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策略探究

2023-07-12 06:05胡洋洋
基礎教育論壇·上旬 2023年7期
關鍵詞:探究學習獨立思考課堂提問

胡洋洋

摘 ?要:課堂提問是教師通過問題設計的方式引導學生有效認知知識、探究問題的重要途徑。為了改善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缺乏探究性、問題質量低、問題缺乏創新性等方面的問題,文章立足創新教學的角度,著重探討教師改進課堂提問方式的對策,以期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獨立思考;探究學習

以問題為主線展開教學,是教師凸顯數學教學探究性、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重要舉措,能夠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問題意識,并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主動圍繞數學問題展開深度學習。課堂提問是教師開展問題探究教學的有效手段。它不僅可以有效改善傳統數學課堂中學生的淺層學習問題,還可以改善學生探究能力薄弱的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優化課堂提問方式,啟發學生的學習智慧,促使其主動展開問題探究學習。

一、小學數學課堂提問面臨的教學困境

1. 淺層提問現象明顯,缺乏探究性

部分教師設計的課堂提問內容具有淺層性,難以真正起到激發學生思維活力、促使學生展開深層思考等方面的作用。這意味著在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內容沒有得到科學優化,也就沒能真正發揮課堂提問的作用,不利于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2. 過于注重問題數量,問題質量不高

部分教師走進了課堂提問教學的誤區,認為自己提出的數學問題越多,越能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其不斷對問題展開分析與探究。然而,教師過于注重增加課堂問題的數量,卻忽略了問題的質量,導致學生只是緊跟著教師的提問流程來開展問題探究學習,這種教學現象并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提高。

3. 課堂提問過于標準,忽略學生的創造性

部分教師仍根據傳統的教學框架來設計課堂問題,課堂提問內容一成不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過多地控制課堂提問環節,這會讓學生在對課堂問題展開探究學習時,難以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創新策略

1. 以動手操作活動為載體進行課堂提問

動手操作是體現數學教學實踐性的重要活動。教師若是以動手操作活動為載體,在課堂中對學生提出合適的數學問題,可以激發學生在動手操作活動中的探究學習欲望,使其根據實踐體驗,對數學問題進行深入地分析與解決。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以下統稱“教材”)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這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動手操作活動中來。在此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長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異同點?學生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把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內涵,并了解這兩個圖形的基本特點,才能對這兩個圖形的異同點進行深入的對比與分析。在動手操作環節,學生可以利用直尺和手中的A4紙制作長方形和正方形紙片,然后觀察這兩個圖形,歸納它們的異同點。為了促進學生展開深度學習,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出問題:如果給你一個長方形紙片,你可以從中剪裁出一個正方形嗎?若反過來呢?你會怎樣剪裁?理由是什么?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加深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關系的理解。學生在剪裁符合要求的圖形時,可以靈活地利用自己學到的新知識來解決問題:如果要在長方形紙片里剪裁出一個正方形,只要在長方形紙片中剪裁出一個四條邊相等、有四個直角的圖形即可;如果要在正方形紙片里剪裁出一個長方形,則剪裁出一個對邊相等、有四個直角的圖形即可。

2. 依托多媒體情境展開課堂提問

多媒體教學情境是指教師依托多媒體技術手段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教師在情境創設過程中使用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能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官,使其對知識產生探究的興趣。為此,教師在借助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時,可以在已有的情境氛圍中提出一些有效的問題,讓學生在直觀的教學情境體驗下,主動對問題進行分析,從而使學生根據其中的有效信息探尋解決問題的具體思路。

例如,在教學教材四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演示四邊形的變化過程,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四邊形是如何變成平行四邊形的,又是如何變成梯形的。同時,學生還可以直觀地理解平行四邊形與梯形之間的差異。教師可以抓住機會提出問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長方形、正方形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系?當學生解決了這一問題后,則能夠不再混淆這幾個幾何圖形,也可以在解決這幾個幾何圖形的問題時,借助幾者之間的緊密關系尋找不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對此,教師也可以提出新的問題:若要求解某個不規則四邊形的面積,那么它可能會被分割成哪些常見的幾何圖形?如何求解這個不規則四邊形的面積(圖略)?借此,學生可以在課堂提問環節獲得更佳的數學解題學習效果。

3. 在合作探究學習活動中加強課堂提問

在課堂提問環節,教師不僅要注重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還要適當加強生生之間的互動。有效的互動能夠幫助教師及時獲得教學反饋,從而靈活調整教學內容或者教學方式。對于學生而言,他們也可以從有效的活動中加強學習交流。尤其是在以問題為主線的課堂互動中,更能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對此,教師可以依托合作探究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展開互動交流的學習欲望,并增強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使其主動圍繞教師提出的課堂問題展開合作探究學習,在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合作探究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教材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一)”這節課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我們究竟怎么去觀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有什么不同?根據這樣的課堂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圍坐在一起,從不同的方向對某個物體進行自主觀察,然后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自主繪制出從自己的角度看到的視圖。在畫出各自的視圖之后,教師可以換一個物體讓學生展開新一輪的觀察,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抓住恰當的時機,繼續提出問題:如果只知道其中一個視圖,那么我們可以知道這個物體的全貌嗎?學生根據這一問題展開合作探究時,給出不同的答案。這是因為雖然某個視圖相同,但是不代表其他視圖也相同,對應的物體原形不只有一種。此時,學生的思維更活躍,能夠保障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創造性學習效果。

三、結束語

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影響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教師應該充分重視課堂提問的作用,并加強對課堂提問這一教學環節的優化與調整,設計出能夠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深入思考、創新思考的課堂問題,讓學生在問題探究學習活動中進入思維碰撞交流的良好學習狀態,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鄺孔秀,劉芳,勞金晶. 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提問的現狀與改進策略[J]. 課程·教材·教法,2020,40(10).

[2]徐生斌. 豐富提問方式,讓學生在精彩的問題中創新思維:小學數學課堂高效提問策略分析[J]. 學周刊,2020(12).

[3]慕克鴻. 有效提問 ?推動高效課堂: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5).

[4]巨靈慶. 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23(6).

[5]高藝藝. 數學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策略研究[J]. 當代家庭教育,2023(1).

[6]張鑫.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探討[J]. 讀寫算,2022(31).

[7]雍唯貞,張富宏.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策略與有效實踐[J]. 基礎教育論壇(下旬刊),2022(7).

猜你喜歡
探究學習獨立思考課堂提問
教育的目的是獨立思考的培養
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談獨立思考
淺析小學數學悅趣化探究學習的策略
關于導學案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
教師在地理探究式教學中的作用
數學課堂提問七要
職高office2010教學之我見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誘,實施生本化初中語文課堂提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