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主義寫作思潮對鐵凝小說創作的影響

2023-09-01 16:37王杰
文學教育 2023年9期
關鍵詞:小說創作鐵凝女性主義

王杰

內容摘要:在當代文壇中,鐵凝是一位杰出的作家,身為女性,也擅長寫女性。女性主義寫作思潮作為文學思潮中的一大類別,是中國當代文學的重要構成部分,亦在作家們的創作中劃下了或淺或深的印記。女性文學寫作思潮對鐵凝文學創作的影響無疑是多方面的、復雜的。在此,重點圍繞這一思潮對鐵凝小說創作的敘事策略的影響,結合具體的文本《沒有紐扣的紅襯衫》《麥秸垛》,從女性意識、女性悲劇這兩個維度來展開論述。

關鍵詞:女性主義 鐵凝 小說創作 《沒有紐扣的紅襯衫》 《麥秸垛》

女性主義寫作生發于性別意識的覺醒,即女性認識到在社會生活和世俗觀念中存在著性別關系和性別權力的問題。在歐美,女性主義興盛于20世紀60年代的婦女解放運動時期,著重批評男權文化、探討政治性別等相關論題。在中國,這一進程相對而言要滯后和緩慢一些。到了20世紀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中國的文化語境呈現開放性和多元化的格局,正是在這樣一種開放多元的文化氛圍、文學語境下,“女作家作品與理論批評互生互榮”[1],從而形成一股強大的女性主義文學思潮。從某種層面上來說,女性主義不僅是一種文學思潮,也是社會思潮的一部分。作家鐵凝,總能以細膩的情感、獨特的眼光、清新的筆調去挖掘女性人物身上各自迥異的故事以及不同的人生走向,并反思作品背后蘊藏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诖?,我們得以窺見鐵凝在作品中透露出來的女性意識、女性悲劇以及她日臻圓熟的創作理念。

一.女性主義寫作思潮

(一)背景

關于對女性主義這一概念的界定,此文主要采用“研究性別和權力的學說”[2]這一解釋。feminism可以譯為女子主義、女性主義、女權主義、男女平權主義,它對應著婦女解放運動的不同階段。鑒于漢語里沒有一個同時包含“權力”與“性別”的詞語,因此無論翻譯成哪個詞,內涵差異都很大。但是,“女權主義”主要是指早期女性為爭取政治、教育、法律和文化等基本權利進行的斗爭;而“女性主義”,則側重于性別文化、性別理論、性別寫作等方面。

性別意識的充分實現和成熟,與1995年在北京召開的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密切相關。以這次大會為契機,中國女性主義成果如雨后春筍般競相破土。同一年,女作家的創作、出版和專題研究層現疊出。與20世紀80年代后期只有孟悅、戴錦華、杜芳琴、李小江孤軍奮戰的狀況相比,90年代可謂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盛大的大規模譯介和研究女性主義的時代。豐富多元的研討會、研究主題、學術論著共同構成了一個不斷向外輻射文化影響力、號召力的磁場,進而豐富了新的女性創作和理念。

(二)在國內的演變歷程

女性主義寫作在中國的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20世紀80年代后期的詩歌創作為主,代表性詩人有翟永明、伊蕾、唐亞平等。中國的女性主義寫作率先從詩歌領域開始。以翟永明、伊蕾、唐亞平為代表的女詩人,她們以簡短精練、富有穿透力的語言書寫女性經驗,呈現女性身體和心理的獨特與神秘,在被隱蔽的經驗中艱辛地找尋和構建新的話語空間。同時,在這一階段,除了詩歌之外,在小說創作中也出現了女性主義寫作的特質,代表性作品有王安憶的“三戀”、《崗上的世紀》和鐵凝的《玫瑰門》。這些作品借助自然環境或歷史化的背景,以女性為中心,以叛離傳統敘事的方式張揚了作家對女性的身體、情感和欲望的探索。

