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策略

2023-05-30 10:48楊平
新教育·科研 2023年5期
關鍵詞:課堂提問實施策略小學語文

楊平

【摘要】課堂提問是語文課堂教學環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教師精心設計問題,安排學生進行問題回答,可以引起學生內心的共鳴,增強學生的聽課效率?;谶@樣的教育背景,通過分析現階段課堂提問存在的不足,探討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策略。

【關鍵詞】課堂提問;小學語文;教學;實施策略

課堂提問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一種相互影響的方式,它是老師認識和理解學生課堂教學的基礎。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可以圍繞著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提高教學效果,拓展學生知識面,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得到知識的擴展和升華。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應該圍繞“以學生為中心”,利用“問題”的形式,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法,更好地理解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優化方向和思路。

一、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教學背景和必要性分析

學生在學習時有了疑問,產生了問題,才會有更深層次的思考。課堂提問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教學中不斷地挖掘問題,尋找問題的答案。學科建設和發展必須以實踐為基礎、以學情為基礎,需要注重對實踐經驗的總結。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愉快地學習,成為當今課堂上最重要的問題。課堂提問在某種意義上能決定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恰當的課堂提問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提問,讓教學過程更加豐富、生動,讓學生在課堂上始終充滿激情。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關注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培養和擴展學生思考能力的實際需要,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如理論研究和實踐檢驗,都需要在教學形式、內容和方法上不斷地優化和提高,強調課堂提問,把有效的課堂提問作為教學有效性的一部分。就小學語文課程來說,教師通過課堂提問的方法來設計教學流程,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專心地思考,更好地促進教師的主導性和主動性的有機結合,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教學內容入手,從學生自身入手,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尋找問題的解答,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老師經常采用方法單一的教學模式,從而影響到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理解。在課堂上,學生更多的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的提問,甚至有些學生不配合老師的提問,從而影響到課堂的學習效率。通過對課堂上的問題進行積極的探究和改進,使課堂上的問題更為有效,這樣既可以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也可以彌補以往課堂的不足,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發現問題的根源,并及時糾正。再進一步讓學生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極大的滿足感,進而建立起自信心。因此,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學效果,具備可行性和必要性。

二、現階段的課堂提問存在不足問題

1.缺乏明確的目標

目前小學語文課上,教師看似在主動地進行問題的設計和發問,但有的問題卻是可有可無,沒有明確的問句對象,使問題變得枯燥乏味。學生的回答也是雜亂無章,沒有條理,沒有足夠的思考空間,無法有效地了解和解決問題。有些老師提出的問題比較簡單,問題設置缺乏挑戰性,反而使學生失去了思考和回答的興趣,比如老師經常會問:“文章中的題目是什么?”“文本中的主角是誰?”“每一章的重點是什么?”這些類似的問題過于簡單,不能給學生帶來較多的學習探索興趣。問題設置單一,沒有一定的挑戰性,缺乏明確的目標,這些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也不能達到應有的提問效果。

2.問題設置不夠靈活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參與性,才能使學生真正認識到語文的快樂,從而在愉快的氛圍中不斷地推進學習,從而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然而,在實踐中,許多老師都是以教材為綱,所提出的問題都是一成不變的,不允許有任何與標準答案相異的聲音,這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思考,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3.弱化課堂提問答案評價

在課堂上,許多老師的提問都比較淺顯,往往只是簡單提問,而忽視了學生在思考之后得出的答案,也不會對學生的回答做出恰當的評價。長此以往,會讓學生的學習熱情漸漸下降。有的學生在老師的問題上,會選擇不回答,或者說一些與老師無關的問題。教師弱化了課堂提問答案的后續教學內容,沒有給學生一定的鼓勵和肯定,學生回答問題就會越來越缺乏積極性,這樣容易導致課堂提問失去本身意義,不利于課堂有效性的提升和發展。

三、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教學有效性實施策略

1.設計真實問題情境,創設語言交際氛圍

教學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潛能能否得到開發、思維得到鍛煉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在語文教學中,要使學生了解語言知識特點,教師要注意課堂氣氛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把教材的內容放在一個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入教材內容中。通過真實情景的仿真和再現,讓學生把知識和實際操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親身體驗,并在一個快樂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在課堂導入環節,老師可以通過講故事、播放短視頻、動態FLASH等方法,積極地創造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氣氛,不斷地引導學生在腦海中形成本節課的主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主題,并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主動地思考和解答。

每個老師都要清楚,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要設置不同的問題。由于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學習能力、思維方式、課堂反應、問題解決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在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地掌握恰當的時間,向學生提出各種有難度、有深度的問題。比如,小學低年級學生的主要學習內容是讀寫,老師在課堂上要注重的是學生的拼寫能力。在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老師要在提問環節中適當地引起學生的注意。高年齡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和思考能力,老師應該在課堂上多問幾個問題,讓學生能夠獨立地思考,拓寬自己的思維。而在課堂上,如果老師不能用一些有吸引力的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那課堂教學效率將會大打折扣。

例如,在學習愛國題材《詹天佑》一課時,老師要根據六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模式,設計適當的問題。通過對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和作者所傳達的主題意蘊進行深入挖掘,使學生能夠深入地挖掘文本所反映出的社會現象與核心理念,例如:“請同學們想象詹天佑是怎么在這么大的壓力下挺過來的?”這種與一般的問題不同在于通過反向引導激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思考能力。

