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體與表面化學》課程思政的融入與實踐

2023-04-05 11:49王祥榮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3年2期
關鍵詞:分散相乳狀液膠體

張 濤,王祥榮

(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

課程思政作為一種綜合教育理念,要求專業課老師不僅以教學為中心,還應以育人為己任,真正落實“教書育人”。在基礎課、專業課教學中對本科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行引領,傳遞正確價值導向,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課堂,構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具有重要意義?!赌z體與表面化學》是物理化學的重要分支學科,是輕化工程、環境科學、醫藥、選礦、油田化學、應用化學、生命科學等相關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對人才培養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目前,課程思政建設已在全國高校開展起來,課程思政理念已逐步得到大家的共識[1-3]??墒?,在具體操作方面對思政元素的挖掘明顯不足,課程教學內容與思想教育兩張皮,缺乏系統設計等問題[3]。在此背景下,筆者在近四年的《膠體與表面化學》教學實踐過程中,積極探索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知識中,努力做到寓教于無形、潤物細無聲。在提升教學效果的同時,更注重學生的價值觀與家國情懷的培養。一點感悟與心得在這里與同行交流,但愿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 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與目標

1.1 課程教學內容與目標

使學生了解膠體與表面化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及發展,并掌握學習方法。理解膠體等分散體系的性質,掌握膠體、凝膠、納米材料的制備原理和方法。理解界面現象基本理論,掌握表面活性劑種類、特點、性能及應用等。

1.2 課程思政目標

激發學生愛國精神、家國情懷,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科學思想,倡導綠色發展理念、增強環保意識,提高專業自信、民族自信、道路自信;通過感受中華傳統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增強科技強國的社會責任意識,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最終形成創新能力。

2 教學過程中思政內涵的融入與案例設計

《膠體與表面化學》的發展應用及理論建立過程中包含了豐富的思政元素和科學思想。在知識傳授時,教師可充分發掘思政元素,并將思政元素融合于課程知識體系中,通過有機結合開展課程思政教育[4]。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實物中自然而然吸收?!?/p>

2.1 愛國主義、家國情懷

同系物在溶液表面的吸附規律等相關內容是表面吸附的重要內容。講授該部分內容時,可順勢引入我國膠體科學主要奠基人傅鷹的故事。作為物理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傅鷹率先發現了同系物吸附規律有時與著名的特勞貝(Traube)規則完全相反。傅鷹先生還研究了礦物浮選、石油鉆井泥漿的流變性等國家建設急需的應用課題,解決了生產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并率先提出了通過測定潤濕熱評定固體粉末比表面的方法和公式,該方法比BET吸附法早了近十年。此外,傅鷹先生先后兩次拒絕美國挽留,毅然回國,一心報國,被譽為“美國兩次都留不住的科學家”[5]??姑涝瘧馉幈l后,傅鷹先生率先響應了政府號召,把在美國的存款全部轉回國內,以支援抗美援朝事業和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建設,并親赴朝鮮慰問解放軍。以傅鷹先生的愛國精神、家國情懷和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使學生明白“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的思想內涵,并鼓勵學生不負韶華,努力學習報效偉大祖國。

2.2 辯證思想、科學思維

膠體與表面化學中許多教學內容都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如增加乳狀液分散相總體積,可提高乳狀液粘度,減少分散相粒子的碰撞合并進而提高乳狀液穩定性。但是,當分散相體積分數超過某一臨界值時,乳狀液穩定性大大降低并發生相反轉,如從水包油型乳狀液轉變為油包水型乳狀液??杀磉_為“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花滿則衰,愛滿則癡”,很好地體現了量變引起質變的辯證思想。進一步地,相反轉意味著難以獲得分散相體積分數高的乳狀液,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通過合理地利用相反轉,成功制備了油包水包油型和水包油包水型雙重乳狀液,從而滿足制備新型多孔材料和多孔微粒的需求。這里體現了豐富的馬克思哲學原理:一切矛盾的雙方無不在一定條件下向它自己的對立面轉化。從而可教育學生切不可處順境而得意忘形,處逆境而心灰意懶。

