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TEAM 教育理念的“雙高”院??缃缛诤辖ㄔO策略

2023-04-19 15:57楊林娟
南通職業大學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雙高跨界院校

王 磊,楊林娟

(南通職業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 江蘇 南通 226007)

0 引 言

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 教育概念最初由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Board)[1]于20 世紀80 年代提出。進入21 世紀后,美國的Yakman 教授在STEM基礎上加入了藝術(Art),發展為STEAM 教育[2]。STEAM 教育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全面素養,以跨學科(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整合的方式,依托現代教育資源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2015 年,我國教育部首次明確提出了開展STEAM 教育模式的探索。此后,業界相繼開展了STEAM 教育研究和改革實踐[3]。例如,徐征宇等分析了高職STEM學習生態系統內涵與特點,并提出了以STEM 學習生態系統建設為中心、以培養全面素養和提升職業能力為目標、以跨學科教育為內容、以實踐項目為載體、以分階段遞進式專業選修課為形式、以多角度評價體系為保障的高職STEM 教育培養體系構建路徑[4-5];范文翔等則從政府社會支持、跨學科課程資源建設、優秀教師隊伍建設及教學內外部環境優化等方面,探討了實施STEAM教育的可能路徑[6];此外,也有學者研究了STE(A)M教育理念與高職學生“工匠精神”相融合的培養模式[7],另有學者進行了融入STE(A)M 教育理念的專業課程教改探索與實踐[8-10];等等。盡管STEAM 教育已經得到教育界的廣泛認可,但涉及STEAM 的“雙高”院校建設方面的研究成果尚未見報道。因此,基于STEAM 教育理念探討“雙高”院??缃缛诤辖ㄔO策略,具有理論基礎和現實價值。

1 STEAM 教育的本質及內涵

STEAM教育是一種以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和創新精神為目標的教育理念[11],其本質特征可從不同維度加以解讀:參與主體多元;教育內容跨學科整合;教育載體基于項目實施或真實情境;教育方式注重“做中學”“學中做”的實踐過程;等等。STEAM 教育主要通過學科的融合、跨界的融合、教育的延伸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傳統學科教育不同,STEAM 教育并不囿于單學科書本知識的傳授,而是注重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等多學科知識相互融合的實踐,是一種注重實踐的跨界融合教育理念。

2 STEAM 教育與“雙高”建設要求高度契合

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一定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的技術技能人才。職業素養包括職業道德、職業精神、職業意識和職業能力等方面,實踐能力包括實際操作、實際應用和實際創新等能力。STEAM 教育是一種跨界融合、跨學科學習的教育理念,十分注重在具體實踐項目實施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跨界融合能力和綜合素養。從教育的本質和內涵來看,STEAM 教育與我國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高度契合,都強調理論與實踐結合,強調綜合能力和全面素養的提升和培養。

2019 年由國務院啟動的“雙高計劃”,旨在著力培育發展一批高水平職業學校和專業群,為技術和技能人才培養創造高地, 為技術創新和服務提供平臺,引領職業教育服務于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12]。STEAM 教育的課程建設以跨學科融合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其融合性、開放性、主體性、發展性與高職“雙高”的發展趨勢一致?!半p高”建設需要理論與實踐能力兼備的專業化、跨領域融合式教學團隊,這也與STEAM 教育的“價值目標趨同、知識能力互補、融合能力和綜合創新能力強、團結分工協作”的師資隊伍要求相契合。

從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方式、課程建設、師資培養等諸多方面看,STEAM 教育與高職院?!半p高”建設要求高度契合。因此,基于STEAM 教育理念,進行“雙高”院??缃缛诤辖ㄔO探索很有必要。

3 “雙高”院校實施STEAM 跨界融合的策略

STEAM 教育理念雖然經歷了學科概念說、科學素養說、學科交叉融合說三個發展階段,但其核心要義均是跨界融合。因此,可從產教融合、學科融合、科教融合、科學與人文藝術融合四個維度進行“雙高”院??缃缛诤辖ㄔO探索。

