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物性學課程思政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2023-09-12 11:26秦曉杰董慶利李卓思
食品界 2023年9期
關鍵詞:物性食品思政

秦曉杰 董慶利 李卓思

食品物性學課程是食品科學類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是在微觀和宏觀層面探究食品在加工與儲藏過程中物理性質變化的一門科學。課程思政主張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程結合起來,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新格局。教師將食品物性學課程的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結合起來,找到兩者融合的有效策略,有助于實現全方面育人,為培養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養的優秀食品專業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分析了課程思政融入食品物性學教學過程中的必要性,從思政內容設計及教學改革方法等方面進行課程思政教學建設的探索,重點闡述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案例,旨在構建新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以期以點帶面,為同類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參考性實施方案。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在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一中心,將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相統一,將育人與育才相統一,將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統一,通過對專業課程的思政教學體系進行建設與實踐,不斷完善該課程的思政工作體系。

食品物性學課程是食品科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也是生物醫學工程、健康科學、材料科學等相關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其主要從微觀和宏觀層面講述食品及相關原材料在加工、貯藏、檢測過程中的物理性質變化,從工程學角度為學生將來從事食品工業生產或食品專業的科研深造打下堅實基礎。結合我國食品產業發展及相關人才需求定位,高校應以著力培養新時代德才兼備的具有現代工程師素養的高級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為目標。高校必須建立適用于食品物性學課程的思政建設方案。目前關于食品微生物學、食品生物化學、發酵工藝學等食品專業相關課程的思政教育的探索與實踐已有相關研究,但針對食品物性學課程思政方面的研究幾乎沒有。在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高??梢砸詫W生學習效果為導向,開展食品物性學的課程思政探索,明確課程思政目標,探索課程思政融入的方式,研究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建立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案例,切實發揮課程思政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中的作用,這能為食品物性學的課堂教學提供可借鑒的教學思路和實踐經驗。

1.食品物性學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食品物性學課程是上海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授課對象為大三學生,傳統的食品物性學課程教學主要側重食品相關理論的講解,較少挖掘和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缺乏對學生理想信念、政治素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理想和道德教育的滲透,導致學生掌握了理論知識,但缺乏對未來即將從事食品行業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使得學生對未來的工作缺乏信心,對就業現狀不滿意。因此,跨專業就業學生的比例逐年增加。傳統的食品物性學教學體系已無法最大限度地滿足培養德才兼修的高水平人才的實際需求。因此,高校亟需對目前的課程體系與思政教育進行系統化的研究,找到融合兩者的有效策略。

高校需在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核心點,根據食品物性學課程特色,在實現課程教學的前提下,明確思政教學目標;重新研究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和體系,深度挖掘并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以課程知識點為載體,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途徑,將思政教學融入專業教學,以此達到有效擴展專業課程廣度、深度和溫度的目的,增加該課程的人文性、時代性及引領性,幫助學生實現職業目標,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新時代食品行業高素質人才。

2.食品物性學課程思政教學實踐

2.1提高專業課程教師思政建設意識和能力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培養大學專業課程教師的思政建設意識和能力,是提高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的必要途徑。需要在理論、實踐和管理方面都進行全面的規劃和布局,切實提高專業課思政建設的質量。第一,提高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政治意識、政治認知和政治能力。高校教師需深入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高政治理論水平;積極參加政治理論學習班、主題黨日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積極學習新聞、時政、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增強政治認知。第二,高校教師需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知識水平,緊緊圍繞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目標,充分理解專業課的知識體系,將思政素養融入教學知識體系中,并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達到培養學生正確的政治觀念和道德情操的目的。第三,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組織經驗交流會及研討會,尤其是交叉學科之間的交流,通過分享成功經驗和教學資源來激發教師的創新意識和思政建設的熱情。第四,建立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評價機制。高??梢越⑾鄳脑u價指標和評價體系,對教師的思政建設工作進行考核和評價,為教師的思政建設提供動力和保障。

2.2深入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

食品物性學涉及物理學、材料學、工程學、食品科學等眾多知識點,蘊含的思政元素內容豐富。教師從課程內容出發,收集和挖掘與知識點相關的典型課程思政案例,有助于實現課程教學目標與思政教育目標的統一,實現全面育人的目標。

2.2.1從食品物性學發展的曲折過程中挖掘蘊含的思政元素

食品物性學是食品科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價值。食品物性學的發展歷程充滿曲折,從中可以挖掘許多思政元素。首先,食品物性學的發展歷程是人們對食品物理性質的認識和探索。從最初對食品的質感、口感、顏色等感性認識,到對食品成分、結構、功能等科學分析,再到現代對微觀結構和分子層面的探究,食品物性學的發展歷程充分體現了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探索的過程。這個歷程充滿了科學精神、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其次,食品物性學的發展歷程反映出不同學科交叉和融合的趨勢。從最初單純的食品科學,到后來的食品化學、食品工程、食品信息學等學科的涌現,再到現在的交叉學科。在這個過程中,食品物性學體現出了開放精神、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

此外,從最初對食品的純度、品質、保存等問題的關注,到現代對食品的功能、營養、安全等方面的研究,食品物性學的發展歷程充分體現了社會對食品安全、健康、環保等問題的重視,如研究食品成分和加工條件對食品流變學特性的影響,以優化食品配方和生產工藝,減少食品加工過程中的污染和風險,從而提高食品安全性;再如研究食品的流變學特性對口感和咀嚼行為的影響,以改進食品的質感和風味,從而提高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和消費體驗。這些案例體現了科學家的食品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教師通過深入研究食品物性學的歷史和發展進程,挖掘思政元素,可將其構建到整個食品物性學的課程體系。

