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背景下鄉村小規模學校提升教學質量的思考與實踐

2023-05-26 05:18陳建鋒
閱讀(教學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課程開發雙減

陳建鋒

【摘要】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在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過程中,鄉村小規模學校的學生不僅需要課堂學習,更需要走出課堂,了解生活,在真實的情景中獲得知識與技能,提升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科研創新意識,形成課程校本化實施新的教育模式。以課堂和課后服務為主要路徑,通過開發特色課程資源、數據分析、作業變革等措施,可以尋找出提升鄉村小學教學質量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雙減”;鄉村小規模學校;課程開發;作業變革

筆者所在學校是一所典型的蘇南農村小規模小學,80%的學生是外來人員或新市民子女(三年前是60%),經濟和家庭條件一般,缺乏歸屬感。除此之外,還有39名學生來自單親家庭,約占學生總數的8%。這些學生大多數家庭生活不夠穩定,生活比較困難,家長文化水平低,自身學習基礎差。另外,學校教師都比較年輕,雖然工作踏實,但視野不夠開闊,教學方式略顯單一,課堂不夠開放。且學校教研活動質量不高,科研能力不足;青年教師往往不會做研究,甚至有部分教師認為研究與提升教學質量關聯不大……

基于上述現狀,筆者從課堂教學、教學研究和課后服務等三個方面,思考破解之策,力求讓這所農村小學在“雙減”背景下,實現教學質量提升。

一、扎根課堂,讓教學真正發生

扎根課堂,以“自然生根、有向生根、交互生根、悅納生根”為內涵,鼓勵“深耕學習”,提倡縱向深入、橫向拓寬、長時思考、長線鉆研。對學生的學情分析到位,課堂開放合理、互動有效,重心下移,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以細節提升課堂品質。

1.教材專業化解讀,提倡“教備一致”

每位青年教師以高站位、思想方法、編排體系的視角對教材進行一次解讀分析,真正讀懂教材“想什么”“是什么”“為什么”,在專業化解讀的基礎上開展課堂教學。讓每位教師厘清單元結構、教材意圖、教學目標,提升教師教材專業化解讀能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聚焦大問題設計,提倡“交往互動”

在教材專業化解讀的基礎上,制定分層教學目標,做到可測評,有發展性。開展學習任務分層分類,為不同的學生提供更適合的學習方式。在板塊活動中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和學習時空,每節課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讓學生處于主動學習狀態。提倡根據相應的學習內容,進行個人或小組合作學習。學習的方式也應與學習內容相匹配,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不同學習方式(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帶來的成功感。

3.開發特色課程資源,提倡“校本化實施”

筆者所在學校的“兒童自然科學院”實踐基地為課程校本化實施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通過教學目標具體化,使課程與社會互動,與自然融通;通過教學內容多元化,整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實際,進行二度開發,由此及彼,發散思維,生發出與之相關聯的內容;通過學習情景的真實化,提倡真實場景下的教學設計,在真實的問題現象中引發合作需求;引導學生圍繞學習過程中的體會、遇到的問題等合作交流,展開對新知識的學習,讓深度學習成為學習的本質,提升學生素養。

二、研究共同體,讓教研真正轉型

1.“幸福教研+”,以優促優

持續開展“幸福教研+”系列主題培訓。加強校內聯合教研,開展校際聯合教研;“青藍工程”師徒結對考核,評選“優秀師徒”;對新教師進行跟蹤培訓與考核,成立學業診斷中心,基于數據做好學業質量診斷分析,教研組開展質量分析評價研討會。

2.項目組推進,以思促減

學校組建作業變革項目組,在實施“雙減”政策的大環境下,從作業的設計、完成、指導、批改講評、評價等方面,項目組以“過關練習的設計”“作業常規與批改”“綜合實踐性作業”“個性化主題活動”“課堂作業的布置”“作業講評示范課”為研究內容開展作業變革的嘗試與研究。組建生根課堂項目組,從新媒體的應用、生根課堂內涵與本質、學習方式、課堂觀察表的制定、探究課堂練習設計的規則、主題教學等方面開展實踐研究。

