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音樂合唱活動組織策略探微

2023-06-23 23:06鄭燕玲
教師博覽·科研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合唱教學小學音樂核心素養

鄭燕玲

【摘要】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策略設計,教師要發揮音樂教學的美育作用、德育作用、智育作用,推出多種形式的合唱活動,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音樂合唱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情境、精選內容、豐富形式的教學手段,組織多種形式的合唱訓練活動,激發學生合唱熱情、傳授學生合唱方法、提升學生合唱能力,從而培養學生音樂賞析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核心素養

音樂學科學習活動形式眾多,合唱是最為典型的一種,學生對合唱有特殊情結,教師要做好教案設計。學生喜歡集體演唱,教師對學情信息做科學分析,針對性設計一些合唱方案,勢必對學生形成多重沖擊,也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音樂的熱情。教師設計生動有趣的合唱教學方案,不僅能夠形成學習激發,還能夠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培養其音樂創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品質。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合唱熱情

順應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合理運用情境教學法,依據教學實踐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和摸索,激發其內心情感和表達欲望,其助學作用更為明顯。

1.借助媒體設計情境

教師結合歌曲內容、知識點,借助媒體設計歌唱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自發扮演角色,能夠促使學生深度學習,加深實踐體驗,感受歌曲抒發的情感,進一步理解歌曲內容。教師設計情境化教學方案要對準學生學習心理,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自身情感。學生在真情實感中,自主探索合唱技巧,能夠提升合唱技能和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對準學生學習心理展開情境設計和投放,學生感官體驗更為深刻,合唱教程順利啟動。

如教學人教版小學三年級音樂上冊《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這是一首歡快的兒童歌曲,分為兩個樂段,第一樂段表現少先隊員遠大理想,第二樂段展現少先隊員堅定性格。在組織合唱活動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反復播放相關視頻,要求學生做模仿演唱。學生對這首歌比較熟悉,借助觀看視頻機會,對歌曲內容、歌曲情感、歌曲韻律、歌曲旋律等進行強化體驗,為集體合唱奠定基礎。這首歌曲屬于經典篇目,視頻信息極為豐富,教師利用媒體手段進行助學設計,引導學生展開模仿學習,學生主動感知體驗,對歌曲有了深入理解,確保合唱學習順利進行。學生對情境設計比較敏感,教師對學生感知體驗特點有充分把握,在對應設計和調度中形成學習契機。

2.師生互動示范演唱

小學生的基礎音樂知識、歌唱技巧知識都比較匱乏,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合唱質量和水平,需要對其進行示范和指導,讓學生從互動示范觀看中接受音樂信息。小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師生互動的示范演唱,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感覺,初步實現對聲調的把握。師生互動示范演唱,還可以讓學生及時跟上教學進度,快速有效完成學習任務。師生互動示范演唱,學生大多是跟隨性演唱,模仿屬性突出,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自然進入到模仿環節。

學生對合唱的理解大多停留在集體同唱的階段,教師對學生學習認知基礎有理性分析,針對性做出回饋,能夠為學生帶來鮮活的學習體驗。如教唱《放馬山歌》,教師利用媒體播放電影《劉三姐》插曲,引導學生對山歌對唱形式進行感知體驗。學生喜歡對唱形式,自然建立認同感。教師示范演唱《放馬山歌》這首歌曲,介紹云南民歌的特點,組織學生進行合唱學習。在合唱設計時,教師有意識滲透對唱內容,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對歌形式展開演唱訓練,學生參與熱情極高。因為對歌合唱帶有表演性質,學生主動性被激活,教師主動參與對歌活動,其訓練效果顯著。教師利用媒體手段進行助推設計,組織對唱活動,學生回饋積極,課堂學習氣氛活躍起來。

3.推出合唱比賽計劃

小學生好勝心強,喜歡你爭我趕的學習氛圍,教師適時推出合唱比賽計劃,有效激發學生的合唱熱情,讓學生在比賽展示過程中完成學科認知的內化。教師對合唱比賽小組的劃分,可以分為男生組、女生組,也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唱功進行劃分,體現異質分組標準,這樣能夠為不同群體學生帶來學習契機。經過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一些平時單獨歌唱時張不開嘴的學生,在合唱比賽時,其參與熱情明顯提高。

教師組織學生展開合唱活動方案設計,學生主動響應,其訓練價值更為豐富。如《愛唱歌的小杜鵑》,這是奧地利民歌,四四節拍,歌曲旋律歡快,充滿童趣,教師要求學生聆聽音頻材料,先體驗歌曲情感賦予,然后進行合唱方案設計。學生對合唱設計比較感興趣,教師要求學生設計合唱操作方案,為學生帶來創新探索學習機會。合唱方案包括內容眾多,合唱團隊組織、合唱分步設計、合唱訓練調度、合唱方法應用、合唱演繹組織、合唱效果評價等,都屬于合唱方案設計要關注的角度,學生進入設計環節后,教師要從技術角度進行支持,及時傳授一些設計方法。教師推出設計方案任務,成功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精神。

