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策略探析

2023-04-20 05:53謝明亮
嶺南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愛國主義基地建設

鄭 田,謝明亮

(1.廣東財經大學 佛山校區管理委員會,廣東 廣州 510220;2.嶺南師范學院 商學院,廣東 湛江 524048;3.嶺南師范學院 廣東沿海經濟帶發展研究中心,廣東湛江 524048)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既是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場域,也是加快建設精神文明先行示范區的有力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盵1]44這充分彰顯了當前和今后學習貫徹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建設全國精神文明先行示范區的重要性,對于黨和國家用愛國主義教育鑄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近年來,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布局不斷優化,功能類型逐步從單一走向多元,在避免同質化重復建設、防止內容陳舊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此背景下,主題多元化對愛國主義教育建設發揮何種作用,如何運用其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教育?針對以上問題,筆者嘗試在分析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題特點的基礎上,就多元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進行深入分析,冀對于我國愛國主義基地建設有所助益。

一、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主題特點

自20世紀90年代推進系統的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建設以來,經過幾十年建設,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形成了展現中華民族悠久歷史與紅色主題并行,尤其突出紅色主題的鮮明特色。

(一)時間線索:集中反映鴉片戰爭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特定時期

從各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布局來看,除博物館之類綜合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外,相當比例的基地展示的是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的歷史[2]。比如,在全國第三批66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中,不算間接關聯的基地,直接聚焦鴉片戰爭至新中國成立初期歷史的就達61家[3]。又如,廣東省第八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共13家單位,其中僅廣州市海珠區十香園紀念館和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古城博物館涉及事跡是發生在鴉片戰爭之前,廣東省方志館設置的“改革開放先行地”事跡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其余全部發生在鴉片戰爭以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

(二)題材資源:近代以來民族救亡圖存的歷史是突出題材

從鴉片戰爭至新中國成立前的一百多年,是中華民族抵御外來侵略、推翻三座大山、實現民族自覺的特殊歷史時期。我國人民經歷了從“天朝上國”的迷夢中被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轟醒,在政治腐敗、民生艱難的環境中艱難求生,在民族存亡的危難時刻救亡圖存的曲折歷程。在政治上,戊戌變法、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等目不暇接;在經濟上,洋務運動、實業救國等近代化運動接踵進行;在科技上,鐵路、蒸汽機車等新技術不斷引入;在對外斗爭上,鴉片戰爭、義和團運動、甲午戰爭、抗日戰爭等紛至沓來。中國人民從迷茫到覺醒,在不斷的挫折中總結經驗教訓,最終在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推翻了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結束了中華民族多災多難的歷史。近代這些深刻影響中國命運的豐富歷史,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絕佳素材。事實可證的歷史事件發生地,理所當然成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的優先選擇地。因此,除歷史博物館等綜合性反映歷史的基地之外,在專題性的基地中,反映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基地占比極高。以中央宣傳部命名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為例,截至2021年6月,共計585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中,此類基地占比超過專題性基地的七成。

(三)功能效用:主要聚焦民族悠久歷史和革命英雄事跡

各級歷史博物館作為集中展示中華民族悠久文明的主要場所,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當然陣地。因此,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各級歷史博物館占了較大比例。比如,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中,反映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內容的有19個,基本上為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博物館。除此,由于中國共產黨作為“革命運動的發動者、宣傳者、先鋒隊、作戰部”[4]57,誕生伊始就以為祖國為民族求生存為目標,“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5]63,這使得黨領導的革命遺址作為一種寶貴的愛國主義資源,在傳承紅色基因中發揮著重要作用[6]。紅色資源中豐富的愛國主義元素,使其成為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的重要來源。因此,我國歷來重視從前輩英烈的革命事跡中激發青少年的愛國情感。比如,河北省第一批入選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共6個,全部是反映革命英雄事跡的。

(四)縱向維度:主題類型呈現出從單一到多元化的趨勢

隨著國家對于愛國主義教育認識的深入和紅色資源的充分開發,我國越來越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題的多樣性建設。以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為例,在1997年首次公布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中,除中國歷史博物館等19個反映中華民族文明的基地之外,其他幾乎全是救亡圖存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而在2005年第三批愛國主義基地中,出現了閩臺緣博物館等展示祖國大陸與臺灣歷史關系的基地[3];在2009年第四批基地中,出現了鐵西老工業基地展覽館等展現新中國建設的基地[7]。在2021年中宣部公布的111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中,更是出現了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設展覽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國家電網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開山島夫妻哨”事跡陳列館和北京大興博物館等一大批反映與文化、經濟、科技、社會建設相關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8]。

