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防范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2023-04-29 14:18彭蘭蘭
婚育與健康 2023年6期
關鍵詞:風險事件臨床意義

彭蘭蘭

【摘要】目的:在兒科護理管理中實施風險防范護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小兒患者60例,按照1:1隨機分組分為參照組30例與試驗組30例,參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手段干預,試驗組應用風險防范護理手段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對比兩組患兒治療的有效性,試驗組較參照組治療有效率更高,有統計學差異(P<0.05);對比兩組患兒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情況,試驗組較參照組發生率低,有統計學差異(P<0.05);對比兩組患兒家屬對護理滿意度情況,試驗組較參照組理滿意度更高,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在兒科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防范護理,能夠提高患兒治療的有效性,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加強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對關注小兒健康有重要作用,在兒科的臨床中有可持續推廣的意義。

【關鍵詞】風險防范護理;兒科護理管理;風險事件;臨床意義

Effect analysis of risk prevention nursing in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

PENG Lanlan

Nursing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ihong County, Sihong, Jiangsu 2239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risk prevention nursing management in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60 pediatric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9 to July 202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30 cases) and the test group (30 cases) according to 1:1.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routine nursing methods, and the test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risk prevention nursing methods.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of children in the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of the tes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Compar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in the two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the tes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mpared with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two groups, the test group was more satisfied with nursing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with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prevention nursing in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ldren’s treatment,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strengthen family member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aring for children’s health, and have the meaning of sustainable promotion in pediatric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Risk prevention nursing;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 Risk even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兒科患者年齡都比較小,對病情和疼痛表達能力較弱[1],身體發育不完全,抵抗能力較弱,與醫生配合度較低,依從性差等原因導致兒科的治療和護理存在一定的難度[2],患兒家屬也因著急而容易與醫護人員發生沖突,這也增加了兒科的醫患關系的矛盾和緊張程度。兒科醫護人員每天面對兒童和患兒家屬,工作量增多難免會出現失誤從而增加治療風險,因此對兒科的臨床護理進行風險防范能夠提高治療的有效性,改善現存的醫患關系[3]。本研究選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小兒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30例接受常規護理手段干預,另外30例接受風險防范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及護理效果,現詳細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小兒患者60例,按照隨機分組分為參照組30例與試驗組30例。參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2~6歲,平均年齡(4.02±0.13)歲;試驗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1~6歲,平均年齡(3.98±0.25)歲。對比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無明顯差異,可以作為本次試驗的研究對象(P>0.05)。本研究已申報倫理批準(倫理號:SH2022076)納入標準:①所有患兒均于兒科診室接受就診治療;②所有患兒需由家屬陪同且簽署同意本次試驗研究同意書;③本次試驗無任何違背醫學倫理行為。排除標準:①先天性疾病患兒;②其他精神類疾病患兒。

1.2 方法

參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手段干預,主要包括對患兒的用藥提醒、對患兒家屬進行病情溝通等。

