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下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策略

2023-07-17 12:26王靜璧
中小學班主任 2023年12期
關鍵詞:語言表達能力策略研究小學語文

王靜璧

[摘要]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強調教育結果,以學生最后的成果為教育出發點,強調能力本位和成果的實用性。本文從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個維度入手,從成果導向理念的“反向設計、以學生為中心、持續改進”三個要素出發,基于確定學習成果、分層學習成果、評價學習成果的實踐理路,探討基于該理念的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小學語文;語言表達能力;策略研究

一、確定學習成果,反向制訂培養目標

1.了解差異,確定個性化成果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認為,只要學生努力都能獲得學習成功。此處的“成功”指向的是每位學生專屬的頂峰成果?;谏鲜隼砟?,在幫助學生確定頂峰成果時,應充分考慮學生間的差異,準確把握每個學生的學習軌跡,及時了解每個學生的目標、基礎和進程,按照不同需求,培育個性化成果,并據此匹配不同的教學方案,形成“一生一策”的科學成長體系。

2.反向設計,制訂多層次目標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強調的反向設計以最終目標為起點,反向進行課程設計,開展教學活動,從而滿足所有邁向頂峰成果的教學的適配性。結合不同學生基礎水平的差異情況,筆者將語言表達能力成長體系設置成如下三個能力階段:傳達自我的語言表達能力、感染他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創生作品的語言表達能力,以此構建語言表達能力成長體系的全過程。

二、分層學習成果,螺旋構筑成長階梯

1.設置“雙路徑、三梯度”能力目標

語言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二者相輔相成,所以應從兩個維度著手開展活動。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強調“逐級達到頂峰”。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可以用不同的時間,通過不同的途徑和方式來達到頂峰目標。因此,筆者將學習進程分出兩條路徑、三個梯度,打造“雙螺旋”上升成長體系,學習目標逐級上升,最終達成頂峰成果,如下表格所示。

設置能力目標時由易到難,梯度合理,能夠激發并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給予學生前進的動力。

2.提升口頭表達能力的具體策略

細化訓練分項,養成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從發音、吐字入手,糾正學生普通話不規范、口齒不清等問題,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規范感;從語速、語調入手,糾正學生朗讀、表述時矯揉造作的腔調,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自然感;從斷句、邏輯重音入手,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邏輯感。

緊扣教材內容,進行規范的口語表達訓練。用好教材中閱讀課文、語文園地和口語交際這三類課型,將口頭表達訓練融入教學環節中,實現教材利用率最大化。比如,在閱讀教學時,教師可利用朗讀、背誦、造句、仿說、復述等手段引導學生學習如何規范地表達。

依托校本課程,開發廣闊的口語表達場景。結合學?!氨硌菖c播音”特色課程,從更專業的角度給予學生指導。利用學校的播音功能室,搭建沉浸式活動場景,以此增強學生的表達欲望,鼓勵學生走上舞臺,在多樣化的語言實踐活動中提升口語表達自信心。

3.提升書面表達能力的具體策略

字詞訓練筑牢文本基礎。文從字順是一篇好文章的最低要求。在學生的書面表達中,錯誤主要集中在錯別字和病句這兩方面。因此,教師要先將學生的字詞基礎打牢,再增強學生積累詞語的意識,能夠根據語境選擇恰當的詞語來表達。

思維導圖搭建邏輯脈絡。思維導圖直觀形象,符合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的特點。寫話教學時,教師可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確定寫話中心,提煉關鍵詞,構建文本框架,選擇恰當的寫話素材。

教育戲劇深化情感內蘊。小學時期的學生內心情感豐富而敏銳,有很多奇妙而獨特的認知,我們要保護好這份童真,鼓勵學生將內心的情感生動地表達出來。教育戲劇就是一種能夠激發情感的教學手段,將其融入寫作教學中,創設戲劇場景,將細節具象化,在演繹中體會內心波動,將情感體驗向縱深延展。通過戲劇化的互動,有助于讓學生建立起更深層次的情感聯結,更易外化為文字表達。

三、評價學習成果,持續改進實施策略

1.階段性評價,持續調整教學實施策略

每完成一個階段的教學活動任務,我們都及時進行階段性評價,把握每個學生學習成果的達成度,同時考量下一個階段的教學實施策略是否需要調整、改進,形成“評價→反饋→改進”的有效閉環。具體從以下三個方面落實:第一,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意愿,持續優化培養目標,讓目標與學生的內部需求相符。第二,以周、單元、學期為單位進行成果反饋,持續改進階段要求。第三,結合教學研討,凝聚教學智慧,持續改進教學活動,讓教學始終與階段目標相符。

2.多元性評價,全面評估學生學習成果

為了全面、客觀、準確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使評價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首先,要保證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教師評價重在指導,從專業的角度給予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上的評估,并提出指導性建議,幫助學生為早日達成學習成果找到努力的方向;學生評價重在促進,同學互評有利于增進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讓他們取長補短,在互評中調整內在需求,提升學習內驅力;家長評價重在激勵,有了家長的陪伴教育,有利于學生樹立自信心,也有利于學生獲得多方的指導意見。其次,要保證評價手段的多元化。為了響應“雙減”政策的號召,也為了更好地適應低年段學生的身心特點,除了常規的評價手段之外,教師還可以創造性地開發“語言能力游戲闖關”“云上朗誦展演”“書面語言能力成長手冊”等評價手段,實現課內與課外、線上與線下、作業與游戲相結合,最終形成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語言表達能力成長體系構建策略,遵循反向設計原則,契合新課標中對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教師結合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預期效果,開展雙維度、多梯度的教學活動,全面評價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依據評價采取改進措施,并持續伴隨整個教學過程,形成“目標要求→教學實施→評價反饋→改進與提升”的能力提升路徑,有效推動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偉民,許小娟.成果導向教學:讓教與學可見[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1,29(S2).

[2]劉霞云.OBE教育理念下大學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研究[J].滁州學院學報,2020,22(06).

猜你喜歡
語言表達能力策略研究小學語文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堂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探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培養
高中英語書面表達問題分析及策略研究
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策略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