二、主題多元化是推進愛國主義基地建設提質增效的必由之路

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不斷推進,對于愛國主義基地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時代,新技術不斷提升,各種新問題層出不窮。與網絡空間的更新迭代相伴而生,當前青年愛國主義教育在話語傳播、意義溝通與價值觸達維度上面臨著話語表達多元雜糅并存、敘事框架多樣互嵌共存、群體特質多向迭代更移的現實梗阻[9]。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要保持生機和活力,唯有貼近現實,不斷從實踐中汲取養分,反映受教育者的關切,才能不斷提質增效。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題的多元化有利于更多維度地展現民族與國家風采,和人民的關切聯系更加緊密,契合了優化展陳方式,建好用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需要。

(一)多維度凝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需要

愛國主義作為中華兒女建立在家國情懷、精神家園基礎上的共同情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作為對于民族和國家的共同情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立于民族共同體之上,以維護最廣大人民的主體地位和根本利益、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內容、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力量為使命[10],是一種中華兒女同悲共樂、榮辱與共的共同體意識,蘊含著喜、怒、哀、樂等各種復雜感受。

多元主題的愛國主義素材,能夠從不同側面激發中華兒女的情感記憶,產生自豪、榮耀、悲傷、喜悅等種種復雜的情感,有利于形成和加強中華民族的共同體意識。反映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發達文明的愛國主義素材,能夠由衷地激發中華兒女強烈的自豪感;反之,反映國家衰敗、喪權辱國歷史的史料,則警醒當代人落后就要挨打、必須時刻保持國家進步的危機感。同樣,反映不同時期社會發展狀況的素材,生動地展現中華民族共同發展的歷程;而反映災難、戰爭的素材,則以鐵的事實展示著和平與社會發展的不易,以及團結才能進步,分裂就會落后的道理。多元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猶如一面全維度的鏡子,以無聲勝有聲的方式,生動地展示在中華大地上發生的種種驚心動魄的歷史,通過共同的記憶和認同凝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達到極佳的愛國主義教育效果。

(二)全面展示中國共產黨歷史成就的需要

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使人全面地了解歷史。作為使命型政黨,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成功實現了反抗壓迫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的歷史使命[11]。然而,長期以來,一些對我國別有用心的勢力,利用民眾聚焦于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艱苦卓絕的斗爭,而對于其他方面的成就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后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了解不深之機,肆意利用蘇聯和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失敗的歷史,通過放大個別歷史錯誤,散播各種似是而非的謊言,以偏概全,不斷詆毀和抹黑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香港修例風波等事件中,不斷操弄和炒作,散布諸如共產黨只善于革命不善于建設的謊言,蠱惑人心。在一些缺乏政治判斷力的民眾,尤其是世界觀人生觀尚未成型的青少年中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多元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活生生的事例,從不同角度展現中國共產黨帶領我國人民戰勝艱難險阻,實現民族自決,建設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人民一步步改變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從站起來走向富起來、強起來,從吃不飽穿不暖到全面實現小康,從被稱為“東亞病夫”到全球領先的體育強國,從不能生產一盒火柴到建立完整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從技術落后的農業國家成長為現代工業體系健全的現代化強國的波瀾壯闊歷程。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共產黨不僅善于打破一個不公平的舊世界,更是卓越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充分說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最為適合中國人民發展的道路。加強多元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有利于多角度地展示中國共產黨歷史成就,正本清源,駁斥各種別有用心的不實之詞,彌補一般民眾對黨的偉大成就了解不夠全面的缺陷,增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和道路自信,強化思想理論武裝。

