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教學策略融入中職語文教學的研究

2023-08-11 13:57董金梅
科教導刊 2023年8期
關鍵詞:情感教學實踐探究全面發展

董金梅

摘要 在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策略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情感教學是教師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激發和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動機,優化教學活動過程的教學策略,其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中職語文教學實踐證明,情感教學策略融入中職語文教學,能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學效率,并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 中職語文;情感教學;全面發展;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3.8.034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愈加受到重視,相應地,教師在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的同時,也在努力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努力將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受教學模式、教學評價和學生學習情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中職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著重視知識、能力的培養而漠視學生學習興趣、態度、情緒等情感狀態的現象,這顯然會影響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接受效果,難以保障課堂的教學實效,也阻礙了學生的情感發展甚至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進行知識和能力教學之初,首先應關注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重視情感因素對知識、技能學習的基礎效應和促進作用。

中職語文是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文字的綜合性、實踐性基礎學科,具有工具性,更具有人文性,教師在教學中應發揮語文學科以文化人、以情育人之優勢,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態和情感發展趨向,引導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適時對學生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教育、審美鑒賞教育、個性人格發展教育、道德觀價值觀教育等積極的情感教育,提升學生的情感發展層次,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認同度和熱愛感,激發學習內驅力,以更好地促進課堂知識與技能的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本文結合筆者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有效運用情感教學策略的實踐予以分析、探究。

1情感教學的意義

情感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正確處理教學過程中情感教學與知識、能力教學的關系,充分發揮情感的積極作用,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激發其求知激情和學習動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情感教學與知識、能力教學均為完整教育教學過程必不可少的部分,三者有機配合才能實現高效的教育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落實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重視學生的積極情感對于知識和技能學習效果的推動作用,以促進學生綜合提升,促使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有效運用情感教育策略能夠為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奠定基礎、提供保障,有助于學生的全面提升和個性發展,能夠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層次和情感態度層次,助力學生整體、綜合發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學生的心理活動為基礎,是促進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的過程,積極的情感對認知過程具有促進作用,顯然,教育教學過程必須首先重視對學生學習情感的激發?!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情感教學是教學活動有效進行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激發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機,才能使學生對學習保持持久的熱情,才能使整個教學活動充滿活力、充實有效,才能真正實現全面發展教育。

2中職語文情感教學策略實踐探究

教師要增強教學中情感教學的敏銳性和自覺性,有效運用情感策略,加強情感激發的藝術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樹立學習自信,提高學習效率,并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向上的情感取向,促使學生智慧、技能和情感態度的全面發展。語文教學過程,既是“傳道受業解惑”的知識掌握、能力提升的過程,也是陶冶高尚情操、健全人格、發展健康個性的情感體驗過程。因此,語文教學不能僅關注學生知識的學習和語言的訓練,更應注重對學生學習動機和態度等一些情感因素的激發,這樣,整個教育教學才能產生積極效應,獲得良性發展。語文教學中的任何環節都要作用于學生的情感因素,教學實效性的保障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均離不開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

2.1以情育情,創設和諧的師生交流情境

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知識互動與情感互動的主要形式,教師要創設和諧的師生互動空間,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正確處理和調節師生關系,使學生產生親切、愉悅、積極的情感體驗,以情育情,有利于形成富于情感的師生交流情境,促進教學的良性發展。教師通過眼神、表情、語言溝通等交流方式傳達對學生的關愛和尊重,久而久之促使學生產生共情和同理心,學生也逐漸學會理解并尊重老師,重視并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不斷形成對學習內在的、持久的動力和熱情。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強調關注學生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的重要性,教師要重視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認可學生的付出,尊重學生的努力,也要接受學生的失敗、理解學生的挫敗感,給予學生一種人情味?!坝H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只有交流到位,互動有效,師生關系才會和諧發展,教育才會產生真正的實效。因此,有效的教學離不開平等和諧的教學情境,教師要用自己積極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激發其學習興致,為學生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空間,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實效,提升教學質量。

