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邏輯和策略

2023-05-10 22:10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胡 敏

(華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

中國式現代化作為現代化新模式,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開創的現代化道路。在這個道路行進過程中,黨和國家一直非常重視教育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列出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專章,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1]3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2]。我國教育進入了建設教育強國、支撐助推中國式現代化新的發展機遇期,也處于歷史的關鍵點,這是時代賦予教育事業的重要使命,需要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主動超前布局,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又要思考謀劃教育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著力點,奮力開拓新局,全面提升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力。

一、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教育支撐引領的歷史、理論與實踐必然

(一)歷史邏輯:強調教育支撐引領現代化建設的作用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現代化發展戰略

中國教育現代化與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相伴相生,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重視教育對現代化建設的作用,并一以貫之將其作為現代化發展戰略?!爸袊浆F代化”是基于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立足中國實際,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探索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教育發展,并充分發揮教育的作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教育主要為革命斗爭服務。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有一些理論探索,主要指向未來社會的憧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我們國家開始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探索,教育既為革命服務,也面向當時建設的需要。1949年,教育部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指出教育要“首先為工農兵服務,為當前的革命斗爭與建設服務”[3]8。我國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開展了“四個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教育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也越來越受到重視。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教育迎來了發展的“春天”,逐步確立并強化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強調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戰略作用。1979年,鄧小平指出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4]163,重新推進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而初步形成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1982年,黨的十二大報告指出:為實現經濟發展目標,“最重要的是要解決好農業問題,能源、交通問題和教育、科學問題”[5]18。1983年,鄧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強調將教育與現代化建設相連接。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1990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建議》都強調了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黨的十四大報告首次提出“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并將其作為我國現代化的根本大計。之后,黨的歷次代表大會都重申了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我們不僅重視教育在經濟領域的作用,也開始強調教育在社會發展、文化建設、民生建設等方面的作用。如199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中要求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發展教育和科學,是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6]40,這里凸顯了教育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在“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之后,加上了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的表述。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將教育放在了民生部分,重新強調了教育社會本位和個人本位的統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開啟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現代化,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黨的十八大報告、黨的十九大報告與黨的十七大報告一樣,將教育繼續放在民生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7]328。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建設教育強國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2021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制定了《“十四五”時期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實施方案》。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列單章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并將其位置前移放在報告的第五部分。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并明確指出“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以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為核心功能”[2]??梢?,新時代新征程突出了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中的戰略地位,通過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支撐國家現代化建設。

綜上所述,在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和拓展進程中,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教育發展,在時代發展和國家發展需要中與時俱進地挖掘和發揮教育的各項功能。教育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伊始單一地為革命斗爭服務,向經濟發展、文化創新、民生保障等具體功能不斷延伸拓展,在我國不同發展階段凸顯了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文化等不同的功能。當下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的開啟,黨和國家從我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全局出發來把握教育,更加重視社會發展需要與人的發展需要的辯證統一,突出了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中的戰略地位,注重教育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全面支撐作用,并以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教育強國的核心功能。

(二)理論邏輯:結合中國國情和教育實際對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教育的方法論基礎?!盵8]教育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邏輯,根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中國時代背景、發展現實和歷史文化豐富和拓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1.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教育的社會性的認識

“馬克思主義認為,一定的教育是由一定社會關系決定的,但歸根到底是生產的需要?!盵9]61“教育一般說來取決于生活條件”[10]648,但在一定條件下,教育對社會關系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半m然物質生活條件是原始的起因,但是這并不排斥思想領域也反過來對這些物質條件起作用,然而是第二性的作用”[11]474。教育之所以在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因為教育具有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功能。教育是形成未來的重要因素,“工人階級的最有教養的一部分完全了解,他們階級的未來,也就是人類的未來,完全取決于正在成長的工人一代的教育”[12]11。隨著知識、科技等要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不斷增強,教育的作用日益凸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毛澤東提出 “恢復和發展人民教育是當前重要任務之一”[13]213。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立足國家建設的經驗、教訓,指出:“我們國家要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從何著手呢?我想,要從科學和教育著手”[4]48;“我們要實現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要能上去,發展科學技術,不抓教育不行”[4]40。習近平提出了“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14]“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15]等重要論斷,明確指出教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他強調“堅持把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斷使教育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期待相契合,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15]??梢?,立足中國的國情,需要發展教育以支撐現代化建設。

