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類研學旅行課程設計的策略研究

2023-09-03 07:53尹玉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23年7期
關鍵詞:課程建設策略

尹玉

摘? 要:自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來,全國各地研學旅行如火如荼地開展,隨之而來出現了諸如“只游不學”、“重游輕學”、“外包”、缺乏考核評價等一系列問題,導致研學旅行課程質量令人堪憂。筆者結合近年來開發研學旅行課程的經驗,提出科技類研學旅行課程建設過程中包括學校統籌規劃、培養科技類研學導師隊伍、研學旅行課程設計、建立有效評價機制四點有效策略。

關鍵詞:科技類研學旅行? 課程建設? 策略

一、背景分析

(一)國家政策支持有效推動研學旅行快速發展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中小學研學旅行正式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2017年10月,教育部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要求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隨著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研學旅行受到極大關注,并得以迅速開展。

(二)科技教育在全面育人中體現的薄弱現狀需要改變

科技教育是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內容和關鍵途徑,是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的基礎??萍碱愌袑W旅行課程的主要形式是通過增加學生活動的科學探究,將學科領域知識加以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科技體驗和實踐體驗。開展科技類研學旅行課程,有利于充分挖掘科技的育人功能,有效變革育人方式,引導學生在科技類研學旅行中實現全面發展。

(三)特色項目建設為研學旅行課程建設提供有力抓手

北京市教委在全市校外教育機構中開展“三個一”項目活動。筆者作為項目負責人,開發了“童眼探大國重器”科技特色項目。該項目有完整的課程體系,分為六大板塊,每一板塊都設有研學旅行課程。同時,在研學旅行政策文件中也提出:任何學段都要涵蓋自然類、歷史類、地理類、科技類、人文類、體驗類等多種類型活動課程。因此,依托“童眼探大國重器”科技特色項目的課程建設,有效推動了科技類研學旅行課程的發展,同時為筆者開展科技類研學旅行課程積累經驗。

基于此,筆者認為開展科技類研學旅行是教育改革發展的迫切需要,但應進一步厘清其存在的現實問題以及課程建設的策略,讓研學旅行最大化地發揮其育人功能。

二、實施科技類研學旅行課程的問題

(一)學校缺乏整體規劃

盡管研學旅行非?;馃?,然而經調研,現階段北京地區大部分學校沒有專門開設研學旅行課程,很多學校仍然以“社會大課堂”為依托,全年級乃至全校學生一起到基地參觀、體驗。學校缺乏整體的設計與規劃,忽視學生研學過程的探究、考察、體驗等。

(二)缺乏專業的科技類研學導師

科技類活動同時具有專業性、實踐性、探索性、靈活性、開放性等特點,沒有固定教材與課程標準,與中小學科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知識內容差別較大。這要求科技教師深入挖掘研學資源,同時具備開發研學課程、指導學生完成研學活動的經驗和能力。在當前的科技教育中,大多數科技教師無法承擔科技研學活動導師這一任務。

(三)基于科技類研學課程的資源開發不足

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公布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共204個,據不完全統計,北京有33個?!笆濉逼陂g,教育部遴選了622個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和營地。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調查等形式,筆者了解到作為首都的北京,有很多科技教育相關的研學旅行資源,例如航空航天博物館、汽車博物館、中科院、高校等,然而卻有很多資源沒有被開發和利用。有些學校帶領學生到科技場館進行參觀、學習,但游大于研,未深入挖掘資源,沒有以學生為中心設計研學旅行課程。

(四)缺乏評價反饋機制

《意見》中要求:“學校要在充分尊重個性差異、鼓勵多元發展的前提下,對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情況和成效進行科學評價,并將評價結果逐步納入學生學分管理體系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比欢壳皝砜?,大多學校沒有建立研學旅行課程評價體系,或者建立的評價體系單一,無法通過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學習。

