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遼寧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

2023-04-17 13:19白劍鋒
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遼寧民營企業高質量

楊 柳 白劍鋒

(1.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遼寧沈陽 110004;2.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委員會,遼寧建平 122400)

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軍號角已經響起,我們當前的核心任務就是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完成這個任務首要的工作就是高質量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1]。高質量發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把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堅持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中國共產黨一直的堅持和堅守。而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立足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我國未來中長期發展的政策主線,“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的質量和水平”[1],在具體的政策上就要求我們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2023 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時都重申了“兩個毫不動搖”方針,歷史充分證明,“兩個毫不動搖”作為指導改革與發展的總方針,經受住了實踐的反復檢驗,是完全正確的。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提出“東北振興要取得新突破”,為此《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 年)》明確了要“促進國企民企外企競相發展,在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上實現新突破”[2]。具體分4個方面落實,第一個就是要“發展壯大民營經濟”,可見任務的重要性和艱巨性。遼寧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了“促進國企、民企、外企競相發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指出要“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梢?,深入研究遼寧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貫徹落實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的重要內容,對于有效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性

(一)民營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當下國民經濟的構成中,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方面是由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所確定的,黨的十五大將“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確立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指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經過40 多年改革開放,民營經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民營經濟貢獻了超過50%的稅收、超過60%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70%的技術創新成果、超過80%的城鎮勞動就業、超過90%的企業數量,“56789”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在黨和國家的不斷支持下,民營經濟已經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二)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主題

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高質量發展也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就是要使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新發展理念作為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為民營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提供總體思路和方法的指導。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 年12 月18 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示:“從宏觀經濟循環來看,高質量發展應該實現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循環暢通,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和空間布局比較合理,經濟發展比較平穩,不出現大起大落?!?/p>

(三)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我們目前在質量、效率、效益、結構、轉型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與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主題相背離,與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相比較還存在較大差距,所以需要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這個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不單單是對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的總要求,社會治理、教育、科技等方方面面,都需要推動質量、效率和動力的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民營經濟機動靈活、先行先試,在推動產業創新、促進社會就業、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提供了重要保障、發揮了示范作用,民營經濟已然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當中最具活力的發展引擎,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二、遼寧民營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一)企業的數量、規模與先進省份還有一定差距

與全國先進省份相比較,遼寧企業法人數量和占比都比較低。2021 年遼寧企業法人數量為67 萬個,僅占全國的2.34%。遼寧私人控股企業占比企業法人比例為93.90%,也低于全國96.09%的平均水平,同期占比全國排在前五的省份分別是河南(98.29%)、山東(97.80%)、河北(97.57%)、浙江(97.56%)、江蘇(97.26%)。截至2021 年年底,遼寧全省實有民營企業432 萬戶,占市場主體總量的96%。其中,民營高新技術企業7702 戶,占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的95%;民營雛鷹企業2620 戶,占全部雛鷹企業的98%;瞪羚獨角獸企業499 戶,全部為民營企業;上市民營企業50 家,占全省境內上市公司的62%。

(二)龍頭企業較少,傳統產業居多

表現為傳統產業比重仍然居高不下,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和增長潛力的高新技術產業總值規模小、比重低,缺乏對經濟增長的整體帶動作用[3]。2022年遼寧僅有4 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五百強,其中的方大集團和嘉晨集團是民營企業。2022 年民營企業五百強評選遼寧也僅有3 家企業入圍,分別是方大集團、禾豐食品和嘉晨集團。宏觀經濟結構中,遼寧第三產業發展滯后、產業組織老化。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所占比重較高,新興產業比重過低,仍然以傳統產業為主[3]。入圍2022 年民營企業500強的3 家企業的行業結構集中在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等領域,與遼寧的產業結構相適應,結構相對老化。

