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報紙與新媒體的融合探究

2023-05-31 02:45羅婷
記者觀察·中旬刊 2023年3期
關鍵詞:發展模式媒體融合新媒體

羅婷

摘要:近年來,由于各種媒介之間的相互融合,使得媒介的融合成為發展趨勢。近年來,依靠各行業技術的革新發展,新聞傳播的終端和渠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同時也給傳統新聞媒介帶來了很大的沖擊。所以,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報紙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要與時俱進,加強與新媒體平臺在內容和產品上的深入融合,鞏固傳統紙媒在大眾傳媒領域的主流地位?;诖?,本文以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報紙與新媒體的融合為研究對象,探討了新媒體時代對報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以及報業與新媒體融合的必要性,最后結合紙媒與新媒體融合的現狀,對其進行了優化建議。

關鍵詞:新媒體;媒體融合;發展模式;融合探究

作為向人民傳遞信息的主流媒體,報紙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新媒體的迅猛發展,新媒體傳播平臺對大眾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使得報業的發展陷入了困境。報紙與新媒體的有機結合是報業發展的新途徑。在大數據時代,互聯網技術迅速地成為影響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也引發了一場傳媒技術革命,它以其強大的傳播功能,徹底顛覆了傳統紙媒的傳播模式,尤其是對報紙等傳統媒體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和影響。在此過程中,報紙與新媒介技術相結合,才能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其實,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報紙在傳播空間、傳播理念、傳播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增強了報紙的公信力和發展空間。因此,新聞媒介要始終堅持“內容為王”,在真實的新聞報道基礎上進行新聞傳播形式的創新,讓新聞媒介的權威性與新媒介傳播方式更好地融合。傳媒融合能使新聞傳媒與觀眾產生交互作用,使其傳播方向不斷發生變化,在媒體融合之下,報紙仍然存在著發展局限和一定的缺陷,基于此,迫切需要針對現實情況進行有效調整,與新媒體進行有效融合。

擴大傳播交流的覆蓋面

報紙媒介基本上是單一性的,受眾少,且傳播影響力也很小,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和不合理的使用。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報紙在傳統的傳播方式之外,也在網絡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傳播,使得新聞傳播的渠道更加現代化和多樣化。此外,由于受到地域條件的制約,報紙很難實現在全國范圍內發行。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受眾可以通過下載相應的軟件來獲取最新的新聞信息,從而拓展信息的傳播范圍。

改變獲取新聞傳播的理念

在新媒體技術的作用下,我國的新聞傳播方式和途徑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總體上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瀏覽信息、共享信息的需要,以滿足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媒介載體的創新

傳統的報紙采編播受到了單一的媒介的限制,而在新媒體時代,每一個人都是內容創作者,只要能在第一時間獲取有價值的新聞資訊,就能夠利用各種傳播途徑,迅速在全球范圍內推廣。此外,報紙的時效性較差,而新媒體技術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在不受限于時空的情況下,實時提供第一手的新聞信息。

推動深度融合發展

報紙與新媒體技術的融合過程中,網絡新媒體平臺的雙向交互可以讓受眾在第一時間跟帖,進行交流,與此同時,與新聞有關的資訊,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呈現在眾人面前。

受眾閱讀習慣的改變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人們閱讀報紙的方式也從傳統的紙媒變成了一種新型的閱讀方式。與此同時,由于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在閱讀習慣上做了改變,而新媒體的交互性、移動性,也讓受眾可以在有限的時間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資訊。

選擇性更多元化

每一家報社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點,針對的受眾對象也更精準,所以報紙的目標受眾有所不同。報紙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情況下,由于新媒體平臺自身能夠承載大量的資訊,并能提供多種服務和功能,這樣才能讓新聞得到更多受眾的關注,彌補了傳統報紙的局限性,讓受眾有了更多的選擇。

