助手和機器人,提供個性化的陪伴和支持;建立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實現社區居民之間的互助和支持。

第四階段:安全和隱私保護包括強化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措施,確保老年人的個人信息安全;完善物聯網設備和系統的安全防護機制,防范網絡攻擊和數據泄露;加強人工智能算法的倫理和道德規范,確保算法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第五階段:普及和推廣應用包括加強宣傳和培訓,提高老年人和養老服務機構對技術應用的認知和接受度;推廣成功案例,引導更多的養老服務機構和社區加入到技術應用中。

2.3 新時代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數字化轉型

養老服務體系數字化轉型不僅可以提高養老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也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適的服務體驗。數字化轉型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

(1)養老服務平臺的建設:建設一個數字化的養老服務平臺,通過移動端、網頁端等多種渠道,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包括養老機構預訂、智能問診服務、養老用品在線購買服務等。

(2)數字養老系統:通過采集和分析老年人的數據,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偏好,優化服務內容和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

(3)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健康狀況等進行分析和預測,為老年人提供智能助手、智能健康監測、智能照護等個性化的服務。

(4)線上線下融合:通過線上互聯網技術(如:在線社交、智能健康、在線問診)與線下融合的方式,將數字化服務和實體服務相結合,提供更加全面和便捷的服務。

(5)信息安全保障: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要保障老年人的信息安全,采用區塊鏈技術避免個人信息被泄露和濫用。

數字化轉型是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發展的必然趨勢,可以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適的服務體驗。

2.4 新時代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新技術賦能

在新時代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數字技術賦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數字技術賦能養老服務體系,旨在加強對老年人的關注和照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數字技術在養老服務中的應用,可以提高養老服務的效率和質量。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等手段,實現健康養老服務的精準推送和個性化服務。例如,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精確地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偏好,從而為其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利用遠程監測和智能化系統,實現老人健康狀況的實時監控,及時發現和處理健康問題,并實現服務流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通過智能家居、安全預警等系統,可以實現老人居家的安全監控和管理,提高服務質量評估和監管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有效解決傳統模式下收集信息不全,識別服務對象不精準的個性化需求,數字技術賦能養老服務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2]。因此,常德地區需積極推動科技手段和數字化應用在養老服務中的技術賦能創新。(1)應用物聯網技術,實現養老設施的智能化和連接,推廣智能健康監測設備,智能床墊可以監測老年人的睡眠質量和體征,智能家居系統可以遠程監測老年人的生活狀況,提供及時的幫助和警示;(2)利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為老年人提供沉浸式的養老服務體驗。例如,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老年人可以參觀名勝古跡、參加遠程醫療技術、遠程培訓等活動;(3)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提供智能化的養老服務。例如,人工智能語音助手可以回答老年人的問題和提供信息,陪伴老年人、提供娛樂和情感支持;(4)利用移動5G 技術,提供便捷的養老服務。例如,通過移動應用程序,老年人可以隨時隨地預約養老服務、管理健康數據、與家人朋友交流等。

2.5 新時代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智慧養老

智慧社區成為了新時代社會化養老服務的一種新趨勢。智慧社區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傳統社區和養老服務進行融合,為老年人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居住環境和服務。智慧社區的核心在于通過各種傳感器、智能設備和軟件應用,實現對老年人生活和健康狀態的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提供精準化、個性化的服務和支持。智慧社區不僅可以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居住保障,還可以幫助他們融入社區,享受社交、文化、娛樂等方面的生活。

2.6 新時代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人才培養與資本引導

隨著數字轉型和人口老齡化加劇,為了滿足個性化養老服務的需求,培養專業的養老服務人員隊伍成為關鍵。例如,養老機構需要專業的護理人員、營養師、醫療人員等;社區養老服務需要社工、志愿者等。這些人才都需要具備相關的技能和知識,以滿足老年人的各種需求。

專業人才培養的關鍵是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因此,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需要提供完善的教育和培訓體系,為從業者提供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包括老年護理、康復護理、社會工作、心理疏導等方面的培訓。同時,需要支持和鼓勵學校開設養老服務相關的專業,培養更多的養老服務人才,為了滿足新時代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的需求,需要進行人才培養和招聘。

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的資本引導需要社會、機構、政府各方力量,改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的發展,滿足老年人的個性化養老需求。新時代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的資本引導主要包括資金投入、金融支持、投資機會、政策引導四個方面。

3 常德市在新時代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優化措施

(1)推進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加大養老院、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等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力度,增加床位供給,提高服務覆蓋率,加強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政府應該加大對數字化基礎設施的投入,提高數字化技術的普及率和應用水平。(2)完善養老服務網絡:建立健全的養老服務網絡,包括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和機構養老服務體系,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通過互聯網技術,可以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養老服務模式,提高養老服務的便捷度和舒適度。(3)增加養老服務供給:加強對老年人的數字化技能培訓。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加強對老年人的數字化技能培訓,提高其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4)強化養老服務監管: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的監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監管體系,確保養老服務機構合法、規范運營。(5)加強信息化建設:推動養老服務機構信息化建設,建立養老服務信息平臺,提供養老服務信息查詢、預約等功能,實現對老年人健康狀況的實時監測和管理,提高養老服務的精準度和個性化程度。(6)培育養老文化:開展養老文化活動,加強養老知識宣傳和普及,倡導尊老、敬老、愛老的社會氛圍。通過舉辦養老技能培訓、開展養老文化節慶等活動,提升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4 結語

常德地區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改革目前的養老服務體系,構建新時代社會化高質量養老服務體系,立足人口老齡化實情,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統籌規劃、完善制度、增大投入,堅持居家養老智能化、機構養老社會化、社會養老全域化、城鄉養老一體化[3],致力于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功能完善、覆蓋城鄉、規模適度的多元個性化高質量養老服務體系。

猜你喜歡
服務體系社會化個性化
智慧出行,智繪未來——新一代出行服務體系構建與實踐探討
牽手校外,堅持少先隊社會化
堅持個性化的寫作
“三效合一”構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
行政權社會化之生成動因闡釋
建好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最后一公里”
新聞的個性化寫作
上汽大通:C2B個性化定制未來
高校學生體育組織社會化及路徑分析
公共文化服務亟須推進社會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