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化”景觀與城市品牌的文化整塑

2023-07-13 14:33孟威
人民論壇 2023年12期
關鍵詞:淄博城市形象媒介

【關鍵詞】新媒體媒介化 城市品牌 社會心理 文化治理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山東淄博,這座默默無聞的小城,近期因“燒烤”出圈而成為閃亮的“網紅城市”。在新媒體平臺上,有關淄博的信息、話題頂流傳播熱度不減。各地慕名而來的打卡群眾,在淄博形成巨大消費風潮,迅速帶活了當地經濟。淄博的爆紅,看似基于特殊時期過后集體消費回溫的偶然,實則蘊含著城市品牌文化整塑的必然道理。

從傳播學、社會心理學、品牌理論與公共管理學相結合的角度來看,淄博燒烤能夠形成一種新的城市品牌文化現象,主要在于媒介化創造了傳播奇觀,情感傳播催生了有效社會動員,貼近公眾心理深化了城市吸引力、深層文化意義輸出提升了城市形象認同度、各界力量積極參與促進了社會協同治理與責任共擔,展現出一以貫之的文化傳統和新時代治理理念的價值融合。思考文化對于城市形象整塑的深層作用,本文提出,構建與社會治理密切相關的城市品牌,是實現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媒介化思考:輿論“帶火”一座城市

在人們的印象中,淄博是一座小城市,面積不大、人口較少,自然資源和文化底蘊豐厚。近來這座小城因“燒烤”這種極為常見的大眾美食而天下聞名,究其原因,最為直觀的莫過于成功的“媒介化”宣傳。

“小餅烤爐加蘸料,‘靈魂燒烤三件套”可謂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不僅國內重量級媒體都關注到了這座城市,英國路透社等國外媒體也“看見”了淄博,加之不同國家網民的艷羨跟評,更是讓淄博美味聲傳海外。的確,媒體報道給力地助推了淄博出圈。但在新媒體時代,比任何一家機構更為重要的是,“媒介化”已成為一種形塑社會的新力量,可以說,“媒介化”創造了這座城市品牌的傳播奇觀。

理論認為,步入信息時代,國家、社會都不可避免地要面臨“媒介化”的轉型。① 藉由“媒介化”形塑,一個小事件都可能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但“媒介化”并不是一種自定義、封閉的媒體間的信息轉化,而是一種能夠呈現開放性和多元互動、往復的文化關系?!懊浇榛蓖ㄟ^勾連多種因素,能夠使媒介物躍居中心,進而推動人們理解它的全部?!白筒尽钡某鋈φ恰懊浇榛边^程的生動說明,這一過程主要經歷了三個輿論階段:

第一階段,1、2月份可稱為輿論的萌芽期。最初是暖心故事“大學生心懷感恩組團坐高鐵去淄博擼串”通過媒體進入大眾視野,隨后,一批美食博主奔赴打卡爭曬音視頻,網紅博主們詳細發布了“淄博燒烤的正確吃法”。由此進一步引發人們關注:為什么吃燒烤要去淄博?“淄博燒烤”怎樣吃更嗨、更有趣?第二階段,3、4月份輿論高潮期到來。淄博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介紹“淄博燒烤”美食品牌有關情況,推出一批“淄博燒烤+”特色文旅主題產品,制定發布“燒烤地圖”“公交專線”“教吃視頻”等系列鼓勵措施,使更多人熟悉了這座城市。4月8日,有打假網紅大V現身說法:通過隨機挑選測評,淄博10家商戶無一缺斤少兩,這一實地驗證成為驚喜網絡的重錘,隨著好評如潮輿論引爆,越來越多的人向往淄博躍躍欲試。第三階段,4月中旬到5月輿論進入擴散期。淄博關注熱度持續升高,不僅國內重量級媒體紛紛點贊關注,影響力又進一步延伸到海外。

據千龍智庫大數據平臺監測顯示,1月1日至4月7日,社交媒體中關于淄博燒烤的信息量達到63.2萬條,日均信息量0.65萬條;“打假”視頻流出后,微博、新聞的相關信息量劇增,微博占比從11.5%上升至22.2%,新聞占比從12.8%上升至14.0%。4月8日至4月24日,新媒體日均信息量增長了39倍。網絡大V人均發帖2.6篇。新媒體中淄博燒烤相關信息達到507.8萬條,淄博相關信息超過1700萬條。

