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探析

2023-03-27 15:47危成
消防界 2023年16期
關鍵詞:消防監督問題對策

摘要: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監督工作直接關系到公共安全和生命財產安全。本文通過深入剖析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包括監督人員數量不足、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裝修材料的防火性差以及消防配套設施不夠完善等,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對策。通過加強監管隊伍建設、提高公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建立健全的法律規章制度、加強對消防設施的監管以及制定火災隱患整改機制,有望提高人員密集場所的火災防控水平,確保公眾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得到有效保護。

關鍵詞: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問題;對策

引言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人員密集場所數量不斷增加,如商場、學校、醫院等。這些場所人流量大,安全隱患多,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對于這類場所的消防監督工作顯得尤為關鍵。然而,近年來的實踐表明,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面臨一系列挑戰。本文就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對策,以期為提高人員密集場所的火災安全性提供實質性建議。通過深入研究與實踐,為相關決策提供參考,促進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水平的提升。

一、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消防監督工作人員數量不足

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中的首要問題是消防監督工作人員數量不足。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員密集場所的迅猛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導致監督工作需求急劇增加,而監督人員的招聘和培訓相對滯后。由于場所數量的不斷增加和監督工作的復雜性,現有的監督人員數量無法充分滿足日益增長的監督任務,不僅影響了對消防法規的有效執行,更對人們的生命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

(二)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

提升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監督工作水平不僅僅需要監督人員的專業素養,更需要社會大眾對消防安全的高度重視和積極參與。當前消防監督安全意識方面存在一定不足,監督人員普遍存在對安全問題的忽視態度,消防意識相對薄弱,而在人員密集場所內,廣泛存在人員防范意識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加強消防安全教育,通過提高公眾對消防安全的認知和重視程度,促使監督人員和場所內人員形成更加積極的安全意識,從而共同維護人員密集場所的火災安全。

(三)裝修材料的防火性能存在缺陷

裝修材料的防火性能直接關系到火勢蔓延速度以及人們的生命安全。然而,許多人員密集場所存在使用防火性能較差的裝修材料,甚至包括未經過防火處理的木質材料,導致火災一旦發生難以迅速控制。一些場所為了降低成本而選擇易燃易爆的裝修材料,從而增加了火災危險性。更為嚴重的是,一些場所規避消防部門的監督,采用易燃材料并違反法律法規,極大提高了火災風險[1]。

(四)消防配套設施不夠完善

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安全直接依賴于完善的消防配套設施,如滅火器、應急探照燈、自動噴淋滅火系統和火災報警系統等。這些設備的有效性在于其及時啟動和運作,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夠迅速救援,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然而,許多場所存在消防設備不完善、老化等問題。管理者對消防安全的關注程度不足,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不愿投資維修,導致消防設備失效或無法正常運作。監督部門管理不到位,進一步加劇了消防配套設施的缺陷。這一問題的存在嚴重威脅到人員密集場所的整體火災安全防范水平,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強對消防設施的管理和維護。

二、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的對策

(一)加強消防監督隊伍建設

為有效應對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須加強消防監督隊伍建設。首先,應制定完善的招聘標準,注重應聘人員的理論知識和工作經驗,確保新加入人員具備足夠的專業素養和實踐經驗[2]。通過建立嚴格的招聘流程,可以有效提高新人員的整體素質,為隊伍穩健發展奠定基礎。其次,通過邀請消防領域的專家和資深從業者進行現場指導,提升監督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培訓內容應包括最新的消防法規、火災防控技術、應急救援知識等方面,保證監督人員能夠緊跟行業發展動態,并具備判斷和處理突發情況的能力。此外,可以定期召開相關研討會,加強消防監督人員之間的聯系和交流,在隊伍內部形成共同的工作理念和標準,提升整個隊伍的協同作戰能力。通過分享工作經驗和工作技巧,監督人員可以相互借鑒學習,形成一種高效的工作模式。同時,培養監督人員良好的監督意識也是隊伍建設的關鍵。結合完善的消防監督標準體系,幫助監督人員準確了解工作職能,樹立起良好的工作觀念和防范意識[3]。通過培訓和定期考核,確保監督人員對工作要求的深刻理解,形成對細節的高度敏感性,更好履行監督責任。最后,要仔細研究消防監督人員安排,將其合理分派到人員密集場所進行監督工作,更好滿足不同場所監督需求,最大化提高現場監督工作效率。

(二)加強人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

首先,消防部門應與人員密集場所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共同加強消防知識宣傳。通過在場所內張貼消防逃生安全小知識、利用大屏幕滾動宣傳等方式,向人民群眾傳遞生動直觀的消防知識,提高他們的火災警覺性。建立以人為本的宣傳思想,確立人員緊急疏散方案,并加強定期演練,使人們對火災應急疏散程序有清晰的認知,從而提高應對火災的能力。其次,要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消防監督工作。通過開展宣傳活動,呼吁廣大市民關注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安全問題,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監督工作[4]。同時,建立便捷的投訴舉報機制,對不合法行為進行及時舉報并迅速整改,通過社會共治的方式,促使人民群眾成為消防安全事務的參與者和監督者,形成全社會共同維護火災安全的良好氛圍。此外,消防監督部門應主動開展消防安全活動,根據當地情況制定活動計劃,包括消防安全知識講座、模擬火災演練等。通過在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等場所開展這些活動,普及消防知識,提高民眾的防范意識。特別是在人員密集場所周邊,定期進行實際演練,讓人們更加直觀理解應急疏散程序,并增強他們在火災發生時的應對能力。通過與場所建立緊密合作、強化宣傳和培訓、鼓勵社會參與監督等措施,可有效提高人民群眾的火災防范意識,使其成為火災防控的積極參與者[5]。

