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高陵縣界考

2023-09-01 05:49鹿習健
關鍵詞:高陵三原清河

鹿習健

(西安市臨潼區康家遺址白家遺址文物管理所,西安 710600)

高陵縣位于陜西中部、關中平原腹地,是長安(西安)北部重要縣邑,直接控制自長安東出關中的蒲津道。該縣始置于秦孝公十二年(前350),曾在王莽、曹魏時更名千春、高陸,至隋大業二年(606)復名高陵后沿用不改,自秦至今已沿用2 372年,可謂是全國建縣最早、沿用時間最長的縣。在不同歷史時期,高陵轄地屢有增析,縣界亦有變遷,“最早記載縣境大小的是宋敏求《長安志》。據載:縣境東西28里,南北33里”[1]。

今學術界對唐代高陵縣界亦無專門考論,散見于唐長安城、京兆府、唐代墓志地名等研究中,史念?!段靼矚v史地圖集·隋唐時期圖》標繪高陵五個“鄉”,縣西界是今高陵姬家—三原渠岸一線、東界今高陵耿鎮—臨潼櫟陽一線、南界渭河、北界今三原劉李溝—瓦窯一線;[2]77-78陳玲《唐代墓志所見關中鄉里詞語研究》系統考論墓志中的鄉里地名,羅列高陵八個鄉。[3]但因研究主體各異,均未對唐代高陵縣邊界進行詳考,故本文專門對高陵縣界進行考論,兼談高陵下轄“鄉”及其位置,以期有裨益于西安史地與唐史研究,不到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一、唐代高陵縣歷史沿革與研究范圍界定

唐代沿用隋高陵縣,高祖武德元年(618)改隋京兆郡為雍州,高陵縣屬雍州,武德二年(619)析置鹿苑縣(1)注:《舊唐書·地理志》:“二年,分萬年置芷陽縣……分高陵置鹿苑縣?!薄缎绿茣さ乩碇尽?“武德元年析置鹿苑縣,貞觀元年省?!笔穼W界一般以《舊唐書》所載為準。,貞觀元年(627)又省入高陵。武周天授元年(690)改雍州為京兆郡、天授二年(691)置鴻州,高陵先后屬京兆郡、鴻州,久視元年(700)高陵還屬雍州。玄宗開元元年(713)改雍州為京兆府,高陵屬京兆府。此段時期雖然隸屬州郡屢有變遷,但縣級政區基本穩定,僅有南界因鹿苑縣析置、省并而發生變遷,東、西、北界維持不變。文宗太和元年(827)割高陵萬福鄉屬三原以奉莊陵、武宗會昌元年(841)割高陵清平鄉屬三原以奉端陵,使高陵北界“南退”,此后至哀帝天祐四年(907)唐亡,縣界再無變遷。本文所考唐代高陵縣界,自武德元年至天祐四年,計289年。

二、高陵縣界考實

文獻記載是縣界考實的重要依據,《兩唐書地理志》《元和郡縣圖志》《括地志》《通典》等多是當世實錄,對高陵沿革、轄地、邊界均有涉及,可作為縣界考實直接依據。后世《冊府元龜》《唐會要》《長安志》《太平寰宇記》《類編長安志》《高陵縣志》等對唐宋高陵轄地亦有相關記載,這些后世文獻經過去偽存真,亦是重要的縣界考實依據,其中以《長安志》最為重要,在追溯“舊鄉”(唐鄉)之后對北宋鄉里有詳細記載,鑒于唐宋鄉里承襲延續性較強,武伯綸《唐長安、萬年鄉里考》、史念?!段靼矚v史地圖集》、陳玲《唐代墓志所見關中鄉里詞語研究》、陳呈《唐兩京鄉村地名考》等都據此追溯考訂唐代鄉里。此外,隨著考古學的介入,新發現確認大量唐代古城、離宮、渠道、墓葬等遺跡,尤其是久埋于地下的碑志陸續出土,記載諸多與高陵及鄰縣鄉里有關信息,均可作為文物實證。運用這些“地下文獻”進行考證,印證、糾正傳世文獻所載內容,為考定縣界提供了便利?,F分別對唐代高陵縣四界進行詳考。