3.1 基于STEAM 的產教融合

高職院校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適銷對路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這一屬性決定了高職院校必須開放辦學,進行產教深度融合與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體現的是高職教育系統與外部環境的跨界融合。學校與外部跨界融合,首先要求學校與當地企業各界相互開放,依托區域產業優勢和專業群優勢,聚焦產教跨界聯動,實現校企資源共建共享。在“雙高”建設中,要全面對接產業群、企業群,構建“學校+核心企業+眾多中小企業”的“1+1+N”一體化協同育人平臺,推進產教一體化辦學,精準服務地方產業發展與轉型升級。比如,南通職業大學依托“南通建筑之鄉”的區域產業優勢,深入推進“雙高計劃”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群建設,與建筑行業領軍企業、現代建筑產業園等聯姻,培養了大量企業“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術技能人才。其次,要充分發揮“雙高”院校人才資源優勢,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聯動,采取項目制、首席導師制等形式,通過組建跨學院、跨專業柔性教科研團隊,形成基于跨界的“扁平化交融”,著力開展高水平產學研協同攻關,協助大型企業攻克核心應用技術問題。再次,要注重為國際化跨界融合創造條件。如“雙高”院校吸收國際留學生來校學習,為國外企業或在國外的中資企業培養人才;同時,通過與境外企業或機構產教聯動開放辦學,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跨國家和地區尋求合作,打造多層次、立體化開放辦學平臺;另外,要深化與國外院校、政府機構的合作,對標國際標準,推進專業教學國際化改革,實現跨國跨境的產教融合,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技術技能人才。

3.2 基于STEAM 的學科融合

3.2.1 強化專業群要素融合

要更好地發揮“雙高”專業群建設的集聚效應和服務功能,應實現專業與產業要素的全方位融合。首先,按照“雙高”專業群建設要求,跨界融合組建產業學院?!半p高”院??赏ㄟ^與行業標桿企業、重點產業深度合作,共建產業學院,強化專業群建設。其次,通過健全專業群動態調整機制,主動參與供需對接和流程再造。緊密對接產業集群融合發展需要、行業細分發展需要及職業崗位發展需要,根據專業群與產業鏈、崗位群的對應關系,梳理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等產業先進元素,基于STEAM 理念,對應融入職業崗位的關鍵技能、職業素養與職業資質培育,優化專業組群建設。例如,南通職業大學對接建筑產業鏈要求,跨建筑工程、電子信息、藝術設計等3 個學院,融合建筑工程技術、室內藝術設計、物聯網應用等5 個專業進行優化組群,建設新的專業群與專業學院,實現要素全方位融合。同時,根據產業技術對崗位能力的要求、產業文化對職業素養的要求及產業發展對專業群建設的要求,將產業先進技術元素、文化元素融入教育教學過程。將產業發展要素融入專業群建設過程,并為之配套跨學科整合的教學資源、實訓條件和師資力量,最終實現了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13]。

3.2.2 構建多元化課程體系

“雙高”專業群建設的跨界融合要求將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融合,打破原有課程界限,開設跨學科綜合課程[14]。因此,需要對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全面梳理,重構課程門類多樣化、學科知識模塊微課化、課程教學項目化的多元化課程體系。

一是課程門類多樣化。課程門類豐富齊全,才能給學生提供更多課程選擇空間。理工科類院校應開設一些文史藝術類課程,文科類院校也應開設科普類和科技前沿類課程,以開拓學生的視野,為實現跨學科教育融合提供STEAM 內容載體。

二是學科知識模塊微課化。STEAM 倡導基于項目或真實情境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能力。在這一理念下,學習知識技能是為了解決問題。因此,應提供模塊微課化的學習內容,支持學生進行以問題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的泛在化學習。

三是課程內容項目化重構?;凇皩W必期于用,用必適于地”的職教思想,高職教育應強調知識夠用為度,實施項目化教學。要根據區域經濟轉型發展需要及“雙高”專業群建設要求,不斷更新及開發新項目模塊,優化篩選項目,并按項目需求梳理學科知識點,打破學科界限,構建課程內容。項目化教學的課程內容應隨項目優化而跨學科融合,且常變常新。