(三)建立健全消防法律規章制度

為了有效應對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建立健全消防法律規章制度。首先,人員密集場所應與消防部門深入合作,制定完善的消防法律法規制度。這些法規應涵蓋場所的建筑結構、消防設備配置、逃生通道設置等多個方面,以明確消防安全的標準和要求。通過法律的制定,為監督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支持[6]。其次,必須加強對這些法規的監督管理,確保其貫徹執行。通過建立監督機制,加大對人員密集場所的巡查頻次和深度,對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全面審查。特別關注場所內的建筑結構和消防設備的符合程度,對于不符合法規的情況要采取及時整改措施,加強對場所經營者的監督,推動其自覺履行消防工作,提高其對消防工作的重視程度,從而降低火災事故發生概率。此外,還應明確經營者的監管義務和責任。對于未能履行法定義務的經營者,要規定相應的法定責任和處罰措施。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強化經營者的主體責任意識,也能夠借助法治手段促使其更加自覺履行消防監督工作。在建立健全的消防法律規章制度過程中,還應加強對法規的宣傳和普及。通過向場所經營者和從業人員提供專業培訓,使其深入理解和適應新制定的法規,確保法規貫徹執行。同時,向社會大眾普及消防法律法規,提高公眾對消防安全的認知水平,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和支持消防監督工作的氛圍。

(四)加強對消防設施的監管

為應對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中的挑戰,必須強化對消防設施的監管。首先,人員密集場所的管理員應高度重視消防設施管理,定期進行檢查,確保消防設備完好和有效性。通過建立健全的巡檢制度,對滅火器、應急照明、自動噴淋滅火系統等消防設備進行定期檢測和維護,確保其在火災發生時能夠正常啟動并發揮作用,及時替換老化或損壞設備,確保設備處于良好狀態,提高防災能力。其次,管理員還需正確擺放消防設備,避免影響救援和逃生。合理布局滅火器、逃生通道標識、應急出口等設備,確保在火災緊急情況下人員能夠快速找到并使用[7]。特別是在人員密集場所的關鍵區域,如大廳、走廊等,要明確指示和標識消防設備的位置,保障在火災發生時人們能夠及時尋找和利用消防設備進行應急處理。為提高管理者對消防工作的重視,還需要加強相關教育工作。通過開展培訓課程,向管理者傳達火災防范的重要性,強調他們在消防工作中的責任和作用。培養管理者對消防設施的正確使用和維護意識,使其成為消防工作的積極參與者,有效推動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工作。消防監督部門在此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需要規范管理,嚴格執行《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法規。通過定期檢查,重點審查裝修材料是否符合防火標準,及時發現并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加強對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設施和裝修材料的質量監管,確保其符合法規要求,提高整體的防火水平。在檢查中,監督部門還需加強與管理員的溝通,提供專業指導和建議,幫助他們更好履行消防監管職責。

(五)制定火災隱患整改機制

首先,定期檢查人員密集場所的緊急出口配置和火災報警系統操作。通過建立火災隱患清單,有針對性進行檢查和整改,確保緊急出口和報警系統在火災發生時的及時有效性[8]。其次,鼓勵社會建立消防培訓機構,開展消防網絡教育,規范消防機構資質和審批程序,加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的培訓和專業資質考核。通過建立消防培訓體系,普及更為先進的防火知識和技能,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水平,為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工作提供更為豐富的人才支持。另外,完善獎勵機制,對消防貢獻人員進行獎勵,鼓勵單位和個人舉報火災隱患,加強火災隱患監察力度。通過設立獎勵制度,提高從業人員和機構的積極性,促使其更加主動參與火災防范工作。鼓勵單位和個人發現火災隱患進行舉報,建立健全的信息反饋機制,及時糾正火災隱患,確保安全。最后,啟動重大火災風險評估論證機制。通過對人員密集場所的火災風險進行系統評估,識別可能的重大火災風險點,提前進行預防和處理。建立風險評估機制,使消防監督工作更具前瞻性和科學性,為提高整體火災防控水平提供有力支持。

結語

在消防監督工作中,針對人員密集場所存在的監管問題,本文提出了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公眾安全意識、建立法律法規制度、強化對消防設施的監管以及制定火災隱患整改機制等一系列對策,旨在從源頭入手,全面提升人員密集場所的火災防范和應對能力。通過綜合實施這些措施,有望更有效保障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未來的工作中,需要不斷加強與各方合作,深入貫徹執行制度,不斷優化對策,為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監督工作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武建明.當前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初探[J].今日消防,2023,8(08):72-74.

[2]尚玉安.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今日消防,2023,8(07):56-58.

[3]姜周由美.水上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水上安全,2023(05):122-124.

[4]游碧東.居民建筑消防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今日消防,2023,8(03):67-69.

[5]王倩.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研究[J].今日消防,2023,8(02):53-55.

[6]魏佳.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中常見問題及對策建議[J].消防界(電子版),2023,9(02):116-118.

[7]李洪剛.新形勢下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突出問題及對策淺析[C].2022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2022.

[8]王洋.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消防界(電子版),2022,8(20):106-108.

作者簡介:危成(1988- ),男,漢族,四川閬中人,本科,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研究方向:消防監督方向。

猜你喜歡
消防監督問題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消防監督檢查的形式和方法
當前消防監督技術裝備建設使用現狀分析
由一起粉塵爆炸事故談改進消防監督工作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