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朝陽區校內外融合教研共同體建設策略的研究

2023-09-03 15:03王碩華李魏新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23年7期
關鍵詞:共研朝陽區教研組

王碩華 李魏新

摘? 要:本文是在北京市朝陽區校外提出“一體兩翼、融合育人的全人教育”發展理念的大背景下,以專業學習共同體理念為指導,初步探索校內外融合教研共同體建設的機制與策略方法。在機制保障的前提下,為教師創立共同愿景,梳理有效策略,倡導合作文化,并創新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建構模式,使課外校外教研組這一教師學習共同體在促進教研組整體發展和個體成長的基礎上,最終走向校內外協同發展、融合育人的美好前景。

關鍵詞:課外校外教研組? ? 專業學習共同體

一、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和相關通知,明確指出要積極探索校內外教育有效銜接的工作機制,在當今“雙減”政策背景下,校外教育和校內教育研究的交融更是必然。筆者所在的北京市朝陽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自2007年至2022年以校內外融合為特色建設了20個課外校外專業教研組,促進了校內外教師專業素質的雙重提升,并對學校的特色化建設產生了推動作用。但同時也存在各教研組發展不均衡、教研組機制建設不完善、校內外融合共研的特色不凸顯等問題。

二、實踐探索

(一)機制建設

制度是教研組組建的基礎架構,可以說是教研組建設與發展的根。我們在思考專業共同體視角下,教研組如何優化機制建設,為教師供給更多“營養”。

1.教研組管理機制的完善

第一,從政策導向上完善。在原有教研組成員基礎上,進一步將其定位為“同專業、相近專業、甚至跨專業的教育者”,拓寬了教研組的人員組成結構。第二,明確職能定位。從機構內專業教研組拓展為構建校內、校外、社會機構教師、專家共研機制,成為區域“學術引領”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完善組長聘任機制。管理機制中規定,教研組長應具備扎實的專業基本功,具有豐富的組織校外教育教學活動的經驗,熱愛教研工作,對工作認真負責,團結同志,是校內外機構中專業活動項目的骨干和改革創新的帶頭人。教研組長由教師自薦、區校外教研室推薦,在教研組內競聘,經組內教師投票選舉產生,以搭建平臺,頒發聘任證書激發組長內在的成就感。通過搭建校內外、社會教育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的平臺,教研組長大有可為,并有利于促進自身發展。

2.創設教研組評價激勵機制

為激發各區級教研組建設與發展的積極性,推進各教研組開展豐富多彩、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動,促進校內外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的生成,制定了《朝陽區課外校外優秀教研組評選方案》,每兩年開展一次優秀教研組評選活動。依據“朝陽區課外校外優秀教研組評價表”,從教研組常規管理、教研活動、課題研究、取得成績四方面進行賦分評價,評選出優秀教研組及優秀教研組長,并為評選出的優秀教研組搭建論壇、沙龍等展示交流的平臺。

在推進教研組整體發展的同時,為促進教研組教師的個體成長,我們還創設了“教研組教科研先進個人評選制度”,根據組長推薦和教師個人申報,按照一定比例,每兩年評選一次教研組教科研先進個人。為優秀教研組、優秀教研組長、教研組先進個人頒發證書,從整體到個體兩個層面激發教研組建設與發展的活力。

3.與教委協同推進,確保教研組保障機制

為從行政角度確保教研組的建設發展,根據各教研組的經費需求及全年整體活動計劃,統一制定經費預算,報區教委體衛藝科申請專項經費支持,并負責此專項經費使用的統籌管理。各教研組的經費使用范圍限于專家指導費、專題講課費、資料費,經費使用兼顧均衡與特殊發展需求。

(二)構建策略

如果制度是教研組建設與發展的根,那么教研策略和方法就是樹枝和樹葉。從專業學習共同體理論視角,我們創設了“2+4+N”的教研組建設與發展策略。

“2”指的是組織校內外教師的融合共研和組際間的聯動教研兩種共同體組成形式。第一,目前20個區級教研組中18個包含校內外教師,教研核心組人數已達320多人,其中校內教師180人,從人員結構上凸顯了校內外教師融合共研的模式。第二,除各教研組每學期開展2次(底線)活動外,朝陽區校外教研室從統籌管理的角度,每學期開展1—2次朝陽區各校外機構之間、各區級教研組之間的聯動教研、聯動培養活動。

“4”指的是形成理論學習、實踐操作、觀摩學習、專題研討4個共性學習模塊。在專業共同體理念指導下將教研組活動進行梳理歸納,申報了朝陽區教育系統“十三五”時期區級教師培訓項目,推進區級“課外校外教師專業共同體理念與實踐培訓項目”工作,20個區級教研組以上述相對固定的四大教研共性學習模塊開展系統、規范的課外校外教師研修與培訓活動。