2.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教育的社會作用的認識

教育通過培養人,在政治、經濟、科學技術和精神文明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強調“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的資料”[16]52。馬克思認為,教育是勞動再生產的重要手段,明確指出“教育會生產勞動能力”[17]249,是一種生產力再生產的過程。列寧也把教育作為提高生產力的重要條件,他指出“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另一條件就是:第一,提高居民群眾的文化教育水平”[18]490。教育具有傳遞、再生產科學技術等功能,通過培養具有一定知識素養和技能的勞動者,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是社會發展的內在需要。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對腦力勞動的產物——科學——的估價,總是比它的價值低得多,因為再生產科學所必要的勞動時間,同最初生產科學所需要生產的必要的勞動時間是無法相比的”[19]377。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涵蓋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充分發揮教育的職能和社會作用。習近平強調“人類社會需要通過教育不斷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需要通過教育來傳授已知、更新舊知、開掘新知、探索未知,從而使人們能夠更好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14]。習近平注重教育發展對經濟促進作用,指出“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跟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密切相關。我們應該通過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來促進中西部經濟社會發展,通過解決教育不平衡帶動解決其他方面的不平衡”[20];“西部地區要徹底拔掉窮根,必須把教育作為管長遠的事業抓好”[21]137?!奥殬I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22],“區域之間發展條件有差異,但在機會公平上不能有差別。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要發展教育,特別是職業教育”[23]。習近平也關注教育對文明的作用,認為“教育是人類傳承文明和知識、培養年輕一代、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徑”[24],指出“我們要積極發展教育事業,通過普及教育,啟迪心智,傳承知識,陶冶情操,使人們在持續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認識各種文明的價值,讓教育為文明傳承和創造服務”[25]。

(三)實踐邏輯:教育支撐引領作用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得到充分證明和彰顯

在推進國家現代化進程中,中國共產黨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將其作為國家現代化的基礎和先導,發揮其支撐性、引領性作用,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和驅動國家現代化。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探索出了不同于資本主義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是后發內生而又獨立自主的現代化之路。我國現代化是一個后發發展中國家不斷趕超發達國家的現代化,在時間和內容上高度壓縮。在短時間內,有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等多重任務疊加,也要全面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現代化歷程。這要求有充足且高質量的人力資源來實現,賦予了教育培養高質量人才,形成人力資源強國的要求。近十幾年來,我國教育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共同作用全方位提高人的素質,取得了巨大成就,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使我國從人口大國轉變為人力資源大國,并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助力現代化的推進。據統計,我國義務教育鞏固率從2012年的91.8% 提至2022年的95.6%,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從2012年的85% 升至2022年的91.6%,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12年的30%升至2022年的59.6%(1)數據來源:教育部.201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308/t20130816_155798.html;教育部.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307/t20230705_1067278.html。。2021年全國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超過2.18億,中高職學校(不含技工學校)在2012—2021年累計培養畢業生7 900多萬人,為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供給了70%以上的新增從業人員。高等學校(未包含成人高校)十年累計培養了高素質專業人才7 700多萬人[26]。目前,全國1萬余所職業學校每年開展各類培訓上億人次,在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服務的高職院校中,141所學校年培訓量超過5 000人/日,86所學校年培訓量超過10 000人/日[27]。教育紅利的釋放,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獨立自主發展道路的現代化?!白咦约旱穆?,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盵28]67中國式現代化扎根于中國實際,始終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置于自己的手中,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催生更多新技術新產業,提升發展獨立性、自主性和安全性。這就需要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教育不斷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重視基礎學科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深化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自主培養了大批科技創新人才,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力支撐了我國科技的自立自強。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達到2.4億[29],2022年全國在學研究生365.36萬人,其中在學博士生55.61萬人。近年來新增院士和國家科技三大獎第一完成人中,我國自主培養的博士均占三分之二左右[30]。2009年,教育部開始實施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至今已經培養出1萬多名拔尖學生[31];2010年,教育部啟動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工程教育規模目前居世界第一;2020年,教育部開始實施“強基計劃”,累計招收1.8萬余人。2021年,高校參與理工農醫類研究與發展項目的研究生超過100萬人。十年來,高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的國家科技三大獎累計突破1 000項,獲得了60%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和90%的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26]。高校專利轉讓及許可合同數量突破6.5萬項,專利轉化金額高達88.9億元。高校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參與了超級計算機、神舟系列飛船等事關國家發展全局項目的研制,提供關鍵技術給高鐵、核電、生物育種、疫苗研發等重點領域。教育部和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同布局建設了229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32],服務區域產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教育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五重維度

教育本質上是培養人的活動,通過傳授知識、啟迪心智、培養品格、傳承文明促進人的發展,提高生命價值,不斷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它雖然不能直接成為生產力,但是通過發揮其人的發展功能和社會發展功能去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發展。

