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習慣益終生
——小學語文學習習慣培養策略

2023-04-19 20:14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南梁小學馬海娟
天津教育 2023年34期
關鍵詞:學習態度習慣家長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南梁小學 馬海娟

學習習慣是指個體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穩定的心理和行為特征,包括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時間和學習環境等方面。小學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學生學習生涯中至關重要的一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并終身受益。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逐漸成為教育的核心,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顯得尤為重要,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诖?,本文旨在分析小學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以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優化課堂教學

(一)激發學習興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生取得優秀學習成績的重要保障。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和技能,還要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語文學科作為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許多學生在學習語文時存在諸多問題,如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效果不佳等,這些問題的產生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學習習慣有關,不僅影響了他們的學業,還會對未來的發展產生潛在的負面影響。當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時,會更加投入地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這是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會主動去探索、去思考,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同時,興趣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持久,只有對學習有興趣,學生才會持之以恒,不會因為一時的困難而放棄,從而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他們會認為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而不是一種負擔。

首先,上課時,教師可以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場景,運用多媒體、故事、游戲等元素,使語文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通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他們對語文學科的濃厚興趣。其次,將語文學科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在日常交流、閱讀和寫作中的實際應用,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使學習變得更有意義。再次,在閱讀環節給予學生一定的選擇權,讓他們根據興趣選擇一些閱讀材料或主題,以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些自主學習的機會,讓他們有更多的空間去探索和發現。最后,在語文學習中,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的表達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寫作、朗誦等,通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他們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和自信心??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關鍵環節。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設計、關聯實際生活、提供選擇和自主學習機會以及鼓勵創造性表達等策略,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加投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二)定期與學生溝通反饋

定期溝通反饋可以使教師更好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個性特點,從而為每個學生提供更具有個性化的學習指導,針對性地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反饋,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有助于避免學習障礙的形成,同時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他們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除此之外,積極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至關重要,學生在一個支持、鼓勵的環境中更容易形成勤奮、認真的學習態度。

首先,教師要采用多種溝通方式,除了面對面交流,還可以通過電話、電子郵件、微信等方式與學生保持聯系,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之外也能隨時向教師請教問題,提高學習效率。其次,教師可以每周或每月安排一個固定的時間段,與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讓學生養成定期與教師溝通的習慣,同時讓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再次,教師在與學生溝通時,要鼓勵學生主動提出自己在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從而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針對性地提供幫助。與學生溝通后,要及時給予學生反饋,指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質量。最后,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并在此基礎上給予適當鼓勵和支持??傊?,教師定期與學生溝通在培養學生小學語文學習習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過與學生溝通,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調整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營造家庭環境

(一)烘托家庭閱讀氛圍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而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通常會模仿大人的行為,如果家長經常在家中閱讀,學生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家庭閱讀氛圍的營造可以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當學生發現閱讀的樂趣時,就會更加主動地去閱讀,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營造家庭閱讀氛圍方面,家長可以從多個角度入手:一是在家中設立一個閱讀角,根據學生的年齡、興趣和閱讀水平為他們挑選各類合適的書籍,鼓勵學生在閑暇時閱讀。二是為學生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閱讀環境,避免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干擾,同時為學生準備一些閱讀輔助工具,如詞典、筆記本等。三是除了鼓勵學生多讀書之外,家長還要引導學生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記錄自己的感悟和體會??傊?,烘托家庭閱讀氛圍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有利于語文學習的環境,從而培養他們的語文學習習慣,這對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拓寬知識面、培養良好的品格等方面都具有積極意義。

(二)家長參與學生學習過程

家長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其指導,也可以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督促他們按時完成作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家長的參與會讓學生感受到家庭對他們學習的關注和支持,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家長的鼓勵和肯定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首先,家長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適合小學語文學習的教材、練習冊和參考書籍,或者與學生一起制定學習計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學習的重要性,形成明確的學習目標。其次,家長可以設立一些獎勵機制,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正向激勵有助于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力。最后,家長與學生的定期溝通非常關鍵,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和存在的困難,有助于家長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持。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帶學生去遺址游覽,而條件有限的家庭可以讓學生觀看圓明園的紀錄片或電影,家長或許不懂得如何指導學生學習,但是可以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得到培養??傊?,家長的參與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小學語文學科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個人引導和激勵