項目搭建了朝陽區校內外同專業或相近專業教師交流研討的平臺;提升校內外教師的專業能力與育人水平;從專業發展的角度把同專業教師凝聚在一起,形成校內外融合共研的教研共同體(尤其是校內缺乏的專業)。

“N”指的是部分教研組形成平臺引領、任務驅動、集智風暴、午茶漫談等N個適合本專業的特色教研方式。

上述4個共性學習模塊雖然在培養目標邏輯上循序漸進,在融合共研理念上與時俱進,但在教研組運行過程中不可能完全吻合設計,有時候會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微調。各教研組在實踐過程中形成了獨具專業特色的教研活動方式。

各教研組根據專業特點,逐漸形成了教研活動特色形式。一是任務驅動式促進教研組的有序思考,例如,科技類教研組針對市區各級各類專項賽事開展教研,以教研組為核心吸引大量校內外教師參與。二是集智風暴式,集智研究方式借鑒六頂思考帽思維模式,引導教師從教育性、專業性、自主性、實踐性等角度集思廣益,全面思考問題,如舞蹈教研組圍繞一個舞蹈作品的復排提出修改建議,校內外教師從舞蹈專業、藝術育人等角度碰撞智慧,提升研究能力。這種集智風暴式活動方式,更像一種研究方式,作為身臨者感受到教研組教師確實是基于學生學情的真實問題在做研究,顯現出教研活動的鮮明特點。三是漫談式,高度緊繃的工作狀態及心態不利于教育研究。茶文化教研組在教研活動中,輪流練習沖泡茶和品鑒,在具有儀式感的活動中漫談和思考?;顒涌此齐S意,也需精心組織,備好活動方案,在過程中循循善誘,心靜則能生慧,利于教師思維觀念的碰撞,活動靈感的產生。嘗試茶文化與書法、古琴結合,將茶所蘊含的禮儀文化等帶入中小學,使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與感染,以茶特有的和、清、敬、真的精神內涵育人,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

三、研究總結

經過實踐,以區級課外校外專業教研組為基礎,以協同發展為路徑,探索構建校內外教師能力建設機制,確定了以專業學習共同體理念為指導的工作思路,在實踐中逐漸探索出“2+4+N”校內外融合共研的策略和方法;繪制出教研組建設的基本理念圖,提煉出“合作、共享”的教研組文化;梳理出建立共研機制—倡導共研文化—構建共研策略—搭建共研平臺—優化共研資源—轉化共研成果的整體工作思路,使校外教育新時期教研管理思路得到拓展,管理策略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 佐藤學,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

[2][德]滕尼斯.共同體與社會[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2.

[3] [美]羅伯茨,(美)普魯伊特 著,學習型學校的專業發展一合作活動和策略

[4] 張印成主編:《課外校外教育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1]尹文堅,《中學英語教研組建設的問題與對策》,華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06.

[2] 王雪茹,《學校轉型變革背景下教研組長角色研究》,華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12.

[3] 龔興英,《中小學教師教研活動研究》,西南大學專業學位博士論文,2014.

[4] 陳慧玲,《西北地區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構建研究》,寧夏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碩士學位博士論文,2015.

[5] 鄧小麗,《基于共同體文化的學校教研組建設研究——以某高中英語教研組建設為例》,四川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碩士學位論文,2010.

[6]薛華磊,校外教育機構教師學習共同體構建研究——以上海市為例.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7-5-26.

[1] 聶琴,徐金:《教研組建設之我見》,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10).

[2]羅新兵,《教研組長的角色、特征和使命》,當代教師教研,2013(6).

[3]王淑蓮、金建生,《教師協同學習共同體:教師專業發展新范式》,中國高教研究,2017(1).

[4]徐伯鈞,《我國中小學教研組建設研究述評》,教育研究,2016(9).

[5]李愛霞、李雪珊,《基于課題研究的中小學教研組組織變革研究》,當代教育論壇,2016(2).

猜你喜歡
共研朝陽區教研組
心智教育 筑夢成長 長春市朝陽區寬平小學校簡介
朝陽區成立街道快遞外賣行業聯合工會
疫情防控 朝陽區各級工會組織在行動
同行 同道 共研 逐夢
——廣州市阮銘健名教師工作室
“疫”起攜手 共研提質
英語教研組的建設與發展
治胃寒痛
首都城鄉一體化與新農村社會綜合治理的路徑選擇——以朝陽區為例
基于課題研究的中小學教研組組織變革研究
治胃寒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