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繪本教學,落實幼兒情感教育

2023-05-30 17:28吳涵欣
當代家庭教育 2023年1期
關鍵詞:繪本教學情感教育幼兒教育

吳涵欣

摘 要:繪本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讀物,它兼具了趣味性、故事性和形象性為一體,對幼兒的語言、思維、情感等素質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情感教育則是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是培養幼兒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本文便基于幼兒繪本教學,探討了如何依托繪本教學落實幼兒情感教育,旨在拋磚引玉,為廣大幼兒教育者提供參考,最終促進幼兒教育工作的有效推進,為幼兒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助力。

關鍵詞:繪本教學;幼兒教育;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3)01-0112-03

如今,隨著課程游戲化理念的推行,對學齡前兒童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確定適合幼兒的情感教育模式,指導幼兒通過繪本故事學習到生活中的各種知識和經驗,可以促使幼兒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對幼兒未來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幼兒教師,不僅要重視幼兒智慧的啟蒙教育,還要注重幼兒情感教育的實施,在教予幼兒基本知識的同時,時刻關注幼兒心理、生理的成長情況;通過確定幼兒情感教育的落腳點,以個性化、趣味化的教學方式,凸顯繪本的教育價值和內涵,為有效落實幼兒情感教育提供助力,以促進幼兒獲得個性化和全面化發展,為今后的成長有效奠基。

1.幼兒繪本教學對落實情感教育的意義

(1)繪本教學有利于豐富幼兒的情感認知

學齡前兒童的思維能力、認知能力還不完善,需要實施情感教育給予幼兒專業、系統、有效的指導,讓幼兒在階段性學習后掌握團隊協作、學習思維以及討論分析的能力。借助特色的繪本故事內容,可以為幼兒呈現學科理論、科學知識及各種生活常識,促使幼兒能正確地理解喜怒哀樂等多種情緒,產生一定的情感認知。學齡前兒童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定負面情緒,而繪本故事可以呈現生活中的常理和生活元素,可以讓幼兒在學習和體驗中抒發自己的情緒,尤其可以宣泄負面情緒,并獲得一種感同身受的體驗,這將為幼兒社會情感的形成做好鋪墊。

(2)繪本教學有利于促進幼兒情感發展

幼兒情感表達與幼兒的思維、認知發展有著直接的關系,而通過閱讀繪本故事,可以為幼兒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幼兒的身心產生愉悅的感受,幼兒的情感和思維都將得到有效發展。3~6歲的幼兒對社會及他人的情感認知是非常模糊的,他們需要得到適當的引導,去完成心靈的成長和習慣的養成。而繪本故事內容、線索較為連貫,往往都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幼兒可以借助故事時間線,思考繪本故事的走向,理解其中蘊含的情感和思想,并隨著繪本故事中角色的情緒變化而產生情緒波動。比如,幼兒在自主閱讀《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繪本故事時,可以通過繪本畫面及故事發展,推斷出小熊和他爸爸一起生活的過程,尤其是大熊陪著小熊一起闖蕩的經歷中,透過趣味的畫面,幼兒能感受到繪本故事中“父愛如山”的情感,能感受到爸爸對小熊無微不至的關愛和保護。在這樣的情緒渲染下,幼兒更愿意說出自己的想法,比如部分幼兒在學習繪本后說到“爸爸媽媽都非常愛我”“爸爸非常關心我”“我的爸爸經常帶我去郊外探險”等一類的話語。繪本正是運用鮮活的形象和感人生動的情節去點撥幼兒的心智,使其在是非善惡的判斷中逐漸生成情感智慧。

(3)繪本教學有利于加強幼兒間的情感交流

兒童絕大多數心理活動都是在游戲中進行的,游戲是兒童適應現實的需要,游戲也是幼兒最主要的學習方式,更是其最喜歡的活動形式。而繪本中蘊含了大量與游戲相關的元素,滲透著類似游戲的精神,能滿足幼兒好奇、求知的天性,促進其生理和心理的全面發展。繪本故事的趣味性都非常高,幼兒可以通過閱讀繪本故事,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外在特征和游戲心理,激發其表達自我的欲望。同時,教師也可以發掘繪本中的游戲元素,在課堂中組織幼兒開展游戲活動,讓幼兒在充滿趣味性的游戲中與小伙伴進行積極互動,相互分享和抒發自己在閱讀繪本后的想法與情感感受。而教師則側重引導,借助有效、合理的教學方式調動幼兒的情緒。比如,《小熊拔牙》繪本故事介紹了關于牙齒的醫學科普知識,其中還有著關于“挑食”“剔牙”的情節,教師便可以結合繪本內容,設計關于“健康牙齒”的主題游戲活動,如帶領幼兒認識門牙、牙床、智齒等,引導幼兒開展互動討論活動,并組建小游戲,讓幼兒有更多表達自我的機會。這樣不僅能促進幼兒間的情感交流,還能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讓幼兒獲得多樣的情感體驗。