三、建設科技類研學旅行課程的策略

近年來,筆者依托“童眼探大國重器”科技特色項目,自主設計開發了科技類研學旅行課程。通過不斷思考與實踐,總結出以下幾點策略。

(一)學校統籌規劃是前提

可以看出,國家層面對于研學旅行極其重視,有較為完整的頂層設計。但在實施層面如果沒有整體規劃,會導致難以推進。從學校實際出發,制定研學旅行的組織、管理、實施、保障、評價等細則,是研學旅行順利實施的前提。以筆者所在青少年宮為例,將科技類研學旅行課程開發作為重點工作內容,確定工作小組,并制定了詳盡的工作計劃、管理條例、評價標準等,配有資金保障。在單位全力支持和統籌規劃下,以特色項目為依托的科技類研學旅行課程穩步推進,并吸引了百余名學生參加科技類研學旅行課程,提升綜合能力。

(二)培養科技類研學導師隊伍是關鍵

科技教師是科技類研學旅行課程的設計者、實施者和評價者。教師要以學生需求為中心,以課堂教學為基礎,依托科技類教育資源,開發出以科技為主體,多學科融合的科技類研學旅行課程。因此,擁有專業的科技類研學導師是研學旅行得以有效實施的關鍵。在“童眼探大國重器”項目建立初期,就成立了教師團隊,團隊成員包括項目負責人、校外科技教師、實驗??萍冀處?、資源單位教師。為培養科技教師成為研學導師,團隊教師均接受了研學旅行相關培訓,對政策、理念、方法等系統學習、深入理解。同時,團隊教師均有設計、開展研學旅行的實踐機會,能夠在實踐中不斷汲取經驗,定期圍繞一個研學主題進行教研,做到常研、常新、常態化,從而提升研學教師的能力。

(三)研學旅行課程設計是核心

研學旅行課程具有跨學科性、綜合性、實踐性、活動性、體驗性五大特征,同時沒有課程標準與教材,因此基于不同學段課程目標,合理利用社會資源,編寫課程大綱,系統設置課程,并依據大綱開發研學旅行課程是保障研學旅行課程常態化開展的核心。筆者認為,研學旅行只有課程化,才能切實提升中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在“童眼探大國重器”科技特色項目中,筆者以“五育融合”為課程育人總目標,將研學旅行納入系統的項目實施課程中。每一單元的設計均是在項目綱要的指導下,基于目標、內容、實施、評價“一體化”的研學旅行課程建設原則,以“了解學情-開發資源-設計課程-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完善”的路徑進行研學旅行課程的設計與開發。根據北京市教委的相關規定,選取了區域內、北京市內、全國內適合的研學基地,保證不同學段的學生到適合的地方進行研學旅行。同時,每一單元研學旅行課程有專門教師負責,并形成了“學-行-研-踐”的研學旅行教育范式,保證“旅有所研”“旅有所學”。

(四)建立有效評價機制是保障

建設適合學生發展的活動課程是實現研學旅行實踐育人的根本途徑。同時,需要科學的研學實踐活動課程評價體系檢驗育人效果。因此,在課程實施中,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是研學旅行課程高效實施的保障。以“童眼探大國重器”科技特色項目中的研學旅行課程評價體系構建為例,項目從科技類研學實踐活動課程學習評價、課程研發評價、課程執行力評價和課程管理評價四方面構建研學課程評價體系,通過一個總目標制定三級評價指標,以此保障項目中的研學課程科學、高效地推進、實施。

四、結語

科技類研學旅行課程化對于促進科技教育,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在“雙減”背景下,應充分挖掘研學旅行的課程價值與育人價值,堅持研學旅行課程化建設方向,在研學旅行中促進學生成長。(本文得到中國兒童中心師資培訓部邵旭老師的指導,特此感謝)

【參考文獻】

[1]教基一.教育部等11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S].教育部,2016.

[2]顧家城.研學旅行實踐教育藍皮書[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20.

[3]王杰.淺議在研學旅行活動中設置科技課程的重要性[J].學周刊,2020(02):99.

猜你喜歡
課程建設策略
基于“選—練—評”一體化的二輪復習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見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高職機械類專業“CAD圖形設計”課程建設
《海圖學》課程的建設與實踐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