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小說類整本書閱讀教學

2023-04-25 17:57曹鈺佳
語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12期
關鍵詞:交流會整本書小說

曹鈺佳

1931年,學者夏丏尊提出“整冊書的閱讀”,被認為是整本書閱讀教學概念的源起。后來,葉圣陶、朱自清、顧黃初等學者都在語文教育領域先后提出了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概念。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語文教育研究者更加明確地將“整本書閱讀與探討”設定為一個任務群,并將其列為任務群的首位,由此,“整本書閱讀”廣泛地進入到高中語文教師的視線。

一、小說類整本書閱讀的育人價值

自新課標提出“整本書閱讀”以來,小說類整本書閱讀成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小說類整本書閱讀教學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和獨特的育人優勢。

2017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高度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并明確提出要求:“加強學生閱讀,培養閱讀的興趣和習慣……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蓖瑫r,該標準還為學生的整本書閱讀列出了具體的推薦書目,其中提及的小說整本書閱讀的書目最多,具體包含的小說類型有:中國古代小說、中國現當代小說、外國小說等。小說類整本書集人物、情節、環境于一體,對學生來說具有較高的可讀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發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小說類整本書往往集議論、抒情、描寫、記敘于一體,融合多種藝術手法,傳達作者深厚的情思。在語言的表達與建構方面,學生在閱讀時會自覺或潛移默化地積累小說作者的文學表達方式,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從而構建自己的語言框架;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方面,擴大了學生的閱讀空間,不僅有利于學生全面地理解作者完整的行文邏輯和掌握小說情節連續的發展脈絡,對其刻畫的人物有更形象而立體的認識,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在審美鑒賞與表達方面,通過對優秀文學作品的閱讀體驗和鑒賞語言,可以體會到語言美、自然美、社會美、人性美;在文化傳承與理解方面,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傳承,閱讀本身也是理解的過程,學生在閱讀時擴展了文化視野,體會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小說作品中的文化特色。

小說類整本書閱讀教學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教師引導為輔,充分踐行新課改理念,從而對學生閱讀能力進行培養和提升,這也是新課改強調的高中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新課改得到真正的落實。伴隨新課改的推進,高中語文高考也在進行改革,高考語文全國卷卷面字數已由原來的七千字增加到一萬字左右,考生卷面閱讀量增加而考試時間仍為兩個半小時,對考生閱讀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整本書閱讀可以更大程度地鍛煉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思維等,使學生能更好地應對新高考改革。

小說類整本書閱讀,在進一步踐行中小學新課程改革、適應國家新高考、促進廣大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全面的有效提升,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等許多方面也都有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小說類整本書閱讀教學相較于碎片化閱讀和精讀類小說教學,對學生知識、能力、思維、情感等方面的培養有著獨特的育人優勢。

二、《百年孤獨》整本書閱讀教學路徑

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節選了《百年孤獨》小說片段,因此,《百年孤獨》廣泛地進入到高中語文小說類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視野,被眾多中學列為高中生整本書閱讀必讀篇目之一?!栋倌旯陋殹烽喿x有多個難點,如人物關系復雜、情節敘述“混亂”、主題深奧等,給學生的閱讀帶來了一定的挑戰。為了引導學生完成對《百年孤獨》的整本書閱讀,筆者設計了以下教學板塊,以探索《百年孤獨》整本書閱讀的教學路徑。

(一)明確目標

《百年孤獨》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以下三個教學目標:第一,通過運用人物關系網和思維導圖厘清《百年孤獨》人物關系,概括主要故事情節;第二,運用略讀、跳讀、隨文批注、讀寫結合等方式,結合作者創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創作動機和“孤獨”主題;第三,結合小說具體內容,分析《百年孤獨》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提升學生的審美與鑒賞小說的素養。

(二)導入激趣

《百年孤獨》整本書閱讀教學采用“知人論世”的導入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作者都是生活在特定時代的人,或多或少會受到當時現實社會環境影響,將自己對現實的思考體現在作品中。馬爾克斯的故鄉哥倫比亞原本是印第安人與世隔絕的“烏托邦”。新航路開辟時期,西班牙人發現了哥倫比亞,給那里帶去了文明和災禍,哥倫比亞淪為了西班牙殖民地、奴隸國,充斥著無盡的戰爭。馬爾克斯創作《百年孤獨》時,哥倫比亞的內戰風暴仍未停歇,在此社會背景下《百年孤獨》具有深沉的社會歷史內涵。