3.抬高底盤,以穩促質

關注“后20%學生”,提倡加強作業改革,提倡作業當面批改,強調作業“天天清”“周周清”。關注“雙減”政策背景下學生學習力的提升,通過“常規積累”、傾聽表達、閱讀習慣培養、自主整理等方式提高學生學習力,做好這部分學生的家校溝通工作及質量跟蹤分析。

三、課后服務,讓雙減真正落地

1.開展課后服務與作業完成現狀調查

我校有81%的學生是新市民子女。學校先后開展了課后服務參與意愿調查、作業完成情況與需求現場調查、課后服務滿意度測評、家長困難調查等一系列的調查。2022年課后服務參與率從75%提升至98%,2023年課后服務參與率為100%。15%的學生能高質量完成作業,40%的學生能較好地完成作業,20%的學生需要督促其完成,? 10%的學生需要老師調整作業量和作業形式。學校排查出20名完成作業困難及家庭情況特殊的學生,其中有12名學生居住的環境擁擠嘈雜,13名學生父母的教育方式為自由放任型,18名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成績和自控能力較差。在2021年的滿意度調查中,85%的家長對我校課后服務很滿意,12%的家長對我校課后服務較滿意,40%的家長表示在家庭教育上需要幫助與指導。

2.探索作業改革中面臨的問題與實施策略

筆者發現,我校教師在作業理念方面存在偏差:作業從鞏固課上內容出發,并不是基于對學生學習基礎、能力與需求的分析;教師不會研究、不愿研究作業方面的問題;作業管理機制不暢通,教師對作業的批改聚焦在是否完成,缺乏對數量、難度、形式、效果的評價。對此,筆者有以下幾點思考:

(1)轉變教研方式。從教研組和備課組層面加強作業與評價研究,及時總結和推廣作業改革的有效經驗。完善備課組工作制度,將作業研制與使用情況分析納入日常教研;開展以作業與評價為主題的校本研修活動,幫助教師掌握作業設計、命題、批改分析、講評等技術,提高教師運用作業與評價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能力。

(2)豐富社團活動。我校共開設10個社團,涉及德、智、體、美、勞五育,其中素質與技能社團(田徑)每天開展;足球每周三次,其中兩次由外聘教師授課;國際跳棋每周兩次,一次外聘教師,一次本校教師。同時,國際跳棋教師每周二第七節課免費為二年級全體學生普及跳棋。

(3)實施“延伸作業”。經過調查,大部分學生能在課后服務中完成家庭作業。一些家長也向我們表達了他們的困惑:學生回去后無作業便玩電子產品。我們也進行了問卷調查,有90.72%的家長希望課后服務結束后,老師布置一些“延伸作業”,如閱讀、預習等等。應家長的需要,我們開發了閱讀、日常勞動、楹聯、跳棋等延伸性作業。

(4)系統分析指導。我校課后服務第一段(15:30-16:30)為作業時間。其間,任課教師利用20分鐘進行作業講評和訂正,剩余40分鐘讓學生自主完成其他作業。確保國家課程的要求落地,如鞏固知識、深化理解、評價檢查,引導學習等。在問題診斷的基礎上對各類常態作業進行優化研究,如預習類作業、口頭識記作業、動手抄默作業、練習類作業等,形成各類常態作業的優化設計方案和策略。開展完成率分析:每天統計完成率,對完成率低的班級,對各班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進行訪問,調整作業。同年級進行比較,對平行班作業完成率不均衡的年級和班級提出作業改進要求。開展錯題整理與歸因分析:教師每周整理錯誤較多的題,并進行歸因分析,形成錯題集;在后續作業中再次練習和反饋。月過關提優以周作業為題庫,題型方面,基礎題、提優題、學科關鍵能力題的比例為7:2:1,題量控制在40分鐘左右。如果90%的學生過關、80%的學生優秀,便給予任課教師一定的獎勵,并設置學生優秀獎和進步獎。

【參考文獻】

[1]聶德勇.論少年科學院的改革與發展方向[J]. 考試周刊,2010(21):15.

[2]徐玉珍.論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J]. 教育研究,2008(2):139.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新華實驗小學)

猜你喜歡
課程開發雙減
“雙減”重構義務教育格局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高職院校數控技術專業英語課程開發
《電子商務網站實務》精品課程建設探討
基于專業核心能力的機械類課程開發
工業機器人現場編程工學結合課程開發
醫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研究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