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高職校外頂崗實習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23-07-10 05:54易水發
廣西教育·C版 2023年4期
關鍵詞:頂崗實習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本文闡明高職校外頂崗實習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校企之間未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共管模式、校外頂崗實習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步邊緣化、學校對校外頂崗實習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覆蓋不足等問題,提出“雙管齊下”構建雙主體協同育人模式、“內引外延”整合多方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因勢利導”借助信息平臺增強思政教育的時效性等策略,以期有效提升廣西高職院校校外頂崗實習這一特定群體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關鍵詞】高職學生 頂崗實習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12-0061-04

廣西高職院校目前多數采用“2+1”的實踐教學組織形式,即學生先在學校學習兩年,再進入企業參加頂崗實習一年。廣西高校每年到校外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人數多、實習時間長、地域分布廣、學習任務繁重,稍有松懈,就容易產生一系列思想問題,因此研究和加強頂崗實習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是具備南方電網五省區唯一完整覆蓋電力產業鏈的專業群體系的高職院校,學校實行的是區內典型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2+1”辦學模式。本文基于學校近年來辦學實踐,討論高職校外頂崗實習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以期為廣西同類型高校校外頂崗實習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鑒。

一、廣西高職校外頂崗實習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近年來,廣西“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聯合辦學模式下的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和推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主要體現在校企合作辦學活躍度不斷提升,課程思政理念不斷推進,合作辦學模式不斷創新升級等方面,但在高職校外頂崗實習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校企之間未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共管模式

在“雙主體”協同育人的趨勢下,廣西高職院校與企業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上存在管理協調度不高的問題。主要體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教育主體多元,協調難度增大。到校外參與頂崗實習的學生具有準員工和在校大學生的雙重身份,造成了企業和學校交互影響的多主體管理局面。多主體管理容易導致相互推諉等現象,甚至出現“八龍治水”無水可喝的窘境。二是校企雙方立場和出發點不同,導致在協調育人上各自為政。高職院校以培養綜合應用型人才為己任,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理想信念、職業道德、職業適應能力、人際交往水平和法紀意識;企業以追求利潤為目的,以節約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為主,抱著把學生培養成為企業準員工的目標行事,因此雙方在同一客體教育中存在差異性,在協同育人的思想認識上容易漸行漸遠。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外循環系統不順暢,存在學校與企業之間對接不到位的問題。據筆者2016—2021年曾走訪的廣西區內100多家頂崗實習企業調查數據統計,對于制約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60.3%的企業認為是缺乏校企雙方交流的平臺,45.7%的企業認為是缺乏合作機制。在實際操作中企業認為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是學校的事情,而學校認為學生出了校門進了企業,就由企業全盤接管。甚至在學校內部教務處、招生就業處、學生工作處、二級學院之間出現對接不暢的現象。

(二)校外頂崗實習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步邊緣化

職業教育的公益性和企業趨利本質之間的矛盾導致頂崗實習的校企雙方長期處于錯位的狀態,存在“校熱企冷”的半邊熱現象。一方面企業將生產效益最大化擺在首位,更重視培養學生技能以滿足崗位需求,不愿意耗時耗力投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企業接收學生實習需要負擔大量的人、財、物和學生管理的成本,且不愿意承擔管理學生的風險、擔心實習生打亂正常的生產秩序,很多企業不愿與學校合作。二是存在一定的安全生產隱患。電力行業和相關企業電氣崗位都屬于高危風險崗位,一旦發生安全或者操作事故,校企雙方將面臨巨大的損失。如2016年廣西某高校供用電專業學生在頂崗實習中發生高空觸電墜落造成人身傷亡的重大事故,給企業生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企業認為能做好安全管理和業務管理已十分不易,再難分出精力兼顧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學校也難于向企業提出關于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硬指標,以至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為企業生產和安全管理讓步。三是社會現實思潮擠兌思想政治教育空間。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提出,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四個主要要素的變化,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和方法、教育環境,它們之中的一個或者多個要素發生變化,思想政治教育都會呈現出新的復雜局面。學生從較為單純的校園環境到復雜的社會環境,必定受到各種社會思潮沖擊,引起思想政治教育的沖擊效應,即“學生在學校里面聽的是一套,在社會實踐中的見聞是另一套”,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功效。

