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時代意蘊、核心要義與現實表征

2023-06-13 14:17曹叔亮
職業技術教育 2023年9期
關鍵詞:專業建設高質量發展課程教學

曹叔亮

摘 要 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是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必然要求,是建設技能型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以內涵建設為主線,以質量治理為核心,以質量標準為前提,以質量評價為保障,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主要表現為專業建設、課程教學、教師隊伍、校企合作、職業培訓等方面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專業建設;課程教學;教師隊伍

中圖分類號 G71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23)09-0007-06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質量發展”概念,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經濟社會逐漸進入高質量發展軌道。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開展高質量職業培訓,推動企業和社會力量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標志著我國職業教育正式走上高質量發展的道路。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未來十五年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這是我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綱領性文件,為我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指明了總體方向。2022年5月,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正式施行,首次從法律上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2022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模式、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打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戰略任務,進一步推動高質量職業教育體系的機制創新。我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在發展理念、發展目標、政策支持、法治保障等方面已全面奠定基礎,高質量職業教育體系正在逐步形成。在理論研究與教育實踐中,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理論涵義與實踐特征有待進一步明晰,需要在論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時代意蘊的基礎上,系統闡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與現實表征。

一、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意蘊

在我國經濟社會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之后,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職業教育必然隨之進入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切實需要。與此同時,職業教育自身也有高質量發展的需求,無論是在技能人才培養方面,還是在教育體系建設方面,都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才能有效體現類型教育的社會地位與時代價值。

(一)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

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歸根到底在于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也就是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高質量發展,這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價值所在?;诼殬I教育的本質屬性,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在技術價值、生命價值與教育價值的多維譜系中尋找共生增長點[1]。反過來,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提升需要職業教育的全面高質量發展,由于職業教育發展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包括專業建設、課程教學、教師隊伍、校企合作、職業培訓等,每一個方面的高質量發展都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提供了重要支撐,任何一個方面的缺失都將產生“木桶效應”,進而影響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因此,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要職業教育各方面的高質量發展,這是職業教育內在的、必然的邏輯關系。

(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必然要求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與職業教育的類型教育定位及高質量發展緊密相關、相輔相成,三者之間具有內在的一致性關系?,F代職業教育體系需要以職業教育的類型教育定位作為基礎,同時需要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作為依賴,否則在系統穩定性與社會認可度方面將受到沖擊與質疑。與此同時,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教育系統,對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全局性、戰略性意義,“高質量職業教育體系關涉職業教育發展的大局,是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2]。因此,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與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互相依賴、互為因果。從職業教育現代化的視角來看,現代職業教育必然具備高效的管理體制、合理的體系結構、高質量的人才產出與社會服務等先進性特征,這些特征必然要求職業教育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職業教育現代化以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職業教育是體系完善、結構合理的職業教育[3]。

(三)建設技能型社會的必然要求

在明確職業教育的類型教育定位之后,國家提出建設技能型社會的戰略目標,類型教育定位與技能型社會建設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兩個重要環節,“類型教育定位是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邏輯起點,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邏輯終點”[4]。技能型社會建設包涵著“國家重視技能、社會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5]的實踐內涵,技能價值、技能精神、技能人才是技能型社會的主要體現,而培養擁有技能精神、體現技能價值、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時代使命。從價值層面來說,技能型社會與職業教育發展具有多維價值耦合:在文化價值上,二者都注重技能文化的營造與技能精神的培育;在個體價值上,二者都關注個體的持續成長與終身發展;在社會價值上,二者都重視技能人才的培養與技能的應用。因此,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是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重要途徑,也是建設技能型社會的必然要求。

(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職業教育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政策工具,這一觀點被世界各國廣泛認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職業教育在促進就業、保持社會穩定、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在經濟社會發展對職業教育提出更高質量發展要求的背景下,“職業教育從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工具導向走向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6]。具體來說,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在人才供給、促進就業、行業發展、職業培訓等方面對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出要求:要求職業教育提供更高質量的技術技能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持與人才保障;要求職業教育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穩定就業的局面;要求職業教育與行業企業加大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高效益的協同創新成果;要求職業教育提供更高質量的職業培訓,為企業職工、退伍軍人、進城務工人員提高技術技能水平提供服務。

