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下現代農業經濟發展趨勢研究

2023-08-09 08:23王欽梅
新農民 2023年21期
關鍵詞:經濟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振興

王欽梅

摘要: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業經濟呈現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為更好地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國家積極推行鄉村振興戰略,并將其作為重要戰略目標之一,推動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和進步?;诖?,本文簡單討論鄉村振興戰略下現代農業經濟發展趨勢和存在的問題,深入探討發展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經濟發展;現代農業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而在此過程中,現代農業經濟發展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難以滿足現代化進程的需求,為更好地促進農業經濟的轉型升級,應深入研究鄉村振興戰略下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策略,并結合當前我國社會背景與農業發展現狀探究具體改進措施。

1 鄉村振興戰略下現代農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1.1 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是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最常見的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一些地區的農村農業生產結構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主要是因為當地經濟水平較低,農民對相關產業發展的投入力度不夠,因此導致當地農業生產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第二,一些地區的農民沒有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以及行為方式,在種植過程中存在嚴重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第三,一些地區和部門對土地進行開發過度使用導致耕地資源被嚴重浪費,影響了當地農民收入水平。

1.2 土地資源利用率低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我國的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因為人口增長速度過快、城市用地緊張等因素導致耕地減少。同時,由于農村土地流轉制度不完善和農業產業化程度較低等原因,導致土地資源利用率降低。

首先,一些農民法律意識淡薄,不能認識到土地流轉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要措施,沒有認識到土地流轉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業產出的有效途徑。其次,農民素質低、傳統思想根深蒂固也是制約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最后,土地資源保護意識薄弱、管理水平不高也影響著農業生產效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后,需要不斷提高農村人口素質和文化水平等方面來提高農民生產質量和數量及提高農民收入水平。

2 鄉村振興戰略下現代農業經濟發展趨勢

2.1 農業經濟結構進一步調整

從傳統農業轉向多元化農業是發展趨勢,現代農業經濟已經不再是單一的發展模式,而是形成了一種以多元化產業為基礎的現代農業經濟體系。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的農業經濟結構發生了較大轉變,傳統糧食生產逐漸轉向現代高效農業發展。比如,在糧食種植方面,隨著我國對化肥農藥施用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農作物化肥用量越來越少,而有機、綠色等農產品化肥使用量卻在不斷增加。再比如在經濟作物方面,隨著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完善,我國經濟作物產量逐步提高。同時我國還積極鼓勵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使其成為促進現代農業經濟的重要產業部門,例如以稻米、小麥為代表的農作物加工產業和以蔬菜、水果為代表的農副產品加工產業。

2.2 農業科技水平進一步提高

隨著國家對農業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農業科技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農村地區,由于土地面積較小,導致農業種植的面積和產量都比較有限。然而,在農村地區也有許多農業科技推廣人員,他們通過各種方式宣傳自己,吸引了更多的農民加入農業科技隊伍中來。另外,為了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依靠先進技術來提高產量和質量。例如:在生產中要重視農業科技的推廣,可以采取多種措施來實現農作物高產目標,要不斷加大農產品加工技術推廣力度,并促進農產品加工業向深加工方向發展,在農產品種植過程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

2.3 農業生產的規?;讲粩嗵嵘?/p>

在農業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規?;a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主要體現在規?;乃讲粩嗵嵘?。隨著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也發生了改變,這就導致更多農民會選擇將土地流轉給新型農場經營模式。在農村改革之前,農民擁有土地后就可以直接承包給他人種。這也導致了一部分農民放棄土地外出務工,這大大降低了農民收入并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未來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應以規?;a為主要手段,提高農業經濟質量和水平,這樣才能推動農業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2.4 現代農業經濟模式多元化

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以及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體系的不斷完善,農產品的加工也越來越成熟。通過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持,提高了農產品自身質量,使產品更具競爭力。同時,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我國已經形成了一系列以農產品加工為核心的產業體系,包括農產品的深加工以及對特色資源進行深開發等領域。這些領域都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方向,這也是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的現代化農業經濟發展趨勢之一。隨著我國農村信息化建設的不斷完善,農村信息化服務水平也在不斷提升,農村信息化服務平臺逐漸形成了由互聯網、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組成的網絡體系。

3 鄉村振興戰略下現代農業經濟發展措施

3.1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政策宣傳

在鄉村振興戰略中,黨的領導是其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作為執政黨,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農業農村發展過程中切實貫徹落實好黨的各項政策。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鄉村全面振興。要想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為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家戰略部署,還應加大政策宣傳與推廣力度。一方面是將各項政策及時傳達給農民群眾。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應積極配合與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并在政策宣傳與推廣中積極引導農民群眾增強農業發展意識,從而為現代農業經濟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另一方面是提升基層黨員干部隊伍能力水平,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時應重視基層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工作,必須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并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提高廣大農民群眾對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政策與各項改革舉措的了解與認識,從而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有力組織保障。

3.2 科學規劃推動農業經濟發展

在國家推行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要進一步強化規劃工作機制,并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工作計劃。在對農業經濟發展規劃過程中,應從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出發,分析發展趨勢和目標,明確農業經濟發展方向并制定科學的農業經濟規劃方案。在現代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結合區域特色和社會需求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工作計劃。此外,要進一步強化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工作的開展力度,對當前我國社會背景進行深入研究,明確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目的以及價值意義所在。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和創新,人們對生活質量具有更高要求,因此對現代農業經濟發展提出更高要求。而在此過程中,需結合農民實際需求制定相應的農業經濟發展規劃方案。以滿足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為目標,堅持創新驅動理念下構建新型農業經濟運行體系的策略思想為指導原則,以現代科技技術應用為支撐來加強現代農業經營管理體系中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策略思想,以政府主導為主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及生態環境治理保護的策略思想,以社會組織培育和農民素質提升為引導來強化農業資源開發利用、技術研發、農產品加工銷售及品牌建設等方面的措施創新策略思想。

