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社區民俗文化建設的意義、問題及對策

2023-08-15 00:42
湖北畜牧獸醫 2023年8期
關鍵詞:民俗文化居民社區

梁 茹

(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蘇州 215021)

社區是社會的基本組成部分,社會治理效果關鍵看基層。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要完善社區治理體系,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治理新格局,推動基層社會共建共治共享。農村作為基層社會的重中之重,其治理成效直接影響共同富裕與人民幸福。其中,農村文化建設作為農村社區治理的重要內容,不僅關乎基層社會的穩定,還關系到鄉村振興的成效。

1 農村社區民俗文化建設的意義

農村民俗文化建設不僅有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弘揚,有利于加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還有利于發揮民俗文化的現代價值,促進農村社區共同體建設,提高農村精神文明水平。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助力農村經濟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效途徑,即鄉村文化振興。

1.1 民俗文化建設是推動農村社區營造的重要手段

對于農村社區而言,民俗文化能成為促進社區居民團結互助的“催化劑”,從而化解矛盾,營造和諧安定的社區環境和風氣,增強居民文化認同感,構建社區精神共同體。同時,民俗文化也能轉化為經濟資源,文化產業的發展可以促進人民共同富裕和社會進步。農村社區文化建設是和諧農村社區營造的關鍵一環,文化是社區建設的“命脈”,其中的傳統民俗更是社區的文化記憶。

1.2 民俗文化建設是促進傳統民俗保護的有效途徑

民俗文化與一般文化類似,對個人及社會具有教育、約束、凝聚和調解作用,不僅能借助通俗易懂的形式傳播真善美的理念,還能陶冶情操,推動居民自治和社會穩定。對于整個中華民族而言,民俗文化作為一種寶貴的文化資源,是凝聚民心的文化標識、展示民族活力和智慧的重要標志,而農村社區是民俗文化的第一生存環境和適宜發展空間,民俗文化的血脈和根基在基層,其繼承和創新必須依靠當地居民,只有有效激發居民作為傳承主體的責任意識和文化自覺,才能更好地展現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促進這些精神財富的保護和弘揚。

2 民俗文化建設現狀與成因

民俗文化大多產生于農村生活與生產實踐活動,來源于農民群眾的創造,是廣大農民智慧的結晶,因此農村是民俗文化發展的“土壤”。民俗文化建設在農村有天然的地理優勢和群眾基礎,因而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農民知識技術水平和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局限性,也造成了不少問題。

2.1 民俗文化建設取得的成效

2.1.1 民俗文化得到傳承與弘揚,村民社區生活更加豐富 許多農村社區以民俗文化為依托平臺,探索創新傳承民俗文化的新模式,打造多樣化的文化傳承載體,建設農村社區特色文化品牌,如創建秧歌、舞獅、戲曲、鑼鼓、刺繡、龍舟等興趣小組,舉辦糧食或特色農產品文化節、花燈節、民俗節等,以多樣的方式和各類活動增強農民尤其是年輕一代對民俗文化的了解,以小帶大,助力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弘揚,并依托地區文化優勢,激活各類傳統文化資源。同時,在農村民俗文化建設過程中,參與文化活動的農民越來越多,文藝表演增加,各類與傳統民俗有關的活動吸引了農民的加入,農民生活方式更加科學和健康,聯系更加密切,農民在文化活動中享受生活,幸福感進一步提升。

2.1.2 民俗文化促進了農村社區營造,農村和諧社區建設有效推進 社區營造是新時期改革社區治理的新方法,自農村民俗文化建設項目啟動以來,政府層面積極支持,村干部和各界志愿者耐心指導和服務,有不少農村在促進農村文化氛圍營造的同時,也激發了民眾參與農村社區建設的積極性,更多的居民開始關注農村社區建設,農民積極參與解決社區公共問題,為文化活動的舉辦建言獻策,自治水平提高,黨員與群眾的關系也進一步改善,在民俗文化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農民社區歸屬感、集體榮譽感顯著增強,社區向心力進一步提高,和諧社區建設得到推動。

2.2 民俗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2.2.1 民俗文化建設氛圍不足,居民參與治理的積極性不高 農村社區民俗文化建設存在參與群體類型單一且固化的問題,導致居民參與人數少、參與積極性不高,整個社區民俗文化氛圍不足,未形成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雖然在社區民俗文化建設中有高度文化自覺的村民,不少老年人愿意積極參與民俗文化活動和志愿服務,但大多數年輕人缺乏對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認同,對此類社區活動興趣不高,而社區沒有對全體居民進行針對性宣傳,易形成惡性循環,不利于社區民俗文化的系統性傳承及社區文化認同[1]的形成,容易形成文化割裂,也不利于整個社區集體意識的形成。

