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滲透勞動教育的實踐研究

2023-06-07 02:05張玲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23年3期
關鍵詞: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實踐研究

張玲

摘 ?要:《3~6歲兒童成長發育指南》中將幼兒成長的具體涵蓋范疇在傳統幼兒教育的前提下,加入了符合幼兒實際年齡情況的能力發展要求,主張以兒童自發性游戲的形式,通過兒童對生活的發現與探索,逐步在游戲中養成屬于自己的天賦發展空間。結合現代幼兒教育中運動改變大腦的具體情況來說,幼兒在日常幼兒園的活動中,已經處于天真無邪、自由探索、積極成長的狀態下,這將對幼兒成長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由自發性群體游戲引起的社交性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因幼兒的認知理解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誤差,最終導致幼兒的行為規范上可能與社會生活存在部分出入,那么為了更好地幫助幼兒健康快樂成長,就需要教師在這一階段,選取合適的角度進行介入引導,故此,文章選取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滲透勞動教育的研究角度,希望通過勞動教育,在幼兒自主成長的過程中,給予幼兒正確的成長觀念指導與培養良好生活行為習慣,并同時給予幼兒以獨立人格觀念,讓主人翁意識不斷作用于幼兒成長的各個環節。

關鍵詞:幼兒園;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實踐研究

勞動教育與日常運動的作用原理相同,都是通過運動行為,提升幼兒的腦部發育水平與基本能力養成狀態。而其不同點在于,勞動是在特定的活動下,從事的有關生存發展的基本動態工作,并且由勞動行為所創造出的是富有自主意識影響下的勞動結果,其更有利于兒童高級正向情緒的產生,有利于兒童的具體學習能力成長。而幼兒在幼兒園中的成長教育階段,正處于情緒腦,也稱潛能腦的主要培養時期。在這個時期中,幼兒開始將所聽到的、看到的,不同的認知內容儲存進大腦,在社交過程中誕生出多種高級情緒。而勞動教育與日常運動不同的另外一個方面在于,在勞動教育中,幼兒開始逐漸掌握利用工具滿足具體勞動需求,更換工具以提升勞動效率,在出現負面情緒或認知缺失的部分時,可以借由教師的引導,使幼兒不在受負面情緒的引導。

一、勞動教育對幼兒成長的意義

(一)通過增強幼兒在園區的自理能力加速環境適應能力成長

在幼兒教育階段,不可避免的,就是在現今教育環境影響下,幼兒對園區生活的適應問題。幼兒普遍在入園時,需要1-2個星期的環境適應過程,部分幼兒可能由于身體素質情況,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并且由于近年來疫情在我國不同區域的持續性作用,導致幼兒在入園前這一時期可能接觸到的社交情況與環境越來越少,這就導致現階段我國幼兒在入園后普遍存在著因環境適應能力弱而長期處于生病狀態,不少家長選擇延時入園,以更長時間的家庭陪伴幫助幼兒做好入園過渡,但畢竟家庭教育并不能替代幼兒園教育所具備的社會屬性,同時幼兒在單一的成長環境中,其身心健康與心智成長發育情況普遍低于正常年齡在幼兒園上學的幼兒。故此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不能只依賴延遲入園。

勞動教育對幼兒的最根本意義在于,兒童在探索能力的勞動過程中,首先知悉了自身的能力可幫助自己在有限條件下,創造出何種的生存空間,與教學基礎設施環境相比較,自身創造或改變的空間會讓幼兒更熟悉,進一步加快幼兒對園區生活的適應。同時在對幼兒反復的勞動教育與實踐中,幼兒進一步學習了利用工具對現有環境內容進行自我創造,首先給幼兒創設了理解父母日常工作的辛苦狀態,同時生存環境的改善,有助于幼兒盡快確定自身的主人翁身份,并在不斷的勞動實踐中,培養自理能力,讓幼兒學會幼兒園的簡單規則,并作用于自身的日常生活中,這是單一通過語言教育所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

(二)勞動教育可進一步增強幼兒對高級情緒的認知及表達

針對幼兒園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來說,通過日常勞動,在主人翁意識的影響下,很容易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責任感與自尊心。這種作用不僅體現在具體的勞動行為中,也體現在幼兒每日的園區生活以及家庭生活中。就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兒童高尚的心靈是在勞動中逐步培養起來的,關鍵是要使兒童從小就參加勞動,使勞動成為人的天性和習慣?!惫蚀?,只有幼兒在不斷的勞動教育中獲得成長,將勞動看作是自身每日所必須參加并且實踐的具體內容,才會使幼兒在自身發展的階段通過熱愛勞動、熱愛生活萌生出更多屬于自身的正向高級情緒的認知及表達,并在責任心的與自尊心的雙重作用下,幫助幼兒建立更多的抗挫折能力,最終幫助其心智良好的成長發育。