(一)高陵縣西界

唐代高陵、咸陽兩縣皆有渭橋,《括地志》:“右高陵,高陵故城在雍州高陵縣西南一里,(渭橋)本名橫橋”[4]22,又“渭橋本名橫橋,架渭水上,在咸陽縣東南二十二里”[4]18。此“渭橋”是指中渭橋,為兩縣共有,當是縣界交點。唐代中渭橋建于貞觀十年(636),其位置隨渭河北移發生了變化,《中渭橋記》中有“連橫門,抵禁苑”等語,說明其大致方位仍在西漢長安城橫門外,唐代渭河故道與漢長安城橫門遺址北延線交點在今未央區尚稷路草灘八路口(坐標N34.3679°、E108.8664°),此即高陵西南界點。中渭橋北臨咸陽縣蘭池陂,又稱“周氏陂”,按《括地志》:“蘭池陂,即古之蘭池,在咸陽縣界”[4]18?!顿Y治通鑒·唐紀》:“乙酉,車駕幸周氏陂,過故墅……周氏曲,即周氏陂也,在高陵縣界”[5]5829所載,蘭池陂位于咸陽、高陵兩縣交界,故陂東緣為咸、高兩縣交界。高陵西界自中渭橋起沿蘭池陂東緣(今咸陽楊家灣東緣)向北延伸至東端(今咸陽徐塘村)。徐塘村東有漢景帝陽陵,屬咸陽縣所轄,《元和郡縣圖志·咸陽》:“陽陵,景帝陵也,在縣東四十里”[6]12。自漢末以來漢陽陵歷經多次戰亂,相關祭祀建筑早已蕩然無存,到唐代僅存帝、后陵墓封土,《元和郡縣圖志》所載“陽陵”當是指陵墓封土本體。與此同時,漢陽陵也是高陵名勝古跡,多見于高陵文人詩詞歌賦中,明清在陵南建有景帝廟進行祭祀,《陜西通志·祠祀》:“漢景帝廟,在縣西南三十里鹿苑原上,當陽陵前”[7]。推知漢陽陵應在咸陽縣界,距鄰縣高陵咫尺之遙。在蘭池陂東、陽陵南的梁村曾出土《唐故左武威衛將軍上柱國張掖郡公馮府君碑并序》:“燕王(馮朗)仕魏,雍州刺史。子孫隨宦,因為郡人。成于此鄉,已九代矣……粵以長壽三年五月十九日,遷窆麓苑之西原,遵孝章也”[8]107。按志銘所載,馮師訓家族九代世居高陵,死后葬于高陵“麓(鹿)苑之西原”[8]105,故此地為高陵所轄。在陽陵以東米家崖出土的《唐秋官尚書李晦墓志并蓋》云:“以永昌元年十一月十一日合葬于高陵縣鹿苑原,禮也?!盵9]136按志銘所載,米家崖亦為高陵所轄。故高陵西界自徐塘東折,向東延伸至漢陽陵又北折,繼續向北延伸至涇陽冉家(坐標N34.4661°、E108.9589°)與涇河相交。

涇陽冉家與今高陵茹家(坐標N34.4808°、E108.9685°)隔涇河相對,按照縣界延續性規律,高陵西界涇北段自此向北延伸。茹家以北毗沙村是漢文帝入長安時停駐處,《史記·孝文本紀》:“(文帝)至高陵休止,而使宋昌先馳之長安觀變”[10],至今仍有相關傳說?!陡吡昕h志》:“漢降駕原邸,在縣西南崇皇寺等地,舊傳漢文帝誕生處……或云文帝自代來,次高陵毗沙鎮處四日,故相傳鎮中東岳廟即帝誕宅?!盵11]表明自漢代以來此地就屬高陵所轄,與他縣無涉。毗沙西北西福村有彭城閘遺址,即“彭城堰”,按《新唐書·地理志》:“高陵,畿……有古白渠,寶歷元年,令劉仁師請更水道,渠成,名曰劉公,堰曰彭城”[12]所載,堰在高陵境內。茹家—毗沙—西福一線西鄰今涇陽崇文、永樂、雪河三鎮,1988年永樂鎮北橫流村曾出土《大唐故謁者臺員外郎騎都尉劉初墓志銘》:“粵以垂拱元年,歲次乙酉,七月乙巳,朔五日已酉,于涇陽縣善明鄉白渠北之原同所,禮也”[3]。雪河鎮豐稔原是郭子儀屯兵處,《舊唐書·郭子儀傳》:“是時,急召子儀自河中至,屯于涇陽,而虜騎已合”[13]。今莊頭村有“唐汾陽王郭子儀單騎卻敵處”石碑一尊[14],表明北橫流、莊頭村一帶為涇陽所轄??梢?茹家—毗沙—西福一線以東屬高陵所轄、以西則屬涇陽,此線當為兩縣交界。

