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生成的三重解讀

2023-05-10 22:10王曉麗
關鍵詞:共同富裕現代化物質

王曉麗,李 琦,2

(1.華南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1;2.貴州民族大學 民族文化與認知科學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精神生活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人們精神生產、精神傳播、精神享受活動的總和,是人特有的自我實現和自我確證的生活方式。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以滿足全體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生活需要為著力點,不斷推進人民精神生活豐富多彩、民族精神生活飽滿自覺、人類精神生活開放包容的價值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為全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形成理論基礎,在世界現代化的歷史脈動中生成核心內容,在推進新時代、邁向新征程的時代使命下繪成生動圖景。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就提到“精神的富有”,即“通過私有財產及其富有和貧困——或物質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貧困——的運動,正在生成的社會發現這種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1]192,雖然后來沒有把“精神的富有”作為獨立命題進行論述,但在他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和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描繪中蘊含著豐富的精神富裕思想。馬克思思想中蘊含的“精神的富有”思想與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復興實踐相結合,逐步生成和活化了中國化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論??梢哉f,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論是對馬克思關于精神生活的現實性、實踐性和價值性思想的繼承賡續,是中國共產黨結合中國實際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新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的飛躍。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內生于人的現實生活

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物質與意識關系的論述,是解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生成的根本理論依據。他們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反思和現實批判審視了精神生活的價值,開辟了在現實生活之上審視精神生活的致思路向。他們在“生活決定意識”這一“符合現實生活的考察方法”[1]525的分析視域中,將現實生活作為整個精神生活的根基和讀解精神生活的前提,指出“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1]525,所以“個人在精神上的現實豐富性完全取決于他的現實關系的豐富性”[1]541。馬克思將精神生活深深地根植于人的物質生活之中,指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2]591,克服了把人的生活的物質性和精神性相分離、把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對立的傳統理解。馬克思、恩格斯始終將生活視為一個統一體,將人的精神生活落實于其中。在物質生活、社會生活、政治生活與精神生活的整體性協調中,達成對生活的全面把握。新時代,隨著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隨著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的建設和完善,人民社會生活水平持續向好。隨著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全面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全面推進,人民政治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中國共產黨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在深刻理解馬克思關于精神生活之現實性思想的基礎上,在人民的物質生活、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得到極大發展的客觀條件下,對人民生活的整體性協調和系統性構建的集中體現。

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理論說明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生成的合理性?!艾F實的人”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根本出發點,是精神生活的真正主體。馬克思從生存的角度將現實的人定義為“每一個過著實際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個人”[1]541,明確了人的自然性。從發展的角度將“現實的人”理解為“處在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發展過程中的人”[1]525,并用“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1]501概括人的本質,明確了人的社會性。他通過揭示人的自由自覺活動的類特性,明確了人的精神性。將人的本質統一于人的自然性、社會性和精神性相結合的總體特性之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每個現實的、具體的、社會中的個人為現實主體,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現實的物質基礎和社會條件,強調通過“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3]146來豐富人民精神生活,提升人民精神品格,使人民認識到自己是共同富裕的創造者,在現實生活中能動地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它通過促進全體人民的主體價值體認、提升全體人民的精神境界引導他們為自身創造更加美好的物質、社會和精神生活,是從人的意義生成角度對精神生活現實主體的全面把握。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拓展于人類社會實踐