擴大新聞傳播的發展空間

作為一種傳統的紙媒,報紙擁有很高的社會認同和權威性,它的公信力非常高。與之相比,網絡上的信息復雜難辨。但是,新媒介在新聞內容的生產與傳播上有著報紙所無法比擬的優勢,把握大眾所關心的社會問題,為報紙新聞選擇提供依據。為了能夠實現深度報道,使得新聞事件的整合更加系統化,并能起到引導輿論的作用。在這一背景下,新聞報道的主題將更加突出,從而使新聞報道的發展空間更加廣闊。

提高新聞媒體的形象,打造新聞媒體的社會影響力

長期以來,報紙非常重視自身的主導形象,但是它作為一種傳統媒介,其表現形式并不豐富、鮮活。而新媒體技術則是將視聽融合在一起,更加生動、形象,能夠滿足受眾多種不同的需要,同時它的互動特性也有助于受眾有效地進行信息交流,提高新聞媒體的形象,打造新聞媒體的社會影響力。

報紙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是一種媒介的融合,由于媒介融合的終極目標是達到“1+1>2”的效果,因此必須在整合了全部資源之后,才能進行“核裂變”。報紙與新媒體的融合,要求在技術和內容上進行整合,這樣的整合將會對目前的新聞采編和新聞生產過程乃至管理體系產生很大的影響。如何實現兩者的深度融合,這是大多數報紙媒體需要解決的問題。

無論是傳統的報紙編輯,還是新媒體編輯,都必須要有新聞價值觀,所以,新聞工作者的融合意識決定著他們的工作風格。當前,掌握新媒體數字化專業技術的新聞工作者為數不多,技術壁壘使一些新聞工作者無法融入到新聞報道中。而且一些傳統媒體的新聞工作者對新媒體平臺傳播方式比較排斥,使新聞內容在生產過程中有很大的阻礙。比如,有些新聞記者對新媒體平臺傳播的一切資訊都持懷疑態度,新聞的真實性無法保證,這就直接造成了新聞資源獲取、新聞內容創新等方面的滯后。

報紙與新媒體融合的基本目標,就是要借助新媒體突破傳統單向傳播的限制,確保新聞內容在創意、傳播方式等方面有更多的發展空間。但是,紙媒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還沒有形成主體性,部分報社的官網、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由于對受眾群體的反饋不夠及時,缺少與大眾的交流與互動,使得報紙的影響力越來越低。

傳統媒體報紙擁有高度的社會權威性,對新聞發稿有著嚴格的規定,審核流程需要經過三審三校。對新聞報道的選題、采訪角度、稿件排版等,都要有專業編輯負責。新媒體的興起,使得傳統媒介的輿論導向性有所削弱,使得主流媒體報紙的社會公信力受到了影響。報紙作為新聞媒體“把關人”作用正在逐步減弱,這將是報紙媒介可持續發展遇到的最大威脅。

新媒體的出現使人們的交流方式發生了變化,網絡終端的全面普及使傳統媒介失去了部分受眾。目前,媒介融合的發展已初見成效,但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報紙與新媒體技術融合發展的前提下,要打通新聞傳播途徑,提升媒介效應。同時,建立滿足受眾需求、增進受眾互動的新媒體融合平臺,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實現個性化傳播,給受眾群體更好的體驗。

新媒體融合發展要求樹立良好的網絡思維,拓寬雙向交流渠道,將媒介受眾轉化為用戶,突出用戶的經濟價值,增強用戶體驗感。在報紙與新媒體的整合中,要轉變單純依賴紙質媒介的傳統觀念和方法,并與新媒介的觀念相結合,擴大其傳播的廣度和深度。即通過構建以報紙為中心的媒體傳播網絡,加強網絡新技術的運用。因為互聯網的本質是分散的,強調用戶的分享、參與和交互,所以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通過 VR、H5等技術為用戶提供新的體驗,從而達到有效的交互效果。同時,掌握用戶的專屬需要,利用 RSS聚合技術為受眾群體推送他們感興趣的新聞資訊。此外,還可以有效利用新媒體大數據,如新聞客戶端、門戶網站等,打造具有高度個性化的網絡頁面,以全方位地拓展報紙受眾。