通過對《百年孤獨》“知人論世”的導入可以提高學生對《百年孤獨》小說故事和內涵的閱讀期待,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使學生走進文本,在自主閱讀中將小說中虛構的馬孔多世界與哥倫比亞現實對比分析,從而探究小說背后的深蘊,分析其主旨。

(三)引讀定向

《百年孤獨》敘事手法被學者們定義為“魔幻的敘事”,馬爾克斯按照時間順序敘述布恩迪亞家族由興到衰的歷史,但對于家族每一代人經歷的敘述卻采用了順敘、倒敘、插敘、重復、回環等多種敘事手法,頻繁地轉換敘述視角,這是該小說的閃光之處,也是學生整本書閱讀時的障礙。受作者敘事手法影響,學生在閱讀時被拉進小說所創設的過去、現在、未來多重時間線里,妨礙學生將情節進行串聯,使學生忘卻情節之間的關聯。

為解決該問題,筆者設計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法,以輔助厘清情節。學生在閱讀時,先跳讀找出在本章出現的人物,把他們寫在思維導圖框架內;再讀本章節,邊讀邊思考,將本章節的主要情節用幾個關鍵詞概括出來,最后將概括的情節串聯在思維導圖上對應的人物上,由此讓學生掌握思維導圖法來應對小說敘述視角多變、情節跳躍性強的問題,幫助厘清小說情節。學生可以對小說中的人物經歷有系統的認識,對小說情節有整體的把握。

(四)自讀聚焦

在對《百年孤獨》進行了“知人論世”的導入并教給學生整本書閱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任務為驅動,讓學生自主地閱讀和思考《百年孤獨》。通過設計《百年孤獨》整本書閱讀學生需要完成的任務清單,以促使學生深入閱讀。

任務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要做好讀書筆記,邊讀、邊寫、邊思考自主完成《百年孤獨》“思維導圖”;任務二:梳理《百年孤獨》人物和情節,鍛煉速度、略讀、跳讀、梳理概括等閱讀能力;任務三:結合具體文段,分析《百年孤獨》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任務四:思考《百年孤獨》的主題。學生在完成任務三時,通過賞析和精讀小說的部分情節,將小說中魔幻的現實與真實的現實進行對比,提高對小說的細讀、鑒賞分析能力。通過任務一、任務二、任務三對《百年孤獨》人物、情節和藝術特色的分析思考,為學生分析小說主題奠定堅實基礎,學生可以根據思維導圖,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命運,從布恩迪亞家族七代每個人的命運分析中得出“孤獨”的主題,同時再結合“知人論世”對《百年孤獨》小說背景的導入,探究《百年孤獨》深沉的社會內涵。

(五)交流反饋

完成上述任務后,設計《百年孤獨》“人物交流會”“情節交流會”“藝術特色交流會”“主旨交流會”?!叭宋锝涣鲿敝饕寣W生談談《百年孤獨》中最喜歡或印象最深的人物,并說出原因;“情節交流會”主要講述自己最感動或最喜歡的情節;“藝術特色交流會”強調《百年孤獨》的魔幻現實主義手法在小說中的體現;“主旨交流會”強調學生對《百年孤獨》的“孤獨”主題及其現實意義的把握。鼓勵學生積極把自己對《百年孤獨》的思考和見解在小組和班級里進行分享交流。交流會上,教師合理地進行引導,讓學生通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傾聽其他人的想法,深化對《百年孤獨》的認知。交流會后,讓學生撰寫關于《百年孤獨》思考的小論文。教師通過交流會和小論文,可以檢驗學生整本書閱讀的效果,從而達到閱讀、思考、寫作“三位一體”的教學效果。

三、對小說類整本書閱讀教學之反思

明確目標、導入激趣、引讀定向、自讀聚焦、交流反饋的“五步教學法”以引導學生對《百年孤獨》的小說閱讀和理解,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和閱讀興趣的培養等方面的教學價值和育人價值。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上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目標理據性

小說類整本書閱讀在教學目標設置上,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方面來設定:首先,2017年新課標對“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學習任務群需要達成的目標有明晰的規定,這是教師確定小說類整本書閱讀教學目標的首要依據。其次,需調查高中生現有的關于小說類整本書閱讀方面所具備的知識與能力,并研究學生的思維、心理等發展水平,預設的目標要讓學生通過教學有實現的可能。最后,要依據所要進行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篇目的文本特征,設置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谝陨先矫?,確定學生通過小說類整本書的閱讀應該達到的目標,使教學目標有依據,才能保證小說類整本書閱讀教學不會“走偏”,真正地實現小說類整本書閱讀教學和育人的價值。