唐代高陵縣西有龍躍宮,《新唐書》與《元和郡縣圖志》對其位置記載存在矛盾?!缎绿茣さ乩碇尽?“高陵,畿。武德元年析置鹿苑縣,貞觀元年省。西四十里有龍躍宮,武德六年,高祖以舊第置,德宗以為修真觀?!盵12]963隋唐高陵縣治與今址相同,現以縣城為基準點向西“四十里”(17 680米)測距(2)參見陳連洛:《從大同北魏永固陵制看古代的長度單位—里》,載于《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學術界一般認為唐代1里為442米,北宋1里為560米。,在今涇陽瑞寧村?!对涂たh圖志·高陵》:“龍躍宮,在縣西十四里,高祖太武皇帝龍潛舊居也,武德六年置?!盵6]26以縣城為基準點向西“十四里”(6 188米)測距,在今高陵李觀蘇,西福村東。鑒于《元和郡縣圖志》為唐代當世文獻,可信度較高,且考古調查確在李觀蘇發現唐代宮殿遺存[9]135,而瑞寧村附近卻無遺址,可證《新唐書·地理志》所載位置有誤,龍躍宮位置仍在茹家—毗沙—西福以東。

西福村西北7千米是今三原縣城,縣城地跨清河,在唐代已是一處重要關梁(渡口),《西安歷史地圖集》標繪此地有“神臯驛”。[2]77-781987年考古調查發現城南弓王堡遺址,面積約2 000平方米,南部暴露大量瓦礫堆積,其中有蓮花紋瓦當、板瓦殘片[9]133,或為該驛站遺址。自涇陽迎冬驛東北行至此,可經清河東北行至三原驛,也可向西北行至泥陽驛,官道途經咸陽、涇陽、三原、富平、奉先、池陽等縣[15],與高陵無涉,故此今三原縣城區域不在高陵境內。結合茹家—西福一線大體呈南北平直狀態來看,西福村北亦無山川陂澤,故高陵西界不應突現大尺度曲折,應自西福村繼續北延至焦馬村與清河相交(坐標N34.6300°、E108.9733°),三原弓王堡、城關鎮等它縣轄地均在西福、焦馬以西。

(二)高陵縣南界與東界

1.南界與鹿苑縣界

渭水經中渭橋東流,北岸為鹿苑原。最初為高陵縣轄地,武德二年(619)于此地析置鹿苑縣,貞觀元年(627)省入高陵,今經考古調查確認鹿苑故城在西營村,并有中唐時期李晦、馮師訓墓志銘載“高陵縣鹿苑原”[9]133,均是唐初鹿苑縣分置、省并文物實證。在渭河南岸則是長安、萬年兩縣渭陰鄉[16],鄉名意為“渭水之陰”,其北界直抵渭水。此段渭河南北兩岸分屬高陵與長安、萬年兩縣,當為鹿苑南界,貞觀元年省鹿苑以后成為高陵南界。渭河東流至高陵耿鎮,南岸是細柳原,按《李儼墓志》“粵以其年五月七日遷定于萬年縣龜川鄉細柳原……近灞陵之高原”[16]、《惠昭太子哀冊》“葬于新豐界細柳原”[17]所載,細柳原分屬萬年與新豐兩縣所轄,而渭河北岸有《李晟碑》明載“高陵奉政原”。推知耿鎮一帶渭河南、北兩岸分屬新豐、高陵兩縣,渭河為兩縣交界。古今渭河曾發生北移,唐代渭河故道在今未央區草灘農場—魚塘—高陵耿鎮—臨潼韓家村一線,此即高陵縣南界。