3.3 基于STEAM 的科教融合

根據STEAM 教育理念,應強化科教一體化融合,就是強調高職院校的科研和教學兩個核心活動要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尤其是“雙高”建設院校的科研活動不應只側重創造發明,還應注重與教學相輔相融,實現教學促進科研,科研反哺教學,以高水平科研支撐高水平教學,通過“教學科研一體化”融合,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

一要跨專業構建科研平臺??鐚I構建科研平臺是促進合作交流、聚集科研人才、整合科研資源、布局研究領域、爭取重大項目、培育重大成果的基礎,也是培養師生創新能力的關鍵??蒲衅脚_建設水平是體現“雙高”院校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要圍繞創新能力提升、高層次人才培養等核心任務,進行科研平臺的整體謀劃和布局調整,以跨專業大科研理念進行平臺構建,提升技術技能創新服務的承載力。

二是實施“科研+”科教融合策略。實施“科研+教學”“科研+實踐”“科研+雙創”的科教融合策略,以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依托跨學院、跨專業的課程開發團隊制、學生科研導師制、學生研究助理制等,形成“教學研”相融的STEAM 育人模式,推動科研成果向教學資源、教改方案轉化。以校內外生產性實訓基地為依托,充分發揮高職院??蒲谐晒D化作用,培養學生在實際生產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科研實踐能力。鼓勵教師帶動學生共同開展科研,組建創新技術學生社團,孵化培育創新實踐項目,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活力,促進創新人才成長。

3.4 基于STEAM 的科文融合

長期以來,功利性認識偏頗使高職教育的技術屬性和人文屬性未能得到有效融合,對STEAM中的“A”——人文藝術的融入教育重視不夠,導致學生缺乏情感、文化、藝術、精神的充分浸潤,未能達到內在品質、精神空間與人格素養的全面提升?!叭宋摹笔桥c人的價值、尊嚴、獨立人格及人的個性、理想、命運等密切相關的概念[15],滲透“A”的高職教育則是在技術技能傳授中,關注學生的人格和修養,推動學生提高文化自信、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及審美創造素養等,培養學生具備個人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所需的品格修養。因此,要加強“雙高”院校人文藝術教育,形成文化育人合力,實現科學與人文融合育人。

一是“雙高”院校要加強與區域文化的融通共建,實現人文教育與地方文化資源的有機融合??衫貌┪镌?、藝術展覽館、科技場館等開展社會實踐和人文體驗教育,通過設置藝術欣賞、創新思維等選修課程,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力、審美感知力、表達能力及創新、批判思維能力。

二是依托學生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大學生社團活動是大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團活動可幫助學生發展個人技能、拓展社交圈、培養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提高自我價值感,增強自信心?!半p高”院校應加強學生社團組織建設,開展藝術展覽、音樂會、戲劇演出等藝術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機會。同時,學校還可建立學生藝術團體,如美術社團、合唱團、舞蹈隊等,讓學生參與其中,陶冶情操,提升藝術素養和綜合素質。

三是強化環境育人。校園藝術文化氛圍和環境的浸潤與熏陶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環節。良好的校園文化可培育學生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引導學生擇真而求、擇善而從、擇美而愛[16]。良好的校園環境給人以美的享受,提升師生對美好事物的感知力和追求欲?!半p高”院校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引,將“走正道、做正事、養正氣”“樹匠心、鑄匠魂、踐匠行”“融入學校、融入行業、融入社會”“強化安全、追求健康、恪守規則”“講仁愛、重和諧、擔責任”等人文精神與文化元素融入校園宣傳櫥窗、文化走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大力弘揚建黨精神,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等,以形成良好的環境融合育人合力。

4 結 語

基于STEAM 教育理念實施跨界融合不僅是“雙高”院校建設的必然選擇,也是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新趨勢。為更好地整合資源,實現突破和創新,高職院校必須積極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合、學科融合、科文融合。實踐證明,“雙高”院校通過實施STEAM 融合建設,可真正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跨界融合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推動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地方經濟建設人才需求。

猜你喜歡
雙高跨界院校
跨界
跨界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年5期)2022-11-03
我校2020年“雙高計劃”建設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開“雙高計劃”建設啟動大會
牽手教育: 中等職業學?!八脑⑴e, 德技雙高” 的校本實踐
B&O繼續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跨界之道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