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材料課程體系改革

2023-07-04 04:57張玉蘭藺錫柱
高教學刊 2023年37期
關鍵詞:線下教學雨課堂教學改革

張玉蘭 藺錫柱

摘? 要:雨課堂是連接師生的智能終端,它將線上和線下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賦予全新的體驗,改觀傳統的“填鴨式”授課方式,采用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授課過程中教師可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最大限度地釋放教與學的能量,推動教學改革;是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研發的一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教師和學生既可以線上交流又可以線下互動,以滿足每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為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實現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線下教學;教學改革;新能源材料;教學模式;雨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S1-0148-04

Abstract: The rain classroom is an intelligent terminal connect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It gives every link of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a new experience. It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cramming" teaching method and adopts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can give students more freedom, maximize the energ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promote teaching reform; It is a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ode developed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plus" education, which enabl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online and interact offline, and aims to meet the personalized needs of each student. It fully mobilizes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and then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Keywords: offline teaching; reform in education; new energy materials; teaching mode; the rain classroom

基金項目:2021年貴州省高等學校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基于綠色低碳下的‘新能源材料’課程體系改革”(2021211);2017年貴州理工學院混合教學模式課程建設項目“新能源材料導論”(2017HHKC12)

第一作者簡介:張玉蘭(1988-),女,漢族,山東泰安人,工學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新能源材料。

“雨課堂”是在線教育和學堂在線聯合的新型教學工具,是將PowerPoint和微信兩相結合到一起,建立起來的課前預習和課堂教學間的互動交流平臺,在上課前老師可以通過微信將預習課件和習題課件推送給學生,這樣可以及時溝通并反饋問題;實時答題、彈幕互動并可以采集課堂教學數據。教師和學生可以隨時登錄“雨課堂”,這樣來說師生間的互動突破了時間限制,可以隨時交流和學習,“雨課堂”極大地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新能源材料導論課程采用“雨課堂”輔助的混合教學方式,分線上和線下兩階段進行。線下即課堂教學,課堂教學采用討論式教學方法。教師將課堂時間分為知識點傳授時間、小組合作討論時間及展示時間。學生對部分相關知識點進行講解,學生提問,教師答疑;線上即視頻指導教學,課下教師發布觀看視頻任務,學生觀看相關視頻,可隨時發送學習心得或疑問,與同學談論問題,與老師互動答疑。線下和線上檢測,線上通過視頻觀看,隨機發布測試題目,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線下通過“雨課堂”發布題目,課堂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及對重要知識點的理解情況。此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的成功率高于單純在線學習或傳統課堂學習。對此次課程改革項目進行有效地設計、建設和實施混合課程,以促進學生深度有意義學習的發生。目前新能源材料導論教學資源較為豐富,課程可以討論的知識點相關熱點話題較多,課程體系改革將使用混合式教學,創新課程資源和討論式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可有效推進課程整體質量的提高,以期改善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達到促進學生專業核心知識學習效果提升的目的。

一? 自主學習理念

傳統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是課堂的主體,占據主導地位。教師將教學內容源源不斷地輸送給學生,此種授課方式常常會忽略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內心想法。而采用“雨課堂”輔助的授課方式,則以學生為側重點,學生可隨時對自己不懂的知識點進行反饋、標記,教授授課過程中可及時檢測到學生對知識點的接受情況,此種授課方式討論過程和講解情況占據了課堂的大多數時間,老師只是對學生觀念進行指導、點評、擴展和發散。如何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改觀傳統的“填鴨式”授課方式,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是教學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耙詫W生為中心”的授課方式可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知識消化吸收。

例如,在新能源材料導論授課過程中可讓學生了解如何將太陽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于電池材料中;如何對材料進行摻雜和改性,實現把水變成清潔無污染的氫能;如何提高并延長鋰離子電池的容量和壽命,進而提升電動汽車和手機的使用性能;如何把廢棄的生物質材料變成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能源。通過跟學生討論他們關心的與其生活息息相關的事例,引導他們對科學知識和科學問題產生好奇心,進而促進他們主動查閱文獻去了解相關知識的最新發展動態,實現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目的。

新能源材料導論課程自2018—2019第一學年以來一直采用“雨課堂”為輔助的教學模式,相比于之前的純教師講解的授課模式,雨課堂的引入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氛圍,授課過程中,通過雨課堂發布題目,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做題、收題、統計結果,此過程簡單、明了,可非常直觀地了解每位學生對問題的掌握程度,并根據統計結果及時調整自己的授課進度,進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采用“雨課堂”授課,發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比純講授方式有明顯的進步,線下教學后通過“雨課堂”推送作業和任務,學生線上完成并提交,此過程可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做到人人參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采用以學生為“主角”的授課模式,把學生的被動接收變成主動吸納,課堂上多拋出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緊張感,讓整個課堂氣氛嚴肅不失活潑。相比于以往的授課方式,采用“雨課堂”輔助的授課方式,學生懂得了提出問題、思考問題,進而提高了整體的授課效果。

