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全人教育視角的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建構

2023-08-25 05:19馬玲娥
江蘇教育研究 2023年14期
關鍵詞:全人教育幼兒教育

摘要:全人教育關注人的內在體驗與全面發展,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的建構與全人教育“育全人”“全育人”的理念相契合。全人教育理論指導下的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建構,應遵循全人教育與審美教育的聯結原則、藝術活動目標的多維立體原則、藝術活動形式的多元靈活原則,通過帶領幼兒在行走中與街巷文化對話,把街巷資源融入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建構適宜幼兒的廣闊的“藝術活動實踐場”,讓幼兒在立體式、整合性的活動中逐步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全人教育;“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幼兒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3)14-0047-04

蘇州市吳江區鱸鄉幼兒園坐落于松陵鎮老城區。自1997年開園以來,幼兒園一直致力于研究藝術教育。隨著課程生活化、游戲化項目建設的推進,鱸鄉幼兒園從綜合藝術課程的實施走向“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的建構實踐。在此過程中,我們以全人教育理論為指導,更加關注幼兒的全面發展。

全人教育理論關注人的內在體驗與全面發展,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包括精神、智能、情感、身體、社會、審美等六個基本要素?!吧鷳B式”藝術項目活動的建構與全人教育“育全人”“全育人”的理念相契合,將學習知識、習得技能與鍛煉情感、養成思想相結合,使幼兒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獲得全面發展。通過學習全人教育理論,我們積極梳理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建構中的誤區,在分析誤區、審視現狀的基礎上,探尋出能夠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建構的原則和策略。

一、全人教育視角下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的誤區

以全人教育理論審視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實踐,發現存在以下誤區。

一是缺乏對藝術項目活動育人價值的認識。當前,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仍過分強調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忽視了藝術活動增進情感聯結、喚醒積極情感態度、塑造向善向美人格、“以藝潤德”的全面育人功能。

二是活動目標比較單一。藝術項目活動目標應從單一向度向多維立體目標整合,促進幼兒在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等層面得到均衡發展。當前,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目標的設計仍存在一定的失衡狀況。就活動目標的落實而言,以知識技能為導向的活動目標仍占主導地位,情感態度培養方面的目標不明晰,缺乏認知與審美的結合。

三是活動形式固化。在幼兒自主審美創作能力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教師通過多種形式組織活動,以調動幼兒的參與興趣。然而,現實中的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明顯存有活動形式的模式化,忽視了藝術項目活動的生活性、互動性、延展性。

二、全人教育視角下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的原則

用全人教育理論指導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應遵循全人教育和審美教育的聯結原則、藝術活動目標的多維立體原則、藝術活動形式的多元靈活原則。

(一)全人教育與審美教育的聯結原則

全人教育理論首先是教育目的之“全”,而審美教育是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的基礎目標,這兩者必須做到互相聯結。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應該使藝術教育盡可能廣泛、多元地與多種學科、領域實現整合滲透,不能把藝術項目活動旨趣局限于審美啟蒙,更應關注幼兒的品德啟蒙,注重培養“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幼兒?!吧鷳B式”藝術項目活動應有效規避傳統藝術教育的弊端,讓幼兒通過多種感知、審美體驗,提升藝術能力,塑造向善、向美的人格。

(二)藝術活動目標的多維立體原則

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強調通過藝術把審美文化融于幼兒園環境和幼兒的一日生活,并把藝術作為幼兒多元表征的重要方式,讓幼兒通過藝術手段去感知、體悟世界,表達、表現對世界的認知感悟、情感體驗。其目標關注幼兒知識、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均衡發展,扭轉傳統活動將知識與技能擺在活動目標首位的傾向,注重幼兒在藝術項目活動中的體驗和情感投入,關照品格、情感、意志和學習習慣等非智力發展目標,從而實現幼兒全面和諧健康發展。

(三)藝術活動形式的多元靈活原則

全人教育理論注重教育方法的多元靈活,注重促進兒童的主體性發展。幼兒作為獨立的社會人,他們的生活是完整而真實的。只有與幼兒完整而真實的生活緊密相連,學習才會更加有意義地發生。藝術需要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真實的經歷,同時也會以高于生活本真的形式呈現。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必然是與幼兒生活緊密聯系、息息相關的。在活動的組織實施過程中要采用回歸生活的策略,努力做到與幼兒生活經驗進行有效連接,從而豐富活動形式,豐富幼兒的審美體驗。

三、全人教育視角下幼兒園開展“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的策略

在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中,如何滿足幼兒興趣和發展需要,讓幼兒對家鄉的認知具體化、可視化,把愛家鄉、愛祖國真正地落實到具體的事物上來,從而實現全面發展?我們嘗試挖掘幼兒園周邊街巷資源的美育價值,通過帶領幼兒在行走中與松陵街巷藝術文化對話,把街巷資源融入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構建適宜幼兒的廣闊的“藝術活動實踐場”,從而讓幼兒在立體式、整合性的活動中逐步實現全面發展。

(一)行走——讓街巷成為幼兒的藝術課堂

幼兒的學習以直接經驗為基礎,需要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因此,讓幼兒行走在幼兒園周邊街巷,與松陵藝術文化對話,讓單向的傳播轉換為雙向的互動體驗,讓沉睡的藝術文化資源“活”起來,幼兒才能在體驗互動中感知藝術元素,豐富審美經驗。

第一,在行走中互動,引發幼兒對街巷藝術文化的審美興趣。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走進街巷,引導幼兒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和人文之美,在街巷文化的熏陶中慢慢感受松陵優秀藝術文化之美。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全方位與街巷藝術文化資源進行互動。幼兒在行走中用眼看、用耳聽、用手摸,這些直接的感官獲取會刺激幼兒的求知欲,引發幼兒的探索和實踐,在與已有知識經驗的聯結過程中豐富審美知識和素養。