(三)民間投資向好,項目拉動效果明顯

2022 年遼寧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上年有所提高,進一步拉近全國平均線,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4%,第二產業投資增長6.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4%,保持了穩定增長的態勢。2023 年第一季度,遼寧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2%。民間投資增長17.3%,高于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4.1個百分點。其中,采礦業、制造業、電力與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的民間投資分別增長55.6%、9.8%和22.7%。民間投資的不斷增長,大批項目落戶遼寧,極大地提振了遼寧振興發展新突破的信心。

(四)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不斷增強

對外貿易方面,遼寧民營企業繼續發揮主力軍的作用,2022 年遼寧全省進出口總額為7907.3 億元,民營企業進出口額3565.7 億元,占全省進出口額的45.1%。雖然與廣東、江蘇等民營經濟發達的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增速較大(13.1%),高出全國增速0.2 個百分點,說明遼寧在對外開放引進外資方面成效顯著。全省出口總額為3584.5億元,其中民營企業出口額為1700.6 億元,占全省出口總額的47.4%。增速方面,遼寧民營企業無論是進出口額、出口額還是進口額,增速都高于全省外貿的整體增速。

(五)科技創新水平有限

不分所有制,2021 年遼寧規上企業R&D 支出占GDP 比重為2.18%,略低于全國0.26 個百分點。三種專利(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申請與授權排序遼寧都排在全國第17 位。規上工業企業中遼寧R&D 支出占營收比重為1%,新產品開發經費占營業收入比重為1.04%,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為13.63%,均低于全國水平。R&D 項目數、專利申請數、發明專利數,遼寧在全國的排位分別是第15 位、第16 位、第17 位。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由于包含了以前沒有過期的發明專利數,遼寧則排在第14 位。技術市場成交額,遼寧位列第14 位,說明遼寧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不夠,影響了科技創新成果的價值與有效應用。

三、遼寧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與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相匹配的地方政府服務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

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推進,遼寧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普遍向好。但試圖通過“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影響了微觀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自主性,“放管服”改革仍需向縱深發力,地方政府服務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其一,政商關系仍需進一步協調改進。某些部門還存在“新官不理舊賬”的現象,不僅損害投資者和民營企業家的信心,也對政府的形象造成負面影響。其二,政策在落實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究其原因,有些是不落實的問題,更多的情況則是政策制定本身不夠精準,缺乏充分的調查研究,制度設計規劃和實際操作存在兩層皮的現象。由于不精準,導致政策無法落實。其三,有些基層干部業務能力不強。對相關政策掌握不充分,在管理上,重招商、重管理,輕事中事后監督,缺乏積極主動為企業做事的態度。其四,有些政府部門有為企業服務的意識,但怎樣提高效能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思考。

(二)與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相契合的企業整體實力有待進一步增強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遼寧民營經濟有所發展,但實力不強、層次不高、結構不優、分布不均等問題依然突出。第一,龍頭企業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表現出實力不強。遼寧民營經濟從整體上看,2022 年民營企業五百強,遼寧只入圍了方大集團、禾豐食品和嘉晨集團3 家企業,且只有其中的方大集團入圍前100 名,位列第57 位。3 家企業營業收入分別為13370261 萬元、6653789 萬元、5691190 萬元,3 家上榜的民營企業營業收入總和僅占全國五百強民營企業營業收入總額的0.67%。第二,從發展層次上看,遼寧民營經濟發展層次不夠高。遼寧民營經濟主要涉及裝備制造、石化、冶金三大領域,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投入產出低,競爭力弱,技術導向水平偏低,質量效益不高。遼寧具備產品精深加工的龍頭企業占比較低,資源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發展層次有待提高。第三,遼寧民營經濟的產業結構不合理,呈現典型的“二三一”分布。民營經濟的生產經營活動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重化工業比重較高,傳統產業居多,整體產業轉型升級較慢。第三產業中新興服務業占比較低,產業升級缺乏高效能、高技術支撐,產業結構亟待優化[4]。第四,區域分布呈現出不均衡的特點。以2020 年遼寧民營企業百強評比來看,入圍企業主要集中在沈陽和大連,占到了百強的一半。

(三)與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相匹配的市場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

