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產黨宣言》的資本空間批判思想芻議

2023-04-20 06:28孫桂萍王俊斐
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資產階級資本主義

孫桂萍,王俊斐

(1.貴陽學院 陽明學與黔學研究院,貴州 貴陽 550005;2.貴陽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5)

從唯物史觀的角度看來,社會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存在,故社會的發展必須以時間和空間為載體,因此社會的發展具有時間性和空間性,即社會的發展是屬于時間、空間范疇的事件??枴ゑR克思與弗里德里?!ざ鞲袼乖凇豆伯a黨宣言》中強調資本主義滅亡的必然性并宣告共產主義必然勝利。但無論是進入自由資本主義階段還是資本主義形成壟斷狀態,資產階級進行的資本積累等活動都是空間性的活動。這意味著有必要從空間批判視角審視《共產黨宣言》中資本的空間占有、空間生產與空間壟斷。

一、資本主義的發展是空間事件

資產階級的發展經歷了從資本積累、自由競爭到資本壟斷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資本在不斷積累且始終沒有停止過。但“資本積累是地理事件。如沒有地理擴張、空間重組和不平衡地理發展,資本主義很早前就不能發揮政治經濟系統功能?!盵1]24這也就意味著:從資產階級的原始積累開始到資本的壟斷狀態都與空間因素密切相聯,也就是說,資本主義的整個發展過程是空間事件。

(一)資本的積累——土地空間占有

在資本積累階段,資產階級擠逼并搶占無產階級的各類空間,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對無產階級土地空間的搶占。在資產階級萌生初期,其資本積累就已經具有空間性質。在“林木盜竊案”中,在普魯士王國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農民卻因為生活成本的不斷提高而處于破產的邊緣。為了果腹,大量的農民開始砍伐樹木只為了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囚犯的數量因此激增。面對這一社會形勢,普魯士王國選擇了更嚴厲的法案:在森林里撿拾枯枝敗葉等僅違反林木管理條例的行為也被升格為盜竊罪。在15—19世紀發生的英國“圈地運動”中,英國貴族與新興資產階級在毛紡織業快速發展與物價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下,強行將耕地改為牧場,從而迫使農民讓出土地,將土地公有化。

搶占新的土地資源空間是資產階級實現資本積累的前提條件,在工業經濟的大環境中,積累資本具有擴大土地空間的需求。無論是“林木盜竊案”還是“圈地運動”,不僅體現出資產階級“對農業生產者即農民的土地的剝奪”[2]290,還體現出資產階級在資本的積累過程中對空間的需要以及對無產階級的土地空間的搶占。

(二)資本間的自由競爭——流通空間生產

積累足夠資本之后,資產階級的自我發展與擴張過渡到自由競爭的階段,資本的生產與再生產需要提供持續的流通空間。在這個階段中,本土的流通市場已經逐漸飽和,且國家內部的資本積累已無法滿足資產階級的發展野心,因此開辟新的世界經濟市場成為必要,從更大的國際市場獲取更多的剩余價值成為資產階級的首要目標。資產階級開始專注于從國際市場等更大市場進行資本積累。因此,資本如何實現更多地積累,以及如何開創更大的流通市場成為資產階級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資產階級選擇在部分地域集中生產與再生產來解決這個問題,同時,開辟新的土地空間來擴大流通市場。選擇部分地域進行集中生產,是因為通過集中式的區域生產,可以減少空間與時間成本的消耗,但由于資本在部分區域的集中生產導致區域空間的集中,這樣就形成了資產階級生產的空間整合。放眼全球,資產階級以吞并、豪取等方式搶占資本市場,而資本的集中讓資產階級實現全球空間的利益,但無論是地區性還是全球性的資本集中以及空間生產的集合,都體現出資產階級以及資本與空間之間的依賴關系不斷加強。

