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元認知理論的小古文閱讀教學范式探尋

2023-05-26 19:03何衛君陳霞
閱讀(教學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小古文元認知范式

何衛君 陳霞

【摘要】元認知是一個人所具有的關于自己思維活動和學習活動的認知。本文在梳理統編版教材小古文訓練目標的基礎上,以元認知理論為指導,實施多維朗讀,感受聲韻之美;創設任務情境,提升思維能力;著力感悟發現,培養審美品質;注重拓展延伸,傳承中國文化,探尋小古文閱讀教學范式。

【關鍵詞】元認知;小古文;閱讀教學;范式

元認知由美國心理學家弗拉維爾于20世紀70年代首先提出,是一個人所具有的關于自己思維活動和學習活動的認知。20世紀末,我國學者提出,元認知與閱讀能力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元認知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靶」盼摹笔侵附y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短小淺易的文言文。本文旨在以元認知理論為指導,探尋小古文閱讀教學范式,提升小古文的學習效能。

一、實施多維朗讀,感受聲韻之美

結合教學目標,落實“讀”的要求,學生既有共性的理解,又有個性的體驗。引導學生學會朗讀,了解朗讀的作用。這些元認知體驗能讓學生把握不同小古文的語言風格,感受文章感情基調。

學習方法讀準字音。小古文篇幅短小,學生可以自主朗讀,相互傾聽正音。碰到通假字、生僻字,先作標注。正音結束,鼓勵學生總結方法?!妒刂甏谩芬徽n中,“釋”“耒”可借助拼音學習,那“而身為宋國笑”中的“為”念“wéi”還是“wèi”呢?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并反思:剛剛認讀課文,我用的是什么方法?別的同學用了什么方法?下次我還能怎么做?在這過程中,鞏固舊知識,學習新方法。

遷移方法讀好節奏。小古文朗讀時的正確斷句是難點。一種斷句方法是理解文意前基于模仿的朗讀,一種斷句方法是理解文意后基于意義的朗讀?!妒刂甏谩分凶铍y讀的是“因釋其耒而守株”,學生借助注釋理解“因”“釋”“耒”,嘗試通過字與字之間意義上的組合,形成詞義短語,準確劃分節奏。學至“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時,學生遷移方法,嘗試斷句。

比對方法讀出韻味。小學生原有的朗讀經驗,往往不足以讀出“小古文”的韻味。只有經過抑揚頓挫地反復誦讀,才能感受聲韻之美。教學《守株待兔》“因釋其耒而守株”這一句,教師反復示范,明確要求:聽讀,體會快慢、輕重、強弱。學生反復練習、揣摩、比對,最終呈現出朗讀的韻味。

多維朗讀中,學生能從自己、教師和同學身上感受朗讀的魅力,不斷調整自己的元認知監控,達成學習目標。

二、創設任務情境,提升思維能力

通過創設“講故事”這個任務情境,展開具體的言語活動,把靜態的文字轉變為活生生的言語場景,拓寬元認知體驗領域,促進學生個性化的言語表達,提升思維能力。

理解內容講清楚。理解大意是深入文言文內核的前提。從第一篇小古文《司馬光》開始,就要求“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怎么講,用什么方法講,都要研究。講《王戎不取道旁李》這個故事時,學生自由練說,傾聽并思考:哪里講清楚了?用的什么方法?哪里沒能講清楚?我能用什么方法講清楚?同學還有哪里沒講清楚,我也講不清楚的?交流發現,“諸兒競走”“唯戎不動”講清楚了,用了“借助注釋”的方法;“多子折枝”沒講清楚,可以用“看插圖”或“聯系生活”的方法;“取之”的“之”大家說不明白。教師適時點撥:大家爭著跑過去摘什么呢?學生聯系上文,“之”是代指李子。理解“人問之”和“取之,信然”的“之”時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就水到渠成了。學生利用元認知理論展開閱讀評價和自我評價,不斷提升閱讀“小古文”能力,增強自我評估意識。

厘清思路講明白。小古文語言凝練。講故事時,有的需要通過推理講明白內在邏輯,如《自相矛盾》;有的需要結合“資料袋”交流感受,如《伯牙鼓琴》;有的需要通過辯論說明觀點,如《兩小兒辯日》……《自相矛盾》課后習題 “‘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是什么”,對應的是單元目標“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的落實?;貞洝锻跞植蝗〉琅岳睢酚?“如果”“那么”“所以”等詞語來表述人物思維過程,這里可以借用:“如果矛戳穿了盾,那么說明……如果矛戳不穿盾,那么說明……所以‘其人弗能應也?!边@一過程,既厘清了人物思維過程,又落實了單元訓練目標,同時初步建立學生的思維體系。在相似任務驅動下,新舊知識同化、順應,豐富了元認知策略,實現言語、思維同生共長。

補充細節講生動。小古文言簡義豐,簡練文字的背后,有不少留白。學生沉浸在任務情境中,緊扣空白處想象,通過個性化的表達,加深對文本的感悟,達到思維訓練的目的。布置課后任務“把《王戎不取道旁李》這個故事講給奶奶聽”,傾聽并討論:你覺得奶奶最喜歡聽他講的哪個部分?為什么?還有哪里也可以像這樣加入細節描寫來講呢?學生從同學的故事講述中獲得了間接經驗,并嘗試自我實踐,將他人的學習策略轉化為自己的直接經驗,建立有效的索引體系。