(一)教育是實現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的關鍵因素

教育發展從根本上支撐了人力資本數量和質量的雙重提升,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人的現代化的關鍵性因素。馬克思指出“歷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33]107,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是人的活動的歷史過程,也是人的發展過程。社會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也是實現人的現代化的過程。中國式現代化著眼于人與現代化的內在統一性,其核心是人的現代化。教育對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影響是通過“人”的轉化而實現,通過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本的不斷積累和增強而實現。從歷史上看,美國、德國、英國等經濟的快速發展,源于對教育的重視。美國在建國之初就頒布了《全民教育法案》,要求每個公民都要接受教育,在長期的發展中成為世界上教育文化事業發達的國家。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發布的《2022年教育統計報告》,2020年,美國25~64歲的人群中,約92%擁有高中文憑或同等學歷,52%的人獲得了大專學位[34]。早在16世紀,德國的一些城市如維登堡等陸續頒布了義務教育規定;19世紀初,實行了普職教育雙軌分流,推動高等教育改革,進而又大力發展雙元制職業教育。

中國人口規模大,并將長期保持人口總數居世界前列。中國人口從2012 年的135 404萬人增長至 2022年的141 175萬人,2022 年人口總數占世界總人口的17.76%,是美國總人口的4.24倍、日本總人口的11.29倍(2)根據世界銀行相關數據計算。。聯合國人口司新一輪人口預測報告《世界人口展望(2022)》指出,中國人口總量將相繼經歷零增長、負增長,預計2023 年人口總量將被印度超過,2050年人口總量為13億左右[35]。目前,全世界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不超過30個、總人口不超過10億人。我國要在十三四億人口規模的基礎上實現現代化,規模是非常巨大的。這個基本的人口國情,決定了教育首先要在量上不斷擴展,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實現人力資本的快速積累;其次要在質上不斷提升。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勞動力人口達到 7.82 億人(3)數據來源:Labor force, total-China, World, OECD members, United States.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L.TLF.TOTL.IN?locations=CN-1W-OE-US。,占世界勞動力人口總數的 22.81%,是世界勞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9年(4)國家發展改革委: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9年.http://news.cnr.cn/dj/20220628/t20220628_525886267.shtml。。教育是提高人的人力資本水平和發展水平的主要手段,為中國式現代化源源不斷地提供豐富的人力資源和人才資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筑好人才之基和知識之基。

(二)教育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的主要推力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馬克思在《雇傭勞動與資本》等著作中都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的問題,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本質特征之一。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指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將如此迅速,以致盡管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36]200。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在共產主義社會里,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只是擴大、豐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種手段?!盵37]46可見,共同富裕追求的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而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富裕,是對資本主義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的揚棄。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艱巨的長期任務,包含著推動富裕、縮小貧富差距兩方面的內涵?!皩崿F共同富裕的目標,首先要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確處理增長和分配關系,把‘蛋糕’切好分好”[38]210。教育作為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形式,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創造財富,促進經濟持續增長?!叭祟愇磥聿皇怯煽臻g、能源和耕地所決定,而是要由人類的知識發展來決定”[39]42,教育也是一種主要人力資本投資形式,通過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促使個人收入和企業利潤、國家稅收的增加,產生更多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帶來更加巨大的戰略紅利,從而導致個人、企業和國家儲蓄的增長,國家資本形成能力的增強[40]89-90。另一方面,教育調節和影響個體以及社會收入分配。教育經濟學家已多次證明,教育可以提升個體的人力資本水平,有助于提高個體和社會的教育回報率。隨著教育的不斷普及和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有能力、有機會參與社會財富的創造與分配,有助于加快社會流動,優化代際間收入分配結構,不斷縮小社會收入差距。

(三)教育是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的有效路徑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推進,是中國共產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經驗總結。中國式現代化始終重視物質文明建設,同時堅持將精神文明建設貫穿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鄧小平1979年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指出“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4]208。習近平強調“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41]。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也是其重要特征。

經過百年奮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處于富而教之的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來,開辟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新道路,國民經濟綜合實力快速發展,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人民物質生活條件大大改善。教育是物質文明建設的基礎,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泉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6年發布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指出教育之中蘊藏著財富。當代發達的西方國家認識到這種推動力,不僅普及了中等義務教育,還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和職業終身教育,以迅速促使勞動者掌握更多的知識來促進生產。德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實行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家,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就普及了中等教育,義務教育的年限已達十二年。