武德二年(619)析置鹿苑縣,主體位于鹿苑原,該臺塬北隔涇河與奉正原相對,高陵縣得名于此,“郭子章云:縣南有奉政原,高四五丈,高陵之名所由昉也”[11]。原上出土唐墓志銘“高陵奉政原”,可知奉政原在唐代一直為高陵縣所轄。武德二年析高陵置鹿苑縣以后涇河便成為高陵、鹿苑兩縣交界,“涇渭之交”即鹿苑縣東南界點。唐代涇河故道較今日稍偏南,流路大體相同,但因渭河北移導致“涇渭之交”發生變遷,今高陵區涇渭街道涇渭堡村東有著較為明顯的槽形洼地,被認為是涇河故道。[18]按涇渭故道走向推知“涇渭之交”大體在今高陵北擺村(坐標N34.4287°、E109.0654°)。鹿苑縣既從高陵縣析置,其西界應與高陵縣涇河以南段西界相同,西南、西北界點分別為中渭橋與冉家村。鹿苑原本為兩漢陽陵縣轄地,曹魏黃初元年(220)高陵更名高陸同時并入陽陵縣部分轄地,西晉承襲不改。此后南北朝高陸、霸城兩縣便以渭水為界,《水經注·渭水》:“渭水又東逕霸城縣北,與高陵分水”[19]460。鑒于鹿苑原本是外縣并入高陵之地,唐代便據此歷史地理基礎進行分置,后因鹿苑縣面積小、人口少,且臺塬區域已并入高陵四百余年,地域文化面貌基本一致,故貞觀元年又將其省入高陵。

2.東界

渭水經高陵耿鎮東流,北岸奉政原出土《獨孤祎之夫人張氏墓志銘并蓋》《張維岳神道碑》《李晟碑》等多方唐代墓志均載“高陵奉政原”,墓葬分布自今高陵船張向東延伸至臨潼月掌村,月掌出土的《趙阿師墓志碑》雖未見高陵鄉里地名,但墓葬類型、時代均與高陵奉正原唐墓一致,從墓葬延續性來看當屬葬于高陵境內名臣。月掌東南3千米是今臨潼區北田街道辦,按《水經注·渭水》:“東南逕藕原下,又東逕鄣縣故城北,東南入渭,今無水”[19]463所載,此地是北魏鄣縣的縣治所在,[20]359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498)分萬年縣置鄣縣,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撤銷鄣縣并入廣陽,始終與鄰縣高陵無涉,故北田街道辦當在櫟陽境內。高陵縣東界在月掌村、北田街道辦之間呈“南北向”南延,南延至渭河交點韓家村即高陵東南界點(坐標N34.4461°、E109.1625°)。韓家村西1公里是東渭橋遺址(今高陵白家咀),按日本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南行三十五里,到高陵渭橋。水闊一里許,橋闊亦爾”[8]113所載,東渭橋在高陵境內,且《東渭橋碑》涉及高陵、富平、三原等與橋梁修筑相關縣邑,其中并無新豐、櫟陽,推知高陵東南界點必在東渭橋以東,韓家村與東渭橋相對位置與此記載相符。

