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潭虎穴云川衛

2023-06-27 18:45劉媛
文史月刊 2023年5期
關鍵詞:明長城右玉縣衛城

劉媛

明長城云川衛城的遺址,位于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所轄的和林格爾縣大紅城村,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明山西行都指揮使司所轄。與云川衛同年設置的還有宣德衛(遺址在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縣)、玉林衛(遺址在和林格爾縣)、鎮虜衛(遺址在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這4個衛所的位置鄰近,與今山西省境內的朔州衛(遺址在今山西省朔州市,洪武三年設置)同屬山西行都指揮使司所轄,是今晉蒙交界附近修筑較早的一批明長城設施。

關于明早期云川衛城址的具體所在位置,有一些不同的說法,本文采納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學者張文平先生的觀點,他認為“云川”二字并非明代才有,早在金朝時就置過云川縣,那時候的土默川(今河套平原)稱云川,陰山古稱黑山、天山,而金云川縣的遺址在今小紅城村,明云川衛的遺址在今大紅城村。這兩座古城遺址均位于和林格爾縣大紅城鄉的渾河北岸,較大者位于渾河北岸邊,當地老鄉稱大紅城,稍小者位于大紅城東北的丘陵臺地之上,當地老鄉稱小紅城,兩村相距只有3公里。對于大紅城古城和小紅城古城,內蒙古文物工作隊的考古工作者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即進行過實地調查,認為大紅城古城為明代早期的云川衛治所,小紅城古城為元代的紅城屯田城。

云川衛城遺址所在的大紅城村,如今是大紅城鄉的鄉治所在,小紅城村為其所轄。這里地勢平衍、交通發達,鐵路在此設有“大紅城站”,高速公路的“和林南”出口近在咫尺,國道、省道、縣道等更是暢通無阻。全鄉的種植業、畜牧業較為發達,建材業也有一定規模,在晉蒙交界的長城帶范圍里,當地農民總體生活水平相對較高。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明長城資源調查報告》(文物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的記載,按照修筑時間,今和林格爾縣境內的明長城遺址有兩部分,一是最早在明朝初年就開始修筑的,稱為“大邊”,從涼城縣二道邊村西北進入和林格爾縣后,“向西南蜿蜒于丘陵漫坡之上,經山保岱村、上紅臺村,一直攀沿至海拔1500多米的黑臺山頂,而后翻越青草毛山,跨過驢圈溝,彎彎曲曲扎入好來溝。過好來溝后又環繞于黃土山丘中,經梁家十五號村、丈房塔村、黑臺子村、油坊溝村、大西溝村,過盤山進入清水河縣”。二是和林格爾縣的明長城二邊,為內蒙古自治區和山西省的界線,“起自蒼頭河西岸,向西南延伸,經和林格爾縣二十三村、四十二村和右玉縣二十五灣村,至轉角臺。隨后折東南大約1000米后,又折向西南,沿途經和林格爾縣前海洼子村、后海洼子村、十二溝村、磨扇凹村至樺林山”。翻過樺林山后,繼續沿著晉蒙界前行。

之所以有“大邊”“二邊”之分,是因為明朝疆域在不同時期的變化所致。從洪武二年(1369年)開始到洪武三十年(1397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明北部邊疆設置了至少40個衛所,分布于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甘肅省、陜西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從新疆哈密到甘肅張掖,從陰山到黑龍江上游外興安嶺,朱元璋時期明早期的北部邊疆綿延萬里以上。到明永樂時期,皇帝朱棣曾多次親征韃靼和瓦剌,戰場主要是今東北地區的東蒙古本部,史稱“五出三犁”之威。明廷繼續在北部新獲得的疆域增設衛所并駐扎軍隊,蒙元勢力被驅趕到了漠北,高原震駭,蒙古遠遁,“漠南無王庭”,疆域范圍達到巔峰。

明早期這種勢如破竹開疆拓土的狀態保持了40余年,到永樂后期,“京師、山西、陜西的北邊,洪武時為陰山潢河一線;永樂初內徙大寧都司于保定府,東勝衛于永平府及遵化縣,宣德徙開平衛于獨石堡,正統后韃靼牧地漸次南展,嘉靖以后遂以長城一線與韃靼及朵顏三衛為界,明朝在此一線上多次堅筑長城,至是已完成西起嘉峪關,東抵山海關的全線工程,稱為‘邊墻;又在宣化、大同二鎮之南及北直、山西界上筑有內長城,稱為‘次邊?!保ㄗT其驤,明時期圖二說,《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這“次邊”,即是“二邊”。這個范圍中的一些地方更有“三邊”存在,就是在其他位置又修了一道局部的長城,其來歷也都因為防衛變動的需要。