(三)持續豐富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需要

愛國主義教育,應注重提升引領力,傳遞家國夢想[12]。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守正創新,推動教學舉措持續優化[13]。愛國主義教育是全鏈條全方位的教育,不同主題的愛國主義資源各自有其無可替代的愛國主義啟示意義。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跡,證明中國共產黨具有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之堅強韌性;重大危急時刻的力挽狂瀾,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具有堅如磐石的戰略定力和強大的執行力;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則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有帶領國家走出貧困走向富強之無與倫比的執政能力。愛國主義教育既要反映中國共產黨在艱難困苦的特殊時期進行革命斗爭,建立新中國的艱難歷程;也應反映我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勠力同心、排除萬難,實現從貧窮到富裕,從落后到強大的光輝歷程。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了接踵而至的洪澇、干旱、雪災、地震等自然災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種類多樣的傳染病疫情,國內外敵對勢力的肆意破壞等各種艱難險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人民排除萬難,團結一心,不斷克服困難,一改舊中國在巨災大難面前束手無策、人民流離失所的歷史,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將不同歷史時期的標志性事件發生地依其主題建設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于充分展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豐富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四)深入提升“思政課程”教學效果的需要

課程思政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目標,在共同的價值引領下互動互補,歸于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14]。長期以來,上好思政課,強化“思政課程”效果一直是思政課面臨的重要命題和擺在思政教學中的現實難題。思政課程案例類型單一、素材陳舊的問題突出。愛國主義基地作為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要載體,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方式服務廣大人民群眾[15],是理論教學向社會生活的延展,可以通過實踐實現價值認同,外化為價值實踐[16]。

波瀾壯闊的社會主義建設為愛國主義實踐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源頭活水,是愛國主義教育推陳出新的重要保障。經濟、科技、文化、體育及扶貧、抵御災害等領域的重要成就,有力地展現了我國人民戰天斗地的華彩篇章;對外開放、經濟特區、鄉村振興、先進制造業、一帶一路等方面的成就,面對SARS、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重大危機時的優異表現,這些發生在人民群眾身邊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以最為生動直觀的方式詮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極大地豐富了愛國主義教育類型,有效避免了愛國主義教育功能和類型的單一化,極易產生共鳴。建設多元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支撐思政課程建設,能夠極大地增強思政課程效果,在思政課中不斷將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創新實踐補充為最新素材,實現與時俱進,保持生機和活力。

三、推進多元主題愛國主義基地建設的可行舉措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青年。推進多元主題愛國主義基地建設,要重視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重視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主題、以因地制宜的方法充分發揮地區資源稟賦、以整體性思維著力推進愛國主義基地體系建設。

(一)重視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愛國主義基地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封建統治者壓迫剝削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17]113。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又一個成就:在政治上,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人民當家做主,全面推進更為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在經濟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近年來我國實施一系列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戰略舉措,使得“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114萬億元,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提高7.2%,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39800元增加到81 000元?!盵1]8;在文化上,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堅持中國特色文化發展道路,黨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8],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的方針,“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19]175,構建了整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體系;在社會治理上,通過分配制度改革不斷推進共同富裕,通過鄉村振興推進城鄉協調發展,通過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構建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社會保障體系,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新中國成立以后的社會主義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書寫民族復興偉業的重要部分,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有機組成。在波瀾壯闊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伴隨重大社會事件的誕生,我國出現了一大批像安徽鳳陽小崗村一樣影響廣泛的事件發生地和先進事跡誕生地。將這些蘊含豐富價值內涵的地方建設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僅有利于從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源頭活水”中汲取愛國主義教育養分,保持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性,實現愛國主義教育與時代的緊密聯系;而且有利于避免同一主題重復建設,防止思想政治素材陳舊、類型單一,導致愛國主義教育缺乏應有吸引力、“思政”效果不佳等問題,有利于愛國主義教育始終保持青春活力。在具體操作上,可以按照審慎推進的原則,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按照影響力大小,選取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具有重要影響的標志性思想策源地、標志性事件發生地、標志性改革發生地、標志性成果產生地和標志性產業聚集地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二)重視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主題的愛國主義基地建設

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建設,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是衡量社會進步程度的指標。民族共同體的共同價值觀念,內化為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思想,指導形成各項制度,深刻地影響政治發展進程,經濟發展、文化和科技進步。如果說,亂世之中的救亡圖存以鮮明的愛國主義元素而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絕佳素材,而縱貫戰爭與和平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表現則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展示政治、經濟、文化與科技規律,通過展現不同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表現,展現國家治理體制的優和劣。正是由于封建主義不能適應先進生產力要求、文化上的鉗制制約先進思想的產生和發展、阻礙了科技進步,才導致我國在近代以來的社會競爭中全面落后;正是由于資本主義放任弱肉強食,才導致資本對于平民的掠奪和剝奪,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人民離心離德;正是由于社會主義既適應現代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又運用國家力量促進社會公平的優越性,才出現了長治久安、百姓安居樂業的政治局面,才實現了經濟上的騰飛、文化上的百花齊放與科技上的快速進步。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成功,成功奪取政權實現人民民主專政以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通過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實現人的全面發展”[20]。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的發展,是衡量執政水平和執政能力的重要砝碼。通過將影響廣泛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事件發生地建設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挖掘其中的愛國主義內涵,增強政治自信和道路自信,對于拓寬思想政治教育范圍,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比如,將中華傳統文化發生地建設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助于傳統優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補齊部分高校尤其是應用型高校人文底蘊不足的底板[21]。