馬克思從人的感性實踐出發,提煉出精神的實踐性。在他看來,離開實踐討論精神是沒有意義的。他以“宗教感情”為例,指出精神活動本身是社會的產物,具有社會的內在規定性?!叭藢κ澜绲娜魏我环N人的關系——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思維、直觀、情感、愿望、活動、愛,——總之,他的個體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會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樣”[4]85,都只有在社會生活中才能生成,而“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1]501。由此,精神生活的構建即是精神生活在感性實踐中的構建。馬克思把精神生活置于社會層面,使其走出個人的、狹隘的意識領域,展開了開放的、多維的關系向度。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為精神生活的構建目標,其推進過程亦即精神生活的感性實踐過程。這個過程在當前階段就是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要的過程。具體地說,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首先著眼于國家實踐,建構與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和發展要求相契合的多樣化精神生活;其次立足于社會實踐,建構與日益健全的社會主義體制改革和日益復雜的經濟社會結構相適應,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需要相統一的多層次精神生活;再次付之于個人實踐,構建包括心理生活、文化生活、道德生活、信仰生活在內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國家實踐、社會實踐和個人實踐中有序展開,并最終通過全人類共同實踐,實現人類精神生活開放包容的繁榮景象和偉大理想。這是中國共產黨基于對馬克思精神生活之實踐觀點的深刻理解,科學地構建開放、多維的精神生活的生動體現,也是實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現實要求。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人的勞動為實現方式。馬克思明確指出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并從其基本實踐觀點即“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1]499出發闡釋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是在勞動中產生的主觀活動,物質生產實踐是精神能動性的現實基礎。中國共產黨科學地認識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只有小部分是通過觀念和思想來達成,絕大部分仍要靠物質生產來實現,在推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過程中始終正視物質生產實踐的基礎性作用。在宏觀上,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大力發展生產力。通過最大程度地占有社會生產力的總和,實現主體對客體的真正占有。在微觀上,強調勞動對實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內源作用。一方面鼓勵勤勞創新致富,避免脫離勞動的享樂主義生活態度。在勞動過程中激發人民的幸福感知和情感滿足,讓人民在勞動中成為“精神最為富足的人”和“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5]。另一方面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提高人民受教育程度和增強人民發展能力,創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條件,在勞動幸福、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社會氛圍中逐步推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指向人的全面發展

馬克思通過對精神生活的現實批判描繪出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價值追求的精神生活理想形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在人的自由發展和全面發展的辯證統一中,引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價值追求。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彰顯了“實現著自由”和“自由地實現”的相互印證。人的自由發展以對人的發展的規律性把握為本質要求。馬克思指出:“自由不僅包括我靠什么生存,而且也包括我怎樣生存,不僅包括我實現著自由,而且也包括我在自由地實現自由?!盵6]77自由既是人的生活狀態,也是以服從社會歷史必然性為原則的、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歸宿的目的性指標。人只有在不斷把握外部必然性并將其轉化為自我實現能力的過程中才能獲得自由發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一方面作為不斷邁向自由即“實現著自由”的持續過程,通過人民思想境界的不斷提升、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精神世界的不斷豐富,形成一種自由的精神生活狀態——全體人民共建精神家園、共享精神財富的美好生活樣態;另一方面通過對新發展階段的社會歷史必然性進行準確把握,將這種必然性轉化為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和促進人民精神文化發展的精神資源,為人的自我實現注入強大精神動力,是主體自由與歷史必然相結合的“自由地實現”精神刻畫。由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在人的生活狀態和社會歷史發展的融合統一中、在“實現著自由”和“自由地實現”的相互印證中生成的對人的發展的規律性把握。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不同于自由發展的規律性意義,全面發展強調人的發展的全面性?!叭妗卑ㄈ伺c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等現實關系和觀念關系的全面建立,人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全面滿足,人的體力、智力和創造力的全面提升以及人的個性的充分發展?!按龠M共同富裕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高度統一的?!盵3]146人的全面發展是共同富裕的價值要求,它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提供了可能,使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成為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首先,它要求普遍樹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觀念,形成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之間關系的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為現實關系和觀念關系的全面建立奠定認知基礎,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基本條件。其次,它要求廣泛開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實踐,在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時,引導人民群眾形成積極向上、理性有度的物質需要,為人的全面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再次,它要求不斷提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效能,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提高人民文化素養、創新人民思維方式,促進人的智力、創造力的發展,為人的全面發展豐富精神內容。最后,它要求在推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過程中秉持人民至上的發展理念,在凝聚性和多樣性的有機統一中構建全體人民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富?!睒討B和凝神聚氣的“共同”風貌,塑成個體的獨立人格和精神品質,達成人的全面發展的主體價值。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破解精神生活現代性難題的中國方案