第二階段則以小說創作為主,代表作家有林白、陳染、徐小斌、海男等。90年代之后,中國的經濟邁入快速發展的軌道,西方女權主義理論在中國也得到廣泛譯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當代女作家們對性別意識的認知變得更為自覺和深入。相比80年代,她們以成熟的個體化姿態活躍于文壇,同時也以更明晰準確的女性視角去觀察男性和社會,還更加矢志不移地用女性身份與歷史對話。到了第三階段,這一時期的女性主義寫作思潮以女性時尚寫作為主,代表作家有衛慧、棉棉、周潔茹、文夕、九丹。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至新世紀初期,中國的城市文學和都市經驗逐漸成形,女性主義寫作思潮和性別意識的突顯已然成為事實,社會對女性寫作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認可,因此,這一時期的女作家已無須耽溺于與男權的對抗,新的關系接替了性別之間的激烈對抗。以衛慧、棉棉為代表的女性作家們從寫作伊始就依托于另類的都市經驗和喧鬧的軀體感官這兩種敘事資源。

(三)主要特點

女性主義寫作思潮有三大主要特點。首要的特點是以女性視角呈現女性特有的生存體驗和景況,女性對身體的多重探索,能夠表明她們對男權秩序的擯棄。其次是紛繁迷離的敘述方式和具有感性特質的語言,“女作家用語言將自己從男性傳統中剝離出來,創造了屬于女性的輕盈、奇異、飛翔、玄妙、和富有想象力的性別詩學”[3]。

第三大特點是大量呈現富有女性特征的隱喻和想象。女性主義寫作的美學風格是別具一格的,這主要表現在它為文學史提供了具有女性意味的隱喻和意象。這一點,在鐵凝的作品中體現地較為明顯。鐵凝的“三垛”系列小說《麥秸垛》《棉花垛》《青草垛》中,將女性的身體部位比喻為“垛”,“垛”這一意象具有多重象征意義:它是與女性生存境況緊密聯系著的物質層面上的依賴;“是承載女性生命力的‘欲望之垛;是窺破女性生命本相的‘風景之垛”[4]?!尔溄斩狻芬婚_篇就呈現出這樣的場景:麥秸垛堅挺挺地戳立在麥場之上,參差不齊的碎麥秸在檐邊閃耀著,恰似一輪光環點綴著麥秸垛?!包S昏,大片的麥子都變成麥個子,麥個子又戳著聚攏起來,堆成一排排麥垛,宛若一個個堅挺的悸動著的乳房?!盵5]人類的欲望像麥秸垛一樣生生不息地繁衍和生存,鐵凝以清麗、真淳的筆致賦予麥秸垛以女性特質和魅惑。

二.女性文學寫作思潮影響下的鐵凝創作

文學思潮具有群體性、動態性、歷史性、觀念性、復雜性的特點,因而從這一角度出發,其帶來的影響也會附著相同或類似的性質。女性文學寫作思潮對鐵凝文學創作的影響無疑是多方面的,在此,重點圍繞這一思潮對鐵凝女性寫作的敘事策略的影響,結合具體的文本《沒有紐扣的紅襯衫》、《麥秸垛》,從女性意識、女性悲劇這兩個維度來展開論述。

(一)女性意識

女性意識,尤其是女性作為個體的自我意識,歷來被廣泛論及。時代在更迭,社會在進步,女性文學也發展得更加多元化,女性的自我意識逐漸被人們關注和凝視?!皬呐缘臒o意識到意識的強烈高漲”[6],鐵凝在作品中用不同的形式凸顯其不斷發展變化的女性意識。自20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初,鐵凝小說創作中的女性意識在不斷演變。從無意識的女性性別寫作到“三垛一門”的多視角女性書寫再到《大浴女》《笨花》的回歸與超越,文本中的女性意識也從初步顯示慢慢過渡為建構,最終走向成熟。從《哦,香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等早期作品中可以發現,鐵凝在這一時期的創作還僅僅是透過她以自身的少女視角去體察,對女性的關注暫且停駐在記錄故事或無意識書寫的層面上。20世紀80年代是一個社會思想和文學思潮交互碰撞的時期,中國的文化語境呈現出開放多元的格局,西方女性主義理論傳播開來。在這樣一種時代背景下,鐵凝以更具膽識的姿態深入到創作實踐中,不斷探索女性題材的寫作。