在淄博的“媒介化”過程中,人們開始不僅僅關注當地燒烤,淄博這座城市也被反復強調、凸顯,激發了更多觀者對完整城市形象的了解,當越來越多細節被發掘被描述被觀看,“媒介化”形塑的力量便顯現出來。社交媒體傳播、平臺網紅參與、主流媒體助力、食客現身說法、政府聯動運作,廣大消費者觀點、情緒的溝通發酵,這些多維立體的傳播方式在公眾頭腦中催生了一個關于淄博的“特殊全景”——未見其實先聞其名,“好客”“熱情”“誠實守信”,成為人們評價淄博的關鍵詞,建構起人們對于淄博城市整體形象的前置性經驗,進而演變為一種強大的說服力。

淄博形象的“媒介化”是在社會化媒體中,通過多媒體傳播形式、官民共構的傳播主體、參與行動者以及主題式框架共同形塑的。一是個體:眾多個體意見的表達雖然看似窄播,但無數次地重述交織,使話題熱度不衰。二是地方政府:在民間話語引發輿論的同時,地方政府迅速反應、積極應對,抓住機遇及時介入,回應社會關切。政府部門熱情好客和周到體貼的舉措出臺,將公信力恰到好處地挪用到媒介之中,起到了借力推力的作用,拉足了網民好感,使官方話語承接了草根話題,起到了替代性議題設置和拉升城市形象的作用。三是引流人物(KOL):網紅大V在地測評接著將好感度再次推到頂峰,使傳播話題更加貼近并沒有因官方宣傳色彩的顯露而淡出。四是主流媒體:其跟進敘事提升了城市關注度。

一波波傳播主體交互呼應,生成、成就了人人關注的傳播對象?!白筒尽痹掝}框架被漸次打開:“誘人美食”“打卡景觀”“便利的交通”“真誠地待客”,餐飲、旅游、消費、娛樂、文化等主題依次浮現,鎖定了認同的目標,引導了行動的方向。微博、微信、短視頻、熱搜話題榜……多媒體描述下的淄博城市呈現多樣化腳本、情節或線索,經過輿論、認知的拼接,連貫起來,產生了亞里士多德所說“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塑造出一副“媒介化”自成一體的淄博全景,城市知名度鵲起,城市形象迅速提升。

感人故事:情感傳播中的社會動員與城市價值升華

營銷整合理論認為,情感是消費者選擇品牌的重要因素。② 消費者一旦認同品牌,并注入一定的情感,就會對品牌生發出穩定的忠誠度。通過刺激消費者頭腦中業已存在的“感情結”——包括人們珍視、難忘的生活經歷和人生體驗,能夠喚起并激發情感,建立消費者與品牌的密切連接。

“淄博燒烤”背后,有一段打動人心的故事——在2022年疫情期間,山東大學120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因為隔離需要被分配到淄博,得到了淄博市政府暖心的照顧與善待。在他們隔離期結束即將離開這座城市的時候,當地政府體恤學生們遠離親人長期吃盒飯的辛苦,特地訂下全城燒烤攤店為學生們餞行,并發出疫情結束后再回淄博市臨淄區的真誠邀請。學生們返校后念念不忘那頓燒烤所飽含的重意深情,于是在2023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懷著致謝和感恩之情,帶著同學和朋友來赴再聚之約。這段溫情的故事進入網民視野,人們為之動容,使“淄博燒烤”從一開始便帶上了出圈的情感吸力。

從心理學角度看,情感展露個人對周圍以及自身行為的感受和態度,不僅是作為一種感性的思考而存在,也會外化為某種表達方式。傳播學研究表明,情感誘發通常離不開幾種要素的作用。一是所關聯的事件。二是詳述、敘事。對于接受者一方,生動細致的故事講述,可呈現出帶有某種價值觀的文化生活狀態。建立在意義共享基礎之上的情感,通過媒介符號傳遞,能夠引發他人或群體的共鳴。