精神生活的現代性難題(以下簡稱“難題”)是伴隨世界現代化進程產生的重大問題,是資本主義的現代化方案無法解決的難題?,F代化首先是物質的現代化,它要求物質財富的巨大積累、物質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資本主義開創了人類社會的現代化道路,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方式,機器化大生產“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7]405,促進了西方社會物質生活絕對貧困問題的解決,推動了英、美等西方國家成為全球領先的工業和經濟大國。但是,現代化不僅是物質的現代化,也是精神的現代化,物質與精神作為現代化的雙維內容,本源于人作為歷史主體的現代化訴求。西方的現代化方案在起點處標榜物質富裕與精神豐裕的雙重價值追求,但是與西方現代化私有制的物質生產方式相結合時,對資本的追求壟斷了現代化全過程,精神豐裕窄化為享受物質的狂歡。這一客觀過程因資產階級政權的推動而無限地加速與彌漫。物質與精神的現代化分裂難題充斥著整個社會而無法得到根本解決,“單向度的人”成為這一難題的具體表象。此語境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難題不僅意味著私有制下人們對物質財富和享受極端追求,進一步導致了個體對一切非個人因素的漠不關心,不可避免地陷入精神生活的個體化困境;而且意味著,西方現代化私有制的物質生產方式不斷加劇物質、文化資源分配的不平等,物質、文化貧富兩極分化持續擴大。底層民眾的精神發展愈發受到限制,他們淪為既承受經濟貧困,又身陷文化貧困的、喪失精神反思能力的人。

難題既具有一般性也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它是世界現代化進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F代化所代表的人類文明的整體發展趨勢和共同進步方向賦予了它一般性特征。這意味著,無論是在中國還是西方,無論是社會主義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都要面臨“怎樣協調物質與精神發展的關系”“怎樣促進個體精神生活與社會精神生活的融合”“怎樣優化物質和文化資源配置”等問題,由此構成了生成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世界歷史語境。另一方面,市場作為資源配置手段,其自身所具有的自發性,與資本主義國家中生產資料私有制結合后得以加速和擴展。此種制度下,西方學者提出的化解難題的方案必然帶有資本服從性,具有天生無法克服的局限性。在與社會主義國家的生產資料公有制結合后,市場的自發性得到控制與改造。精神生活共同富?;谏鐣髁x制度的優越性,作為破解難題的中國方案得以生成。具體來說,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出,本質上要求以無產階級政權制約市場的自發性,以發展的人民邏輯替代發展的資本邏輯,進而形成并擴大物質與精神協同發展的態勢,化解現代化進程中“物質-精神”矛盾、彌合“個體-社會”精神生活鴻溝、解決精神生活貧富分化問題。

其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生成于“物質-精神”現代性矛盾的化解需要。物質生活發展和精神生活發展的關系問題是所有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都無法回避的重要問題。不同于西方國家對物質財富的瘋狂追求,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保障,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始終堅持以全面、辯證的觀點處理“物質-精神”的關系。無論是毛澤東對人民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關注、鄧小平“兩個文明”的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思想、江澤民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其他各項事業建設的條件,還是胡錦濤關于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要求,均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物質-精神”關系問題的高度重視。新時代,習近平進一步指出:“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盵8]17并在新的歷史方位下提出“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钡男旅}和“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都富?!钡男乱???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孕育于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實踐,形成于中國共產黨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關系的歷史反思,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化解“物質-精神”之現代性矛盾,推進世界現代化整體進程的產物。

其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生成于“個體-社會”精神生活鴻溝的彌合需要?,F代化進程中,物質生活易于對精神生活形成僭越、個體易于將物質利益作為自身的追求目標,社會價值取向的片面化、極端利己主義和功利主義征候出現。自我利益與公共利益、個體精神生活和社會精神生活發生分裂,個體精神生活失去了安棲之所,成為無源之水、無根之木,精神生活蛻變為自我的精神享樂。精神家園的失落使得對“家園感”的期盼成為人們對精神生活的主體訴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谶@一訴求,生成全民富裕的發展理念?!叭瘛奔仁且浴皞€人”為單位的集合概念,也是以“社會人”為屬性的整體概念;共同富裕不僅是物質的豐富,而且是精神的富足,是基于生活實踐的一體化訴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強調“把服務群眾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把滿足需求和提高素養結合起來”[8]248,使全體人民共建共享精神文明發展成果。一方面以完善的文化供給機制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實現精神生活的個體豐富性;另一方面以正確的價值引導機制引導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實現精神生活的價值凝聚性和倫理同一性。它在“滿足需求”與“引導需求”的融合統一中,緊密聯系個體精神生活和社會精神生活,不斷牢固人民的精神之根,共筑人民的精神家園,是彌合現代化進程中“個體-社會”精神生活鴻溝,避免陷入西方國家現代化精神生活困境的中國方案。