(三)資本的壟斷——生產空間壟斷

大衛·哈維曾指出資產階級的發展體現空間的壟斷與資本主義壟斷之間的關聯,他認為“空間位置總具有某種壟斷優勢”[3]79。因為空間會從阻礙資本轉向促進資本。但實際上空間與空間之間存在差異,而空間是否促進資本的發展在于空間自身的個體性差異。資產階級不斷將客觀的空間差異轉變為人的主觀性差異,這也使得資本與空間之間出現虛擬性的矛盾。資產階級使實體性的客觀空間轉向意識性的主觀空間,空間與資本的關系從實體性走向虛擬性。同時,資本與空間不斷促進彼此的虛擬性,虛擬資本營造出資產階級內部交易直接實現的假象,虛擬空間也在與虛擬資本的糾纏之中降生。虛擬空間不是作為現實的具有地理性的空間,而是資本與資本之間相互流通的場域,是商品用虛擬貨幣進行交換時產生的抽象虛擬空間?!百Y產階級的活動產生了不均衡的地理發展,即便不考慮資源稟賦和物理可能性進一步增強了地域和空間的差異性及專業化邏輯。受競爭所驅使,個體資本家總是尋求在這一空間結構獲取競爭優勢,從而總是被推動著向那些低成本或高利潤的位置轉移”[3]78。資產階級通過區域與區域之間的合并來破除空間與空間之間的差異從而實現資本生產資料的統一性,最大完成資本增殖效益。于是空間從阻礙資本轉為促進資本,進而實現資本壟斷。

二、資產階級的擴張是空間侵略

在資本的積累與擴張中,資產階級需要提供生產資料才能進行生產交換,其中就需要在生產資料的空間方面提供耗材。為了減小空間消耗以增加剩余價值,資產階級就會選擇經濟空間侵略,進而發展到意識形態空間的侵略。

(一)空間差距帶來空間消耗

以何種社會形態進行空間生產決定了此社會形態下的空間是何種形態??臻g的生產與社會形態相對應,它不是去克服不同地理空間之間的差異,而是背離以往社會制度的方式去維持空間之間的差異?!笆澜缟系拿恳徊町愔芯鸵呀洶?差異就是矛盾”[4]。矛盾范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概念,也是唯物主義辯證法的核心范疇。在馬克思那里,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且貫穿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承認事物之間的矛盾就是承認事物之間的差異,但馬克思反對差距。差異存在于事物與事物之間,是事物自身的不同方面,而差距是事物與事物之間的不同程度。差距意味著事物與事物之間的不平等關系,隱含著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階級高低,是一種具有位次階級性的概念。差距體現出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一邊是現代化集中式的城市,另一邊是樸素簡約的農村,但城市的迅猛發展并沒有帶領農村的發展,“資產階級使農村屈服于城市的統治”[5]405。資產階級利用空間差異來獲取剩余價值,使空間差異變成空間差距。資產階級不會放棄更不會消滅空間差距。

資產階級利用空間不斷鞏固資本主義帝國?,F代化城市的建立并不源于城鄉之間的對立,城市和鄉村只是具有差異性的空間,它們本身不具有各自的立場。城市與鄉村在空間意義上的差異,并不是資產階級中的城鄉對立,空間上的客觀差異在資本主義社會被轉變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具有階級意義的差距?!俺青l對立是工業資本主義生產中剩余價值實現的基礎,也就是工業資本主義的歷史基礎?!盵6]在資本主義社會形態中,社會生產被資產階級所主導,鄉村成為資產階級生產剩余價值的場地,鄉村的一切活動都由資產階級引導并強迫著。鄉村消費與城市生產之間的關系也會導致空間與空間之間的差距。鄉村以實現自我生存為目的的生產受到以供給需求為目的的資本主義生產的沉重打擊,隨著鄉村經濟在資產階級的打壓占領下逐漸宣告破產,直接導致農業生產依附于城市的消費需求,鄉村和城市在生產供給與需求消費的聯系中,鄉村的空間性質受到城市的擠逼,從此成為城市的附庸。城市與鄉村之間的空間差距給資產階級帶來剩余價值。

資產階級需要提供生產資料才能進行生產交換,這就需要在生產資料的空間方面提供耗材,也就是空間消耗。資產階級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會盡可能減小空間消耗以縮小成本,空間消耗的減少也成為資產階級自我壯大的內在需要與內在沖動?!百Y本主義總有這樣的沖動:消除所有空間障礙,如馬克思所述的‘通過時間消滅空間’,但只有通過一個固定空間的生產才能如此。資本主義由此制造了一個(空間關系的、領土組織的、連接在‘全球性’勞動分工和功能分工中的地方體系的)地理景觀,與它自己在其特定歷史時刻上的積累動態相稱”[1]57。大衛·哈維在馬克思相關論述的基礎上進行了闡發,指出資本主義會消除所有的空間障礙,而資產階級在消除空間阻礙的過程中會使空間消耗的運動成本減少,而運動成本的減少也意味著時間與空間的消耗減少。鄉村的建設與城市的崛起是顯然不同的,城市的發展遠快于鄉村。除了上文所分析的原因外,還由于資產階級對于利潤和利潤獲得效率的追求。城市中的產業所帶來的利益遠遠高于鄉村獲得的利益,而城市的產業又具有集中的性質,選擇城市進行投資所帶來的回報遠遠高于鄉村,城市的產業具有集中性,會減小空間與時間的成本消耗。