精神文明是人類以實踐改造世界的積極成果,能夠為物質文明提供重要支撐,指導人們改善具體實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逐步推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和社會文明協調發展,為人民創造了良好的精神生活環境。教育是實現精神文明的基本路徑,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重要的奠基和先導的作用。教育本身就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組成部分,伴隨著個體的成長,人們在進入社會之前,在學校里度過了大部分的時間。學校教育是傳授科學知識、傳播先進思想、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弘揚社會正氣的重要陣地,在一定程度上標志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水平和程度。

(四)教育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西方國家早期的現代化,通過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采和生態環境破壞來支持高消耗的工業化,破壞了人和自然的和諧關系,超越了生態系統的承載界限,引發了一系列嚴重的后果。正如恩格斯在《論權威》中指出“如果說人靠科學和創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對人進行報復”[42]225,如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倫敦煙霧事件等。中國的現代化道路,面臨全球性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各種能源危機不斷加劇、生態系統退化的環境等問題,要避免走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現代化的老路,必須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路。

教育是解決人與自然危機的重要途徑。教育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和了解自然,有助于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科學保護,并通過培養創新人才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型,有助于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與自然的交往史,人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首先就要認識和了解自然。人類從最初鉆木取火、使用柴火,到發現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再到今天廣泛使用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都是基于人們對大自然的了解和不斷的開發利用。而如何開發,開發到何種程度,如何實現開發利用與保護相結合需要教育培養相應的人才來實現。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中指出“教育將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建設更美好世界的關鍵”[43]32。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21世紀議程》指出“教育是促進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人們解決環境與發展的能力的關鍵”“對培養環境和道德意識、對培養符合可持續發展和公眾有效參與決策的價值觀與態度、技術和行為也是必不可少的”[44]297。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出版的《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人與環境之間的平衡狀態被科學技術產生的負面影響破壞,威脅著人類,而“應付這許多危險的責任大部分落在了教育上面了。雖然有許多理由說明由教育承擔這個任務是十分合適的,但是人們卻時常低估了這一點”[45]34。毫無疑問,在“美麗中國”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今天,教育的參與和貢獻不可缺失。

(五)教育是實現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的基礎力量

在追趕現代化的過程中,中國致力于實現自身發展,同時也加強與各國合作,不走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而是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通過合作共贏實現共同發展、和平發展,共同實現繁榮富強,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中國貢獻。這既源于中華民族一直以來崇尚和平、對和平與發展有孜孜不倦地追求的傳統,也源于對中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的考量。

教育是實現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力量。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但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動蕩時常發生,國際社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矛盾和沖突,人們對和平的渴望非常強烈。在采用非暴力手段促進人類和平與建設非暴力社會的征程中,教育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國際教育大會確立了“為和平、人權和民主的教育行動綱領”,呼吁教育要追求和平文化。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報告中指出,21世紀的教育要承擔起為全球帶來和平的重任。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報告中提出,教育要“促進全球公民的責任意識和團結”??茖W的、恰當的教育常常成為化解各層次沖突、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礎。教育能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凝心聚力,促進國家認同。它是“消除結構性暴力,實現積極和平的關鍵因素……是破壞性暴力之后社會重建的有效方式。在為難民及其他受戰爭影響的孩子提供的緊急援助中,首選的方案就包括恢復學校教育”[46]。教育也是培養崇尚和平、擅長于國際理解的人才的基石。通過教育,把文明的觀點、和平的理念傳遞給下一代。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致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啟動的賀信》中指出,教育“通過更加密切的互動交流,促進對人類各種知識和文化的認知,對各民族現實奮斗和未來愿景的體認,以促進各國學生增進相互了解、樹立世界眼光、激發創新靈感,確立為人類和平與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的遠大志向”[14]。

三、促進教育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基本路徑

中國式現代化的進一步推進和拓展,離不開教育的支撐引領。把握教育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維度,進一步加快教育事業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重點是要發展素質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人民為中心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同時要強化生態文明教育助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深化教育國際合作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進程,從而更好地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需求。

(一)始終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事業是黨領導下的教育事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黨的領導是引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不斷前進的最大政治優勢。建黨一百年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這都源于中國共產黨對中國教育的領導和決策。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對教育的領導不斷加強,堅持黨管辦學方向、管改革方向、管干部、管人才,黨旗始終飄揚在育人一線。高校要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要加強黨對民辦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院校的領導與指導,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和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中小學校推進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強化黨建引領基礎教育改革。我們必須始終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確保教育領域始終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