二、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

在理論上深入探討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能夠更加清晰地理解何為高質量的職業教育,而且有利于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得到深化。

(一)以內涵建設為主線

從教育原理的視角來看,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必然源于職業教育的內涵建設,堅持以內涵建設為主線,努力提升教育質量,培育優質教育品牌,增加行業貢獻度,提高職業教育的適應性,才能鞏固職業教育的類型教育地位。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實現向內涵式發展、向高效率發展、向可持續發展轉型[7]。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在內涵建設方面突出職業教育的類型教育特征,不再跟隨普通教育,尤其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腳步,在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方面與普通教育有所區別。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在內涵建設方面緊緊圍繞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與功能定位,凸顯技術性、應用性、實踐性的人才培養特征,充分發揮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教育作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在內涵建設方面堅持人才培養的職業發展導向,注重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職業規劃能力、職業適應能力、職業開拓能力、職業遷移能力等職業發展能力。內涵建設涉及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方方面面,必須將其作為工作主線,才能貫穿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始終。

(二)以質量治理為核心

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宗旨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而質量治理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與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職業教育質量治理是促進職業教育發展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選擇”[8]。從質量治理的視角來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質量變化邏輯分為三個層次:質量生成、質量變革和質量治理,由此構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治理核心。在職業教育質量生成層面,基于內涵建設的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在專業建設、課程教學、教師隊伍、校企合作等育人要素方面具備基本條件,方能初步保障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生成目標。在職業教育質量變革層面,立足于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目標,職業教育質量變革是一個持續的系統過程,圍繞質量提升的中心任務迭代向上。職業教育發展的內涵在于質的變化,質量提升是實現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核心[9]。在職業教育質量治理層面,質量治理不僅與人才培養質量緊密相關,而且與職業院校的辦學水平與效益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也就是說,質量治理決定著職業院校與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是影響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目標能否實現的核心因素。

(三)以質量標準為前提

高質量是一個相對性概念,任何領域的高質量都需要有確定的參照標準,才能在一定范圍內稱之為高質量。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同樣如此,需要一系列的教育標準作為參照,才能實現人民群眾廣泛認可的高質量發展。因此,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把標準化建設作為突破口,健全標準體系,嚴格按照標準實施,以標準規范辦學,以標準提升質量,以標準化促進現代化[10]。在微觀層面,專業建設標準、課程教學標準、教學管理標準等職業院校內部運行必不可少的質量標準是人才培養質量評估的基本指標,以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的內部質量標準體系是職業院校專業教學高質量發展的參照系。在宏觀層面,專業設置與評估標準、職業院校辦學水平評估標準、行業領域的第三方評估標準等教育管理部門與社會組織用于職業教育總體監督與評價的院校外部質量標準體系是宏觀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監控器”與“調節器”。質量標準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評價前提,科學合理的質量標準有助于衡量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進展與目標實現程度。

(四)以質量評價為保障

質量評價是衡量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手段,是評估職業院校辦學水平的度量工具,也是監測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程度的綜合保障。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涉及評價理念、評價目標、評價內容、評價過程與評價方法等,在實踐中要堅持“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獎優勵先與劣效問責相結合”[11]的基本原則。在評價理念方面,要及時引入新的國際教育評價理念,注重評價的科學性、合理性與公平性,為評價結果奠定合法性基礎;在評價目標方面,要確定合理的評價目標,不得隨意拔高或降低預期目標;在評價內容方面,要始終堅持人才培養質量的中心任務,避免評價范圍的泛化與邊緣化;在評價過程方面,要同步重視初期評價、中期評價與結果評價的重要性,尤其要重視增值評價的運用,“增值評價促使教育評價真正回歸到學生發展本身,對職業教育的公平和均衡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12];在評價方法方面,要堅持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原則,運用多種評價方法取長補短,克服單一評價方法的缺陷。