在韓家村北有兩處櫟陽縣境內湖泊——清泉陂與煮鹽澤?!对涂たh圖志·櫟陽》:“煮鹽澤,在(櫟陽)縣南十五里。澤多咸鹵。苻秦時于此煮鹽。周回二十里。清泉陂,在縣西南十里,多水族之利?!盵6]27唐櫟陽城遺址在今臨潼區櫟陽街道辦,根據考古調查確認城址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70萬平方米。[9]79以此為基準點向西南測距“十五里”(6 630米),在今臨潼區走馬村,即煮鹽澤位置;向西南測距“十里”(4 420米),在今臨潼區長慶村,即清泉陂位置。而毗鄰的高陵縣東則有“姚興墓”(偶陵),《元和郡縣圖志·高陵》:“姚興墓,在縣東南十三里”[6]26。自唐宋以來文獻對姚興墓的位置記載多有矛盾,今考古調查認定的姚興墓(偶陵)在高陵縣城東北“五里”麥張村,與《元和郡縣圖志》記載不符,今勿論麥張“偶陵”真偽,僅以《元和郡縣圖志》所載距離為依據,可以確知“縣東南十三里”(5 746米)在高陵境內。加之《元和郡縣圖志》未載清泉陂、煮鹽澤、姚興墓位于“縣界”,故高陵、櫟陽交界應在“姚興墓”與清泉陂、煮鹽澤之間呈“南北向”延伸,即韓家—月掌—東新—西程。西程村東北6千米是櫟陽城,唐櫟陽縣承襲北周廣陽縣而來,唐武德元年改為櫟陽。南北朝至唐代是我國道教、佛教大發展時期,廣陽、櫟陽孕育了玄高、寇謙之等對歷史產生重要影響的宗教人物,櫟陽縣域內有大量的宗教石刻遺存,今在櫟陽街道及其周邊5千米范圍內有櫟陽寺院遺址、鄧王村師錄生造像碑、田莊造像碑、縣西造像碑、蔡家(蔡劉)村經幢、馮神育造像碑等北朝至唐代佛道文物遺存[9]87-88,而同時期高陵、三原境內佛教分別以惠昭寺、劉李溝為中心,故此這些碑刻文物遺存均應與該佛道中心櫟陽有密切關系,與高陵、三原無涉,櫟陽縣西界應在西程—鄧王—蔡劉村一線北延。

櫟陽縣城北鄰清河,發源于耀縣照金鎮野虎溝,在三原峪口村出山后呈“[”形曲折流路,自街子村折向東流后至臨潼田家村匯入石川河。自西漢修筑白渠便開始借用清水河道,此后多對河道進行人工改造,以致清河在歷史上有白渠、五丈渠、清渠等多種人工渠道的別稱?!栋卓琢芬端渴健?“畎澮,清白渠斗門式,《水部式》:京兆府高陵界,清白二渠交口置斗門堰,清水,恒準為五分,三分上中白渠,二分入清渠?!盵21]按其所載,高陵縣界有“清白二渠交口”,唐武德二年(619)、永徽六年(655)、開元九年(721)、廣德二年(764)、大歷十二年(777)整修渠道主要以“復秦漢水道、以溉陸田”為原則,未改渠道布局,寶歷元年(825)高陵縣令劉仁師“請更水道”興建劉公渠、彭城堰,對北白渠亦未有大影響?!端渴健烦蓵陂_元二十五年(737),此時白渠(太白渠)借清水河道東流,經清渠“交口斗門堰”后分為三支渠道——北流入鄭國渠、東北流入石川河、南流入中白渠。[23]今經考古發現,清河在今臨潼花李村分為兩支水道:一呈東北流向,經閻良城區南至閻良區南林村入濁水后匯入石川河,應是唐代太白渠、清河干流;二呈東南流向,與今“花李—卷子村”段清河流路相同,在卷子村匯入唐代中白渠,隨后東流至臨潼區田家村匯入石川河,武德二年(619)向東擴修至金氏陂。[20]359同時還應有一條呈西北流向的“清渠”,北入鄭國渠故道后東流入石川河,不過暫未發現。按照“復秦漢水道”修筑史實分析,“交口斗門堰”當在今清河水分處花李村(坐標N34.6464°、E109.1698°)。

