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

2023-04-23 18:45雷東生
基礎教育論壇·上旬 2023年4期
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雷東生

摘? 要:情感教育體現了“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探究如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育;閱讀教學

在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對學生的成長及發展至關重要。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閱讀內容情感內涵深厚,教師在教學時要深入挖掘,并引導學生體會,這樣既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又能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因此,教師有必要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讓學生在閱讀中進入課文所表達的情感世界,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一、創設情境,調動情感

創設情境開展教學是調動學生情感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要掌握豐富的知識與策略,綜合各種語文要素創設情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構建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主動進入閱讀情境中初步感知情感,從而提高閱讀效率?;诖?,在實際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閱讀文本中的細微情境,采用相應的教學工具和手段,使情境變得具體生動、趣味真實,把學生帶入情境中,清晰感知文本表達的真實情感。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他們的情感,增強他們對閱讀文本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以下統稱“統編版教材”)七年級上冊《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更準確地把握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教師可以有效創設情境。課前,教師可以深入挖掘并提煉課文中的細微情境,如“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兒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等,然后借助互聯網搜集與此情境相關的圖片、視頻等,營造與之相匹配的情境,幫助學生真實感受其中表達的情感。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利用準備好的素材創設情境,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體會濟南冬季的溫晴、舒適與作者的喜愛之情。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深刻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情感,強化閱讀教學效果。

二、借助教材,誘發情感

初中語文教材中所編制的文本內容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元素,體現了作者豐富、深刻的道德感悟和個人情感。有的文本蘊含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有的文本富含著作者的內在情感,這些情感都非常貼近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和情感特征,都是誘發學生情感的有效資源,能很好地陶冶學生的情操,完善學生的人格。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善于利用教材,合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調動學生的情感態度,幫助學生真正走進文本,在閱讀中與作者對話,結合寫作背景更深刻地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促進學生獲取文本中更多的知識與豐富的情感體驗。

例如,統編版教材七年級下冊《紫藤蘿瀑布》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為“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思想,培養學生對于生命的敬畏之情,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刻體會紫藤蘿花的意蘊。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梳理課文結構,讓學生在閱讀中知其結構,并在此基礎上深入思考作者在觀賞紫藤蘿瀑布時的所思所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意識,使學生隨著作者情感的變化而加深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情感和主旨,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逐漸提高閱讀水平。

三、結合生活,強化情感

語文學科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因此,教師在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要將閱讀的文本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去分析和感受文本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進一步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情感教育的滲透,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又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情感。

例如,統編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之一是讓學生體會母愛的厚重與寬容,感受作者對于母親的懷念與歉疚之情。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交流會,引導他們結合生活實際分享母親令他們感動的生活瑣事。交流會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體會母愛的無私和偉大,理解父母的辛苦。交流會后,教師再要求學生閱讀課文,讓學生在閱讀中一邊找出作者對于母親評價的句子,一邊感受文章中母親的偉大,從而深刻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學完本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評價自己的母親,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情感。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學該篇課文,既增進了學生與父母之間的情感聯系,又促進了他們與父母加強交流,勇于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四、多元引讀,激發情感

引讀既是語文教與學中理解內容與體會情感的重要方式,又是能將學生有效帶入文本情感氛圍的方法。通過多樣化的引讀,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把他們帶入文本情感,促進他們體會字里行間的韻味,真實感受文本所傳遞的情感,達到作者情感與學生情感水乳交融的目的,使學生產生情感的和諧與共鳴,把作者傳遞的情感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情感,真正體悟作品所表達的真情實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仍以《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為例,教師可以采用引讀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課文第1段中有“暴怒無?!币辉~,教師可以先進行閱讀示范,再提問學生自己是否讀出了“暴怒無?!钡恼Z氣。如果沒有,應該怎么讀?學生找出了這一段中要重音讀的詞語,如“突然”“砸”“猛地”等。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樣學生的感受就更直觀。此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和同桌一起演繹、朗讀課文中母子倆的對話,讀出兩人的不同心理。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帶著感情認真朗讀,在朗讀中體會了兩人內心不同的心情感受,加深了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不同學生理解的角度不同,在朗讀時自然有不同的韻味。只有讀出自己的韻味,才能讓學生真正得到情感的熏陶,發展語文素養。

五、開展活動,豐富情感

閱讀不局限于課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還要豐富閱讀形式,突破閱讀的時間和空間,開展多樣化閱讀活動,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在開展閱讀活動時要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促進他們在閱讀中進行思維碰撞和有效的交流,以此豐富學生的情感,讓他們切實體會閱讀的樂趣,從而喜歡閱讀,提高閱讀能力。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皇帝的新裝》《天上的街市》等體現豐富想象力的課文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培養想象力讀書討論會”,引導學生推薦自己喜歡且主要展現想象力故事的書籍。然后,教師搜集、整理學生推薦的書,設立讀書角,讓學生自主閱讀。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享自己推薦書籍的理由,再讓其他學生分享閱讀感受,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閱讀分享的習慣,使學生閱讀的情感體驗更豐富。

綜上所述,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有強烈的情感表達欲望,有效開展情感教育符合他們身心發展的需求。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既能讓學生主動掌握語文知識,又能創新與發展語文閱讀教學,多元發展學生的情感素養,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杜亞文.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淺談[J]. 課程教育研究,2019(34).

[2]魏立邦. 一枝一葉總關情:淺談初中語文情感教育教學[J]. 甘肅教育,2018(20).

[3]宋瓊杰.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 學周刊,2020(3).

[4]王永剛.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滲透情感教育[J]. 課外語文,2021(10).

猜你喜歡
情感教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研究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