市場經濟的一個巨大活力就是公平競爭,然而,遼寧的市場經濟發展到現在,在市場競爭中一些地方依然存在一些不透明、不公平的問題。其一,市場準入方面的問題。政府雖然出臺了一些不能歧視民營企業的政策制度,但在實際上,政策落實不到位的情況時有發生,還存在“彈簧門”“旋轉門”“玻璃門”等隱形壁壘,再加上這一情況沒有專門的立法,缺乏法律保障,使得規則不能夠穩定地執行。地方保護主義、壟斷等現象對民營企業發展造成的阻礙也不容小視。另外,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中企業間的競爭關系愈加激烈,在公開招標、要素分配等方面,民營企業顯然無法與實力雄厚的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展開競爭,造成企業家信心不足,制約了民營企業的發展。其二,要素配置的問題。近年來,盡管遼寧出臺了多項政策文件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但企業仍普遍感覺生產經營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仍較高,嚴重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原材料價格上漲,工業用工用能成本剛性上漲,供地矛盾突出。土地指標優先供應國有項目、大型重點項目,而民營中小微企業很難拿到工業用地指標,并且民營企業土地指標有限,時而造成“項目等地”的現象。物流成本大幅上漲,物流體系規劃建設滯后,綜合運輸效率有待提高,海陸空多式聯運設施銜接性較差。民營企業對要素需求的增加反映出民營企業強烈的擴張需求,迫于這些要素資源的配置,企業上下游供應鏈呈現出外遷的趨勢,嚴重制約了民營企業做大做優做強。此外,稅費負擔仍較重,雖然減稅降費取得一定效果,稅收政策無法針對每個小企業設計。與資產收入大戶、高新技術企業相比,民營中小企業享受相關政策的實惠相對較少。其三,融資的問題。遼寧的金融市場還存在地方金融發展不足、服務于實體經濟能力不足的問題。雖然目前資本市場已經有許多融資渠道,但由于遼寧很多民營企業規模較小,不符合上市資質,導致無法獲得直接融資。而間接融資面向民營企業開放的融資渠道依然較少,且融資成本高,融資貴、融資難的問題仍然制約著遼寧民營經濟的發展。此外,還有相當數量的民營企業組織結構不清晰,財務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在申請貸款時,金融機構無法準確對其進行評估,導致金融機構對其提供貸款的意愿不強。因而大部分民營企業不得不以自籌或者民間借貸的方式融資,面臨著利率高、金額小、風險大的問題。

(四)與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相協調的創新發展活力有待進一步激發

近些年遼寧對民營企業創新發展還是比較重視的,但受經濟發展水平和思想觀念等因素的影響,遼寧民營企業的創新驅動能力相對不足。第一,民營企業創新研發投入不足。遼寧大多數民營企業沒有研發投入,少數有研發投入的企業,研發投入占全部營業收入的比重也非常小。專利方面,企業自主研發獲得專利的占比較低,大部分民營企業是通過購買專利或引進專利等渠道獲得的,在使用上受制于人,且費用支出也比較高。第二,政府對創新扶持的普惠度不廣。各級政府對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由于受申報條件的限制,有相當比例數量的民營企業達不到要求,不具備享受政策的資格。還有部分企業由于政企溝通不暢,不知曉政策或是因申報程序繁瑣而放棄本可以享受的政策紅利,導致政策不能有效落地。第三,民營企業對高層次創新人才吸納能力不強。除沈陽、大連外,企業招不到人、留不住人是其他各市的民營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高層次研發人員不足,不能形成研究團隊,導致企業研發規模的局限,研發活動和研發項目的開展受限。高級技能型人才較少,不能滿足高端裝備配套的高級技能型工人。第四,創新平臺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大多數民營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平臺,也是導致人才找不到企業、企業招不到人才的原因。第五,企業家自身存在短板。例如,發展信心不足,小富即安,不愿冒創新失敗的風險,投機目的強,缺乏長遠規劃,缺乏提升企業家自身素質和能力的創新交流平臺等,都制約著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活力的激發。