2.2以情動情,挖掘教材情感元素

教材是根據教育目的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識特點專門研制和編寫的文本,是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學生獲得系統知識的重要工具和主要材料。中職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本滲透著催人振奮、引人向上的情感元素,而這些情感元素又多具有隱蔽性和含蓄性,需要教師在備課時潛心挖掘。教師要將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教材,認真研究教材,精心處理教材中的情感元素,找到情感教學的契合點、觸發點,恰當地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增強學生情感體驗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層次,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比如,可以在《沁園春·長沙》《無衣》《國殤》等文本的閱讀中適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感受滲透其中的革命情懷、團結精神和愛國精神;在《我的母親》《合歡樹》等回憶性散文閱讀中引導學生體會母愛深情,教學中適時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領悟“樹欲靜而風不止”的內涵,感悟珍惜親情的重要性,以增強學生的感恩意識,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閱讀《致橡樹》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借助《項鏈》使學生認識到愛慕虛榮的嚴重后果,也學習到人物丟失項鏈后主動賠償的誠信和堅毅品質,提升學生的情感境界;在“金大力”這一生活在社會底層普普通通的鄉村瓦匠身上感受其善良樸實、勤勞能干、無私奉獻的奮斗精神和工匠精神。教師在教學中創設有效的情感互動情境,構建師生、生生交流和生本對話的情感互動體系,在文本作者“情動而辭發”的導引下,不著痕跡地、自然地實現了以情動情的教學目標,提升了學生的情感素養,觸動了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和學習情緒,激發了學生熱愛生活和努力學習的熱情,促使學生積極發展,有助于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2.3潛移默化,自然滲透情感元素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把教育意圖隱蔽起來,是教育藝術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蓖诰蚪滩闹械那楦性匦枰募氈?,而將這些情感元素潛移默化地滲透并促進知識、技能的學習,還需要一定的教育藝術。心理學認為,情感的培養需要一定的情境,而學生積極情感的激發也需要一定的教學情境。教學中情感元素的滲透要做到“無縫對接”與“潤物無聲”,避免生搬硬套和“無病呻吟”。教學中要創設與文本情感相融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比如在《善良》一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分層次閱讀文本,并引導學生從反面思考:農夫因為善良反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我們是否還需要善良,善良是否過時?在設疑中啟發學生思考善良的價值,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了善良教育,引導學生認識善良的意義,在生活中要堅信善良,堅守善良,信守與人為善的處事原則。在《離太陽最近的樹》中通過重點閱讀紅柳被挖走之后沙丘情況的內容,感受環境遭受破壞的嚴重后果,在閱讀中自然觸發學生對人類破壞生態行為的反思,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感和保護生存環境的責任感,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學生的生命意識和環保意識。這一過程自然地浸潤了學生的情感,升華了學生的精神世界,激勵學生積極向上。同時,高效完成了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層面的教學任務,促進了學生知識素養和情感境界的整體提升,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2.4靈活多樣,不斷創新情感策略

單一、死板的教學方法難免讓學生乏味、枯燥,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也會大大減弱。作為教育教學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指導者,教師必須不斷探索并創新情感教學的方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有序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5]。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等情感因素。比如,課前組織兩分鐘內的簡短演講,由一開始的預先確定主題和人員到進行一段時間后的即興演講,逐步提高演講要求,增加演講難度,以引發學生的有意注意,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教學質量。同時,教師在演講主題的確定上有意識地選擇與學生身心階段發展相協調的內容,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促使學生向善向上。也可以對學生在一段時間內積累的成語、文學常識、文化常識等進行個人或小組知識競答活動,鼓勵學生加強平時的積累學習。教師還可以針對剛剛學習完的課文開展一些課堂實踐活動,比如可以進行辯論賽或組織課本劇表演等:學習《人生的境界》之后,可以組織以“我們行事要以個人利益為重還是以社會利益為重”為辯題的小組辯論賽;學習了話劇《雷雨》,要求學生自導自演,完成課本劇表演,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此外,還可以在課堂中進行“詩詞朗誦”“當堂寫作評比”“我是新聞評論員”“讀書分享”等活動。這些學習實踐活動,不僅充分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團隊意識和合作意識,還有助于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必須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情感教學的方法,不斷創新教學活動方式,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既有深度,又有溫度,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才能得以保障。

3結語

情感教學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層次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所有教學方法必須通過情感教學才能夠發揮作用,情感策略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是教學迸發活力、保證實效的內驅力,應成為教育教學的根本。對學生積極情感的激發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關鍵一環,是落實有效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最初一公里”。有效運用并不斷探索情感教學策略,創設充滿活力、平等和諧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在樂學的氛圍中,讓學生對學習產生一種期待心理,使學生更加主動、愉快地接受并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董建福.構建快樂課堂享受語文學習樂趣[J].語文教學與研究, 2017(35):72.

[2]張開武,賈登山.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9(22):60.

[3]陳國茂.啟發式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 2020(2):71-72.

[4]平永貞.淺談如何打造中職語文高效課堂[J].讀寫算,2016(4):92.

[5]楊顯慧.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情感缺失與重建[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35):6-7.

猜你喜歡
情感教學實踐探究全面發展
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教學初探
初中歷史情感教學研究
探究式科學活動的組織策略
激發情感,讓語文課堂教學“有滋有味”
如何做好新時期的黨政工作
體育教學基本原則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與傳統文化結合的實踐探究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研究
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