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評價初探

2023-06-14 01:09孔玉霞
數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教學評價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孔玉霞

【摘要】物理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對學生的探究能力、思維分析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具有一定促進性,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評價環節擔負著實驗導向和監督物理實驗教學質量的責任,是保證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本文結合新課程背景要求,分析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評價環節的意義,從構建評價目標、確定評價內容、選擇評價方式三個方面入手,提出相應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評價策略,以期進一步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的效果和質量.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教學評價

在新課程背景下開展教學評價活動,能夠幫助教師反思教學過程,認識到自身能力和教學設計中存在的不足,學生也可以在評價活動中了解到自身的缺陷,在學習中查缺補漏,提升自己.傳統的教學活動評價方式以考試形式為主,評價過程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難以實現當堂反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進步.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教師應積極轉變評價理念和評價方式,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推進教學評價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學習成長.

1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評價的意義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活動設置的根本目標在于通過組織開展實驗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物理知識,在實驗評價活動中提升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和開展實驗活動的興趣,促進學生成長發展.物理實驗教學評價活動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制定評價標準,對實驗教學的過程和最終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幫助教師正確認識教學活動和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改變教學管理方法、改革管理模式、更新教學內容、改善教學環境、調整學習狀態等方式不斷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在實驗教學活動中使教師和學生獲得雙向成長[1].

2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評價策略

2.1 依托教學內容,構建評價目標

新課程標準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同時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與實驗素養,在幫助學生掌握實驗技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嘗試用實驗的形式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出實事求是,崇尚科學的精神態度.基于此,教師在構建評價目標的過程中,可從物理實驗中涵蓋的知識內容出發,在實驗中驗證猜想和物理概念,總結、記錄實驗數據,并嘗試在生活場景中應用實驗法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實現知識的遷移[2].

例如 以蘇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八章第三課時“摩擦力”為例,本次實驗的主要目標在于幫助學生了解影響摩擦力大小的關鍵因素以及摩擦力的應用方式.在實驗中學生按照教師給出的方向開展實驗活動,準備木板、毛巾、光滑的木塊、線繩、彈簧測力計等設備,首先分別在木板表面和毛巾表面使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保證同等拉力的前提下對比二者的速度,以此確定物體表面的粗糙程度與摩擦力大小的關系.其次開展對照試驗活動,使用彈簧拉力計逐漸加力拉動木塊,確定木塊開始移動的最小拉力值后,在木塊上放置砝碼,再次測量目標從靜止轉向移動時的最小拉力值,對比讀數確定摩擦力與物體重量之間的關系.教師結合具體的物理實驗流程構建評價目標,認知領域目標.要求學生根據實驗結果自主分析實驗現象中蘊含的物理知識,并能夠使用正確的方式獨立完成實驗操作,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為此教師可在輔助完成第一組對照試驗后,要求學生自行結合猜想設計第二組驗證實驗,在自主設計實驗流程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2.2 結合實驗過程,確定評價內容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評價活動中,教師應結合具體的實驗內容設計評價環節,通常評價實驗活動需要從五個方面入手:第一,實驗原理表述.在實驗評價活動中要求學生結合自身對實驗的認識闡述實驗原理和實驗中的物理現象,分析開展實驗活動的意義以及作用.第二,實驗器材的選擇.在評價活動中引導學生結合實驗目標和實驗要求確定實驗器材的選擇.第三,實驗步驟的設計和編寫.實驗步驟設計是否合理,編寫中是否涉及細節部分不僅決定著物理實驗最終的成功率,也是決定物理實驗有效性的關鍵.因此實驗步驟的設計和編寫是實驗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四,實驗操作的熟悉程度.在評價活動中就學生對實驗設備的操作熟練度、數據記錄的準確性以及數據分析的嚴謹性進行打分評價.第五,實驗結論分析.實驗活動的最終目的在于驗證最初的猜想,通過驗證猜想確定事物之間的聯系性.實驗結論分析階段同樣也是學生歸納總結物理概念和物理公式的關鍵階段,因此需要納入到實驗評價活動中,成為評價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3].

例如 以蘇教版《九年級物理上冊》第十四章“電阻“為例,為驗證電阻與電流和電壓的關系,教師組織開展電阻測量實驗活動.在實驗評價活動中首先表述實驗原理,通過改變連入電路中的電阻線的長度改變電阻,以此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強度.為此教師在授課開始前應組織學生系統學習公式R=U/I,讓學生了解電流、電阻、電壓之間的關系.在實驗設備上包括電源、電鍵、電流表、電壓表、待測電阻、滑動變阻器和導線等.在實驗開始前注意確認電流表和電壓表的可用性,確保實驗能夠獲得成果.實驗步驟設計評價是決定實驗教學效果的關鍵步驟,學生按照電路圖連接電路,保持電鍵于斷開狀態,將滑動變阻器調整至最大值,分多次移動滑片,記錄測試結果,使用公式計算電阻值.考慮到檢測結果存在一定的誤差,因此在測試中應多次進行重復檢測,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在實驗教學評價環節中考查學生的實驗操作熟練度,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接入位置是否合理,數據是否在穩定后進行記錄,電阻調整操作是否規范,處理突發問題是否靈活等,根據評價結果為學生指出提升方向.在實驗結論分析能夠直觀反映出學生對實驗知識的熟悉程度,在本次實驗中學生通過實驗活動得到結論:電阻值=電壓/電流.教師通過實驗教學評價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實驗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以此對后續的實驗教學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進行調整,使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2.3 針對培養目標,選擇評價方式