(五)以改革創新為動力

馬克思主義認為,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內部動力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驅動引擎,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成功與否主要在于職業教育的內部動力是否充足,而改革創新是引領推動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13]。職業教育類型教育地位的確立,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利契機,相應地,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也鞏固了職業教育的類型教育地位。無論類型教育地位還是高質量發展,都是改革創新的結果,堅持以創新發展為理念引領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將具有深刻的價值意蘊[14]。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在管理體制機制、人才培養模式、教師隊伍建設、課程教學改革、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等方面持續改革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當前,職業教育面臨管理體制中的多頭管理、人才培養質量的參差不齊“雙師型”教師不足、課程教學質量不高、產教融合效率較低等嚴重影響自身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問題,只有持續改革創新,才能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破除障礙、鋪平道路。

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表征

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在理論上明晰其科學內涵與核心要義,而且需要在實踐中形成顯著的現實表征,以便檢驗與衡量職業教育是否實現高質量發展及其實現程度如何。由于職業教育發展涉及的內容較多,因此,本文僅選取職業教育中的幾個主要領域分析其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表征。

(一)專業建設高質量發展的表征

專業建設是決定職業院校辦學水平與質量的核心要素,也是衡量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專業建設是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組織教育教學的基本依據和衡量職業教育服務能力的重要觀測點[15]。因此,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求職業院校必須緊抓專業(群)建設,將其置于教育教學的龍頭位置,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與辦學質量的動力源。通常來說,專業建設高質量發展主要表現在專業方向與特色、人才培養、師資建設、科技研發、教學條件、國際交流等方面。

第一,專業方向與特色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切實需要。專業設置應有穩定的發展方向與鮮明的育人特色,與職業院校所在區域的主導產業與社會需求高度匹配,能夠滿足行業企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用人需求與技術服務需要。第二,人才培養模式符合職業教育基本規律與人才培養需求。類型教育定位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遵循,是區別于普通教育的基本原則,而且人才培養模式必須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中心,不做表面文章。第三,師資建設能夠保障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高質量發展需求?!半p師型”教師是職業教育對教師的特定要求,職業院校應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個方面注重教師教學工作的實效性,而不僅是著眼于教師的雙師資格。第四,科技研發注重行業企業的“四技”服務并反哺教學。職業院校的科技研發重點不在理論創新,而是以面向行業企業提供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與技術服務為重點,同時加大教學反哺力度,為人才培養服務。第五,教學條件能夠滿足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需要。職業院校的教學條件參差不齊,尤其是實踐教學條件的欠缺嚴重影響人才培養質量,這是當前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第六,國際交流為專業發展提供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與經驗。經常性的國際交流有利于教師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學習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有利于學生習得學習理論與方法、與更多國家的學生開展學習交流。

(二)課程教學高質量發展的表征

課程教學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是衡量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依據,課程教學質量直接決定著職業院校的辦學水平以及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提升職業教育發展性品質必然要著眼于育人目標,明確現代職業教育“要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落腳于職業教育課程和教學體系變革[16]。因此,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始終強調課程教學對于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要求職業院校加強課程教學改革的力度,通過教學比賽、精品課程、教學成果獎等方式推動課程教學的高質量發展。通常來說,課程教學高質量發展主要表現在課程教學的目標、態度、方法及效果等方面。