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政府效能,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

一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從根本上轉變提升政府服務意識,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有效推動。要在思想上提升黨員干部的自覺服務意識,持續開展營商環境建設,打造營商環境建設升級版。將營商環境因素作為政府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并建立營商環境監督機制。對營商環境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要樹立典型并大力宣傳,并據此作為公務員晉升考核的參考條件。政府在制定政策前,要深入企業廣泛調研,在科學的分析和梳理后制定出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的政策,且一旦政策效果良好,不得隨意因主管領導的變化而隨意終止或改變。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繼續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審批標準化。通過打造數字政府,加快數字化大數據政務平臺的建設,從而建立全國及省市縣行政審批中心職能和橫向聯合、縱向貫通的數字審批服務平臺,提高服務質量。通過建立營商環境省級巡視組督查各市縣基層政府的營商環境建設情況。

二是要加強法治建設,完善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包括一些標準的制定。在執法和司法的過程中,要強化制度的執行,比如對民營企業產權的保護,以及一些經濟糾紛的解決,要堅持公平公正。要建立法治政府,可通過建立清單,明確市場準入標準,使企業和政府能夠按規則正常往來。政府應尊重民營企業主體地位,項目招標要公平競爭,一視同仁,使民營企業可以平等地參與雙循環建設。建設對因政府規劃調整或政策變化造成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受損的補償救濟機制,依法保護民營經濟及企業家的各項合法權益。通過建立容錯機制,解決政府官員不敢為和不作為的問題,理清民營企業家與政府官員的交往邊界,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

三是要強化支持力度,全面落實對民營企業的各項扶持政策。加大對民營企業專項資金的投入,支持民營企業技術改造、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參與國有企業混改,為與大企業協作配套提供擔保業務補助,制定實施細則,確保專項資金使用規范安全。引導產業投資,政府可通過參股民營企業以股權投資的方式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建立全省民營企業信息庫,為民營企業提供了解和查詢扶持政策的通道。提升民營企業申請享受扶持政策的主動性,通過免費培訓、送政策上門的服務,提高扶持政策的知曉度和透明度。充分發揮各類園區、孵化基地的作用,免費進行項目推介、法律咨詢、政策咨詢,落實稅費減免、創業補貼、崗位補貼、培訓補貼等創業扶持政策,解決政策落地“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二)把握市場規律,提升遼寧民營企業的實力

一是要擴大民營經濟市場主體規模。深入實施“個轉企”“小升規”“規升巨”培育行動計劃,發展壯大民營企業。實施民營企業品牌升級戰略,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引導優勢資源向基礎好的民營企業集聚,提升其在市場中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集群發展等方面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引領作用,形成大企業同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和發展模式。

二是要提升遼寧民營企業的產業發展層次。遼寧民營企業多為配套生產型企業,企業生產主要是圍繞大中型企業集團展開,因此,中小微民營企業只有積極融入供應鏈中,依附核心大中型企業,才能在產業鏈中穩住位置,進而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和生存能力[5]。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按照遼寧“十四五”規劃中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進行布局發展。以新技術來推動遼寧產業轉型升級,增強民營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從而提升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三是要規范引領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做好結構調整3 篇大文章,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充分利用數字遼寧智造強省的新機遇,發展智能制造、數字經濟。通過要素資源的整合流動,加快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緊扣打造先進裝備制造、石化和精細化工、冶金新材料3 個萬億級產業基地和重點產業集群的目標,延伸產業鏈上下游,聚力強鏈補鏈,精準招大引強,推進遼寧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駛入“快車道”。