2.加強層次分明的問題設計,實現學生個性發展

高質量的提問和合理的問題設計可以有效地與學生的交流,讓學生更積極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生的思考能力。在提出問題的時候,老師的備課內容常常按照教學目標來設定,但如果問題太生硬就顯得枯燥乏味。從教學的角度來看,大多數小學生對自己不認識的、不熟悉的、不了解的東西和知識都抱有很強的好奇心,而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這樣的問題往往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動力。

在語文課堂的提問活動中,教師注重課堂提問的層次設計性,讓更多的學生都有信心完成課堂問題的解答,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引導更多學生對語文學習有更濃厚的興趣。分層教學模式更符合學生個性化教學發展的特點,是目前課堂提問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特點,設計基礎性問題、拓展性問題、提升性問題、探索性問題等。老師在課堂提問時,應遵循“層次性”“趣味性”“啟發性”和“科學性”的原則。教師應按教材的要求,選擇與學生學習特征、知識層次相適應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征,使課堂內容更加有趣。老師提出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延伸性,使學生能夠通過對已學到的知識進行探索和思考,從而擴展學生的思維方式,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以多樣化問題引導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語文課堂學習的熱愛,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

比如,在教學《四時田園雜興》三首古詩時,老師會先展示一幅田園生活的畫面,然后讓學生背誦一首以前學過的詩詞,讓學生回憶之前所學知識,然后讓學生把想到的故事內容背誦出來。在初讀故事時,教師帶領學生朗讀課文,分小組進行學習。問題提問方面,可設置不同難度,譬如,教師提問:范成大是( )代詩人,他寫的《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描寫了田園生活之樂,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分為“(? )日”“晚春”“(? )日”“(? )日”“(? )日”五組,每組有( )首。本首詩選自《夏日》中的一首,描寫了農村恬淡祥和的自然風光。再比如,《四時田園雜興》中的詩句( ),( )寫出了勞動人民的勤勞,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敬重和贊美之情。學生會在學習過程中,感受詩歌創作中的思想感情,進而升華自己的思想情懷。

3.提高問題設置的簡潔程度

優質的課堂提問,不但能在課堂上創造出良好的教學氣氛,而且能夠深層地促進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增強教學的和諧。老師應該簡化問題的表達,在教學中,老師要盡可能地用簡潔的語言來表達問題,使同學能夠更清晰地理解問題,并能正確地解答問題,達到課堂互動的目的。

例如《扁鵲治病》教學中,老師要讓學生明白“治”的意思,就可以用簡單的文字來設定不同的小問題:扁鵲為何要治???在治療過程中,扁鵲有什么想法?扁鵲治病是怎么做的?哪些詞語我們可以了解到扁鵲治病的辛苦?扁鵲為何被稱為“神醫”呢?老師要引導學生把這些問題不斷地簡化和清晰,并積極地思考,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情感,啟發學生的智慧,培養學生的能力。

在教學《少年閏土》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一起探討閏土的生存環境,通過分享有趣的問題,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生活,并將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結合起來,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討論和交流,讓學生在一起分享自己的童年生活。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剖析和反思,學生將會對語言課堂教學有一個嶄新的理解,從而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4.靈活引導及時反饋,采用多元評估方法

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后,老師對學生的正確程度、熟練程度作了一個簡單的評估,這就是提問后續的反饋。恰當的評估行為可以幫助學生獲得課堂結果的反饋,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樹立自信。在學生回答不正確時,應采用合理的反饋,讓學生自己找出問題所在,并通過指導來改正,從而增強自己的糾錯能力。因此,在當代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反饋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適當的反饋語,以引導的形式,讓學生獲得正確的答案,從而升華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錯誤意識。此外,在教學中,老師也要注重表情、手勢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在反饋完成后,教師應通過各種途徑與學生進行溝通。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運用多種形式的評價方法,例如:語言、肢體、精神、物質等方面的評價。教師應留意,在課堂提問時,應盡量將評估語言置于各種不同的環境中,使評估內容與知識相結合,使評估能夠自然而然、有機地融入到教學內容中,使其與教學內容融為一體,使評估語言和知識點更具理性與機動性。

例如,老師在教學《燕子》時,可以引述課文中的一些問題,一身黑色的羽毛,一雙活潑有力的翅膀,同學們,發揮你們的想象,猜猜這是什么動物?然后學生進行課堂回答,老師引入課文教學內容。這樣的問題就會被納入到課堂中,而且還會有一些解謎的成分,這樣就能引起同學們的興趣了。又例如,老師在教學《守株待兔》一節課時,利用多媒體演示了一張圖畫,老師就每個圖畫中所顯示的內容進行了問答,并將其串聯成一個小故事,既能解決文言文的乏味,又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本節課的內容。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的實施狀況并不盡如人意,仍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使課堂提問真正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就必須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完善小學語文課堂提問設計和實施策略。問題教學要遵循學生啟發性、階梯式、針對性等基本原則,來營造一個融洽的課堂提問氛圍,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小學語文是小學學習的重要學科,教師需對問題引導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把握住教學重點,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從而創造出一個和諧的教學環境。再加上巧妙設計課堂提問,推動小學生的全面發展,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黃東才.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06).

[2]彭郁強.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堂提問的引導策略分析[J].科技資訊,2020(27).

[3]陳文霄.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堂提問的引導策略[J].文學教育(上),2020(07).

[4]黃應蘭.淺談差異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提問中的滲透[J].才智,2020(13).

[5]楊春桃.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J].科技資訊,2020(13).

猜你喜歡
課堂提問實施策略小學語文
數學課堂提問七要
淺談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誘,實施生本化初中語文課堂提問
ERP在大型購物中心的應用研究
增強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