如果說“淄博燒烤”的原初故事觸動了公眾的內在真情,那么,其后一個接一個真實故事在這座城市的上演,則全方位喚起了人們正向、積極的情感共鳴。通過媒體平臺,人們看到,淄博老板娘為趕高鐵小伙1V1烤串,淄博司機假期免費接送外地游客,網紅市場八大局附近72小時趕工晝夜不停,警察夜巡燒烤夜市為民解憂,文旅局長變身推薦官誠意服務……溫暖的小故事連接成串,每一細微處的努力都給公眾帶來感動,從不同角度彰顯了這座城市的溫度。輿論因而對淄博給予了積極、充分的反饋與肯定,越來越多的人在網絡上共情、評論?!白筒?,你努力的樣子,感動到讓人哭泣!”這句被主流媒體與自媒體博主反復引用的話語,傳達了公眾對于“淄博燒烤”出圈的情感認同。

情感交流與信息互動同步,讓城市形象認知在被了解和喜悅中拓展。直播、幽默小品、短視頻、文字報道等多種敘事方式的結合,立體化傳情達意,強化了公眾好感和城市吸引力。不僅如此,比之于其他傳播狀態,情感傳播持續時間較長,且不受其他情境影響,有行動導向的效果。若與個人目標聯系起來,有助于增進對目標價值的感知。研究表明,正向回饋能夠帶動情感,進而轉化為內在動機,提升人對行動的信心。③從陌生到了解,從感動到親密,情感傳播的連接和互動,賦予淄博城市品牌以附加效應——推進了公眾與城市的親和關系。情感傳播悄無聲息地引發出趨向性動機,發揮出社會動員和行為導向作用。而這種基于情感的強連接,也使城市品牌價值得以提升。

契合公眾心理:城市品牌的文化意義輸出與吸力

傳播學關于受眾的研究揭示了一種選擇性心理現象:人們在接受信息時更愿意接受那些與其原有知識相一致的信息。消費者在品牌塑造的過程中,選擇性心理同樣存在。如果一個品牌能夠與消費者已有的觀念產生關聯,則有助于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容易達到建立品牌網絡和連接關系的目的。因此,品牌塑造的過程,也是探索和拿捏公眾心理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滿足公眾心理需求并努力將其引領到更高的精神層面,對城市而言是一種能力的檢驗,對于消費者,則是一種文化觀念的提升。

在新媒體全面打開公眾視界的當代,城市品牌對于旅游消費者的心理吸力一般源自四個方面:一是象征性。城市的風貌、功能、品味能夠展現出一種文化意義,成為消費者自我表達的一種方式。二是情感價值。消費者能夠從城市品牌的選擇中找到情感上的寄托或共鳴。三是審美意蘊。通過走訪城市確認一種生活情調或風格。四是文化認同。城市所具有的文化傳統或氛圍有助于提升精神境界,獲得心靈慰藉。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分為生理、安全、愛和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等層次。馬林諾夫斯基的研究則表明,社會需要包括知識性,規范性,反思性,意向性的需要。④消費者進行品牌選擇時,上述需求構成他們的內在動力。此外,動機還會受到價值觀、文化、社會習俗等方面的影響。經濟標準、知名度、群體作用也是構成優先選擇的要素。淄博城市品牌“媒介化”傳播、城市的功能發揮及當地的作為,契合了公眾的選擇性心理以及心理動機形成的復雜性動因,不僅引導了消費,也成功地實現了城市品牌的文化整塑。

●“媒體化”城市的首因、暈輪效應,第一時間引發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懊浇榛背鞘兄阅軌虼騽庸?,其關鍵在于引發了首因、暈輪兩種心理效應。首因效應即在交往初期,由于最先接收到關于對方某個外部特征的信息,進而對其產生其他方面的認識,這些因素綜合成為第一印象,會對接收者行為指引和交往行動產生重要影響。暈輪效應是指人們在對事物進行認知和判斷時,常常從局部出發,進而擴散得到總體印象。淄博的“媒介化”過程中,親歷者的描述和渲染,極大影響著公眾對城市品牌的第一印象。之后的諸多特色消費、服務信息,細致到位的形象化解說、官方推介,讓公眾通過媒介更多了解這座城市。第一印象在互動傳播中,像光環一樣放大,一次次撞擊公眾內心,將城市形象定格,激發起他們對于一座美好城市的向往。