(二)導入方法趣味性

著名語文教育家于漪老師提倡“以興趣為先導”,興趣能夠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由于小說整本書篇幅較長,教師在組織小說類整本書閱讀時,需要采取一定方法,調動學生對小說類整本書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形成對小說類整本書的閱讀期待。針對不同小說類型,采取的導入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具體的方法有知人論世法、影像導入法、音樂導入法、漫畫導入法、古詩導入法、設疑導入法……針對《百年孤獨》這種社會背景陌生的小說,設計“知人論世法”進行導入。針對散文化小說,可以采用影像導入法,如沈從文的《邊城》具有很高的美育價值,因此可以播放《邊城》電影片段,讓學生在對湘西自然風光影像的觀看中,感受《邊城》中大自然的美,從而“以美激情”導入到小說中來。針對古代小說,可以采用古詩導入法,如曹雪芹的《紅樓夢》,用“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導入。針對具體的小說類整本書特點,教師要在多種導入方法下,設計出最適用的方法,激發學生走進文本的欲望。

(三)引讀方法針對性

進行小說類整本書教學時,教師需要針對小說類整本書的特點,預設學生在自主閱讀小說類整本書時可能遇到的閱讀障礙,設計出能有效解決小說類整本書閱讀問題的閱讀方法,在學生自主閱讀之前,給予他們在閱讀方法上的啟發指導,提高學生閱讀效率和保證學生閱讀質量。針對人物數量眾多、人物關系復雜或小說和人名難記的小說,如《紅樓夢》,可以采取“人物關系網透視法”來分清人物;針對情節復雜、多條線索并行的小說,如《四世同堂》,可采取“思維導圖法”來厘清情節;針對帶有特定歷史背景、不同社會階段等專有名詞的小說,如《平凡的世界》中“工會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可采取“資料結合閱讀法”;針對小說中存在生拗語詞的小說,如《水滸傳》中對人物兵器的介紹,可以采取“上下文猜讀法”或“跳讀法”。對學生閱讀方法進行指導時,教師既要引導學生采用合適的閱讀方法,同時在不影響預定小說類整本書閱讀書目的情況下,也要尊重學生已有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在新舊閱讀方法的融合中,建構起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搭建起終身閱讀的橋梁。

(四)自主閱讀可測化

2017年新課標規定:“閱讀整本書,應以學生利用課內外時間自主閱讀?!辈荒茈S意以教師的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和思考。教師進行小說類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既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給學生自主閱讀小說類整本書的時間和空間,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自主閱讀的過程加以監督指導。學生完成小說類整本書閱讀大部分是在課下時間,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達到事先設定的小說類整本書閱讀目標,教師需設計規劃好學生的閱讀任務,既要有彈性地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應的閱讀量,又要針對具體小說類整本書的特點設計任務來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教師要定期了解學生閱讀進度,檢測學生閱讀情況和閱讀效果,對學生在完成閱讀任務時遇到的困難及時給予指導和釋疑。

(五)反饋形式多樣化

反饋是小說類整本書教學的最后環節,其反饋形式既要關注“信度”,也需兼顧“效度”,注意采取多樣化的反饋形式。小說類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反饋形式,被廣泛運用于交流會、小論文、人物演繹、人物立傳、情節擴寫、情節續寫等語文教學領域,反饋形式的不同,其反映的學生小說類整本書閱讀效果的側重點也不同。設計反饋形式時,教師要針對所教學小說類整本書的特征,考慮如何檢驗預定的小說類整本書閱讀目標達成與否,檢驗學生的同時,能在一定程度上將所學到的知識與能力進行深化、遷移,采取豐富多樣的反饋形式。

小說類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小說類整本書閱讀教學目的能否實現,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尤其要注意設計的教學目標有理據性、導入方法有趣味性、引讀方法有針對性、自主閱讀可測化、反饋形式多樣化,將“五步教學法”與具體小說類整本書結合起來,教師在充分研讀小說類整本書后,創設最佳的教學活動,以達到小說類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價值和育人價值。

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

猜你喜歡
交流會整本書小說
《論語》整本書閱讀
期末復習交流會
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
低年級整本書閱讀的推進與測評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粗放式”整本書閱讀實施概要
“創新她力量 筑夢新海峽”交流會舉行
第三屆小衛星技術交流會(2015)在京召開
2009年本刊重點關注之物流展會、交流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