(一)自我管理培養

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鍛煉自主學習能力、產生責任感,這對小學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如提高閱讀速度、增加詞匯量等,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其次,教師要教導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包括每天的學習時間、每周的學習任務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按照計劃學習。其次,教師要教育學生合理安排時間,平衡學習和休息,可以教授給學生一些時間管理技巧,如番茄工作法、制定時間表等。最后,教師要與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共同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傊?,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對其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具有重要意義,家校合作是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學習習慣的重要保障。

(二)積極激勵

積極激勵和獎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愿意投入語文學習,當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進步得到認可時,會更加珍惜這種榮譽,并努力保持這種行為,從而形成正向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并設立相應的獎勵機制。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中,本單元是神話故事單元,教師就可以布置每日閱讀神話故事的學習任務,完成一周的任務可以獲得小禮物,連續一個月保持良好學習習慣則可以獲得特殊獎勵,從而讓學生有明確的目標和動力去學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其次,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有趣的語文學習競賽,如朗誦比賽、寫作比賽等,對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獎品、榮譽證書等獎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最后,在學生取得進步或表現出良好的學習態度時,教師應及時給予其肯定,可以通過口頭表揚、寫評語、頒發獎狀等方式來表達對學生的認可??傊?,在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語文學習習慣的過程中,積極的激勵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塑造正向行為,提供目標導向,增加學習樂趣。

四、鞏固基礎知識

(一)重視基礎詞匯

掌握好基礎詞匯和語法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當學生能夠正確運用所學詞匯和語法知識進行閱讀和寫作等活動時,會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獲得成就感,從而對語文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同時,良好的語言能力和自信心會促使學生更主動地參與語文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的過程中,應當結合當天所學課文布置每日學習新詞的作業,旨在讓學生養成每天學習新詞的習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游戲幫助學生記住新詞,如詞語接龍等互動方式,使學習變得更有趣,或者引入閱讀課程,讓學生多閱讀,尤其是兒童文學作品,可以有效擴大詞匯量。最后,教師可以定期進行詞匯測試,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及時糾正錯誤,同時鼓勵學生運用所學詞語創作小故事或詩歌,提升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使記憶更牢固。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好的故事》一課教學中,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詞匯學習難度也變得越來越大,課文中的許多詞匯都是學生沒有見過的,因此,教師可以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將伽藍、蓑笠、虹霓等詞語摘抄在作業本上,之后長期貫徹,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偟膩碚f,重視基礎詞語的學習,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不僅可以擴大他們的詞匯量,提升其語言應用能力,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家長與教師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注重閱讀理解技能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理解訓練,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提高閱讀興趣,閱讀興趣是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前提。閱讀理解要求學生進行邏輯思考、推理和判斷,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良好的思維能力是學習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

在策略實施上,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設立明確的閱讀目標,讓他們知道為什么要閱讀,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而目標可以是獲取特定信息、理解故事情節、學習新知識等。閱讀之前,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學生對文章進行簡單預習,了解大致內容,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減少閱讀障礙。其次,教師要開設閱讀課,教導學生使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如提問、預測、概括、比較等,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使他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文章。閱讀結束后,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進行討論。通過交流思考,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觀點,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最后,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培養他們對文本的主動分析能力??傊?,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技能,可以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閱讀是語文學習的基礎,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拓寬視野、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培養閱讀理解技能有助于學生在學業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的閱讀教學,為他們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和良好的閱讀環境。

五、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在當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該轉變教育觀念,為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提供有效途徑。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家長和學生共同努力。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學生要自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主動參與學習過程,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教師應抓住這一關鍵時期,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目標,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度人文素養和創新精神的人才。

猜你喜歡
學習態度習慣家長
上課好習慣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我心中的好家長
當你不喜歡,你就不習慣
你總要習慣一個人
好習慣
義務教育學生參加課外補習對學習態度的影響研究
家長請吃藥Ⅱ
你的學習態度怎么樣?
學習態度、學習動機與家庭背景關系的實證調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