二、精選內容,傳授學生合唱方法

適合的才是最重要的,教師廣泛搜集合唱素材,從中篩選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音樂內容進行合唱訓練,滿足學生現階段的學習需求。教師適當增加輪唱舞臺演唱的訓練,配合合唱操作技法的講解,讓學生有效掌握合唱方法。

1.廣泛搜集合唱素材

合唱素材眾多,教師從教材、網絡、生活等多種途徑進行搜集、篩選、整合,可以為學生帶來更多合唱方案設計內容?;谛W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水平,教師對合唱素材的搜集以簡單易懂、節奏明快、旋律悅耳為準繩,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合唱內容,能夠讓學生快速進入合唱狀態,歡快、動聽的旋律,也能夠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喜愛,教師要做好篩選和重組工作,以提升教學設計適配性。

教師借助多種渠道搜集合唱歌曲,學生會積極響應,其訓練效果更為突出。如教唱《老爺爺趕鵝》,這首歌曲旋律活潑歡快,情緒飽滿,教師指導學生學唱歌曲時,設計了二聲部演唱,并從節奏角度進行引導,要求學生將老爺爺趕鵝進城的情景展示出來。為激發學生合唱主動性,教師搜集了相類似的歌曲作為合唱素材。如《蝸牛與黃鸝鳥》,學生對流行熱歌比較有感覺,教師應用多媒體播放歌曲,要求學生自行組成合唱團隊,選擇適合的操作方案,進行集體演唱活動。學生喜歡表演性合唱,教師利用學生喜歡的歌曲進行調度,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體驗。從學生歌曲演唱情況可以看出,教師教學設計是比較到位的,針對學生學習訴求組織合唱活動,其歷練作用更為突出。

2.增加輪唱舞臺演唱

為提升學生的合唱水平,教師增加舞臺訓練強度,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行合唱訓練,學生回饋自然,助學效果良好。教師先引導學生熟讀歌詞,再分配學生輪讀任務,最后再示范演唱。學生在熟讀歌詞和輪讀練習中,已經深入理解歌詞內容,對歌曲豐富情感有了直觀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的示范演唱順利引導學生觀察學習音準、節拍等,學生開始有效把握歌曲的音調、掌握歌曲的旋律。

如學唱《白鴿》時,學生熟悉歌曲旋律后,教師設計二聲部合唱方案,增加輪唱內容,感受兩個聲部表現出的和聲美。這首歌曲是對生命的贊美,對美好生活的歌詠,教師組織學生展開輪唱演繹時,對其情感表達提出要求,學生進入輪唱演繹環節,其情感對接自然達成,合唱進入演繹狀態。教師利用輪唱方式展開設計,組織學生進行演繹展示,為學生提供合唱表達機會。輪唱不僅是分聲部表演,還體現對歌曲內涵和情感的理解,學生利用輪唱機會進行歌曲表達,推動其歌唱思維的啟動。一個輪唱合唱演繹活動,成功激發學生演唱主動性,學生進入演繹環節后,其學習體驗開始豐富起來,從合唱感知體驗中找到內化的機會。

3.講解合唱操作技法

合唱比獨唱難點、疑點更多,對于學生來說,順利完成的難度更大,教師適時指導學生明確合唱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再針對這些重點、難點、疑點講解合唱操作技法,這樣可以助力學生逐一突破。每個學生能準確把握音律、音準,并獨立完成歌曲演唱后,再“化零為整”組織合唱活動,能夠提升學生合唱的準確性和整齊性,讓學生在掌握合唱操作技法的基礎上,提高其藝術修養。

《捉泥鰍》是一首歡快的兒童歌曲,其歌詞幽默詼諧,而且帶有情節性,學生比較喜歡。教師組織學生合唱訓練時,給學生講解一些操作要領。學生回饋積極主動,對合唱技巧展開積極研究,為合唱學習提供更多技術支持。這首歌曲適合小團隊合唱展示,教師鼓勵學生自行成立合唱演繹團隊,自主研究合唱方案,準備在班級內展示合唱。學生對合唱演繹活動比較有感覺,開始研究演繹方案,對歌曲旋律、節奏情感、樂器搭配等展開細化分析,逐漸達成一致意見。教師對學生合唱方案設計情況進行必要干預,從技術角度進行輸入滲透,幫助學生順利進入合唱訓練環節。