(三)高陵縣北界

高陵縣北界自武德元年(618)至開成五年(840)之間維持不變,文宗太和元年(827)割萬福鄉屬三原以奉莊陵,《冊府元龜·奉先第三》:“京兆府奏莊陵準穆宗陵例,割鄰近縣鄉奉陵供應。今高陵縣萬福鄉……其界并不隔越,伏準穆宗陵例,合割前件四鄉屬三原縣添奉陵寢,從之”[23]。武宗會昌元年(841)割清平鄉屬三原以奉端陵,《長安志·高陵》:“唐七鄉,會昌元年析清平鄉隸三原縣奉莊陵”[24]434。據張象魏《三原縣志(乾隆)》載:“唐開成五年(840),全縣分十二鄉一百三十四村?!盵25]69此時有萬福鄉而無清平鄉,這與唐代割高陵萬福鄉隸三原情況吻合,表明此資料是可信的,萬福鄉在太和元年(827)以前確為高陵轄鄉。按照割隸順序來看,萬福、清平兩鄉相鄰,《西安歷史地圖集》將萬福鄉標繪于太白渠南、清河北,清平鄉標繪于清河南,呈南北相鄰狀態。[2]77-78但《地圖集》中太白渠借用鄭國渠故道,沿山麓臺塬南緣東流,失之偏北。唐代鄭國渠、白渠均在使用,《新唐書·突厥傳》:“又秦、漢鄭渠溉田四萬頃,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頃,永徽中,兩渠灌浸不過萬頃,大歷初,減至六千畝”[12]6025。今考古確認太白渠實是借用清河而非鄭國渠。按《資治通鑒·唐紀》:“庚寅,李歸仁以鐵騎五千邀之于三原北,(胡三省注:三原,本漢池陽地,后魏置三原縣)子儀使其將仆固懷恩、王仲升、渾釋之、李若幽伏兵擊之于白渠留運橋,殺傷略盡歸仁游水而逸(胡三省注:白渠,漢白公所開,因名)”[5]7023所載,三原境內有(太)白渠,而高陵縣界點又在太白渠“清白二渠交口”處,清河為兩縣共有,當為交界。

從文獻記載看,清河以北有“故任城”?!蛾兾魍ㄖ尽そㄖ谩?“三原,武德四年移治清父(谷)南故任城,改為池陽,六年又移故所,改置華池縣……貞觀二年廢三原,仍改華池為三原縣,屬雍州”[7]。雖僅指出大體范圍,但可確認三原舊治“故任城”不出魯橋鎮南、清河以北區域。且《元和郡縣圖志·涇陽縣》詳載“三白渠”流經縣邑:“太白渠,在縣東北十里。中白渠,首受太白渠,東流入高陵縣界。南白渠,首受中白渠水,東南流,亦入高陵縣界?!盵6]27即中白、南白兩渠均自涇陽東入高陵,僅太白渠未入,實因(太白渠)清河本身就是三原、高陵兩縣交界。從考古發現看,三原境內有黃白城(曲梁宮),《元和郡縣圖志·三原》曰:“黃白城,在縣西南十五里……秦曲梁宮,在縣西南十五里黃白城內”[6]7。遺址在今三原西陽鎮,鎮東曾出土“池陽”銘文唐磚。[25]67這都表明清河以北確為三原縣所轄。三原、高陵兩縣以清河為界,遵循“山川形便”劃界原則,與高陵縣南以涇、渭為界情形保持一致。唐代清河與今清河流路大體相同,就是武德元年(618)至太和元年(827)期間高陵北界,高陵縣東北、西北界點即清河流經的花李、焦馬兩村。

高陵北界既為清河,萬福、清平兩鄉均應位于清河以南。萬福鄉位置見于《長安志·三原》所載:“萬福鄉在縣南,管村一十八?!盵24]501宋代鄉里轄地雖有所變遷,但大體位置與唐代基本相同。唐宋三原縣治即今三原劉李溝遺址[26],縣城南有奉君、萬福兩鄉。萬福鄉大體為劉李溝正南安樂、渠岸一帶,按《三原縣志》(乾隆)所載鄉里承襲、合并沿革,萬福鄉在明代并入雁陂鄉,“雁陂”今訛傳演化為雁北村,在清河以南三原渠岸鎮,可證萬福鄉確在清河南。清平鄉位置在文獻中雖然無載,但唐代涇陽、三原兩縣境內以“清”為名的“鄉”均與清河有關,故“清平”并非僅有美好寓意,該鄉應北鄰清河,位于萬福鄉東部,大體在今獨李、陂西一帶。