(二)發展素質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首先是人的現代化,需要我們深化素質教育,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形成“五育”并舉。加強德育,就是要注重道德修養,在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品德修養以及奮斗精神培育上下功夫,引導學生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智育,就是要增長學生的知識,豐富見識,既讀有字之書,也讀無字之書。加強體育,就是要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構建科學的學校體育教育體系,保證體育課時,豐富校園體育賽事活動,培養學生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加強美育,就是要豐富美育課程,完善學校美育工作,創新藝術人才培養模式,加強美育的滲透與融合,提高學生審美素養。加強勞育,就是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設置和優化勞動教育課程,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形成良好勞動習慣。

(三)以人民為中心,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以教育體系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服務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在教育公平上做了很多努力。例如,促進各級各類教育的普及化水平,持續加大對西部和農村教育事業的投入,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縮小東西部地區、發達地區與落后地區、城鄉之間的教育發展不均衡等,教育發展的主要矛盾從“有學上”轉向了“上好學”,需直面當前教育發展中的短板,努力改進和加快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我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已經達到89.7%,但仍需繼續擴大和優化學前教育資源,加大扶持普惠性民辦學前教育的發展,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目前,我國所有縣區均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認定,仍需通過城鄉學校一體化建設、均衡師資配置、教育數字化轉型等,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高中階段教育2022年毛入學率已達91.6%,仍需推進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加大優質高中供給,注重縣中發展提升。高等教育已經在2018年進入了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不僅要在量上持續增長,在質上也要不斷提升。一方面,加快“雙一流”建設,調整優化學科結構,改革科教體制;另一方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完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2.0”,探索大中小各學段有機銜接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夯實基礎學科能力素養,加強科學教育、工程教育,繼續改進和完善“強基計劃”,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加大基礎學科人才自主培養,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建設。同時,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合,完善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有效機制。此外,要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撐中西部經濟、社會、文化和人才發展。

(四)圍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強化生態文明教育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實現,需要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過程。通過生態文明教育使人們掌握相關的生態文明知識,形成對待自然的正確態度,促進生態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

首先,要形成完善的生態文明教育體系,推進生態文明教育的常規化、系統化。2021年,生態環境部等六部門發布的《“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要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生態文明教育涉及多學科知識,各學段比較分散,需要進一步統籌,形成大中小學生態文明教育的整體設計。在學前教育階段應進行生態文明的啟蒙教育,了解“愛護自然”等方面的知識,教育他們愛護環境,節約能源資源;中小學階段要強化常識教育和責任意識教育,普及生態文明法律法規,讓學生認識自然、熱愛自然、敬畏自然,把生態文明的理念變成生活習慣;大學階段要加強生態文明教育課程的開發與建設,開設一系列生態文明的公共課程、選修課程和實踐課程,培育正確生態文明價值觀,提高學生生態文明素養,樹立起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識。

其次,要強化生態道德教育,激發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道德責任感。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引導人們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增強節約意識、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47]。一方面通過大中小學思政課強化生態道德教育,形成保護和尊重自然的道德自覺。例如,在中小學道法課、高校的德法課增加生態文明法律法規學習,在高中《文化與生活》模塊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的學習等。另一方面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加大生態文明知識和生態文明建設典型案例的教育傳播,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最后,開展生態文明實踐活動,將生態文明知識和理念轉化為行動自覺。通過組織公益活動和社團活動,如舉辦義務植樹活動、廢舊衣服回收、健康低碳飲食推廣、綠色出行等,引導人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踐行生態文明理念,養成生態文明行為習慣。

(五)深化教育國際合作,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懊鎸ξ磥淼姆N種挑戰,教育看來是使人類朝著和平、自由和社會正義邁進的一張必不可少的王牌”[48]1,教育應在和平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培養具有和平發展的意識、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的人,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影響著教育國際交流和合作。一方面要推進和平教育,培養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時代新人。各級各類學校要將和平教育的內容有意識地滲透到歷史、地理、語文、英語、思想品德、藝術等課程教學中,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專門開設“和平教育”相關課程、構建和平教育課程體系,培養兒童、青少年維護人類和平的認識、愿望和基本能力。同時,我們要有國際視野,注重多元文化教育,增強不同文化的認同感和包容性,傳播和平文化,培育學生樹立起人類命運與共的意識,培養人類和平的擁護者和建設者。另一方面要深化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學校是“人”“文化”“知識”的集聚地,是中外文化、技術等交流的前沿陣地之一,在中外交流合作中具有天然的獨特優勢。站在新征程上,要發揮學校主體作用,通過學術活動、文化交流、校際合作等方式開展教育國際合作、技術合作創新、人文交流融合,以更加開放創新的舉措推動世界教育發展,夯實睦鄰友好的社會民意基礎,以更加開放共享的理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猜你喜歡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邊疆治理現代化
中國式民主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中國式失敗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