●惠民舉措滿足消費者追求“性價比”和時尚的理性消費心理。旅游消費,最符合普通大眾心意的關鍵詞莫過于“性價比”。點開各種各樣的“淄博燒烤”視頻,人們聽到見到太多的一個詞就是“好吃不貴”,網友曬出的消費單據和價目表讓人對價格一目了然:“肉串一塊、兩塊”“人均消費五六十吃得飽飽的”,這種物美價廉的實惠激發出消費者久違的親切感。進“淄”趕“烤”的專列、專線出行便捷,同樣是因為滿足了年輕人“特種兵式”的旅游時尚,契合他們“極限省錢挑戰”“時間管理大師”的理性消費心理。

●全民參與的文娛聯歡帶來幸福感的回歸。當前,放松身心、提振精氣神成為熱切的群體性渴望。在淄博燒烤引發輿論關注的初期,多數人是奔著燒烤而來,但到了當地,他們感受到被熱烈歡迎被尊重的快樂,在自發性合唱舞蹈大聯歡、娛樂爆棚氣氛的感染下,人們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了狂歡、慶祝的熱潮中。對這種身心愉悅的快樂感受,有網友感慨:“是人民的幸福感的體現”“不禁激動得熱淚盈眶?!?/p>

●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交織體驗,提升消費群體的精神文化層次。淄博是古代齊國之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經典語錄,正是孟子見齊宣王時民本思想的流露。子牙垂釣,管鮑之交;聊齋故里,陶琉名城,千年積淀的齊風古韻,賦予了這個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旅游資源。近年來主題園林、影視基地的建立,又給它增添了現代文明的光彩。傳統文化與市民化城市的現代感交織,帶給人們的不僅是新鮮感、放松的心情,也是一種別具一格的文化體驗。文化意義的輸出和生產,使消費“淄博燒烤”的魅力超出了物質享受層面,而上升到精神追求的領域。

服務、治理交融:全員共構的城市形象與人文氣質

城市形象是“人們對城市的主觀印象,是通過大眾傳媒、個人經歷、人際傳播、記憶以及環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⑤ 建構城市形象,不僅是構造城市外表,更要構造城市內涵——即文化。城市文化集中體現城市的群體素質和精神個性,是構成城市軟實力不可或缺的要件,是一座城市凝聚力和吸引力的源泉。城市的形象建構越突出鮮明、越具有文化氣質,其對外的影響力和輻射力越強。外界對于城市文化的認知和理解,無外乎三個層面:城市理念、城市的視覺印象及城市人行為。其中,視覺印象最具感性色彩,人的行為最直觀,而城市理念則需要通過服務和治理實效加以感知。

在經濟、科技獲得迅猛發展的當代,治理現代化水平成為體現城市文化理念、建構城市形象的重要指標,公共管理學研究認為,治理現代化具有如下的特征:第一,注重治理主體的多元化。第二,治理目標的人本性。第三,治理方式的法治化。第四,治理過程的合作性。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城市治理現代化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觀導向,將治理體現于以人為本的公共服務之中。

淄博出圈,不僅因為有燒烤有美食有感人的故事,也是城市治理現代化理念的一次探索和實踐。在公眾視野里,淄博人的努力讓人刮目相看——居民會給游客贈送免費的灌湯包,司機看見外地車會主動讓道,市場商鋪經營規范,沒有虛假宣傳……政府方面,積極加大城市宣傳、推出便民措施,規范市場整治、做好旅客服務。政府發布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倡議讓利于客、讓路于客、讓景于客。市場監管部門對食品安全、社會治安、消防安全等方面進行嚴格檢查,不僅讓旅游消費者放心,也拉滿公眾的好感度。