第一,課程教學目標應符合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求。教學目標隱含著教學理念,教學理念是制訂教學目標的基本遵循。以類型教育定位為依據,職業教育課程與普通教育不同,應以提高學生的技術技能水平為主要目標,即便是理論課程也應考慮到技術技能培養的需要。第二,課程教學態度應注重師生課堂關系的協調。教學態度包括教師的任教態度與學生的學習態度,雙方的教學態度是師生課堂關系的核心內容。教師的教學態度不僅需要認真努力,而且要針對學生技能發展的需要開展教學計劃;學生的學習態度必須從學分積累轉向技能習得,由此才能構建符合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要的課堂關系。第三,課程教學應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與工具。職業教育課程不宜采取單一的理論知識灌輸方式,尤其是實踐性課程,應以信息化技術為教學工具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如仿真教學、示范教學、案例教學等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教學方法,更好地滿足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需要。第四,課程教學效果應注重課程評價體系改革。課程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課程評價指標,課程評價指標綜合反映課程教學的目標、內容、過程、結果等主要環節。因此,職業教育課程評價指標應圍繞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要集中體現課程中包涵的價值觀、知識觀、人才觀等內隱的要素,分類型、分層次構建多元化課程評價體系。

(三)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的表征

教師隊伍是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人才。對于職業教育來說,“雙師型”教師隊伍的高質量發展決定著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質量,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是新時代推動職業教育現代化的基礎。目前,職業院校教師隊伍總體來說還難以滿足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在總體數量方面擁有雙師資格的教師比例不夠高,在教學質量方面“雙師型”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職業院校需要同時在數量和質量方面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一般來說,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主要表現在教師個體發展、學生發展、專業發展、院校發展等層面。

個體發展是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條件。教師隊伍是一個專業化的集體,由數量眾多的教師個體組成,只有教師個體實現專業發展,教師隊伍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進程中,職業院校教師正經歷著從傳授知識與技能的“人師”,到企業技能創新的“能師”,再到服務技能型社會的“培訓師”等角色的轉化與融合過程[17]。

學生發展是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指向。在存在價值層面,教師個體發展是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的一面,而學生發展是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的另一面。教師隊伍的高質量發展必須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必須以提高學生的技術技能水平為指向,從而造就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專業發展是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的集體行動。專業既是教師施展專業特長的共同體,也是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協作平臺,專業與教師之間是相生相伴的緊密關系。對于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專業發展既是目標也是結果,是教師專業共同體為了共同目標和結果的集體行動。

院校發展是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的應然結果。職業院校的發展歸根到底是教師隊伍共同推動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的高質量發展必然促進職業院校的高質量發展,進而影響職業教育的整體高質量發展,反之亦然。因此,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厘清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與職業院校高質量發展之間的雙向因果關系。

(四)校企合作高質量發展的表征

職業教育的基本規律要求職業院校必須依托行業企業辦學,促進人才供給與市場需求全方位匹配,建立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協同發展的命運共同體。從世界范圍來看,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無一不是建立在校企緊密合作的基礎上,離開行業企業支持的職業教育無法保障人才培養質量,更談不上高質量發展。就目前而言,校企合作高質量發展重點在于提高校企合作辦學的針對性、實效性、時效性與滿意度等。

明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要素,提高校企合作的針對性。實踐教學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特別強調的環節,而校企合作的最大價值在于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實踐教學質量。職業院校必須明晰校企合作中實踐教學的核心要素,列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需求清單,有目的地設置合作項目與任務,才能有效提高校企合作的針對性。

推動校企雙方實質性合作辦學,提高校企合作的實效性。校企合作效率不高固然有各種原因,其中實質性合作辦學的比例較低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缺乏人員交流與真實項目的形式合作對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沒有實際意義。職業院校必須與行業企業開展具有市場效益的真實合作項目,才能提高校企合作的實效性。

瞄準產業發展的前沿需求,提高校企合作的時效性。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必然是能夠滿足當前或未來產業發展需求的行業人才,這就要求職業院校在開展實踐教學時必須考慮到教學內容的前瞻性與時效性,在設計校企合作項目時同樣如此,不能重復使用過時的或淘汰的項目和技術,而應該以最新的市場需求為準則開展合作,避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內容的滯后。

協調校企雙方利益共享,提高校企合作的滿意度。長期以來,校企合作存在“校熱企冷”的頑癥固疾,其根本原因在于校企雙方的利益訴求得不到充分滿足或對等滿足,企業的辦學投入沒有獲取相應的回報。職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必須在滿足自身人才培養需要的同時,充分考慮到合作企業的利益需求,只有校企雙方都能獲得較高滿意度的合作才是可持續的合作,才能激發企業參與辦學的積極性,進而實現校企合作的高質量發展。