(三)堅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地區資源稟賦

不同地區因為歷史發展不同、資源環境不同,資源稟賦存在巨大差異。有的省份紅色資源豐富,比如江西和陜西,中國共產黨曾經在此進行艱苦卓絕的民族斗爭;有的省份由于地處邊陲,涉外斗爭的資源豐富;有的省份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中扮演了排頭兵的作用,經濟建設主題的資源極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只有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因地制宜,才能實現揚長避短,實現最佳的建設效果。數據顯示,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2023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6161.63億元,同比增長4.5%。廣東自1989年躍居全國各省市第一以來,經濟總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首位,是許多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件的發生地。這些重大事件不僅推動和促進了廣東本省事業的發展,也對全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近年來廣東進行了經濟特區、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深港粵澳深度合作區等標志性領域的建設和探索;建設了深港城際鐵路、新白云機場、港珠澳大橋等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探索了決戰脫貧攻堅的“廣東實踐”“廣東方案”;推進了嶺南鄉村福祉家園、富饒秀美廣東建設......既彰顯社會主義優越性,又反映廣東特色的愛國主義基地建設不僅能增加愛國主義教育說服力,還能充分發揮資源稟賦。

(四)堅持整體布局,著力推進愛國主義基地體系建設

整體主義思維,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早在延安時期即已采用并形成整套經驗[22]。整體主義思維強調將不同的局部個體按照一定原則有序結合在一起,使其形成一個整體。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要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需要擺脫局部主義思維,從全局的角度,在整體主義思維指導下,按照功能多樣、既相互區分又彼此配合、綜合基地與專門功能基地有機交錯與均衡布局的原則,推進建設類型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形成由不同主題的基地組成,類型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相互配合、錯落有致的有效體系。比如,就具體地域而言,在某種類型資源稟賦豐富的情況下,為了防止同質建設,可以按照就近原則對同類資源進行整合。同時強化其他類型愛國主義教育資源的開發,通過統籌規劃,整體設計,審慎穩妥地推進多類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

(五)堅持統籌兼顧,專門基地與多功能基地有機融合

按照功能多樣,專門功能基地與綜合基地有機交錯與均衡布局的原則,建設類型多樣的教育基地。形成既相互區分又彼此配合且特色鮮明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體系。以廣東省為例,比如,在東莞建立以外向型制造業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演示“世界工廠”的由來,中國制造業的崛起及其在世界中的地位演變進程,“騰籠換鳥”政策的出臺與產業升級的關聯等。又如,在中山古鎮建立燈具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小窺大,從古鎮燈具的發展展示中國燈具產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逐漸占有世界重要地位的發展歷程。再如,被譽為“中國第一展”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被譽為“中國科技第一展”的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陸、海、空、天、電”全領域覆蓋的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這些不同領域的盛會在全國極具分量,代表著廣東的耐力與韌性,代表著廣東的活力與創新,同樣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的極佳素材。

按照量入為出的原則,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多措并舉推進特色主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綜合反映社會發展整體情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確保投入,由財政專門撥款建設。與經濟、行業企業關聯密切的行業性領域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則可充分發揮代表性企業的作用,依托代表性的產業龍頭,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之中,將其作為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政府與企業共同出資,共同建設,或企業出資、企業建設、政府監管的方式建設寓愛國主義教育與行業展示為一體、多功能融合的行業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比如,以美的電器為依托,建設順德鄉鎮經濟與智能制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猜你喜歡
愛國主義基地建設
流翔高鈣為黨建示范基地錦上添花
在疫情大考中彰顯愛國主義力量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我的基地我的連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
浩然正氣貫長虹 愛國主義譜新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