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建立1立方厘米的表象

2023-05-03 12:21李曉霞
教學月刊(小學版) 2023年11期
關鍵詞:橡皮泥橡皮正方體

□李曉霞

如何使學生更好地建立1立方厘米的表象,可以設計以下教學活動。

一、感知1立方厘米

1.看一看。

讓學生先觀察1cm3的正方體模型,然后嘗試用手比畫一下它的大小。

2.做一做。

讓學生用教師提供的材料做出一個體積是1cm3的正方體。(提供材料:一塊橡皮泥、一張紙、塑料小刀、剪刀、雙面膠等)

3.找一找。

教師引導學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cm3?哪些物體的體積比1cm3大?哪些物體的體積比1cm3???

二、感知幾立方厘米

1.想象估測。

(1)想一想,擺一擺。教師出示第一塊長方體橡皮與1cm3正方體的對比圖(如圖1),并引導學生思考:剛才認識了1cm3有多大,你有什么辦法可以用1cm3的小正方體測量出這塊橡皮的體積?

圖1

學生用小正方體擺出一個和橡皮同樣大小的長方體,數出6×3=18個1cm3的小正方體,得到第一塊橡皮的體積大約是18cm3。

(2)估一估,測一測。教師出示第二塊長方體橡皮與1cm3正方體的對比圖(如圖2),并引導學生思考:先估計,再測量第二塊橡皮的體積是多少。

圖2

學生通過觀察、估計、測量,發現一層可以擺5×2=10 個,擺了2 層,共(5×2)×2=20 個1cm3,得到第二塊橡皮的體積大約是20cm3。

(3)捏一捏,辨一辨。教師指著圖2 中的第二塊橡皮,啟發學生思考:這是一塊橡皮泥,如果把它捏成一個圓柱形,它的體積是多少?引導學生發現:雖然形狀變了,但是橡皮泥的體積還是20cm3。

2.逆向感知。

教師提問:通過大家的測量,知道了第二塊橡皮的體積比第一塊橡皮的體積大2cm3,你知道2cm3有多大嗎?這2cm3還可能是哪個物體的體積呢?

3.豐富標準。

教師提問: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大小能用1cm3做單位測量?讓學生舉例。

三、關聯度量單位

1.填空辨析。

教師出示題目。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1)一支鉛筆長20()。

(2)一塊橡皮的體積約10()。

(3)一個文具盒表面的大小約是200()。

(4)一本《新華字典》的體積約600()。

讓學生獨立完成填空,并說一說為什么這么填。師生共同歸納:測量物體的長度用長度單位,測量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時用面積單位,而體積單位是用來測量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的。

2.尋找聯系。

教師提問:長度單位、面積單位與體積單位之間有什么聯系?學生自由表達后,教師用課件動態演示“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過程(如圖3)。

圖3

3.類比想象。

教師提問:根據你的經驗,你能想象一下《新華字典》的體積是怎么得到的嗎?預設:①用1cm3的小正方體一個一個擺,擺滿后數一數小正方體的個數;②直接數一數長、寬、高分別擺了幾個1cm3的小正方體,就可以用15×10×4=600cm3算出來。

師生共同猜想:《新華字典》的體積可以用“長×寬×高”計算出來,是不是所有的長方體物體都可以這樣算出體積呢?引導學生課后去探索這個猜想。

通過活動體驗、估測驗證和對比辨析,不僅能豐富學生對1 立方厘米的認知,幫助他們建立1 立方厘米的表象,更能讓他們進一步感知體積的意義,提升量感。

猜你喜歡
橡皮泥橡皮正方體
給正方體涂色
多少個小正方體
數小正方體
我喜愛的橡皮
拼正方體
做個橡皮泥爸爸
橡皮收了
借像皮泥
橡皮山
鱷魚小頑皮愛洗澡之收集橡皮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