第二,在行走中體驗,喚醒幼兒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實施“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過程中,教師和幼兒一起走街串巷,走進幼兒園街巷旁的吳江公園,開展“公園里有什么”系列藝術主題活動,引發幼兒對吳江公園的美的探索。例如,吳江公園蘊含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昆蟲、鳥類、種子、樹、草、花等)、建筑資源(橋、亭、廊)以及路資源(鵝卵石路、石板路、塑膠跑道)等,這些資源可以成為幼兒開展一系列藝術探索活動、游戲活動的材料。圍繞藝術項目活動,幼兒探知動植物的不同習性與生命特征,建筑的不同風格、種類和用途等,為后續審美表達積累有益經驗。幼兒用攝像、繪畫、集標本等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與同伴分享有趣的發現。多樣化的公園藝術項目活動,能喚醒幼兒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幼兒的心田上播下一顆“美”的種子。

(二)融入——讓街巷資源走進幼兒園的藝術教育

街巷資源是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的生動教材,教師要挖掘適合幼兒審美特點的街巷美育資源,使“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的空間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環境、人與社會的和諧共生,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1.挖掘街巷資源美育元素,開發“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

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應從幼兒的生活和興趣出發,根據園所特點有效地挖掘街巷資源中的美育元素,多元化、游戲化、動態化地開發藝術項目活動。例如:我們的幼兒園坐落于弄堂間,教室外的文化長廊緊鄰一座古宅。古宅粉墻黛瓦,墻面上鑲嵌著兩扇精致的漏窗。幼兒每天在長廊中游戲,常在不經意間被這兩扇漏窗深深地吸引。他們常常用繪畫來表征自己觀察到的小細節,用喜歡的符號記錄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伴隨著幼兒的探究,我們開發了藝術項目活動“漏窗”,借助這些古香古色的漏窗,讓幼兒從自己的視角去走近這一美好的建筑作品,嘗試用多種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對漏窗的欣賞與感受,進而更加了解家鄉、了解江南建筑特點。

2.融合街巷資源藝術之美,創設“生態式”藝術活動環境

幼兒對于世界的探索與學習是在環境中自然進行的,因此我們應發揮環境教育的積極價值,讓幼兒的全面發展可以在豐富多彩的環境中得以實現。幼兒園周邊的老城區與街巷文化彰顯著各個時期的藝術風貌,在幼兒園環境中滲透街巷文化資源的藝術之美,通過與環境互動的方式,可以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松陵傳統文化藝術的美,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強化其對于傳統文化的審美認知能力。

3.遷移應用街巷美育資源,豐富“生態式”藝術活動內容與形式

街巷資源中有很多適合幼兒審美特點的美育資源,如公園資源彌補了我們城區幼兒園空間有限,園內植被、動物以及戶外場地有限的不足,是城區老幼兒園需要積極開發和利用的重要藝術文化資源。因此,要堅持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公園資源與幼兒園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有機地融合進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中,從而豐富幼兒園的藝術活動。

(三)整合——實現藝術活動內容與資源的統整

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的開發需要以多元整合的路徑來統整多樣、繁復的內容,從而發揮藝術項目活動的教育功能,實現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目標。因此,在周邊街巷資源開發過程中,面對多樣化的自然材料,教師要充分考慮其蘊含的教育價值。要以幼兒真實問題為“點”、主題目標為“線”、學習品質培養為“旨”,將街巷資源有效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融入幼兒園的藝術項目活動之中,關注幼兒的發展和想法,引發幼兒的學習和探索,支持持續探究的愿望和行動,為成就完整的兒童提供更多的機會與可能。

比如,在一次午后散步時,孩子們看到幼兒園小花園里的花兒競相開放,紛紛圍觀欣賞起來。一個孩子說:“老師,上周末我和媽媽去吳江公園,看到公園里有很多美麗的花,我們這里也像個小花園!”“不像不像,這里沒有路,吳江公園里有路!”孩子們議論紛紛,經過討論和商量,決定把這里改造成我們幼兒園的后花園,一場有趣、好玩的探索之旅就此開始。幼兒對小花園的打造經歷了四個步驟:(1)前期設想與規劃。(2)根據設想進行嘗試。(3)在試錯的過程中進一步改進。(4)繼續嘗試新的想法。在他們的努力下,原本平平無奇的一塊泥土地和幾盆花卉,變成了有規劃、有設計、有創意與美感的“秘密花園”。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開展連續性觀察,記錄幼兒的行為、話語、反應等,給予幼兒支持與合作,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經驗,同時也構建了完整的班級藝術項目活動“秘密花園”。

總之,基于全人教育視角的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建構,需要更多地轉向幼兒、轉向實踐、轉向時代,在面向未來的同時根植于當地文化,在目標制定上更加多維立體,在內容與實施路徑上更加靈活多元,從而為幼兒的全面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基礎。

責任編輯:丁偉紅

*本文系蘇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幼兒園‘生態式藝術項目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研究”(192105518)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05-10

作者簡介:馬玲娥,蘇州市吳江區鱸鄉幼兒園教育集團流虹園區副園長,蘇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主要研究方向為幼兒園藝術教育。

猜你喜歡
全人教育幼兒教育
全人教育理念下醫科高校學業困難學生管理探析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農村幼兒禮儀啟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內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全人教育視野下的班級教育小組改革初探
高等藝術院校網球教學中塑造“全人”的探討
教育戲劇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