從知識體系的構建來看,首先經歷的階段是知識的講授和傳輸,這個階段主要是由教師負責,然后則是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此階段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但是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這兩個階段是分開的,知識的講授和傳輸是在課堂中完成的,對于第二個階段則需要學生自主獨立完成,由于缺乏授課教師的指導,所以學生在對知識的理解方面會存在問題。而“雨課堂”授課要求學生在課下借助各種網絡工具來自主完成知識的講授和傳輸階段,結合教師的線下授課講解,學生能夠提出自己疑問,通過和老師的交流溝通,完成答疑解惑的過程,進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的效率。

雨課堂和傳統課堂的區別在于自主學習的動力。雨課堂輔助的授課方式需要學生在授課前完成知識的預習,并對應完成教師推送的作業,此種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模式能夠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能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教師可根據“雨課堂”統計的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面對面授課,并在課堂上對錯誤率高、疑問多的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深入講解,進而有效起到答疑解惑的紐帶作用。

二? 課堂知識內化理念

“雨課堂”為輔的教授方式,采用的是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式?!皩W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能得到很好的體現。教育的最終目標即:受教育者能夠通過教育得到自己所需的技能。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案設計時,應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所需技能進行制定和完善。授課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及引導者,在授課前會對課程的主要知識點、疑難點,進行安排分配,引導課堂的節奏,提出合理的建議,使討論更加有意義;而作為課堂受體的學生則需完成分組討論、答辯、提問環節。最后,授課教師根據學生對內容的完成情況及學生的疑問進行深入講解和答疑。

此過程中,學生可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授課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充分展現出其獨特的個性,教師在此過程中亦可發掘出學生的特長,充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傳統的授課方式下,教師為教學的主體,學生僅僅作為課堂活動的受體,被動地接收知識點,對于授課過程中的疑問不能及時獲得解答,不能展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這也是我們在傳統課堂上所遇到的困境。

傳統模式下的課堂教學與“雨課堂”輔助的授課方式最大的區別在于課堂知識內化和知識傳授順序不同。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師在課堂教授知識為主,學生需要在課下完成的只是消化和吸收;“雨課堂”輔助的教學方式,學生可根據教師推送的知識點,借助網絡平臺在授課前完成自主學習,并在課堂上通過提問、答疑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完成對知識的內化?!坝暾n堂”輔助的教學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協同學習及探究學習的學習習慣,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新能源材料導論授課過程中,課程內容改變過去只講傳統能源材料的弊端,課堂上以提問-問答的形式引導式導入課程。提出討論問題:什么是二次電池?如何提高二次電池的壽命?授課時以手機電池為例,逐步展開二次電池的概念、二次電池的工作機理、影響二次電池壽命的因素,并在“雨課堂”發布問題,步步引導并檢測學生對重要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以學生為主體的授課理念是將學生主動探索和教師指導融為一體。教育決定著國家未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經過激烈的高考競爭后進入高校,高校老師大多以完成教學工作量為主,教學方式的創新能力有限,學生學習效率低下。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不同,“雨課堂”輔助的授課過程致力于在課堂上建立師生對話式的交流教學模式,營造融洽相處的氛圍,搭起師生之間了解、溝通的橋梁,通過師生之間的不斷深入交流,彼此熟悉,使得課堂環節活躍、生動,極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相互進步的基礎,因此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諧溝通的平臺;其次,教師需要主動、認真傾聽學生的建議,給予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積極、大膽地發表觀點,讓知識點在爭辯中變得生動;小組答辯后,授課教師對知識難點、重點進行補充和答疑,這樣能夠起到“眼前一亮”的教學效果。

互聯網時代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坝暾n堂”充分利用了網絡工具進行教學,主要的教學方法是通過題目推送、自主學習、分組討論和師生交流等。教學手段也非常新穎,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同時微課視頻和聲像資料可供同學們及時查漏補缺、鞏固知識。學生可通過授課教師自行錄制或是下載的微課視頻提前預習上課內容,由傳統的先教后學,轉變為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

三? 教師能力提升理念

傳統的“填鴨式”或者“朗讀式”教學過程中PPT播放得太快導致有些學生速度跟不上,又或是單純的記錄來不及理解相關知識,導致效率低下。不同于傳統的授課方式,“雨課堂”輔助下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應變能力、領導和團隊協作能力等。此種授課方式可以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評價學生。學生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的同時,還提高了其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