(五)職業培訓高質量發展的表征

按照職業教育的類型教育定位,職業培訓作為職業教育的應有職能,為技術技能人才接受終身教育提供服務,是職業院校履行社會服務職能的重要延伸,是職業教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可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職業培訓的高質量發展。但是,由于歷史變遷、管理體制、理論認識等方面的原因,長期以來我國職業教育的培訓職能被弱化,職業培訓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自國家職業教育綜合改革以來,職業培訓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逐漸得到重視,尤其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階段,職業培訓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一般來說,職業培訓高質量發展主要表現在職業培訓的理念、過程、方法與效果等方面。

更新職業培訓理念,引領職業培訓高質量發展。由于職業培訓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中的地位更加明確,職業培訓理念就顯得尤為重要,職業培訓理念更新不僅能夠引領職業培訓自身發展,而且對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影響巨大。及時引入國際職業培訓新理念,對我國職業培訓高質量發展具有較好的借鑒啟示意義。

管控職業培訓過程,推動職業培訓高質量發展。職業培訓過程涉及職業培訓的所有要素,包括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工具、培訓條件等,甚至影響到培訓結束后的評估。因此,必須對培訓過程加強管控,避免職業培訓流于形式,從而保障職業培訓質量。

升級職業培訓方法,促進職業培訓高質量發展。在信息化時代,培訓方法日益多樣化,尤其數字化培訓工具與方法發展迅速,為職業培訓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因此,職業培訓必須充分發揮多種培訓方法的優勢,提高培訓質量。

重視職業培訓效果評價,保障職業培訓高質量發展。職業培訓效果評價既可以衡量職業培訓結果與預期目標的差距,又可以作為下一次職業培訓的參考依據,從而保障職業培訓的高質量發展。當前的職業培訓普遍缺乏效果評價環節,在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補上這一課。

參 考 文 獻

[1][7][9]李德顯,李穎芳,翁偉斌,等.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多維思考[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6):1-17.

[2]劉來兵,陳港.建設高質量職業教育體系:動因、框架與路向[J].現代教育管理,2021(11):106-112.

[3]朱德全,熊晴.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邏輯理路:價值與路向[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5):103-112.

[4]汪斌.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略[J].教育與職業,2022(13):36-41.

[5]王星,吳佳峻.邁向技能社會:理論基礎、內涵特質與現實挑戰[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22(3):17-26.

[6]李玉靜.新發展格局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邏輯與內涵[J].職業技術教育,2021(1):1.

[8]張健.職業教育質量治理的價值追問與提升方略[J].當代職業教育,2022(1):4-9.

[10]邢順峰.建設高質量職業教育體系 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3):12-18.

[11]周建松,陳正江.基于“雙高”績效管理的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研究[J].江蘇高教,2021(11):28-32.

[12]莊西真.論增值評價對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義[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4):12-17.

[13]楊建新.變革創新:引領推動新時代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J].江蘇高教,2021(1):116-120.

[14]任雪園.普及化階段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時代內涵、行動邏輯與實踐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20(34):41-46.

[15]景安磊,周海濤.推動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問題與趨向[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6):50-58.

[16]王學,劉艷.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與方向[J].教育科學,2021(5):21-28.

[17]向麗.高質量發展視域下高職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內涵與路徑選擇[J].職業技術教育,2022(10):53-58.

Abstrac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echnical tal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a skilled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es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s the main line, quality governance as the core, quality standards as the premise, quality evaluation as the guarantee, and reform and innovation as the driving forc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teacher’s group,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so on.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pecialty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teaching staff

Author? Cao Shuliang, professor of Wenzhou Polytechnic (Wenzhou 325035)

猜你喜歡
專業建設高質量發展課程教學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淺談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作用
高職院校新開設無人機專業的探討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