試驗組應用風險防范護理手段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內容:(1)組建小組。選擇責任心較強,專業水平較高的護理人員組建成專業的風險防范管理小組,通過推選和自薦的方式選一名為組長,擔任日常監督、檢查、傳達消息等工作,將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風險問題及時反饋給組長整理成資料,保證每周集體開會一次對本周工作進行總結[4],對風險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可控制的方案。定期對組內成員進行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實操能力,加強基礎護理技能以及溝通技巧,提高兒科護理工作中靜脈穿刺的準確性。(2)安全教育?;純喝朐阂院笠私獠∏榧吧眢w狀況,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告知其病情的治療方法和預期達到的效果,向患兒家屬介紹主治醫生的資歷,以保證家屬安心,可以多講一些成功的案例,增加家屬的信心,消除焦慮緊張的情緒,以確?;純杭覍倌芨叨扰浜厢t護人員的工作。病房內要保證用品安全,避免放置水果刀等利器,對熱水要小心使用,增加防滑墊、防跌落欄桿等保護措施,加強對病房的巡邏,以保證出現緊急情況可以第一時間處理[5]。(3)用藥安全。風險防范護理最重要的是對藥物的防控,正確用藥、安全用藥,切不可馬虎大意,嚴格遵醫囑用藥。在給患兒進行靜脈注射前仔細檢查藥物生產日期和含量,確保無誤才可進行穿刺,同時做好消毒工作,保證患兒的用藥安全。(4)溝通交流。在風險防范管理中除了需要護理人員做好專業的工作,還需要加強與患兒及家屬的溝通,在給患兒進行靜脈穿刺時,由于患兒年齡較小,恐懼和緊張的情緒容易哭鬧、多動,導致穿刺時出現移位、出血等癥狀,護理人員要多和患兒講話,告訴他們不要害怕,實在不好哄的患兒可以給予一些糖果或其他小東西轉移其注意力,要做到穿刺快準穩;同時要多和家屬進行溝通,比如患兒的病情狀況、需要多長時間能夠恢復、治療后是否會復發、以往治療的成功案例等,讓家屬安心并愿意信任醫護人員,提高配合度;多站在家屬的角度去思考。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治療的有效性、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的情況以及患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治療有效性包括:患兒患病癥狀基本痊愈為顯效;病癥有明顯改善為有效;病癥基本無任何改善為無效;其中顯效和有效均為有效。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包括:意外傷害、靜脈留置針、用藥問題。護理滿意度包括: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患兒家屬進行滿意度調查,滿分100分,90~100分(包括90分)為非常滿意,70~90分(包括70分,不包括90分)為比較滿意,70分(不包括70分)以下為不滿意,其中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都是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有效性對比

試驗組治療有效率96.67%,參照組治療有效率80.00%,試驗組較參照組治療有效率更高,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對比

試驗組患兒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6.66%,參照組患兒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33.33%,試驗組較參照組發生率低,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家屬對護理滿意度對比

試驗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93.33%,參照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73.33%,試驗組較參照組護理滿意度高,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臨床實踐中風險是存在的,但可以通過正確的風險防范管理對其進行規避,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常規的護理方式是護士在巡房時對患兒及家屬進行問候,在用藥時對患兒進行靜脈注射,但這種護理方式沒有系統的培訓和專業化的訓練,很容易在實操時出現風險事件,用藥失誤、醫囑傳達錯誤、忽視患兒及家屬的感受等,嚴重威脅到患兒康復及醫患關系。而風險防控管理通過組建風險管理小組、對家屬進行安全教育、提醒家屬用藥安全、與家屬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以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也已經有不少臨床專家及學者對此進行研究試驗,證實風險防控護理方式是可行的。

本文就我院兒科治療的患兒60例進行分組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治療有效率96.67%,參照組治療有效率80.00%,試驗組較參照組治療有效率更高;試驗組患兒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6.66%,參照組患兒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33.33%;試驗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93.33%,參照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73.33%,試驗組較參照組護理滿意度高試驗組較參照組發生率低(P<0.05)。

綜上所述,風險防范護理應用在兒科護理管理中,能夠有效提高治療的有效性,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情況,提高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對改進目前現有的醫患關系有很大幫助,對醫院、對社會都有重要的意義,可以在兒科護理管理中長期應用并推廣。

參考文獻

[1] 龔艷艷.風險防范護理在兒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21,25(12):1775-1776.

[2] 阿絲古麗巴克.提高兒科護理人員風險防范意識的管理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56):259-260.

[3] 劉媛媛.兒科護理管理中的風險防范方式及施行意義探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1):137-139.

[4] 馬賀賀,趙月梅.提高兒科護理人員風險防范意識的管理措施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32):121-122.

[5] 顏丙霞.風險防范護理在兒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14):95-96.

猜你喜歡
風險事件臨床意義
微信時代風險信息的傳播與感知
神經外科住院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
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如何有效開展內部審計工作
風險管理在門診中的應用
護理風險管理在頭頸腫瘤外科護理中的應用觀察
網絡風險事件中的集體行動研究
免疫性抗體對女性不孕不育檢測的臨床意義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在熱性驚厥患兒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轉移酶水平及臨床意義分析
探討側俯臥位在產程進展中的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