不同類型的物理實驗的評價功能存在一定差異,部分實驗活動操作較為繁瑣,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驗實操能力;部分實驗活動涉及大量的實驗數據,需要操作人員對實驗數據進行記錄、整理和分析推導,重點考查學生的數據整合能力;部分實驗活動前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收集資料信息,重點考查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實踐探索能力.不同類型的實驗活動的評價目標存在一定差異,不同形式的實驗活動同樣需要不同的評價方式,以確定實驗的結果是否與預期培養目標相符合.

常見的實驗教學評價方式可大致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評價方式為筆試評價,即教師將實驗的原理、設備、操作方式以及涉及的理論知識以文字的形式整合記錄下來,根據自身的理解將其中的內容重新整理設計為試題,教師根據學生的作答情況確定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水平,以此保證評價結果的直觀性和準確性;第二類評價方式為實驗操作評價,教師給出實驗操作題目,學生根據題目完成實驗,教師提前設定得分報表,根據學生的實驗操作的完成情況評定成績;第三類評價方式為實驗操作與書面考察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在實驗評價活動中出具命題試卷,要求學生根據題目要求自行設計實驗流程,將實驗目標、原理和實驗操作以文字的形式寫下,并按照書面內容進行實驗操作,同步考查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和實操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優良基礎[4].

例如 以蘇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十章第四課時“壓強”為例,在實驗教學評價環節中,由于實驗活動的可操作性較強,因此教師可采取實驗操作與書面考察相結合的評價方式確定學生對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水平.在開始階段將實驗流程轉換為問題,借助問題檢驗學生對浮力原理的掌握情況:在浮力測試實驗中,需要將金屬塊浸入水中,根據液面示數和測力計示數計算物體所受的浮力,以下哪種浸入方式不能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為什么測力計的示數的差值能夠代表物體的浮力?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檢驗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掌握情況.

在實操環節正式開始前,教師必須結合標準實驗流程設定得分標準:在彈簧測力計下端懸掛金屬塊之前有無確認彈簧測力計的可用性和準確性;金屬塊有無全部浸沒在水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的計算是否與公式相符合;在對比實驗中有無將捆綁金屬塊的絲線可能造成的實驗誤差納入到實驗過程中.通過紙筆測試與實驗操作相結合的考查,模式教師可快速了解學生對物理原理和實驗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助于保障實驗教學評價結果的科學性.

2.4 引入學生互評,提升教學質量

教師可允許學生加入到評價活動中,讓學生成為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的評價主體之一,借助學生的信息反饋讓教師能夠更加客觀、中立地看待實驗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改善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的教學質量[5].

在學生互評活動開展方式的選擇上,教師可允許學生進行隨堂談論,在實驗教學活動完成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對實驗過程的想法,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反饋情況嘗試優化實驗教學方式,并在課上帶領學生對比新舊實驗活動之間的差異性,完成實驗教學活動的改進.此外教師還可嘗試引入網絡評價,支持學生通過發送電子郵件的方式說出自己對實驗教學活動的真實評價,方便教師對評價結果進行匯總分析,避免出現因考慮不足導致評價結果缺少科學性的情況,保證實驗評價活動的有效性.

例如 以蘇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為例,教師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結束后,引導學生在課上就實驗教學活動給出建議.部分學生結合試卷測驗題給出建議:題目中小明在實驗中先將蠟燭放在遠處,確保物距大于2倍焦距后測量物距,移動凸透鏡觀察光屏影像測出像距,最后記錄像的大小、正倒和虛實.學生認為問題設置僅是考查學生對實驗操作流程的掌握情況,題目難度相對較低,可根據可能在實驗中出現的多類情況增設假設性問題,例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無法成像,可能由哪些原因導致;蠟燭隨燃燒逐漸變短,圖像會發生哪些變化等.教師吸收學生提出的建議優化問題,使評價活動的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為學生的學習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3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實驗是學生探索物理知識的重要方式,實驗教學評價活動則是保障物理實驗教學活動有效性的關鍵,教師在授課中應以正確的評價目標、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組織開展實驗教學評價活動,并在活動中海納百川,悉心聽取學生的反饋意見,以此為基礎改進物理實驗教學活動,促進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1]梁國平.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5):241-242.

[2]林多斌.物理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20(10):291.

[3]杜東文.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J].科技資訊,2020,18(12):166+168.

[4]王林.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研究[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0,49(02):215.

[5]姚家泰.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新研究[J].才智,2020(10):24.

猜你喜歡
教學評價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小議初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
電容器的實驗教學
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認識和體會
幾何體在高中數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信息技術—Internet實用教程教學設計的思考與實踐
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認識和看法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