鐵凝的中篇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發表于1983年。在這篇充滿日常生活氣息的小說中,鐵凝用心塑造了一個不愿遷就、勇敢獨立、活潑熱情的城市女孩——安然,這是新時期文學中一個富有純真美和帶有時代印記的人物形象。安然的女性自我意識在她十六歲的時候初步萌芽。她喜歡放鞭炮,愛趁人不備之時吹一兩聲口哨。這些在世俗眼光中更偏向于男孩子的行為,安然對其有著濃厚的興趣。同時,當姐姐安靜窺探到安然的情竇之花悄然綻放時,她坦誠地告訴姐姐自己內心的想法,認為和男生在一塊兒討論功課會比和女生在一塊兒還好。勇敢做自己、有個性特征的安然,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女孩對女性自我意識的守護。

從小說中的另一主人公安然媽媽身上,我們也能體悟到女性意識的覺醒。安然媽媽是一個追求男女在社會地位上平等的人物形象,她的工作在“文革”中受到影響,“文革”結束后便極力追求事業,遺憾的是卻未得到家人們的支持。當因為沒有把褲子熨燙好而遭到丈夫的埋怨時,安然媽媽直言“我又不是家庭婦女,生來專為給你熨衣服的!”[7]當女兒責怪她在學校里忙了一天工作而沒有及時回家做飯時,她反問道:“媽媽怎么啦?媽媽就一定得是家庭婦女?我還沒當夠哇,一當就是十年,滿腦子油鹽醬醋?!盵8]其實,從安然媽媽回應丈夫和女兒的話語中,我們能察覺到她在思想意識層面和言行舉止上對女性擺脫家庭的束縛去獲得自由獨立、擁有一份事業的肯定和維護,正是透過這一點,我們發現了她身上的女性自我覺醒意識。相比于《哦,香雪》中模糊的女性意識和一定程度上的無意識寫作,鐵凝在《沒有紐扣的紅襯衫》中所表露出的女性自我意識逐漸明朗化、清晰化。

“鐵凝創作中鮮明的女性意識與深層次的性別思考”[9],在中國新時期的女性寫作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初入文壇時,鐵凝的作品通過對日常生活氣息的捕捉和對人性細致入微的刻畫展現出個性寫作特征,她憑借塑造“香雪”“安然”這兩個純凈、清新的女性形象喚醒對新時代、新文明的精神向往。不啻如此,鐵凝對諸多少女形象的塑造都展現出若明若暗的女性意識。在創作轉變期,鐵凝順應“尋根文化”思潮,吸納西方思想進行文化層面的探詢,一邊融入主流,一邊在鄉村生活與女性生命體驗中尋求精神滋養、積累創作素材,并以其獨特的女性視角展開書寫,女性意識愈發顯明。樸素厚重的“三垛”借由“地母”類型象征發起關于母性的時代追問。在20世紀90年代大眾消費文化興起之際,鐵凝穩定有力地把握住了自身的文學創作軌跡,使其創作取向與時代主流同頻共振又不失個人堅守,同時把落腳點放在對復雜人性的思量。

(二)女性悲劇

“三垛”系列小說展現了女性的生活方式、生存狀態,以及她們的悲劇命運?!尔溄斩狻纷鳛槠渲械摹耙欢狻?,相對而言是寫得較為完整、成熟和深刻的作品。小說不僅敘述了知青陸野明與沈小鳳、楊青的愛情關系,還描寫了農民栓子與老效媳婦、大芝娘及其丈夫、小池與大芝和花兒的幾組愛情與婚姻悲劇。因此,可以說《麥秸垛》是“多種悲劇情感交織,將多種愛情悲劇交織在麥秸垛的現實空間中”[10]?!尔溄斩狻分?,老效想要得到栓子大爹的一雙日本皮鞋,于是他愿意在麥秸垛邊用出讓妻子肉體的方式來進行交換。小說中有這樣一番描述:“栓子戀那媳婦,就是愿意把東家的麥子送給她……‘這么著,咱換吧。老效說?!涯隳瞧ばo了我,我就讓你一回?!@時散在腳前的麥秸堆一陣窸窸窣窣,老效彎腰抓起一個人來。栓子細看,正是那媳婦?!驮谶@兒,行不?你脫鞋,她這兒由我脫。老效抓住媳婦的褲腰,媳婦趔趄著歪倒在垛前……”[11]自這件事發生后,老效媳婦跑了,日后再也沒回到端村,再也沒有回到一個為了得到一雙皮鞋而出賣自己肉體、殘害自己心靈的男人身邊??梢韵胂?,老效媳婦再也不愿回憶起自己被繩子綁住,嘴被毛巾堵住的經歷,麥秸垛在她心中又何嘗不是傷心之地,又何嘗不是悲劇的發生地呢?