2.2.2從食品物性學家事跡中挖掘蘊含的思政元素

“食品物性學大廈”是一大批卓越的科學家通過艱辛努力不斷添磚加瓦建成的,這一過程中有很多科學家的事跡,體現了科學工作者的求實精神、探索精神、實證精神和創新精神,能為課程思政提供豐富的思政元素。例如,食品質構學領域的創始人Alina Surmacka Szczesniak博士發起了一系列質地方面的研究,提出食品的質地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食品的感官性質。她開發的食品質地感官評價技術至今仍是食品質構學研究的經典理論。作為一位女性科學家,她獲得了食品界的最高榮譽尼古拉斯·阿佩特獎。從這個案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不斷努力、永攀高峰的科學精神。食品流變學也涉及諸多物理學家,如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等,他們在面對科學難題時,追求真理、探究未知的探索精神,始終保持對自己專業的熱情和求知欲。

除世界上著名的物理學家外,中國的科學家們譜寫出了一曲愛國奮斗的英雄贊歌,如中國近代力學之父錢偉長院士,他出版了我國第一本彈性力學方面的專著,為我國的航空航天、機械工業、土木建筑、軍工事業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錢偉長雖然出身清貧,但始終秉承著“國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的家國大義,其熱愛祖國、追求進步,以超人的才華、精辟的見解,在學科開創、人才培養上不斷辛勤耕耘,為祖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功績,是青年一代應當學習的榜樣。從中國科學家的事跡案例中,教師可以培養學生勇于擔當、敢于奉獻的精神,使其能為祖國的未來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這些案例體現了科學家的愛國情懷、科研熱情、求知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因此,教師提取科學家事跡故事中的思政元素,并將其構建到食品物性學的課程體系也是一個重要的思路。

2.2.3改革創新思政教育下的課程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

改革創新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思政教育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專業課的思政教育改革中運用創新理念,探索適合當代大學生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開展定制化設計,是構建食品物性學課程思政體系的重要內容。

在教學方法上,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革措施。第一,啟發式教學。教師可通過實際案例和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與專業知識相關的思政問題,如科技倫理、社會責任等,讓學生在參與性和互動性的學習中積極思考和探索。例如,教師可通過案例教學、實驗教學等方式,讓學生深入了解人工合成淀粉的生產流程、技術難點、安全問題等,同時引導學生發掘人工合成淀粉背后的思想內涵和價值觀,如安全、環保、公平、誠信等。第二,互動式教學。教師可鼓勵學生參與到討論、辯論、小組活動等中來,激發學生思考、表達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擔當好引導者和評價者的角色,及時給予學生反饋和指導。第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如小組討論、課堂演講、網絡討論等。教師可鼓勵學生探究科學與倫理、科學與人文等問題,以此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和綜合素質。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整合不同的教學資源,包括課堂教學、網絡教育、線上學習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獲得更加豐富多樣的學習體驗。特別是在網絡教育的時代,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慕課等在線學習資源,提供便捷、高效、靈活的學習渠道。

在實踐教學方面,食品物性學沒有實驗配套課程。因此,高??梢酝ㄟ^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課程科研項目等平臺,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科學項目的研究中;結合專業教師的科研內容,讓學生參與到實驗選題、方案設計、實驗操作、結果分析、報告撰寫的整個流程中。這能讓學生理解科技成果的產出過程,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并加強團隊合作能力,使其養成科技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此外,高校還可通過實踐教學,將思政課程與實際工作、實踐環節結合起來,讓學生深入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回應社會。比如,教師可將學生送進社區、企業、鄉村,開展實踐調研、社會服務等活動,促使學生學以致用,將學到的思政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教師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開展綜合性評價方式。教師應以綜合性評價為主,充分考慮學生的多元表現和個性特點,通過多種方式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思政素養。除了傳統的考試和論文,教師還可以引入學科競賽、團隊項目、課堂表現等多種形式,從而促使學生全面、深入地學習思政課程。同時,教師需要不斷反思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不斷適應時代的要求。

結語

在食品科學領域,食品物性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其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教師通過對食品物性學課程思政建設的不斷深化和探索,可以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加深對食品安全、食品健康、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認識,增強其科學素養和思想品質。在食品物性學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問題導向、團隊合作等多種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同時,教師可以借助新媒體和互聯網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和互動平臺,加強學生之間自主學習和交流。除此之外,在食品物性學課程中,教師可以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通過開展實驗課程、科技競賽等形式,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其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傊?,食品物性學課程思政建設是培養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的食品專業人才的必要環節。教師需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和改革,以滿足食品行業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促進食品產業的健康發展。

基金項目:

上海理工大學2023年度教師發展研究項目“食品物性學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與教學改革研究”(CFTD2023YB30)。

作者簡介:

秦曉杰(1990-),女,河南安陽人,講師;研究方向:食源性致病菌風險評估。

李卓思(1986-),女,內蒙古呼倫貝爾人,教授;研究方向:食源性致病菌風險評估。

猜你喜歡
物性食品思政
國外如何進行食品安全監管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R1234ze PVTx熱物性模擬計算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中韓天氣預報語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狀態方程在天然氣熱物性參數計算的應用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食品造假必嚴懲
低孔低滲儲層物性下限確定方法及其適用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