三、豐富形式,提升學生合唱能力

教師豐富合唱的教學形式,通過適時編配樂器助唱、推出律動方案、對接網絡學習的教學舉措,增加教學特色,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激勵,激發團隊合作興趣,提升合唱能力。

1.適時編配樂器助唱

在合唱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帶來自己演奏的樂器,并以這些樂器進行分組和合唱練習,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的樂器魅力。合唱中融入不同的樂器,激發了學生演奏、合唱的興趣和創造欲望。編配樂器為學生提供了演唱準繩,讓其根據樂器的提示來提高唱功,并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提高團隊默契度,為后期合唱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

合唱形式眾多,教師適時推出樂器助唱方案,勢必對學生感官帶來一些沖擊。如學唱《快樂的do re mi》這首歌曲,教師設計了利用鋼琴彈奏“do re mi”三個音節,讓學生跟隨演唱,并設計了音樂游戲,將這些音節與小動物形成關聯。學生開始學唱歌曲,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將動物形象與歌曲形成對接展示。學生對音樂游戲比較有感覺,都能夠主動進入到合唱演繹環節,模仿視頻動物表演,開始了合唱學習。為激發學生合唱展示熱情,教師要求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樂器,對歌曲進行伴奏嘗試。因為關涉音節很少,學生運用樂器進行演奏不存在太多困難,課堂展示氣氛活躍起來。合唱展示形式眾多,教師推出音樂游戲內容,將歌曲與動物表演結合到一起,創造出新穎別致的學習場景,學生感知體驗更為深刻。特別是樂器的加持,對學生形成感官觸動,教師利用鋼琴反復調度展示,學生對這幾個音符有了更直觀的印象。

2.積極推出律動方案

每首歌曲都有自己的節奏,教師要善于抓住不同音樂的旋律、節奏特點,引導學生探索歌曲的節奏,在探索中逐漸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在音樂合唱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讓學生進行賞析、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模仿、學習,其學習效果顯著。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練習,深入感知和把握節奏,構建了音樂思維體系。

學生對律動聲勢比較熟悉,教師從這個角度展開設計和組織,勢必形成合唱學習突破,其助學效果會更為突出?!斗▏枴肥且皇锥绦【珶挼母枨?,歌詞和音調模仿了法國號,學生對歌曲內容比較感興趣,教師借助律動設計機會展開合唱組織,學生回饋主動,教與學達成更多和諧。在合唱律動方案設計環節,教師推出圖形譜,利用肢體語言進行引導,讓學生創編律動演繹程序,在合唱表演中展示肢體語言,對合唱進行輔助表達。學生對律動方案設計比較有感覺,教師針對學生期待展開教程安排,學生主動參與合唱律動方案設計行動,在感官參與過程中建立學科認知基礎。為豐富合唱形式,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創意設計,推出了“接口唱”“指名唱”等助唱手段,與合唱形成多點對接,對學生形成感官觸動。

3.科學對接網絡學習

音樂素養的提高,需要多聽、多看、多練,教師在學科教學時,融入網絡學習內容,為學生展示更多的合唱素材和形式,讓其在眾多的音樂內容中形成分辨優劣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審美標準。教師引導學生模仿積極向上、朗朗上口的歌曲進行演唱和思考,形成自己完整的音樂體系,樹立正確的合唱理念。

在教學《我是小小音樂家》這首歌曲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導學,學生熟悉旋律后,教師拿出小提琴進行歌唱伴奏,學生感覺很新奇,歌唱學習進入嶄新階段。教師要求學生先傾聽歌曲演唱音頻,然后自主學唱,感受歌曲豐富情感內涵,最后是有感情演唱,組織多種形式的合唱學習。為提升學生合唱主動性,教師組織學生合唱演繹時,利用手機拍攝成音樂視頻,推送到班級微信群,組織更多家長展開互動評價,對合唱存在問題進行集體探究。學生家長從自身角度出發展開評價,雖然評價未必專業,但看到的共性問題很集中,說明合唱訓練中存在不少瑕疵和問題。學生主動進入到微信群中觀看家長評價,積極參與互動評價活動,將網絡學習推向高潮。

合唱在音樂學科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師依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音樂學科特性,對合唱教學進行科學改革,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音樂興趣。合唱教學的有效組織,不僅增進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也增強了學生審美能力、創造能力、探索能力、學習能力等,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宋隨月.核心素養下的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策略思考[J].學苑教育,2022(04).

[2]周玲.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策略及技巧探究[J].山西教育(教學),2022(07).

[3]劉偉.多元教學提升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17).

猜你喜歡
合唱教學小學音樂核心素養
淺談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生本理念下的高中音樂合唱教學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