3.3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是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首先,政府應對農村地區的公路、電力、水利設施等進行大力維護和改善。其次,政府應加大農業科技的投入力度,將其作為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據。最后,完善信息網絡,優化基礎信息服務平臺。此外,國家應加大對農產品加工與流通技術研究力度,完善農業市場體系,強化新產品、新技術的推廣工作,加強農民培訓工作,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等。

3.4 引進新技術和新設備

首先,應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并對農業生產相關配套設施進行升級,如農機設備、灌溉系統、水肥一體化等,確保農業機械設備處于良好運行狀態,且可實現高效管理與運行。其次,在此基礎上要重視引進人才。通過有效引入專業人才以實現農業生產的有效管理與生產,并且能夠將新技術與新設備應用到農業生產方式中,從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最后,要重視相關人才的培養。通過對各類專業人員進行培訓和引進人才來提升整體素質,進而實現農業生產的有效發展與管理。如: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積極開展技術培訓活動,如通過聘請專業人士進行授課形式為農民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培訓,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除此之外還要重視對新型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和推廣以及新技術、新設施與新方法的應用。如:通過開展“田間課堂”活動來提升農戶生產水平,通過對農戶開展科技培訓活動來提升農戶應用科技知識和技術的能力,通過對先進適用技術進行推廣以及在現代農業生產中應用新工藝、新設備以促進農業生產水平提升[1]。

3.5 健全農產品流通體系

農產品的流通對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健全農產品的流通體系,能夠有效促進現代農業經濟發展。首先,應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積極引進高科技農業生產設備以及信息技術設備,從而進一步完善相關管理制度與規章制度。其次,應重視農產品市場建設,通過加強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交易市場等的建設和管理力度,從而促進農產品流通體系更好發展。最后,應進一步完善農村物流體系建設。一方面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加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為更好地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模式轉型,應不斷完善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措施和管理制度建設與執行情況以及創新農業經濟發展模式[2]。

3.6 完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

為了促進現代農業經濟的轉型升級,應根據我國社會背景與農業發展現狀對以往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進行優化完善,實現農業多元化、現代化發展,從而更好地適應當前我國的社會背景與農業經濟發展現狀。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應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與信息技術開展現代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創新。要想實現農村經濟發展與現代化進程相融合,應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信息以及物聯網等高新技術對農村地區進行全面的改造與提升,并充分發揮其在農村地區優勢條件,有效帶動農村地區現代化轉型升級。此外,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應將政府作為重要推動力量之一,積極引導政府工作人員深入到廣大農民當中去,充分了解農民需求和想法。要想實現政府對現代農業的全面支持與幫助、對農業生產進行合理規劃及引導、對農產品市場進行有效調控等目標任務均可通過基層工作人員加以實現[3]。

3.7 發展現代農業經濟

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與農業生產水平息息相關,同時也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關鍵因素。隨著新一輪農村改革的推進,我國農業經濟呈現出穩步發展的良好態勢。根據目前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現狀,可以看出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對現代農業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城市,農村人口也不斷減少,與此同時,我國城鎮化進程正在不斷推進,在此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農村人口。雖然城鎮化進程帶來了諸多好處:一方面緩解農村人口外流壓力,另一方面,城鎮化進程中形成的一些傳統文化、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等也逐漸被現代理念所取代。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加快,人們對現代生活質量有了更高追求。隨著國家在農村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善和產業升級等多個方面的改造工作,同時通過“五個一批”工程建設及其他農業科技創新成果應用推廣等多種形式將我國現代化農業經濟發展成果向廣大農民展示[4]。

3.8 重視現代農業企業建設和管理工作

從現階段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來看,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現代化建設要走上正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農業逐步向現代農業轉型。但是要想實現真正現代、高質量的現代化農業生產管理模式,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以滿足國家和社會的需求及要求。首先,我國部分農村地區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特別是交通不便的地區,對此相關部門應積極協調溝通,為農村道路建設創造有利條件。其次要不斷優化企業生產管理流程,使企業更具現代化、科學化和規范化。尤其是目前我國很多大型現代農業企業缺乏管理經驗或人員配備不足。最后要加強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培訓工作,提升廣大從業人員素質和能力水平,完善生產經營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要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提升企業品牌意識、提高產品營銷創新能力等[5]。

4 結語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現代農業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所在,需要結合當前實際情況,了解發展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和趨勢,并通過發展現代農業經濟、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推進人才培養等一系列措施,推動現代農業經濟發展,促進農業進步。

參考文獻

[1] 張秀娟.現代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與發展研究[J].商業觀察,2022(19):67-69.

[2] 李瑋,秦瑞英.農業大數據在現代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山西農經,2022(12):66-68.

[3] 曾憲玲.“互聯網+”背景下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的路徑探索[J].河南農業,2022(17):4-6.

[4] 高學明.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經濟發展趨勢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22.

[5] 王芳.農業機械化對望都縣現代農業經濟的影響分析[J].中國農機監理,2022(5):41-43.

猜你喜歡
經濟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振興
“用好現代農業科技,多種糧、種好糧”
現代農業離不開化肥
砥礪奮進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現代農業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戰略探究
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