“沒有什么流量密碼,有的是政府,是人民,是善良?!边@是網民對淄博城市形象的評價。熱情、好客、樸實、真誠,這是公眾給出的城市氣質標簽?!白プ⌒聶C遇,實現新突破”這是媒體賦予淄博城市的贊譽。新加坡《聯合早報》稱,當地政府到位的助推舉措,正是淄博走紅的“幕后推手”。海外網友點贊說:“這離不開當地政府的高效執行力。全在細節里?!薄案蓛粽麧?,組織有序?!薄罢嫦M业膰乙材苡羞@樣的節日?!币患H民服務舉措的落地、一個個體貼入微的服務細節,以需求為己任、融合服務推動社會治理,公民與政府協作行動,共享利益共擔責任,將城市品牌構建與社會治理現代化密切連接,體現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和追求。

建立與公眾的密切關系是發掘和提升城市品牌價值的大命題

城市作為一種符號性標志,不僅附著在外觀、行為等有形可感之物上,更是理念與文明的投射。文化對于城市形象的建構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傳播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新媒體的加入使傳統傳播方式得到改觀,融合傳播塑造了新的傳播環境,媒介化社會正在打開。對于城市來說,媒介已不僅僅是一種工具,而是演化為一種新的生成方式和依賴方式?!懊浇榛笨梢詫⒊鞘械膬r值推到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期的高度。相應地,如何借力媒介實現自我,也成為城市管理者不能回避的新課題。

媒介對于城市價值的發現只是品牌形象建構的第一步。在此基礎上,對于用戶,即消費者的了解和貼近,是持續城市美好印象的關鍵因素,這來自兩方面的效果實現:一是公眾情感的調動,二是社會心理需求的滿足?,F代公眾,一方面更遵從個性,接受信息的目的性更強;另一方面,對于接受對象的選擇更具自主性。同時,公眾已不再是“單向度”信息和觀念的被動接受者,他們能夠也樂于參與到城市品牌的生產推廣中去,讓城市形象在公共傳播中無限放大。因而,一座城市建立與公眾的密切關系至關重要。了解公眾的體驗、讀懂他們的需求、激發他們的情感,提升他們的好感,進而喚起他們的行動和忠誠,是發掘和提升城市品牌價值的大命題,也是城市提升影響力的要義。

城市文化融于城市的綜合展現之中,包括歷史、市容、人群、行業、服務等方方面面,與城市治理密切相關。輸出城市文化、提高文明的吸引力,也是一種高關聯度的治理實踐。其中,點點滴滴的細節都會影響消費者對于城市內在品格的詮釋。因此,從消費者出發,立足于服務,將治理現代化理念融入親民、惠民的服務舉措中,協調整合各方力量、激發公民的主人翁意識,綜合各種因素生成并延展城市品牌附加價值,共同成就中國城市現代化大目標,對于管理者來講,不僅是形塑城市形象的文化策略,也是一種具有遠見的務實戰略。

“十四五”時期,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我國正在全面開啟大眾旅游時代。如何將文旅文章做得出彩,讓越來越多城市美好形象為世人所接納,進而更好地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價值追求,管理者可以從淄博現象中找到靈感和啟發。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網絡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導)

【注釋】

①Hepp A.(2013),The communicative figurations of mediatized worlds.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8(6), pp. 615-629.

②任啟江:《品牌解碼: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創建》,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4年。

③Fishbach, A. and Finkelstein, S.R. (2011), ‘How feedback influences persistence, disengagement, and change in goal pursuit, in Goaldirected Behavior, Psychology Press, Hove, East Sussex, U.K., pp. 203-230.

④孟威:《網絡互動:意義詮釋與規則探討》,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年。

⑤[美]劉易斯·芒福德:《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年。

責編/谷漩 美編/陳媛媛

猜你喜歡
淄博城市形象媒介
千年瓷都演繹淄博陶瓷之美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文雅清虛 淄博文石
書,最優雅的媒介
鏡中武漢:城市形象的傳播與認同
芻議沈陽城市形象與效益
歡迎訂閱創新的媒介
2015年《第一財經周刊》“新一線”欄目的城市形象呈現
城市形象研究路徑綜述
關于淄博窯系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