(三)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助力遼寧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要進一步完善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破除市場準入的壁壘,強化民營企業的“國民”地位,支持鼓勵民營企業通過獨資、合資、聯營、特許經營權轉讓等方式進入金融、鐵路、能源、電力等領域,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提升市場競爭力。對鼓勵和允許外資進入的領域,應優先向民營企業開放。鼓勵民營企業以控股或參股的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以產權為中樞紐帶,實現國有、民營良性互動,取長補短,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建發展。在特定壟斷領域,可通過借助民間資本聯合投資基金或建立混合所有制企業等方式獲取市場準入。推廣支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 模式,盤活政府性存量資產,更好地推動和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結合。堅持競爭中性原則,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二是要降本減負,解決企業短期生存困境。合理利用信貸支持等金融杠桿,并進一步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以使減稅降費政策真正落實落地。降低遼寧民營企業的生產經營制度性、政策性交易成本,加強土地、資金等生產要素的投入,進一步降低民營企業用地、用能、物流等方面的成本。政策設計要充分考慮中小企業的需求,有針對性和靈活性,使政策不僅能使大型民營企業受益,也能夠惠及廣大中小民營企業。

三是要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創新民營企業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引導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實施股份制改革,支持民營企業發行中小企業債券,擴大債券投資規模。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私募股權基金,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創新金融服務。針對中小微民營企業融資時抵押物不足、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創新金融產品,開展供應鏈金融、信用貸款,助推信貸模式從抵押模式向信用模式的轉變。完善信用聯評聯審機制,暢通信息渠道,打破信息壁壘。強化大數據等新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充分利用遼寧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完善統一互聯的信用體系建設,實現資源共享,最大限度降低各方信息不對稱造成的交易成本和運營中的風險。建立聯合激勵和懲罰機制,對已履行懲戒的企業及時恢復其信用。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深化金融服務體系建設,提高現代金融的普惠性。通過構建有效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解決遼寧民營經濟發展中的融資貴、融資難的問題??山梃b北京國內首家“首貸服務中心”的經驗,成立“遼寧企業首貸及續貸服務中心”。銀行等金融機構入駐中心,并提供不同品種的金融產品。企業選擇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能一站式解決貸款及續貸問題,有效節約時間和人力成本。在科學防范金融風險的基礎之上,多措并舉,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對民間金融組織實行統一監管,規范民間信用體系,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資本支持。

(四)鼓勵民營企業開展多層次創新活動,厚植企業發展動能

一是要推進民營企業對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力度,大力支持企業技術創新。通過設立創新基金、技術研發專項補貼、共建技術信息平臺等方式,專注產業技術空白領域和短板領域,發展一批自主可控的產業,提升產業抗風險能力。加大研發投入強度,培育壯大新動能。通過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解決“卡脖子”問題來引領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二是要提高創新扶持政策的普惠度。通過建立專門服務機構,從政策、財政、宣傳等方面為企業創新成果產業化提供專業化、差別化、個性化服務。

三是要打造優質人才高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科技創新提供環境支持和人才保障。完善民營企業創新人才隊伍,加大高級研發人員比例,組建高水平研發團隊;制定高級技術工人培育晉級計劃,形成有效的企業人才梯隊。健全完善的“用人留人”機制,促進人才的職業理想同企業發展同向而行,促進創新人才、創新資金等創新資源向民營企業集聚。

四是要充分發揮創新服務平臺作用。創新能力的提升不能僅依靠民營企業自身單兵作戰、單打獨斗,而應依托產業集群和產業鏈,通過整合創新資源實現協同發展[6]。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有效整合公共服務創新資源,通過打造創新生態環境,重點培育一批運作規范、業績突出、公信度高的示范平臺。

五是要與時俱進,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加強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引領民營企業家走出遼寧,學習借鑒省外先進民營企業的經驗和做法。政府相關部門與省工商聯定期舉辦開放式民營企業家培訓班,請相關部門領導干部擔任教師,并開展多種形式教學活動;同時聘請省內外優秀企業家作為客座教授以及企業作為培訓基地,提高遼寧民營企業家的實戰能力。通過政企雙方緊密的互動交流學習,企業家可以深入了解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政府部門也可以了解民營企業的發展狀況和實際需求。

猜你喜歡
遼寧民營企業高質量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遼寧之光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讀遼寧 愛遼寧
讀遼寧 愛遼寧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遼寧艦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尋租、抽租與民營企業研發投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