引導學生對乳狀液的相反轉進一步地思考,以達到鍛煉科學思維、引導科學創新的目的。根據相反轉的科學解釋:隨著分散相的增加,兩親性表面活性劑更多的溶于分散相,連續相中活性劑濃度降低,使得乳狀液失去穩定性,發生相反轉。在這一基礎上,可引導學生思考并了解前沿科學。如請學生思考如何提高乳狀液分散相體積分數而不引起相反轉,引導學生通過選用僅溶于連續相的表面活性劑,獲得高內相乳液(分散相體積總分數高于74%的乳狀液)。請學生思考高內相乳液定義中74%對應的是相同硬球以最緊密方式堆積于容器中的臨界值。進一步引導學生選用不同直徑的球或具有彈性的球在容器中進行堆積,從而了解可獲得分散相總體積分數高達99%的乳狀液。在這一過程中,將辯證思想和科學思維相結合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鼓勵學生勤于思考,不斷學習新知識,勇于開拓創新。

2.3 倡導綠色發展理念,增強環保意識

綠色與環保日益深入人心,是必須重視的課題。早在多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就不斷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膠體與表面化學課程中,可選擇合適切入點,灌輸綠色發展理念,增強學生環保意識。如講授吸附劑時,以工廠廢氣排放的圖片和視頻引入廢氣對環境的破壞性,進而講授吸附劑在廢氣凈化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通過圖片和視頻,以強烈的視覺效果觸動學生,使學生認識到環境污染對生態影響的嚴重性,增強學生的責任感意識和生態文明意識。

也可將本專業相關實例引入課堂,增強學生環保意識。如以具有“綢都”美稱的蘇州盛澤為例,歷史上它曾“日出萬匹、衣被天下”聞名于世。但是,由于傳統印染具有能耗高、水污染問題等問題,大量印染廠被關停。近年來,通過紡織人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通過研發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大大降低了印染過程中的能量和水消耗,使得印染行業對環境的影響日益降低,實現了盛澤紡織產業不但大而且強的特點。進而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增強本領,建設美好家園。在未來工作中,認真深入貫徹環保意識,并取得更大勝利。倡導學生在生活上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做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將綠色發展理念和環保意識落實在現在、落實在實際行動中。

2.4 專業自信、民族自信、道路自信

盡管我國在近代科學領域略有落后,但在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在膠體與表面化學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在知識講授過程中,適時引入相關成就,可提高學生專業自信、民族自信和道路自信。如在新中國成立前,我國活性炭完全依賴進口。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于20世紀50年代初實現了活性炭的國產化,到80年代,總生產能力達到近十萬噸。而且,活性炭的應用范圍被迅速拓展,從單一通用型發展為糖炭、凈水炭、試劑炭、味精炭、針劑炭、黃金炭、載體炭等專用型。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需要,還進入了國際市場,中國國標更成為活性炭四大檢測標準之一,使我國不僅成了活性炭大國更是強國。從而,促使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從而可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和道路自信。進一步地指出在非典期間,我國還利用活性炭口罩進行防護,從而使活性炭從大工業走入日常生活中。對于紡織相關專業學生,可激勵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和專業自信。積極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口罩等各種物資供應充足的情況和經濟快速恢復的事實,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意識,提高學生對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道路自信。

特別地,可結合二十大報告講解,在我黨領導下,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經濟實力實現了歷史性躍升。如我國經濟總量占比高達世界總量的18.5%,穩居世界第二;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我國已進入了創新型國家行列等。通過這些成果,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和道路自信。并可結合“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等重要論斷,使學生認識到我國的發展理念是與時俱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道路自信,并鼓勵學生積極創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斷努力拼搏。