2.依托繪本教學落實幼兒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

(1)明確教學目標,把握情感教育內涵

在繪本教學中落實情感教育,教師首先要明確情感教育的目標,在實踐教學中融入親情、友情、愛情等情感元素,促使幼兒通過閱讀繪本深化情感理解。其次,教師還要制訂核心教學計劃,在階段性教育支持下培養幼兒的思維認知。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給予幼兒更多的表現空間,特別是要尊重幼兒的想法,指導幼兒在自主閱讀中表達自己的親身經歷。例如,在《給爸爸的吻》繪本教學中,教師應挖掘繪本中的情感元素,比如熊爸爸和熊寶寶之間的親情互動,特別是父親的親愛、溫柔、智慧都融入繪本教學中。為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繪本中的情感表達,教師需要盡可能了解幼兒,了解幼兒的思想和情感的養成情況,并在幼兒自主閱讀時給予適當的引導。教師可以提示“穿上睡衣”“長長的、高高的吻”的詞匯,讓幼兒根據圖片內容去思考父愛的表達方式及意義。作為幼兒教師,要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將“愛”作為情感教育的目標,在各個教學環節中滲透“愛”。教師要看到繪本教學對落實幼兒情感教育的價值,要致力于提升自我閱讀量和執教水平,要善于發掘繪本中與愛有關的主題思想和情感元素,在尊重與理解幼兒的基礎上,讓他們暢所欲言,豐富情感表達。

(2)貫徹“愛的教育”理念,合理篩選情感類繪本

以“愛”為主題的幼兒繪本非常多,教師在開展繪本教學時,要貫徹“愛的教育”理念,以幼兒情感發展為線索,合理篩選相關的情感類繪本,讓幼兒通過閱讀繪本去體會源于父母、源于同伴、源于自然、源于社會的愛,讓幼兒在階段性成長后形成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構建健全的人格。首先,“父母”情感教育中,可以選擇如《猜猜我有多愛你》《一直愛你,永遠愛你》《麥先生的旅行》《有些時候,我特別喜歡爸爸》《有些時候,我特別喜歡媽媽》等繪本故事內容,側重在故事中體現關于親情所帶給自己的影響。特別是《有些時候,我特別喜歡媽媽》繪本中,故事呈現了媽媽所給予“我”無微不至的愛,比如陪“我”一起打預防針,并在打針時夸“我”非常勇敢……選擇這類繪本展開教學,可以讓幼兒增強對“親情”情感的認知。其次,“同伴”情感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小樣與蝴蝶》《西奧多和會說話的蘑菇》《彩虹色的花》《湯姆戀愛了》等繪本故事,讓幼兒在實踐教育中逐漸明白如何與他人分享、如何與他人交流、如何與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最后,“自然”情感繪本的呈現中,教師可以收集與自然相關的繪本故事,比如《14只老鼠去春游》《小房子》《聽那鯨魚在唱歌》《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盤中餐》等繪本都滲透了關于自然生態的主題內容。如《盤中餐》繪本中圍繞“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句話展開了繪本故事,在繪本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現稻種、發芽、插桿、生長、成熟的過程圖片,讓幼兒更深層次地感受自然生態的變化,也能進一步促進幼兒的自主閱讀,深化幼兒對繪本思想和情感的認知,潛移默化中讓幼兒養成珍惜糧食、愛護環境的意識。

(3)優化繪本教學環境,在潛移默化中落實情感教育

教師應重視塑造一個真實、全面、系統的繪本情境氛圍,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和體會關于繪本的情感內涵,以便落實情感教育的深層價值?;诖?,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優化繪本教學的環境。

其一,利用幼兒園樓道、班級區角、校園櫥窗、走廊等空間,設計和張貼繪本墻。最好是能讓不同的畫面向幼兒講述不同的故事,由此構建出個性化的繪本教學環境,讓幼兒在休閑打鬧時也處于繪本環境中,不自主地投入閱讀中,感受閱讀帶來的愉悅體驗。