(二)經濟空間侵略

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宣稱“資產階級由于開拓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盵5]401-413資產階級在世界范圍內擴張,全球都成為資產階級生產剩余價值的世界大廠,當今世界,甚至宇宙空間和網絡虛擬空間也成為了資產階級繁殖資本的空間。資產階級從不滿足于區域性的空間,區域性的空間僅僅是靜態生產活動的領域。資產階級將空間本身也視為一個商品對象。

在各個民族、各個群體、各個國家的空間交往壁壘被打破之后,各個群體、各個國家之間的區域特性和生產力發展及意識形態也被重新肢解與融會,區域性的實體國家或群體被重新詮釋。資產階級強行介入全球各個民族、國家、群體的自然空間和社會空間乃至意識空間,這種對空間領域的搶占是對世界空間的侵略。在前期資本主義社會中,空間的侵略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自然地理資源以及活動場所,因此此階段的空間侵略體現為通過戰爭建立殖民地。隨著解放運動的興起,資產階級巧妙地轉變自己的空間侵略方式,不再高舉皮鞭、不再腳踏鮮血,而是通過經濟、政治與文化侵略來進行新的空間侵略。

資產階級為了侵占更多經濟空間,強迫世界其他國家、民族與群體打開自己的大門,對一切國家與民族施壓。在資產階級將其勢力范圍擴張至東方的時候,19世紀初我國遭遇了西方資產階級的侵略,國內穩定的社會狀態被打破,社會經濟受到前所未有的摧毀。當今世界,西方資產階級野心不死,通過貿易戰這種侵占經濟空間的方式,影響并試圖摧殘我國經濟結構。西方資產階級的空間侵占不斷將無休止的動蕩擴散至全球。舊有生產方式的保持是資產階級存活的首要條件,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方式不斷變革,社會狀況動蕩不安,這就使資產階級不同于過去時代的剝削者。資產階級雖然不斷適應世界生產力的發展但也給世界帶來不斷的動蕩,這使資產階級得以繼續留存,但世界上其他生產力相對落后的區域卻成為緩解世界動蕩的緩沖地甚至是犧牲品。而資產階級對利益的過度追求也導致泡沫經濟的出現,經濟危機一觸即發甚至越演越烈,經濟空間的崩潰范圍不斷擴大,人類成為命運共同體。在多數人沉浸在資本主義社會所帶來的便捷中時,馬克思與恩格斯已經跳出舒適圈并注意到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力、生產關系、生產資料之間的矛盾。無論資本主義發展到何種狀態,人的生產活動、生命活動甚至一切活動都必須在時間與空間的載體下完成。人是現實的人,人的活動空間也是具體的空間,在此意義里,生產關系也成為空間與時間上的關系。

(三)意識形態空間侵略

“新的工業的建立已成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關問題”[5]404。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占據經濟主導地位的全球新浪潮中,資產階級對全球的空間進行布控與侵略。馬克思就曾敏銳地察覺到資產階級在進行資本增殖的過程中也在侵占著他國的意識形態空間。西方資產階級正在“逐漸破壞著家長制權威——廣大的國家機器的各部分間的唯一精神聯系”[5]778-785。

資本主義社會的底線目的始終是資本的增殖,資產階級無視社會制度是否具有進步性,無視他國文明與社會是否具有歷史美感,始終以資本的增殖為目標并將這個目標推至世界范圍,于是極權主義、個人主義便由此萌生。資產階級“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迫使它們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謂的文明,即變成資產者。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5]404-405。資產階級在這樣的觀念中迷亂與癲狂,他們向全世界強行推行自己的價值觀,從而構筑屬于他們的全球意識形態空間。經濟空間和政治制度的統一,甚至是意識形態的統一。無產者被資產階級劃分為同一群體并驅趕至同一空間區域,其民族性、個體性乃至意識形態空間受到侵略,人成為資本主義工業下的工具與部件。勞動者的意識形態空間被資產階級所帶來的動蕩不斷顛覆,其信仰、精神、民族圖騰受到資本主義一次又一次的攻擊與侵略。