由于居民對文化活動的內容不感興趣,參與活動方案討論的積極性就不高。有不少居民由于年齡較大或自身知識水平有限,對民主自治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了解協同治理的意義,認為社區活動與自己無關,一切由村民委員會統一安排調度即可,便無心參與村民大會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管理活動。

2.2.2 社區民俗文化活動成效有限,居民文化權利未得到充分保護 農村社區民俗文化活動數量不斷提升,但針對性與專業性不足,大多是娛樂性、體驗性活動,教育意義和效果不明顯。大多數情況下投入了較多人力、物力資源,但利用率不高,大部分活動只具有豐富老年人晚年生活、娛樂居民的表層作用,沒有達到培養傳承人、教育全體居民、提升社區凝聚力和居民認同感的成效,社區整體文化水平沒有得到顯著提高,仍停留在充實居民業余生活的表面,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工作未得到落實。同時,社區舉辦的講座與培訓活動質量不高,大多數是村民作為志愿者進行知識傳授,無法做到及時的知識更新,無法適應時代變化和年輕人需求,不利于傳承工作的長效開展,民俗文化建設可持續性不足[2]。

農村社區所開展的民俗文化活動無法覆蓋全部民眾,尤其是殘障人士或其他弱勢群體,訴求得不到回應,參與文化娛樂活動和社區教育的機會被剝奪,作為社會公民的文化權利受到損害,無法實現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農村和諧社會建設也就無從談起。

2.2.3 民俗文化產業發展活力不足,文化資本無法有效轉化 農村社區民俗文化建設工作局限于社區內部,未對外部社會形成輻射效應。民俗文化想要可持續發展,必須將文化資源轉換成文化資本,這就需要文化的市場化,即發展文創產業和民俗旅游業,而大部分農村社區在這方面做的還不到位,注重民俗文化傳承,卻忽視了民俗文化的開發與利用,未形成具有品牌效應的文創產品或文化旅游項目,這樣就無法實現民俗資源的經濟效用,沒有充足可持續的資金支持,社區文化建設缺乏動力;缺乏發展活躍的民俗文化產業,農村社區居民也失去了參與渠道,進而無法認同民俗文化的現代價值,不利于民俗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2.3 民俗文化建設問題的成因

2.3.1 宣傳動員力度不足,文化供給與需求不平衡 農村居民參與意愿不強、參與人數較少且參與年齡群體單一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農村社區宣傳動員工作不到位,宣傳手段單一且無法輻射年輕群體,或教育內容不夠深入,不注重培養居民參與協同治理的積極性,導致很多居民并不了解社區民俗文化建設工作情況、不具備傳承民俗的文化自覺和責任意識,這就需要社區工作者與時俱進,轉變工作觀念,充分運用多種新媒體進行科普與宣傳教育,營造民俗文化傳承的良好氛圍。

一部分農村居民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對個人文化需求缺乏充分認知或對文化活動的意義缺乏認同,導致可能大部分文化活動都無法激發其參與的積極性。另一部分農村居民雖然有個性的文化訴求,但其意見得不到采納,導致社區提供的文化活動、文化服務不符合該類群體的文化需求,這可能是由于社區工作者調研工作不到位或社區缺乏有效的溝通反饋渠道,農村居民意愿無法有效進入社區決策層,農村社區文化活動只是由管理者提供,供給數量達標但質量不高或不符合居民意愿[3]。供需不平衡不僅會造成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浪費,還會損害農村居民參與農村社區活動的積極性以及對農村社區的身份認同,不利于后期活動的宣傳與開展。

2.3.2 民俗文化建設人才缺乏,民主反饋機制不健全 農村社區文化活動收效甚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農村居民與社工參與文化建設的能力有限。社區工作者人數少、工作任務繁雜且大多數不具備專業社工知識,只是將社區工作作為日常任務,而沒有充分理解社區民俗文化建設的意義,沒有掌握相關的知識與能力,使社區文化建設工作缺乏專業指導,在社區民俗文化活動開展中就會出現流于形式、成效不明顯的情況。不少普通村民有參與意愿,但沒有專業的培訓和引導,無法在活動中提升自己。雖然農村社區會定時舉辦文化講座,邀請專業人員授課,但效果有限,無法提供常態化指導。這就需要農村社區加強基層社工教育培訓,上級加強考核與提升社工待遇,建立激勵和懲罰機制,多方面提升社工水平。