其二,創設多彩繪本主題墻。根據學齡前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發育情況和認知基礎,在班級中創設多彩繪本主題墻,主題墻中的內容要充分體現出本班級幼兒的風采,比如可以將幼兒的繪畫作品張貼在主題上,再加入一些符合幼兒認知特點的美術作品,搭配一些可愛的文字及親子閱讀活動照片,或者是幼兒自主閱讀時的照片等。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與繪本主題墻進行積極互動,如讓表達欲比較強的幼兒充當“小老師”,為其他幼兒介紹主題墻;讓繪本講得好的幼兒為其他幼兒講述主題墻中的繪本故事;也可以將幼兒分成各個小組,讓幼兒圍繞主題墻中的某一主題進行互動探討。這樣既能強化幼兒的學習動機,還能促進幼兒間的情感交流。

其三,精心布置閱讀區角環境。對每個班級中的閱讀區進行精心布置和規劃,可以讓閱讀區散發無窮魅力,吸引幼兒主動前來閱讀繪本。閱讀區的布置除了放置一些符合幼兒認知特征的故事繪本,還要放置一些科普類、生活類繪本,以滿足幼兒的各種閱讀需求,也可以將幼兒在主題活動中自編自演的繪本劇投放其中,讓幼兒反復體驗劇中主人公的情感、語言、表情等發展過程。另外,教師還可以在閱讀區放置會發出聲音的動物圖書,投放各種操作玩具,如磁性積木、拼圖、布偶等,讓幼兒愛上閱讀區。

(4)開展繪本延伸活動,豐富情感培養途徑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根據需要合理安排,因時、因地、因內容、因材料靈活地運用。繪本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之上,教師應對現有的繪本進行教學延伸,開展閱讀實踐活動,讓幼兒通過實踐活動完成階段性學習、發展自身的情感和能力,豐富幼兒情感培養的途徑,進而提高繪本教學質量。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利用以下幾個方面去開展繪本延伸活動。

第一,開展自主閱讀活動。教師指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收集、學習、閱讀自己感興趣的繪本故事及繪本內容,可以讓幼兒在完成閱讀的過程中掌握圖書、繪本中的故事線索及中心思想。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幼兒感興趣的話題,比如科普知識、父母親情、朋友友情方面的內容,讓幼兒根據個人需求開展自主閱讀。

第二,開展集體閱讀活動。該閱讀模式可以促進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使兩者之前產生相互促進、教學相長的效果。幼兒也可以通過集體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積累豐富的閱讀經驗,也能在啟發、感染、交互過程中完成情感交流,在相互分享、相互交往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第三,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即開展讓幼兒與父母一起閱讀繪本的活動,這種活動形式可以為幼兒閱讀構建一種溫情的情境,也增加了幼兒與父母的交往機會,有效激發幼兒內心的情感漣漪,讓親子之間產生深入的情感交流。

第四,舉辦親子表演活動。幼兒園可以定期組織繪本劇表演活動,邀請幼兒家長到園區觀看并與幼兒一起參演,以此加深幼兒與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深化幼兒的情感認知。

第五,舉辦以“愛”為主題的節日閱讀活動。即將繪本教學與各種節日相結合,如母親節、父親節、婦女節、中秋節、春節等節日來臨時,可以組織幼兒開展以“愛”為主題的節日閱讀活動,為幼兒創造更多感受愛、表達愛的機會,讓幼兒通過這樣的活動實踐,逐漸成為一個有著豐富情感的人。

總而言之,學前階段是幼兒心智啟蒙的重要時期,也是其情感發展的關鍵階段。都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情感教育更是如此。繪本教學能以生動的畫面為幼兒傳達深刻的道理,是落實幼兒教育的重要途徑。對此,作為幼兒教師,要充分認知到繪本教學的意義,科學地篩選契合幼兒發展特點和需求的繪本內容,并以“愛”為目標、以“愛”為核心,多維度滲透情感教育,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知識、積累經驗、收獲快樂、提升認知,并獲得思想上和情感上的熏染,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獲得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沈蓓蓓.巧用繪本素材開展幼兒情感教育的實踐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11).

[2]王沈香.以繪本為載體,對幼兒實施情感教育[J].啟迪與智慧,2021(05).

[3]王莉敏.在繪本中感悟情感——幼兒繪本閱讀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新課程(綜合版),2018(12).

[4]袁文妍.挖掘繪本力量,迸發情感源泉——淺談如何利用繪本進行幼兒情感教育[J].好家長,2018(78).

[5]唐貞蘭.在幼兒繪本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研究,2019(25).

[6]耿李英.借助繪本故事進行情感教育——以大班“狐貍爸爸鴨兒子”閱讀活動為例[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7(06).

猜你喜歡
繪本教學情感教育幼兒教育
從圖畫的背后讀出含義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內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