報紙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使兩者的優勢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拓展。就報紙來說,它的內容因素是非常具有社會權威性的;就新媒體而言,它的傳播速度快,效率高、時效性強、覆蓋面廣泛。要將這兩種媒介資源整合起來,就必須要將報紙與新媒體網絡上的信息資源結合起來,進行融合。比如,報紙可以通過APP來進行新聞的報道和發布,尤其是一些重大事件的新聞報道,通過新媒體平臺矩陣來進行宣傳,讓民眾能夠更好地了解新聞內容。比如,線上“云報紙”模式就是把傳統報紙與云計算技術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讓用戶可以通過智能手機直接獲取報紙上的圖文,從而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要使報紙與新媒體進行全方位的融合,就必須全面提高新聞傳播的質量和效益。在整合的全過程中,新聞采編、審核等工作流程要根據傳統新聞制作的基本流程進行調整,把傳統媒體的新聞工作者轉變為全媒體新聞人,搭建智能化的生產傳播平臺,實現以“中央廚房”為核心的新聞生產模式,打造全方位的新聞矩陣,形成一次采集、多次形成、全媒體發布的效果,從而創作出更多的優質新聞作品。在這種情況下,不同的媒介既是獨立的,也是互相聯系的,他們既可以保留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又可以做到互補,充分發揮全媒體矩陣的潛力。隨著媒體的融合發展,新聞媒介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特別是在大眾傳播、信息泛濫的今天,人們對信息的需求已不僅僅是內容豐富,而是希望新聞信息能夠安全、真實。報紙的社會輿論公信力很高,作為輿論的引領者,報紙的深度報道和評論都是非常重要的。與此同時,受眾群體也習慣了從互聯網上獲取信息,所以理論上,受眾群體對最具權威性和專業性的新聞報道更為迫切。對此,各大報紙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深度報道優勢,適時組建一支專業的新聞采編隊伍,對圖片、音視頻等進行專業剪輯處理,從根本上打造出將新媒體技術作為核心基礎的新聞采編流程以及發布機制,全面提升傳統報紙媒體的發稿效率,使用戶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取新聞資訊。

目前,傳統媒體報紙內容的分發過程已不能滿足讀者碎片化閱讀信息的需求,報紙的發展也要順應時代的碎片化信息趨勢,適時地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轉型。比如,利用新媒介技術將報紙制作成電子報刊,以豐富用戶獲取新聞資訊的方式。當前時代,受眾既是資訊的使用者,也是資訊的生產者。因此,報紙要注重用戶的關注度,要把用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把握用戶的真正需要,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優質信息,既要做到橫向的廣度,又要做到縱向的深度,讓內容更全面、更深入、更吸引人,更有可信度。因此,要根據受眾群體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新聞傳播方式,開發出創新性的版面,使之更適合數字化更智能的“電子報刊”等新媒體。傳統報紙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極大地增強了報紙信息內容的多樣性,確保了其豐富的內容,同時也使得文字與圖片、聲音、視頻三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讓受眾群體能夠得到更完整、更全面的擴展閱讀體驗,從而能夠及時地接收到更多、更豐富的新聞內容。

參考文獻:

[1]胡海南.媒體融合環境下的新聞出版改革發展路徑[J].科技與出版,2021(12):79-82.

[2]陳琳靜.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生產融合路徑分析[J].出版廣角,2019(20):71-73.

[3]邸敬存.試論新媒體技術成熟背景下媒介融合[J].傳媒,2020(02):74-76.

猜你喜歡
發展模式媒體融合新媒體
我國微型金融發展中的問題與思路
基于山東生態農業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研究分析
高職院校創客文化的發展模式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淺談電視新聞的創新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實施三三戰略 強化內容生產 推進媒體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