三、對空間生產的批判性認識

“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5]401。早在15世紀,新大陸地理式空間的發現與占有,就開始作為資本的積累方式出現。當人們對世界空間的認識不再充滿宗教的理解,開始從蒙昧走向科學的同時,新興資產階級已經認識到地理空間對于資本積累與發展的重要意義。資產階級在新土地、新大陸的發現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但即使資本主義喚醒了落后的生產力,發展了世界經濟,其自身的剝削性與侵略性也無法被克服。正是資本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空間性的大發展,為無產階級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也為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以及資本主義社會提供了可能。

(一)空間生產的進步性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與恩格斯對于資本主義帶來的社會進步與發展并沒有吝嗇自己的夸贊,他們認為“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5]405。資本主義在其誕生之初,就體現出極其張揚的擴張欲望,到處尋找空間以開辟新的資本空間領域。相對資本主義社會之前的農耕與封建社會,資產階級所建立的社會制度確實體現出極大的發展性與進步性。其中,空間始終發揮著積極作用,資產階級搶奪無產階級的土地所有權以及使用權,雖然對無產階級而言是一種空間的被剝奪,但這在客觀上也是對作為地理空間的土地的釋放與解放。資產階級在空間的生產過程中不再只是空間等地理環境作為實在的客體生產資料,資產階級在占有空間時,將其從生產資料轉變為生產工具以及生產方式與手段。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土地的占有雖具有剝削性質,但也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其原因就在于資產階級將資本主義社會前生產關系、生產力與空間之間的聯系打破,極大地發揮出空間生產對于社會發展的能量?!皬挠欣矫婵?世界貿易使個體在更大程度上擺脫‘場所的專制’。阻擋個體在世界范圍內獲得財富與機會的空間限制要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少。這改變是人類自由歷史上最為耀眼的事件之一”[7]。

(二)空間生產的局限性

空間生產的局限性分別體現在社會制度和價值觀上?!百Y本主義的經濟活動,從頭到尾,就是一筆金錢?!麄€制度的作用,則是表明這些數字的結果究竟是正的或是負的,因而指明這種事業會帶來的利潤,或者會帶來損失”[2]657。資產階級對于制度的價值評判皆以制度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利益最大化的需求為標準。盡管利益的獲取以及人類發展需要的滿足都是評判社會制度的標準之一,但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的發展才是社會制度的基礎原則。資本主義社會并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起點,而是封建社會的延續,資本主義“它只是用新的階級、新的壓迫條件、新的斗爭形式代替了舊的”[5]401,這意味著自然中存在的空間性物質基礎始終貫穿其中。封建管制被資本體制所代替,社會矛盾也轉變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對生產資料等資源的所有權的爭奪。但無論是封建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不同階級之間的壓迫與剝削始終存在,從封建地主到資產階級,他們對無產階級的奴役始終延續著,不同階級對于空間的爭奪與斗爭仍然在社會形態的變換中留存。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要求無產階級革命,這是共產黨對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宣告與吶喊。馬克思指出不需要對世界做出任何多余的解釋,關鍵在于改變世界?!百Y產階級……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5]401-405。馬克思從未沉浸在資產階級所帶來的強勁生產力與強大社會發展動力中,他清醒地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與封建社會之間是具有內在同一性的,且資本主義社會對于社會生產力的推動是以壓迫剝削的方式進行的,具有極強的摧毀性。

無論怎樣的社會形態,人對于土地都存有深沉的依戀,或者說,人始終無法割離與自然之間的必然且普遍的聯系。無論是部落還是城邦都具有空間性質,而空間之內和土地之上的農民、公民、宗族等群體都被資產階級的“自由”擴張所破壞,開放的自然與空間被資產階級強行附上所有權、所屬權?!霸谵r業社會中,地理塑造了社會結構”[8]。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產階級進行地理空間的占有與擴張并由此塑造社會結構。社會結構從自然的地理空間的塑造轉向有目的的人為塑造。

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肯定了資產階級的空間生產對土地本身的釋放與生產力發展具有的推動作用,也批判了資產階級的空間生產是剝削的、壓迫的,是用利益對人與社會本身的價值的取代。馬克思與恩格斯在文中辯證地分析并批判了資產階級的空間生產與侵略問題,并提出了實現共產主義的宏偉藍圖,這也是向世界莊嚴宣告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

猜你喜歡
共產黨宣言資產階級資本主義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淺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的全面發展重要思想的指導意義
《共產黨宣言》教我們怎樣做合格黨員
1920—1927年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對民族資產階級的認知及影響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發展趨勢
毛澤東對資產階級軍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第一支資產階級軍隊的創建者——克倫威爾
俄國資產階級軍事改革家——米柳京
重要更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