其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生成于精神生活貧富分化問題的解決需要。由物質貧富兩極分化導致的文化貧富兩極分化是西方現代化的客觀結果,是由資本主義制度的階級性質決定,因而在資本主義制度框架下無法解決的貧富分化難題。不同于資本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秉持“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钡纳鐣髁x本質要求,在通過“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邁向“富?!蹦繕说耐瑫r,通過“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達成“共同”價值。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邁向共同富裕的歷史實踐中,中國共產黨深刻地認識到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一個動態向前的過程,并基于這一認識制定了“先富帶動后富”的發展路線。在此過程中,隨著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化,中國文化體制逐步從一元體制轉向一元主導多元并存體制,并在公共供給之外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場供給渠道,文化市場不斷發展。一元主導多元并存的文化供給機制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更加活躍的社會主義文化氛圍推動了整個社會的進步。但是,在地區、城鄉、群體間的物質和文化貧富差距不可避免,這既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共同富裕的階段性特征?;趯@一規律和特征的理性認識,在進入新時代后,我國進一步把公平正義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強調只有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才能保證人民的平等參與和平等發展,保證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以“共同”為基本遵循,在不斷優化物質財富分配的基礎上,引導社會主義教育、文化資源的合理配置,持續推進全體人民的公平發展。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推進新時代、邁向新征程的應有之義

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成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以平衡、充分的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成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議題。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開啟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階段。新時代新征程“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8]19,強大的精神力量形成于豐富多彩的個體精神生活,凝聚于飽滿自覺的民族精神生活,提質于開放包容的人類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新時代新征程中,作為滿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引導民族精神生活自覺、促進世界精神生活繁榮的重要舉措得以生成。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創新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美好生活是一個持續趨向于更好的動態過程,不同時代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同。但無論在何種時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都蘊含了他們對精神世界的憧憬,對精神狀態的期待,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對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產品的渴望[9]。新時代,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進步,人民物質生活的發展邁入新階段,或者說已經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美好生活。他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其實是對更美好生活的需要[10],尤其體現為對更美好的精神生活需要。要滿足人民更美好的精神生活需要,就要在滿足新時代質量更高、范圍更廣、增長速度更快的物質生活需要的基礎上,科學地審視改革和經濟社會結構變革的復雜過程,持之以恒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增加社會的精神文化財富,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即通過共創共享精神文化財富為人民美好生活厚植精神文化根基。

就共創共享精神文化財富而言,“創造”和“享受”強調的是發展的充分性,集中體現人民精神生活的富裕追求;共同則作為創造和享受的方式,集中體現精神生活的人民性。前者是在“現在”與“過去”的比較中形成的對“更美好”精神生活的“充分”感知,賦予美好精神生活歷時性特征;后者則是在“自我”與“他者”的比較中形成的對“更美好”精神生活的“平衡”感知,賦予美好精神生活共時性特征。馬克思通過分析居住在較小房屋的人在歷時比較和共時比較中形成的不舒適、不滿意和壓抑的精神狀態[7]345,本質地說明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歷史必然性。新時代,社會交往的豐富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美好精神生活的比較特質愈加突出,人們能夠更迅速地在“過去-現在”和“他者-自我”的比較中感知自身的精神生活狀態,判斷其是否“美好”。在此背景下,精神生活的“富?!焙汀肮餐背潭炔粌H是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內在要求,而且成為衡量現代化發展質量的關鍵指標。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繪就于中國式現代化實踐

黨的第二個百年征程,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本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特有價值,它與物質文明協同建構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現代化從物的邏輯轉向人的邏輯的重要標識。

人的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主體內容和發展目標,“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缺乏一種能賦予這些制度以真實生命力的廣泛的現代思想心理基礎,如果執行和運用著這些現代制度的人,自身還沒有從心理、思想、態度和行為方式上都經歷一個向現代化的轉變,(這個國家)失敗和畸形發展的悲劇結局是不可避免的”[11]4。中國式現代化要求發揮人民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因而要在不斷推進物質文明建設的基礎上,促進廣大人民群眾在思想上進步、在精神上富足、在政治上認同、在文化上自信,為其實現奠定廣泛而堅實的思想心理基礎。所以,中國式現代化既注重人民整體性福祉,又關注個體的自由發展和自主的文化表達,在實踐中不斷推動偉大復興中國夢與豐富多彩個人夢的融合與實現。同時,中國式現代化對于個人精神成長與民族精神自覺的推崇,具有鮮明的精神價值指向[12]。這種價值指向集中表達為人民性,它在實踐上只有通過融合人民自身的精神生活需要和以民族發展為導向的精神品格才能實現。