“沒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就很難培養出高水平的創新人才?!币氤蔀橐幻细竦摹按笙壬?,這就要求教師“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這就要求教師在線下教學過程中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如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如何變“被動填塞”為“主動吸取”。新課程的改革對于我們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課堂質量的好壞是評價課堂成功與否的標準,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專業修養,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備好課,做好課程設計。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體系難以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潛能,掩蓋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同時,課堂教學的質量也難以保證。教師應根據授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調整,不斷地豐富并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實現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

“雨課堂”輔助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并發現問題,此種教學模式,對教師的個人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教師僅僅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是不夠的,也應該將書本上的理論與實際的教學情況相結合,量身打造出符合自身教學理念和班級教學現狀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同時增強自信心。

授課過程中,良好、輕松的學習氛圍的營造,以及小組討論和答疑過程,都要求授課教師具備優秀的組織能力和過硬的專業能力?!坝暾n堂”輔助的混合教學模式倡導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因此授課教師在提升專業技術能力的同時,還需不斷地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采用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授課教師可提前把授課相關的知識點錄制成視頻,課前推送給學生觀看,不僅可以節約時間,也可以提高課堂效率。此外,學校也應提供配套硬件設施,更好地幫助老師和學生完成“雨課堂”輔助的教學過程。

四? 課堂“現代化”理念

“雨課堂”是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研發的一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教師和學生既可以線上交流又可以線下互動,以滿足每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為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坝暾n堂”的教學目標是將教師由課堂管理者和知識傳授者向學習知識的指導者和促進者進行轉化,教學模式亦由課堂講授和課后作業向課前自主預習和課堂積極討論進行轉變,與傳統的教學目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同時“雨課堂”也更加注重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設置了“不懂”按鍵和彈幕功能。

此外,“雨課堂”可實現簽到、答題、討論等功能,有提高教學互動的作用。授課前進行掃碼簽到,共享PPT,一方面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另一方面老師通過雨課堂的共享PPT,學生能夠標記遺漏的知識點并對難點問題標記反饋給授課教師。課后,學生能夠迅速翻閱課堂記錄,來鞏固遺忘的知識點,對于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反復觀看PPT,也可以停下來仔細思考或做筆記,還可以通過“雨課堂”向老師尋求幫助,答疑解惑。此種授課模式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學生的學習個性化。與此同時,授課教師可以精準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作為鑒別學生課堂聽課情況的“課堂表現”使用。被預警的學生也可以及時了解自己在全班同學中做題的速度和準確度,進而快速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

通過“雨課堂”,授課教師可在課前將預習題目推送給學生,里面可涵蓋下節課的知識點、思考題、課程相關的視頻等,通常在新能源材料導論授課前,會同時推送相關的測試題,便于學生對自己自主學習的效果進行檢測,也便于授課教師檢測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掌握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進而利于教師在課堂授課環節快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通過課前預習,學生能夠快速抓住知識點,并針對自己不懂的難點問題與老師的課堂授課內容進行匹配,進而最大化地提高課堂效率,帶著問題有目的地聽課可有效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更有效地體現學生的學習收獲感和滿足感。

五? 結束語

新能源材料課程是和科技發展緊密相關的,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對該課程的教學進行一定的改革探索,結合“雨課堂”靈活教學方法,可以深化課程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學習,逐漸構建出適應現代授課的教學方式,建立教學的資源庫,同時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技術,擴大學生的學習途徑和老師積極互動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準備課程教學內容時,也要對書本內容的講授進行創新,這樣不僅能跟上社會科技的發展,也為培養個人素養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雨課堂”也僅僅是一種教學工具,教學效果的提升關鍵也在教師能否合理地利用,更好地控制教學節奏,在現有的教學環境下不斷變革、改進現有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馮麗娜.混合教學模式理念探析[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11):68-70.

[2] 葉維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廣西教育,2019(11):183-184,186.

[3] 張肖,孫冬蘭,陳京,等.基于以學生為中心的新能源材料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輕工教育,2022,25(6):83-89.

[4] 丁春榮,張筱丹.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農業信息技術”課程為例[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22,43(12):139-144.

[5] 胡鵬,李福元,易麗娟,等.課程思政+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下的醫藥數理統計課程教學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2(42):52-54.

[6] 阿力木江·吐斯依提,菊春燕,劉潤香.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法在高?!蹲匀坏乩韺W》課程中的設計及應用——以新疆農業大學為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2,5(21):170-173.

[7] 董亞潔,裴亞南,王鑫.雨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以新能源與節能技術教學實踐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9(21):34-37.

[8] 劉永剛.“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育模式在研究生學位課教學中的實踐——以《能源材料化學》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9,6(36):129-130.

[9] 張玉蘭,藺錫柱.大學生智能手機普及下的“新能源材料導論”課程改革[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14):99-100.

猜你喜歡
線下教學雨課堂教學改革
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雨課堂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高校室內設計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探討
提高《電工基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
雨課堂在經管類本科經濟法教學中的微應用
信息技術環境下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的構建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