(三)學校對校外頂崗實習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覆蓋不足

一是參與校外頂崗實習人數多。在大力推行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背景下,廣西高職校外頂崗實習人數眾多。如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2022屆參與頂崗實習人數達4 089人。二是實習途徑多樣化,學生以分散實習為主。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中明確規定,頂崗實習學生的人數不超過實習單位在崗職工總數的10%,在具體崗位頂崗實習的學生人數不得高于同類崗位在崗職工的20%。當前頂崗實習主要有“2+1”人才培養模式(校內學習2年,校外頂崗實習1年)、“2.5+0.5”人才培養模式(校內學習2.5年,校外頂崗實習半年)和分階段頂崗實習等教學組織形式,高職院校組織學生頂崗實習一般有學校安排推薦、企業主動招納學生、教師利用個人渠道推薦學生實習等途徑。因此高職學生參與頂崗實習不可避免出現區域分布廣、實習地點多、人員分散性大、難以集中管理等問題,傳統的集中教育手段已經不能滿足分散實習為主的頂崗實習需求。三是工作性質參差不齊。學生分散在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私營企業、民營企業實習,不同性質的單位、不同實習崗位的工作范圍和作息時間各有不同,以南方電網及各電力行業生產類企業為例,水力發電站和風能發電站地處偏遠山區,生產性崗位以“三班倒”為主,單位性質和工種形式不同,對頂崗實習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參差不齊。如廣西電網公司可以通過黨校、培訓中心等載體開展實習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其他私營企業則由于條件受限,難以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二、提高高職校外頂崗實習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途徑

校外頂崗實習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通過建立完善的機制,明確劃定職責、明確權限使各方認識到自身責任,才能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確保企業、學校、學生三者實現各方目標。學校主要采取以下路徑開展有益嘗試。

(一)“雙管齊下”構建雙主體協同育人模式

一是建立“雙主體”協同育人模式。學校搭建“學校(企業)—指導教師(思政教師)—企業師徒制”為主線的雙線育人網絡,明確了專業指導教師、輔導員、企業師傅的思政任務,形成校內循環和校外循環雙系統運行(如圖1模型所示)。教務處負責頂崗實習統籌管理,與企業商定人才培養方案,檢查監督頂崗實習指導教師完成任務;頂崗實習指導教師負責學生日常管理和頂崗實習成績考核,并與企業跟班師傅溝通實踐教學情況;企業跟班師傅負責指導考核評價學生頂崗實習情況,協助企業管理學生,向學校反饋實習情況。具體以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保槔?,學校以“雙導師制”為基礎,通過推行頂崗實習“五項制度”,即企業導師制、指導教師責任制、輔導員管理制、學生周記制、合作考核制,與湛江寶鋼分公司、柳州發電有限公司、麻石水力發電廠、南網超高壓輸電公司平果局等合作企業共建頂崗實習生協議師徒制,形成了具電力特色的現代師徒制。