到明中期,隨著蒙元部落的“漸次南展”,云川衛也內遷到了今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早在明永樂七年(1409年),在今左云縣城已經設置了左衛,到正統年間云川衛也內徙到了這里,兩個衛都駐扎在今左云縣城。到清順治七年(1650年)兩衛合并,從兩衛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左”來自左衛,“云”來自云川衛,湊成了新的“左云衛”。雍正三年(1725年)撤衛設縣,稱左云縣,至今依然沿用此名,今左云縣的明城墻遺址依然完好。

和林格爾縣的古城遺址除了云川衛城,還有“盛樂城”?!洞筠o?!罚愔亮⒅骶?,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12月)中“盛樂城”詞條有如下內容:“盛”亦作“成”。古城名。故址有多處:(1)亦稱“石盧城”。在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西漢置成樂縣,為定襄郡治所。東漢廢。公元3世紀中葉,北魏祖先拓跋力微遷居“定襄之盛樂”,即此。 313年,代公猗盧筑城,以為北都。(2)北魏盛樂城有二:一為337年北魏祖先拓跋翳槐所筑,在盛樂故城東南十里;一為341年什翼犍所筑,《魏書·序紀》但說在故城南八里,故城不知所指,或以為即漢成樂縣故地。

上述內容涉及到3處古城遺址,涉及到不同年代。今和林格爾縣的“土城子”遺址,即唐代的東受降城。唐王朝建立后,為了抗擊后突厥的南侵,于景龍二年(708年)在黃河北岸的陰山以南地帶興筑了三座受降城,其軍事功能相當于明代的衛所,其中東受降城城址就在今托克托城內的“大皇城”。寶歷元年(825年),根據振武節度使張帷清的建議,將東受降城遷至北魏時期的盛樂城,位置在土城子遺址的北面。

土城子作為單于大都護府、云中郡、定襄郡等漢至唐代的故城遺址,城門、甕城、角樓以及建筑基址保存基本完好,城內街道依稀可辨。城址平面分三區,南區現存東墻南段和南墻,北區現存東墻、西墻、北墻和西南墻,中區現存東墻和北墻,可能是遼金元時期的城址遺存。城外發現了數十座從漢到唐的墓葬,曾出土北魏鑲嵌寶石金豬佩飾、唐三彩鸚鵡提壺等豐富文物,還有北魏和唐代壁畫墓等。附近還有長城的墩臺遺跡。土城子遺址旁有盛樂博物館,集中展示了這一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土城子遺址附近有蒙牛工業園區,“蒙?!弊鳛橹髽I,為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盛樂城往南偏西60公里有云川衛城遺址,南偏東南60公里處有明玉林衛城遺址,基本完好。云川衛和玉林衛之間相距40公里,三個城址形成一個正三角分布。玉林衛遺址在今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鄉榆林城村,山西、陜西、內蒙古的明長城沿線有好幾個用“榆林”命名的地方,各種明長城相關文獻中也常見。玉林衛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永樂元年(1403年)內遷到北直隸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宣德元年(1426年)復還舊治。正統十四年(1449年)遷治舊定邊衛城(今山西省右玉縣西北右衛城),與大同右衛同治。清順治七年(1650年)并入大同右衛,取其名中的“玉”字,改稱右玉衛,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右玉縣,這也是今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縣名的來歷。右衛城遺址在今右玉縣的右衛鎮,城墻、城門等皆保存完好。

“和林格爾”是蒙語,意思是“二十家驛站”,從秦漢時期的云中郡、定襄郡,到北魏公元386年建都盛樂,到唐代置單于大都護府,其后歷代都在今和林格爾境內設縣置郡,是內蒙古中部地區最重要的政治、軍事中心,是東、西方交流的一個重要樞紐,曾有長達1500年的繁華建城時期,明代早期依然是軍事重鎮,后隨著大明疆域南縮,這里地位逐漸低落。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在此置二十家驛站,遂有“和林格爾”一名,沿用至今。

猜你喜歡
明長城右玉縣衛城
山西省右玉縣的生態建設及其啟示
雅典衛城:希臘文明的象征
放眼明長城
庚子戰疫歌
山西省右玉縣:右玉生態羊成功入選為“山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探析山海關老龍頭的文化內涵
山西朔州右玉縣將再造林6277.9公頃
右玉縣:開展化解涉紀重復信訪舉報“百日攻堅”活動
衛城之光
衛城之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