在“講故事”的任務情境中,學生對自己的思維過程有意識地檢測和控制,自我導向、審視、激勵,豐富元認知體驗,提升元認知水平;在師生碰撞中,借鑒他人知識經驗,調動自我元認知監控,及時強化、中斷或持續、調整閱讀行為,形成一種更高級的元認知閱讀能力。

三、著力感悟發現,培養審美品質

學習小古文,還需透過字面淺層含義,感知內在的情感價值和深刻內涵,建構精神世界,培養審美品質,讓深度學習真實發生,是評價元認知閱讀能力的重要維度。

品析文字感知語言美。小古文語言凝練,句式簡潔,給人以無盡的遐想與享受?!端抉R光》語言簡練,《精衛填?!氛Z言神奇,《伯牙鼓琴》有精妙雙聲疊韻……《楊氏之子》中“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盡顯楊氏之子的風趣機智。引導學生發現“夫子家禽”輕松破解了“君家果”,“未聞”“夫子”分寸感十足,凸顯了楊氏之子的聰慧機智。教師通過引導,調動學生認知潛能,反省自身認知,實現自我內化,提升了學生對“小古文”的語言感悟和文本建構。

咀嚼文字感受人性美。不同作品表現出來的人性之光不同,司馬光的智慧、精衛的堅韌、車胤的勤學……都是文本最動人心弦之處。交流學習《伯牙鼓琴》的感受:有的讀懂了音樂能表達心聲;有的讀出了知音情深;有的聽懂了知“音”更知“志”;有的明白了伯牙“破琴”因音樂無人能懂,心意無人能知,“絕”的是心弦……學生讀出了文字背后的音樂之美、知音之美、人性之美……進而討論:什么收獲最有價值?你從中獲得了哪些啟發?學生在理解文本內容的同時,考察自己的閱讀心得,交流中積累豐富經驗,學會自我評價,真正成為閱讀的實踐者。

審視文字感悟情理美。小古文中的“情”是古人的生命體驗和由此產生的慨嘆;“理”是先賢對人生的理性思考和哲學觀照。閱讀時要推敲情味和理思?!罢f說那個農夫為什么會被宋國人笑話”指向《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所承載的道理。初學課文時,很多學生都提出了書后的這個問題。學完課文后,再回頭看看,自己的疑惑是否有了解答?學生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交流閱讀感悟,合理評判思想,產生移情共鳴,是元認知閱讀能力的具體體現。

感悟發現是建立在學生的元認知體驗基礎上,引導其深入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加深學生的元認識體驗。在自我提問、自我思考中,培養學生多角度分析文本的能力,提升元認知閱讀水平。

四、注重拓展延伸,傳承中國文化

通過延伸拓展,力求培養興趣,構建運用平臺,即學生利用元認知理論,針對不同閱讀任務,制訂閱讀計劃,及時發現閱讀問題,綜合運用有效策略,不斷提升學科素養,凝聚文化傳承的向心力。

依托“人文主題”橫向拓展。以人文主題為依托橫向拓展,觸摸文化符號,積淀方法,遷移運用,深入故事內涵。學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可選用原著《世說新語》中眾多聰慧孩子的故事,進行“1+X”主題閱讀,也可以閱讀同是七歲小兒“不取李”的《許衡七歲講良知》。讀前制訂計劃:反復誦讀,講講故事,思考許衡為什么“不取李”?與王戎有何區別?讀中反?。洪喿x目標是什么?閱讀策略是什么?是否要調整?調整的策略是否有效?讀后交流:是否完成閱讀目標?用了哪些方法?能否遷移運用?如何改進?有聲思維的方式,便于學生時刻監控閱讀行為和閱讀進展,調整閱讀策略,在自我評價中總結學習經驗,并內化為元認知學習的能力。

依托“課本劇”縱向延伸。學生將小古文改編為課本劇,在文本思維中融入生活實踐,對表層閱讀認知進行深層加工,使古今文化產生共鳴,讓古今思維完美契合。改編《楊氏之子》前需思考:如何通過細化動作、補白語言、豐富場景等細節更好地表現楊氏之子的聰慧?表演后討論:情節是否合理?是否表現出楊氏之子的聰慧?學生大膽表演,始終對自己的任務活動進行自覺監控、積極調節,真正觸摸到小古文的“溫度”,達到有元認知參與的閱讀高度。

拓展延伸是學生將以往習得的元認知閱讀計劃、監控、評價策略,有效遷移到正在進行的閱讀任務中,推動元認知閱讀能力從他控到自控、從無意到有意的階梯式發展。

在元認知理論的指導下,探尋更適合學生成長與課程發展的小古文閱讀教學范式,優化課堂結構,夯實語文素養,提升人文內涵,追求語言與精神的和諧統一。

(作者單位:何衛君,江蘇省靖江市教育局;陳霞,江蘇省靖江市濱江學校)

猜你喜歡
小古文元認知范式
以寫促讀:構建群文閱讀教學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維
孫惠芬鄉土寫作批評的六個范式
管窺西方“詩辯”發展史的四次范式轉換
元認知策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多維誦讀有效感知與積累小古文探究
對小古文教學的探索
小古文,打亮學生一生受用的中國文化底色
小學語文課程中引入“小古文”未嘗不可
元認知在大學英語教改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