(三)勞動改變大腦,提升智力

作家契訶夫曾經說過:“人有三個頭腦。天生一個頭腦,從書本與知識中獲得了另一個頭腦,而從生活的勞動中,獲得的是最后一個頭腦?!边@符合現代腦科學對人腦的發育理解,即天生獲得來的是人類的原始腦,主要延續嬰兒階段的生存狀態,從書本獲得的大腦實際是開發最晚的邏輯思維腦,是在一定的學習知識累積中逐漸具備歸納、整理等其他學習能力的腦袋。而由勞動中獲取的正是潛能腦的發育部分。

在幼兒進行勞動工作時,首先因勞動活動內容的不同,可能造成幼兒在整體勞動過程中,自身能力的發展對象本身就是不同的,例如幼兒用抹布擦桌子,是對五指分化與精細動作的小肌肉群練習,而掃地拖地是建立在雙手與手眼協調基礎上,對雙側分化能力的成長概括。由勞動帶給幼兒的首先是各能力板塊的不斷成長。同時在頻繁使用工具的過程中,幼兒的自身感覺器官開始集體產生作用,將所收集到的信息一一對應,這種感覺確認行為,能讓幼兒更加準確的了解到在具體的勞動環境下,怎樣選擇并利用勞動工具,并學會將所認識的部分結合于日常生活,不斷提升自身的勞動能力與勞動效率。這不僅讓幼兒在發育階段增強了自己的腦成長狀態,同時通過勞動所形成的美好品質也會一直作用于幼兒終身,成為道德品質形成的寶貴財富。

二、我國現階段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滲透勞動教育現狀

(一)僅在中、大班開展,并不普及

受原生家庭環境以及幼兒園教學能力因素的影響,導致現階段我國幼兒園在每日生活中滲透勞動教育的情況并不樂觀。雖然二胎與三胎政策,進一步緩解了教師在園區的教育壓力,但當今社會隨著人們教育意識的普遍提高,幼兒的教育成長問題仍是各個家庭中所關注的核心問題。這就導致了幼兒由原生家庭環境所帶來的“寵愛”特質與幼兒園園區生活并不相適應,針對勞動教育的開展,教師只能選擇在已經適應幼兒園規則的幼兒內開展,因為園區硬件設施的有限,即使在已經開展的年級,學生的執行程度也并不是很好,其中有兒童因理解能力有限,會將勞動活動看作日常游戲活動以外,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在兒童園區生活的過程中,教師對絕大多數幼兒的能力發展情況并不了解,在勞動活動或勞動教育的具體安排中,因害怕幼兒受傷,而采取了形式主義的教學,最終導致幼兒自身的勞動能力并沒有明顯的改善。

(二)過渡注重勞動教育活動形式

關于勞動教育在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具體開展環節,還存在一個重要問題,即教師過于拘泥于勞動教育的課堂組織形式,其實幼兒具體的勞動行為應當基于自身對周遭空間環境的觀察,并在自我理解的角度下,自主選擇并完成。而將勞動教育訂立成課堂形式,有助于教師選取勞動主體進行知識普及,幫助幼兒更好的認知有關勞動的相關知識。但教師在實踐勞動教育環節時,并不能只將勞動教育歸于課堂教育形式,在這樣的情況下,會使幼兒逐步養成只有在既定課堂背景之下,自己才應該具備勞動行為與勞動素養,這不僅使勞動對幼兒教育的基本意義變得狹隘,還會在幼兒錯誤的自我理解中,形成相反的價值觀指引。