2.5 感受中華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其中詩歌具有韻律美、文字美、意境美的特點,它們言簡意賅、朗朗上口、寥寥數詞就能描繪出美好的意境和強烈的思想情感,還充滿了哲理和智慧。講述潤濕時,可借助“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愛蓮說》,宋,周敦頤);“霏微曉露成珠顆,宛轉田田未有風。任器方圓性終在,不妨翻覆落池中?!保ā队^荷葉露珠》,唐,齊己)。提出荷葉上水珠呈現圓形的原因的是什么呢?引出自然界中露珠在荷葉上的不潤濕現象,形象地展現出接觸角與潤濕性能的對應關系[6]。并可提出帶走灰塵的應用又有哪些呢?指出荷葉的表面布滿了極小的凸起和表面張力的存在,液珠在荷葉上成球形,球形的液珠在荷葉上滾動時帶走附著在表面的泥土和灰塵,實現所謂的自清潔。引入前沿課題,如對光滑表面進行微納修飾,是改變固液接觸角及浸潤性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并可引入前沿知識,如超疏現象和親水-疏油現象,及超疏水織物、親水-疏油織物的發展和應用,在增強專業認同感的同時,提高文化修養和文化認同感。

以家喻戶曉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夜喜雨》,唐,杜甫)切入潤濕,帶學生領略春風帶雨在夜晚悄無聲息地下了起來,滋潤著萬物的場景。其詩句的“潤物”恰當地表達了雨滴與植物葉莖和土地接觸時的接觸現象。于是,一幅動靜交融,生機盎然的畫卷躍然眼前,可見浸潤是滋養萬物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雨水落于地上、與空氣構成了固、液、氣三相面,在三相面之間達到平衡而浸潤。通過古人詩人對自然現象的細微觀察和對潤濕科學朦朧的認識,讓學生在沉浸在優美詩句中,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其文化自信。

3 課堂思政的實踐

要做好膠體與表面化學的課堂思政,不僅需要“備好料”,要有“好廚藝”,還要保證加“鹽”適量,才能使“湯”味鮮美[4,7]。課堂思政要求高校教師,特別是教授膠體與表面化學課程的高校教師要在“教學全周期”內關注學生德育培養。于是,作為教師必須舍得花時間花精力,不斷結合本課程內容深入思考、加大挖掘、廣泛收集思政素材,巧妙尋找和膠體與表面化學知識的融合點與交叉點,設計“育人”內容,寓教于無形,避免出現課程教學內容與思想教育兩張皮的現象[3]。

在課程安排上,考慮到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引入思政教育與討論不可避免地會占用部分課堂時間,需要從各方面進行平衡。在專業內容上可通過突出知識主干、強調實際應用、略講或不講細節內容等手段適當做“減法”;同時,借助互聯網上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要求學生自學部分知識點,實現教學的“線上線下”結合,從而有效縮減課程教學時間,留下足夠時間引入思政內容[7-8]。當然,膠體與表面化學思政內容應本著“適時、適當、適量”的原則,合理規劃組織,使其與教學內容有機自然融合,引起學生共情,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目的。

4 結語

總之,在膠體與表面化學課程教學中,通過深入挖掘思政素材并合理融入,加強設計,合理安排課程,可有效地進行課程思政。結合課程思政,教師可逐漸提高業務能力和育人水平,并以愛為載體,培養出愛國、自信、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能擔當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新人。

猜你喜歡
分散相乳狀液膠體
微納橡膠瀝青的膠體結構分析
黃河水是膠體嗎
亞麻籽膠-大豆分離蛋白乳狀液微滴聚集體的制備及其流變特性
分散相含量對POE/PTT原位成纖增強復合材料性能的影響
豆甾醇在葵花油水包油乳狀液中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PP/PS共混熔紡中相結構沿紡程的梯度演變
康惠爾水膠體敷料固定靜脈留置針對靜脈炎的預防效果
康惠爾水膠體敷料聯合泡沫敷料預防褥瘡的療效觀察
乳化液在鋁板帶軋制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考慮水包油乳狀液的復合驅數學模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