人的現代化是物質生活現代化和精神生活現代化的有機統一,精神生活現代化簡言之就是生活有意義、有方向。這個意義和方向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才能實現,無論是偏執于個體還是空泛于社會,都無法實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同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又是物質生活共同富裕的力量支持和方向引領,因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任務應時而生[13]。具體而言,它以“精神”為對象,強調全體人民在現代化進程中的主體價值體認和精神境界提升,為個體精神需要和民族精神品格的融合,進而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奠定最根本的主體條件;以“生活”為場域,將“融合”理念扎根于現實,從實踐角度保障中國式現代化的切實推進;以“共同”為原則和要求,打通“融合”關節,引導個體精神生活的“豐富能動”與民族精神生活的“共識共向”相統一,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社會主義精神凝聚之可能;以“富?!睘樽非蠛湍繕?,引領全體人民精神的現代化發展,在人的精神自覺和理性自處中不斷強化“融合”效能,在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有機統一中,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拓展于人類文明新形態進程

人類文明新形態是生成于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不同于西方現代化發展道路的文明形態。作為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具體化在生活世界中,表現在人的生活方式中,進而使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了世界意義?,F代人的生活方式作為主體間的共同活動形式,是人的歷史活動展開的前提和文明形態的現實根基。生活方式的變革集中反映了人的整體生存條件的發展,是文明形態不斷演進的標志。因而,人類文明新形態以破解人類生存的現代性困境為導向,在現實性上落腳于人的生活問題。對人的生活方式的追問,是對符合人類發展需要的文明形態的追尋,是對符合絕大多數人生存利益的生活方式的追問。人類文明新形態正是在這種追問下形成的以人的物質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社會生活、生態生活為現實關切的文明形態,是在“五位一體”的文明實踐中形成的以人的自由、全面、可持續發展為價值導向的,真正合乎人性、符合人類文明發展道義的文明形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創造出的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應有之義,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對于全世界其他國家克服物質與精神難題、推動現代化的全面實現具有借鑒意義。

中國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對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著具體要求。它一方面倡導世界范圍內精神生活樣態的豐富性。各國通過交流互鑒,“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為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14]262,生動地詮釋了多元異質精神文明的和諧性共存,勾勒出人類精神生活方式的“豐富”和“富?!本跋?。另一方面提倡世界范圍內精神生活價值的共同性,這種共同性具體體現為共享性和共通性。共享性是指人類文明成果為全人類共同享有,“讓各國人民享受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開創更有選擇的未來”[14]259,以更加鮮明的精神生活指向,映襯出人類文明演進過程中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內涵,彰顯出人類精神生活的“共同”價值;共通性是指人類面對共同的世界性難題,需要建設共同的價值原則來解決。

中國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不僅內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在全人類發展的整體性視域下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及其世界意義的生成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一方面,作為一種實踐綱領,中國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成功實踐為全世界其他國家提供踐行方案。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出與踐行為契機,中國走出了一條不同于西方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道路。如果全體中國人民在現代化進程中,不僅過上富裕的物質生活,而且擁有豐裕的精神生活,世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進程將被大大推進。另一方面,作為一種價值追求,人類文明新形態為人類精神共通創造了機會與可能。人類文明新形態作為一種開放包容的文明形態,反映了全人類精神共同發展的價值追求。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全球影響力的進一步擴大,不同于西方普世價值的共同價值將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全球范圍內受制于發展程度和發展規模等客觀因素的精神生活貧富分化將被全人類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代替。那時,擁有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各個國家和民族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全人類共同建設精神家園、共同奔赴美好生活的理想圖景也將成為現實。

猜你喜歡
共同富裕現代化物質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共同富裕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第3講 物質的化學變化
邊疆治理現代化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第3講 物質的化學變化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