文化供需不平衡、協同治理動機不足、文化活動成效有限、居民文化權利無法得到充分保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社區缺乏科學的民主反饋機制,居民與社區工作者無法良性溝通,社區文化建設工作脫離群眾,無法及時得到改進。民主反饋機制的缺失,一方面在于社工隊伍專業性不強、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也在于基層社區工作需要上級專業政策引導,但缺乏合理有效的、尤其是關于社區民俗文化建設以及農村居民自治的法規與政策供基層貫徹落實。

2.3.3 招商政策與平臺不完善,將文化資源轉為資本的理念缺失 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文化資本的有效轉化,不僅需要社區提供場地和文化資源的支持,還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與引導文化產業的有序發展,即政府的資金資助與市場監管。許多農村社區不僅沒有上級相關的招商政策與法規支持、缺乏招商的相關權限,而且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持,沒有形成完善的招商平臺和基礎設施,導致民俗文化產業發展嚴重受限。

農村社區缺乏民俗文化產業,是由于村委會、鄉政府乃至上級政府部門缺乏對文化資本理論的認識,而社區工作者也缺乏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資本的理念[4]。文化產業招商引資需要社區領導有文化發展視野,文旅產業規劃和長效良性發展都需要專業科學的理念和方法,需要地方政府簡政放權,樹立協同治理和多元參與的理念,共同促進農村社區民俗文化的有效保護與合理開發。

3 民俗文化建設的路徑建議

農村民俗文化建設需要多方合力,村委會、社區工作人員、政府、社會組織、志愿者、文化企業等多元主體要協同發揮作用,營造良好文化環境、完善協同治理機制、促進文化資本有效轉化,農村民俗文化才能更加有效地助力鄉村振興事業。

3.1 營造社區治理的文化環境,保障村民文化權利

文化權利即公民獲得文化和教育的權利。社區文化權利包括享用文旅資源,參與社區教育、文化娛樂活動以及文化治理的公平機會。文化權利具有自由性和多元性。將文化作為一種權利,重在強調其法律地位,即提倡保障每個人公平享有文化服務與文化資源,公平地發展自身的文化潛能,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符合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原則[5]。

首先,要了解屬地居民的個性特征與文化訴求,營造傳承民俗文化的良好氛圍,激發居民參與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形成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濃厚的文化氛圍,才能更好地傳承文化。政府及社區可以組織召開以地區民俗文化為主題的專家研討會或村民大會,了解村民想法,激發村民自主性和參與民主管理的意愿,共同挖掘文化歷史,討論文化保護的新途徑。鄉村志愿者可通過調查、搜集民間文獻、走訪當地老人等方式,挖掘民俗文化歷史記憶,收集整理原始材料、匯編歷史檔案[6];還可以利用數字科技手段,拍攝剪輯,制作民俗文化發展歷史的影像宣傳紀錄片,在社區活動中心或學校播放,拓展民俗文化教育傳播渠道,通過社區宣傳欄、社區廣播電臺、網絡公眾平臺等媒介幫助居民了解和學習民俗文化;通過設計文創產品和舉辦相關社區活動,如社區節慶、文藝展演、愛心義賣、社區教育講座[7]、鄉鎮展演等方式活躍村民文化生活,讓村民參與到文化傳承中,讓民俗文化進入尋常百姓家,舉辦大型文化活動,提高新聞報道的等級,擴大覆蓋面和傳播范圍,提高報道頻率,增強文化品牌影響力,增強文化認同,建設農村社區共同體。

其次,農村社區工作者要提升對村民文化權利保護重要性的認知水平,做好人民群眾的貼心人,積極了解村民想法[8],尤其是弱勢群體的文化訴求,并據此調整工作與服務方案,營造人人熱愛民俗、自覺將民俗融入生活、社區營造民俗文化傳承環境的良好風氣,盡可能照顧到所有群體的文化訴求,及時做好跟蹤服務,搜集反饋意見,不斷調整決策過程,注重居民民主參與,使文化產品與服務的供給盡可能與居民文化需求相匹配,同時營造使全體村民具有公平參與機會的文化活動平臺,從而保障村民文化權利,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3.2 激發多元主體共享動機,完善協同治理機制

協同治理理論由公民治理理論發展而來,不僅強調決策要體現公民群眾的意愿、建立民主代表制度,而且強調多主體共同參與治理過程,即主體與治理權威的多元性;提倡政府建設與職能轉變[9],增強治理系統的協作性、協調性與動態性,同時要保障社會秩序的穩定,要求政府在做好管理與服務工作的基礎上,更多地將管理權力讓渡給其他治理主體,包括基層社區居委會及黨委、民間組織和企業[10]。該理論認為通過多方參與,能提高治理效率和滿足多方訴求,同時降低治理成本。社區民俗文化的保護和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基層力量充分發揮作用,這就決定了單靠政府無法實現建設目的,因此必須發展社會組織[11],激發居民自主性,促進各方合作,最終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促進和諧社會建設[12]。