三、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滲透勞動教育的實踐措施

(一)利用幼兒園日常生活時間,從碎片時間中引導幼兒養成勞動習慣

幼兒勞動教育與青少年勞動教育不同,在幼兒園直接開展勞動課反而會使幼兒因理解能力的有限造成對課程或活動內容的不理解,甚至對自我身份產生懷疑,在幼兒對園區生活的適應中,本身就存在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故此,為了使幼兒可以更快的建立自理能力與主人翁意識,對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滲透勞動教育的內容應當首先圍繞幼兒在園區的日常生活進行設計。例如在吃飯和午睡時,引導幼兒建立屬于自己的自理能力與勞動行為,像自己拿餐具排隊等待老師盛飯或在飯后可以自主的打掃桌面殘留的飯渣,年齡較大的幼兒還可以自己洗碗、收拾餐具到碗柜處,自己脫衣,整理床鋪等等。先讓幼兒從力所能及的勞動行為入手,通過這些生活中因自身生存引起的勞動行為,首先建立自身的勞動行為習慣,再由教師通過飯前、睡前環節進行有關勞動教育的知識普及,逐步讓幼兒理解到,自我管理與自我勞動是其能力可以達到的板塊,并在鼓勵式教育的氛圍中,不斷讓幼兒逐步熟練掌握屬于自己的自主勞動能力,將在園區形成的勞動習慣帶到日常家庭生活中去,在家長的配合下,讓幼兒進一步了解到正確行為與能力養成對自身成長的幫助作用,以此建立幼兒勞動意識。

(二)切合幼兒自身能力成長,建立集體勞動觀念

在幼兒已經具備自理能力與一定勞動技能后,教師可以通過班級勞動活動的設計,讓幼兒將具體的勞動行為進一步的帶到集體生活中去。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內的勞動活動,引導學生在完成自我生活區域的勞動活動后,將班級公共區域以小組形式分配給幼兒,進一步提升幼兒的勞動技能與動作發展。例如在勞動活動開展時,要求幼兒帶一塊小抹布和小桶,由教師示范洗抹布的勞動技能動作,再讓幼兒利用技能將自己的書桌,板凳清理干凈。在基本區域勞動活動結束后,再將班級公共區域,比如教室地面、講臺、黑白、門窗、可接觸到的墻壁進行小組間的分配,鼓勵幼兒通過合作形式共同完成區域清潔工作。這個階段,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具體分組情況是基于幼兒自主能力進行的勞動技能拓展,不能單純為了勞動而引導幼兒勞動,否則對超出幼兒能力之外的部分,不但不會由勞動使幼兒建立集體勞動觀念,還會因為能力板塊的超出,使畏難心理過早的出現在這個階段的幼兒群體中。

在集體勞動活動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于,教師要利用好勞動活動結束后的時間,以總結的形式,讓幼兒通過勞動行為過程的回顧,觀察打掃后與打掃前的教師環境出現了怎樣的變化,以此給幼兒建立自信心與成就感。要讓幼兒回想,在活動中自己學會了哪些勞動技能,在總結勞動能力發展的同時讓幼兒認知到自己能力板塊的成長,最后就是教師的總結引導工作,要讓幼兒認識到自己可以通過勞動為自身創造出更好的生存與發展環境,并對環境維持具有責任與義務,以此引導幼兒建立集體榮譽感與責任意識。

(三)通過主題活動讓幼兒深度了解勞動的意義

在我國與國際社會的發展中,由優秀文化所帶來的具體內容,不斷豐富著勞動教育的內涵,幼兒園可以在具體的節日如:植樹節、勞動節等節日中,讓幼兒通過對具體節日內容的學習,進一步增強幼兒對勞動的理解。以植樹節來說,植樹活動本身屬于具體的勞動行為,而通過這一勞動行為并不為具體改善與幼兒密切相關的生存與成長空間,而是通過廣泛的植樹造林活動,通過改善區域內的生存環境以此滿足人類呼吸質量的提升。雖然在現階段,幼兒可能對這一行為的具體理解存在困難,但只要讓幼兒經歷這一行為,明白今天的勞動工作可以在日后為自己及他人的健康生活提供幫助,就足以給幼兒種下一顆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種子,并在幼兒持續的成長過程中,使這顆種子不斷生根發芽。

四、結語

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滲透勞動教育的具體活動中,教師還要鏈接家長,其目的并不是讓家長直接教育幼兒擁有勞動習慣或能力,而是希望家長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在幼兒力所能及的勞動行為中,盡可能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做,不袒護、不溺愛、不阻止幼兒自身的能力成長,以此滿足勞動教育對幼兒教育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李菊梅. 如何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滲透勞動教育[J]. 學周刊,2022(33):180-182.

[2]胡韶榮. 幼兒園一日生活活動中勞動教育開展研究[D]. 淮北:淮北師范大學,2021.

[3]龔紅艷. 幼兒園勞動教育實施現狀及路徑初探[J].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2(06):210-212.

(責任編輯:陳華康)

猜你喜歡
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實踐研究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淺談德育在學科教學和日常生活中的滲透
提高煤礦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實踐研究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高校公體課中的實踐研究
初中數學教學微課的實踐教學研究
實現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
“詩意地棲居”與“看上去很美”
結合生活實際,學習初中化學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