二是建立校企有效溝通機制。各二級學院與教務處、學工處、招生就業處、馬克思主義學院主動聯動,進企業開展常態化頂崗實習巡查,讓學校思政工作走進企業。學校主動對接企業需求,每年按照電力能源類、財經管理類、智能制造類劃分,分專業大類精準舉辦了專場“學生頂崗實習暨預就業雙選會”,為校企頂崗實習合作提供了平臺。學校以校企合作發展理事會為平臺,與廣西電網公司、大唐電力廣西分公司等76家行業企業構建了“行校聯合、引企入校、廠中建?!钡壬疃热诤袭a學研模式。與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等幾十家電力行業公司成立了職教集團。100%的專業或專業群建立了校企合作理事會分會,100%的專業建立了專屬校企合作渠道,為頂崗實習生思政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內引外延”整合多方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學校通過“內引外延”的路徑,整合多方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開展對頂崗實習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提前盤活校內思政教學資源。學校明確要求在大學生職業指導課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專業實習實訓相關課程教學中注入思政元素,納入教學檔案檢查。學校將“兩課”教育與“工匠精神”進校園相結合,在校園中讓企業先進文化進課堂,如開展“勞模工匠進學校 思想教師進企業”等活動。學校還每年召開頂崗實習動員會,加強學生思想認識、人際交往、安全教育等培訓,如根據電力行業安全保障要求高的特點,學生必須通過安全工作規程培訓考試方可上崗,解決企業的心理負擔。二是構建“網絡平臺、網上e黨支部、思政工作室”三位一體思政教育模式,解決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學校通過在企業設立思政教師工作站,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由校園延伸到企業,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第二課堂。如學校電力工程學院與南寧電廠開展“黨建聯創點亮萬家燈火,校企共育‘五愛電力工匠”特色課堂,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保衛南寧電廠的真實事件為原型打造了《守望光明——南寧電廠保衛戰》特色情景劇,增強了電力行業實習學生的職業政治素養。三是依托企業資源搭建思政教育平臺。學校充分利用企業的大型國企黨校、團校資源,聯合企業合作辦班,組織學生就地開展黨團社會實踐活動。在企業內部成立頂崗實習生臨時黨支部,聘請企業校友擔任校外黨建指導員,推動黨員頂崗實習“1+10”制度,即1名學生黨員聯系10名學生,以此實施網格化管理,抓好學生思想教育。四是用好企業先進文化、勞動模范這些活的思政教育素材。如以“人民電業為人民”服務宗旨、“萬家燈火,一網情深”等先進企業文化理念等對專業頂崗實習學生進行企業文化培訓和考核;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優秀校友唐勁軍頒發聘任證書,成立了唐勁軍大師工作室,并聘請其為工作室首席專家。企業勞動模范和優秀員工的故事生動活潑、貼近學生生活,具有正向作用,能發揮榜樣的力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三)“因勢利導”借助信息平臺增強思政教育的時效性

學校還“因勢利導”,借助信息平臺增強思政教育的時效性。學??偨Y近年來開展在線教育的經驗,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將信息技術的創新優勢與校外頂崗實習教學模式有機融合,這對開展校外頂崗實習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有裨益。具體而言,學校一是依托校園數字化平臺,建立學生校外頂崗實習學生專門管理平臺。學校通過清華混合式教育管理平臺,啟動了“一站式數字校園平臺”和“混合式教學在線平臺”,建立了專門的頂崗實習管理課程。學校通過“校友邦”信息化平臺對頂崗實習進行系統化管理,如教務部門可以利用平臺監控指導老師和學生頂崗實習的全部工作流程;指導教師可以利用平臺發布頂崗實習任務、在線解決學生實習中遇到的問題、收集和批改學生實習周記與報告等;學生可以利用平臺考勤打卡、提交實習周記和實習總結、辦理頂崗實習手續、在線咨詢技術問題或學習困惑等。二是創建新媒體平臺,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空間。充分利用學校官網、易班、微信公眾號、抖音號等新媒體,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專欄。如學?!耙装唷敝行拈_設了網上思政教師工作室、輔導員工作室等網絡教育陣地,注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及時教育和服務學生。三是開展紅色教育網絡實踐課程。通過依托超星學習平臺、騰訊課堂等開展紅色教育網絡實踐教學活動,實行線上教學,通過開展知識競賽、攝影比賽等豐富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通過“互聯網+思想政治理論課遠程協同教學平臺”定期對校外頂崗實習學生開展遠程思政教育。通過學校官方微信公眾號“青春電職院”、思政教育專題App定期推送思政元素的文獻、視頻和鏈接,加強思政教育的覆蓋面。

綜上所述,高職學生校外頂崗實習期間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接受社會檢驗的重要時期,是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對接的關鍵點,該時期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規律,又具有其特殊性。廣西高職校外頂崗實習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站在“一盤棋”的高度,形成政府、企業、學校三者合力,通過構建協同育人機制、整合校內外多種教育資源、搭建信息化平臺等,推動校企雙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發力,才能有效促進廣西高職院校校外頂崗實習這一特定群體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質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邱偉光,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吳修榮,魏立琴,呂玲花.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J].遼寧高職學報,2014(4).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大學生就業研究專項課題“后疫情時代廣西高職畢業生就業創業助力鄉村振興路徑研究”立項(2022ZJY1595)、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2022年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學習通+團隊探究學習的《中國共產黨歷史》課程混合式教學實踐研究”(2022JGY06)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易水發(1983— ),廣西灌陽人,法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 羅異豐)

猜你喜歡
頂崗實習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實踐
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職業院校創業法律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校企合作學生頂崗實習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化途徑分析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職院校大學生頂崗實習存在法律問題的成因分析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