透過此,我們可以看出,《麥秸垛》以其對生活獨特的觀察視角,從更深更廣的意義上對女性的悲慘命運作出了新的探索,展現了女性悲劇性的人生。通過講述老效媳婦、大芝娘等人痛楚、凄涼的人生故事,鐵凝揭露了落后的傳統思想給女性精神上帶去的重壓和束縛,以及女性自身的局限性和性格扭曲異化等現象,從而展現一種“在愛與性的糾纏中,人性本欲、精神閹割、婦女命運的真實”[12]。作為文學接受者的我們,也能從中獲得一定的啟示:評判一部文學作品是否具有悲劇意識,要去重點關注和衡量作品反映出來的思想意識和精神品質是否具有抗爭性和超越性。不難發現,鐵凝用含蓄節制的方式去敘述女性悲劇,她在小說中傳遞出來的悲劇意識并不是依托截然對立的矛盾或沖突去反映的,而是在悲劇中貫穿著悲憫情緒和同情之心,通過設立溫情式、可回味的結局,追求一種美與沉重共存、希望與絕望并生的和諧藝術境界。

受女性文學寫作思潮的影響,鐵凝的文學創作發生了量的積累和質的轉變。作品中的女性自我意識經歷了若隱若現—愈加鮮明—回歸超越的轉變歷程,這樣一種女性自我意識由初顯到建構到成熟的演變,不單反映出了鐵凝筆下女性人物個體意識的獨特性,其實也折射出鐵凝自身人生閱歷的累積和創作觀念的個性特征及其發展歷程。從女性悲劇這一層面來看,作品中悲劇精神和悲劇意識的內涵和外延在不斷衍變,其悲劇意識不僅表現為作品中顯性的悲劇因子,比如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求而不得等狀況,更深層次的隱形悲劇因子,諸如個體對生存困境的抗爭、對傳統道德觀念的掙脫以及由相關行為帶來的個體的犧牲,同樣能夠體現出一種悲劇精神。以上這些,不僅是一種文學特質的發展,更是作家鐵凝對文學世界、藝術價值的不懈追尋和上下求索。

參考文獻

[1][3]洪治綱.中國當代文學思潮十五講[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01):217,223.

[2]張京媛.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3-4.

[4]趙蕾.鐵凝“三垛”小說中的“垛”意象及其符號意義[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29(06):96-99.

[5][7][8][11]鐵凝.鐵凝精選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19-91.

[6]代柯洋,宋小娟.重解《沒有紐扣的紅襯衫》在鐵凝小說中的位置[J].銅仁學院學報,2009,11(01):55-57+62.

[9]余米慧.試析鐵凝小說創作中女性意識的演變[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2,6(23):13-16.

[10]崔志遠.探尋“人類情感”的心靈藝術——鐵凝小說創作綜論[J].河北學刊,2001(04):33-39.

[12]孫娜.“麥秸、棉花、青草”間的真實——重讀鐵凝“三垛”[J].學理論,2012(24):157-158.

猜你喜歡
小說創作鐵凝女性主義
鐵凝三謝張守仁
一聲姥姥
例談家庭成長經歷對張家玲小說創作的影響
精神分析視域下的王安憶小說創作
論蕭紅小說創作中的的悲劇意識
余華小說作品中的暴力元素解讀
鐵凝小說中的女性形象特征探討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義
《花月痕》的女性主義解讀
《飄》的女性主義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