首先,要多方參與,加強互動,良性合作,增強基地建設與人才培養。政府制定有利的政策和法律,提供制度保障和資金支持,健全硬件設施,如地方文化館、博物館、紀念館、科普教育基地等;通過引入學會、基金會等非盈利組織,借助共青團、工會、婦聯、文聯等非政府性社會團體的力量,提供社會資本、專業規劃、技術協調和智力支持;培養非遺項目傳承者、專業志愿者隊伍及社區營造人才[13],助力民俗文化傳承和推廣,激發傳統文化的現代活力。將民俗文化融入社區治理,以人為本,激發村民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主體性和自覺性,號召居民建言獻策,培養居民主人翁精神、公民意識和文化自覺,多方共建農村社區文化品牌,進行“最美傳承人”評比表彰,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科普平臺,促使社區居民共同參與文化保護和社區建設。

其次,要構建與完善“村黨委領導、鄉政府指導、村委會民主管理、村民志愿服務、社工專業化輔導、社會組織人力與資金支持、企業協同參與”的一體化民俗文化傳承保護體系。由于各主體的資源、信息具有不對稱性和不確定性,因此需要相互依賴,各自發揮力量進而激發社會活力,共同保護民俗文化資產。這一協同治理機制的建立,離不開政府的主導作用,離不開社會組織的培育,離不開整個社會志愿精神的高度弘揚和對村民主人翁精神的廣泛激發。

3.3 增強激勵措施和領導力,促進文化資本轉化

文化資本泛指與文化或文化活動有關的有形或無形資產。文化資本具有區域性、繼承性和轉化性。文化資本與經濟資本、社會資本相對應,更多強調文化資源的經濟作用,即通過將民俗文化等轉變為市場資源進行生產與消費、發展文化旅游或文化創意產業來實現文化資源的經濟與社會效用。該理論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資源本身就是文化資本,社區民俗文化資源需要通過積累、傳承和開發才能轉化為社區文化資本,進而轉化為社區經濟資本和社區社會資本。

首先,政府要增強領導權威和政策執行力,加強監督和管理,構建公平合理、競爭有序的民俗文化市場環境,扶持文創文旅重點項目,做到生產性保護與保護性開發的和諧統一,保證民俗文化本真性至上、完整性傳承和可持續性發展,保證文化市場公平有序,保障文創產品的質量和文旅產業的良性競爭,通過民俗資源的市場參與帶來一定經濟效益,同時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促進社區文化認同的構建。

其次,要在政府引導下科學合理地發展民俗文化產業。政府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出臺更多鼓勵與扶持政策,提供資源支持,聯合旅游景區,共同舉辦民俗文化推廣主題活動,借助民俗資源,“以民俗文化為媒”招商引資,融合數字科技,打響文化品牌,促進文化產業開發,構建文化產品銷售和服務體驗平臺[14]。鄉政府和村委會可借助特色“購物節”進行民俗文化推廣,探尋歷史記憶;通過情景演出、互動市集體驗等方式進行文創產品的展銷;還可以鼓勵文化街區進行民俗主題店面設計和宣傳,評選“最美店家”并進行表彰,加強宣傳推廣力度,提高地域文化代表性、擴大影響范圍、形成品牌規模效應,促進當地特色文旅產業開發[15],推動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資本,進而轉化為經濟資本和社會資本,發揮民俗文化資源的最大價值。

4 小結

農村文化建設是系統性工程,民俗文化傳承與發展需要多方的努力。農村居民提升文化自覺,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和鼓勵,社會組織提供資金協助,文化企業提供產業合作,社區提供文化場館和組織文創活動,黨員和志愿者發揮模范帶頭與志愿服務作用,傳承者不斷培養傳承人,才能將優秀傳統文化真正保護好、發揚好,民俗文化才能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發揮價值,助力鄉村振興。

農村社區民俗文化建設是傳承民俗文化、促進農村社區營造的可行方案,但是在具體實踐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因為每個農村社區的地理經濟條件、民俗文化資源各具特色,居民素質和生活方式也不盡相同,所以在農村社區內進行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需要多樣化的模式。以農村社區為載體弘揚民俗文化、以民俗文化為媒介促進農村社區文化發展及農村社區共同體建設,進而助力農村經濟和精神文明建設,還要結合當地實際和順應時代發展,不斷進行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歡
民俗文化居民社區
家鄉的民俗文化街
石器時代的居民
社區大作戰
3D打印社區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談
兩岸民俗文化薈萃福州
《詩經》宴飲詩中的民俗文化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如何積極應對社區老年抑郁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