此外,唐顯慶三年(658)《辛謙及妻元氏墓》載高陵有“臨涇鄉”:“合葬乎雍州高陵縣臨涇鄉臨涇里涇陽之原?!盵27]今學者據《長安志》《涇陽縣志》認為該地在今涇陽縣西北,即王橋、橋底一帶,“唐顯慶年間此地可能歸高陵縣管轄”,是為高陵西北部一個鄉。從鄉邑位置來看,涇陽東、東北有廣吉鄉、崇善鄉,如果高陵臨涇鄉位于涇陽縣西北,將被廣吉、崇善阻隔而成為高陵“飛地”,不符合劃界規律。今從唐代墓志資料可見,唐代鄉級行政單位重名現象較多,長安、咸寧兩縣均有渭陰鄉與龍首鄉,涇陽、鄠兩縣均有宜善鄉,高陵、三原兩縣均有修真鄉,高陵、禮泉兩縣均有安樂鄉?!芭R涇鄉”意為“臨涇河之鄉”,屬“地名鄉邑”,應為高陵境內南鄰涇河之鄉,與涇陽西北“臨涇鄉”無涉。涇河在高陵縣南東流,據《孫義普墓志》:“窆于高陵縣之西南樂安鄉之偶原”[28]所載,高陵西南樂安鄉轄有“偶原”,“偶原”即奉政原別名,臺塬南鄰涇河,故樂安鄉約在今高陵姬家鄉一帶。那么臨涇鄉只能在樂安鄉東、涇河北岸,今高陵正南楚榆鎮一帶,奉政原在楚榆南部自西向東延伸,《辛謙及妻元氏墓》中“涇陽之原”即指此臺塬。后世因戰亂、盜掘導致墓志流散至鄰縣臨潼區,2004年被發現后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館。

自會昌元年(841)割清平鄉隸三原奉陵至唐亡,高陵北界保持穩定。據唐宋鄉里沿用繼承情況來看,《長安志》所載高陵北界承襲唐末而來,高陵縣境“南北33里”。鑒于唐宋時期渭河流路基本相同,現以北宋高陵南界渭河為基準線向北測距“33里”(約18 480米),大體在灣子—福壽一線呈“東南—西北”向延伸,此即會昌元年至唐亡期間高陵北界,東延與東界交點蔡劉村,即縣東北界點(坐標N34.6087°、E108.1575°);西延與西界交點灣里村,即縣西北界點(坐標N34.5603°、E108.9742°)。

三、結語

綜上所述,《長安志》《太平寰宇記》所載高陵“舊七鄉,今五鄉”,應是從傳世文獻輯出,即萬福、清平兩個鄉與北宋沿用的仁義、奉君、修真、上原、潤國五個鄉。唐《敦煌石室殘卷》記載天寶年間高陵有“廿六鄉”,今從出土墓志考訂有臨涇、安樂兩鄉,加上“舊七鄉”共計九個鄉,仍相差甚遠(如圖1所示)。武德元年(618)至武德二年(619)之間,高陵縣北界為清河、南界為渭河,西界在中渭橋—冉家—灣里—西?!柜R一線,中渭橋是縣西南界點,焦馬村是西北界點。東界在韓家—月掌—東新—西程—鄧王—蔡劉—花李一線,韓家是縣東南界點,花劉是東北界點??h界長度約103千米,圍合面積498平方千米;武德二年析置鹿苑縣以后,高陵、鹿苑以涇河為界,鹿苑縣南界渭河,東南界點是涇渭之交,西界是中渭橋—冉家一線,縣界長度48千米,圍合面積85平方千米;貞觀元年(627)至太和元年(827)之間,鹿苑省入高陵,高陵縣界又恢復唐初原貌。太和元年、會昌元年割兩鄉隸三原以后,高陵北界南退至灣里—灣子—福壽—蔡劉一線,灣里是縣西北界,蔡劉是東北界點,縣界長度89千米,圍合面積378平方千米。南、北縣界大體遵循山川形便原則,東、西大體為平直劃界。

圖1 高陵縣界及鄉邑位置示意圖注:根據奧維地球2014衛星圖改繪

猜你喜歡
高陵三原清河
勇攀高峰
清河堡考略——明朝防御建州女真及后金的前沿堡城
安陽高陵——中國帝王喪葬史上“另起一段”
承傳統振百年清河 重實踐育清正少年
馬克思主義“三原”問題的詮釋學探析
馬克思主義“三原”問題的詮釋學探析
小精豆爆笑校園
水電工程移民安置“三原”原則的改革與突破
高陵詩歌大賽揭曉
誰是兇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