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思辨能力培養研究

2023-09-19 02:51游麗花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英語專業模態理論

游麗花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外國語學院,福州 350202)

思辨能力是一種具備理性屬性的判斷思維能力,是受教育者以積極批判的視角運用分析、解釋、歸納、推斷及優化調整等認知技能,對目標知識領域的學習內容進行邏輯內化和結構重組,實現獨立判斷的思維能力。西方學者針對思辨能力的研究已經開展近30年,對其構成要素、測量標準及培養策略進行了深入研究。相比于歐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針對思辨能力的研究起步偏晚,20世紀末我國外語教育領域才針對英語專業師生的“思辨缺席癥”及其成因開展系統研究,拉開我國開展思辨能力研究的序幕。目前,我國教育領域主要以英語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開展思辨能力研究,相繼提出過三棱結構模型、層級理論模型、三維立體模型,這些思辨能力培養模型具有較好的指導性和實踐性,但目前,我國針對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思辨能力培養方面處于空白階段,這些成熟的模型理論應用到非英語專業學生的思辨能力培養能否取得相應的教學效果尚未得到科學論證,因此,深入研究非英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培養在教育領域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對提升我國大學生思辨能力培養范圍,強化思辨能力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非英語專業開展英語思辨能力培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英語學科思辨能力不足是我國各層級教育過程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特別是非英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差尤為突出,歸根結底在于我國英語秉承傳統的“記憶型”閱讀教學模式。近年來,高校非英語專業的英語學科教學雖然進行了全面的優化改革,圍繞著英語語言技能對英語課程進行了全面調整和升級,但部分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尚未全面培養,沒有達到理想效果,致使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綜合實踐能力不足,為了扭轉這一現狀,開展學生英語思辨能力培養勢在必行。

英語是高等教育中一門具有極高延展性和多維文化屬性的基礎學科,學生在運用英語的實踐過程中需要展現出充足的邏輯性、探究性和啟發性,需要依照使用英語的實際場景和需求情況展現出獨立判斷的思維能力。而強化學生思辨能力培養能夠更深層次挖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探究能力,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和技能的批判性理解,擺脫記憶式固化學習思維,因此,將思辨能力培養應用到非英語專業的教學中對提升高校整體的英語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二者在能力培養的方向性上十分契合,具備較高的可行性。

2 基于多模態理論的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思辨能力培養體系分析

2.1 多模態理論及多模態教育

模態是具體感知過程闡釋的社會符號系統,多模態是以聲音、接觸、氣味、味道、文字符號、圖像符號等模態為核心的話語分析理論,基于多模態構建的學習行為模式,相關學者對英語學科開展多模態教育提出五方面假設:(1)通過運用不同符號的模態轉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傳遞的內容;(2)與模態符號轉換之后相比,相同模態符號吸收知識的過程變得更加容易;(3)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單詞與圖像兩種不同模態一起學習產生的效果比單獨學習單詞的效果更好;(4)采用多模態方式進行英語學習記憶有助于學生改善記憶;(5)教師、學生共同開展英語學習與電腦獨立學習相比,學生的記憶能力更容易強化[1]。

在非英語專業學生開展英語思辨能力培養的總體要求下,英語專業教師基于多模態理論統籌調配英語教學內容的單詞、語音、視頻、圖片、動作等不同模態符號,打造多模態教育系統,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強大的技術優勢,突出多模態教學的價值與作用,進而切實增強非英語專業學生開展英語思辨能力培養的質量與效果[2]。

2.2 基于多模態理論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思辨能力培養的構建策略

2.2.1 頂層框架設計 本研究基于多模態理論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思辨能力培養框架,如圖1所示。主要基于文秋芳的層級理論模型第二層次,即分析、推理、評價的認知維度,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對學生的思辨能力進行考量,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充分遵循多模態理論要求,打造多模態課程體系,構建基于多模態維度要求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并開展多模態師生互動式的教學方式,以期達到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思辨能力培養的相關要求。

圖1 基于多模態理論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思辨能力培養框架

2.2.2 多模態英語課程設置 高校非英語專業課程體系以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為目標,基于多模態理論需要充分考慮多門子課程彼此之間的互補性、系統性以及科學性,還要充分考慮英語學科對非英語專業學生專業、文化的統籌性和融合性,強化學生的推理、邏輯、認知能力,形成對英語學科的認知維度,幫助學生掌握思辨核心能力[3],在具體教學內容方面分為大學基礎英語、通用學術英語以及文化素質英語三方面,如表1所示。

表1 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思辨能力培養課程內容設置

2.2.3 多模態英語教學模式 基于多模態教學的5條假設理論基礎,針對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思辨能力培養構建多維立體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強調多元模態元素對強化學生英語思辨能力的重要價值,利用信息化的視頻、圖像、語音、文字等模態元素提升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思辨能力的培養質量,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教學結構[4]。非英語專業混合式線上教學平臺設計,如圖2所示。

圖2 非英語專業混合式線上教學平臺設計

本文構建的非英語專業多模態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教學平臺采用多平臺設計思路,結合MOOC、SPOC、超星學習通及釘釘實現翻轉課堂的課前教學和課后教學功能。MOOC平臺為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課前預習提供了豐富的線上課程;SPOC平臺為非英語專業學生提供線上交流、學習反饋、學習測試以及課后復習等功能性服務;超星學習通平臺為非英語專業學生提供線上直播教學和師生在線互動答疑與輔導服務;釘釘平臺輔助英語教師對非英語專業學生以班級為載體進行線上學習管理[5]。具體課程實施以及教學流程和思辨目標如表2和圖3所示。

表2 基于線上教學平臺的多模態英語教學模式實施設計

圖3 以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為導向的混合教學模式驅動模型

2.2.4 多模態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學生英語思辨能力的促成途徑 思辨驅動。非英語專業基于混合式線上教學平臺進行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要實現思辨能力層級理論模型中的思辨驅動,英語教師依照單元教學內容要求通過創設問題或創設場景,將學生引入教學主題遐想的真實情境中,結合線上教學平臺的視頻、圖片、文字、音頻等多模態英語符號刺激,激發學生英語思辨能力中的第一層次,即元思辨能力,課前預習針對課堂教學需解決的問題作出思辨能力激發計劃[6-7]。

思辨促成。筆者認為,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思辨能力的促成分為語言促成、觀點促成及內容促成3個階段。語言促成需要英語教師對英語課程進行概括,引導學生通過對英語課文進行檢視性和分析性閱讀,找出表達文章事實或思想觀點的句子,最終明確英語文章為什么表述這樣的事實或觀點,促成英語語言思辨能力形成。觀點促成需要英語教師引導學生針對課堂教學主體內容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基于教學內容為學生創造英語思辨訓練場景,以互動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審視教學內容,讓學生從不同的方向對教學內容進行論述。內容促成需要將觀點促成轉化成為實踐成果,英語專業教師可以借助課后實踐拓展項目或課后小組辯論的方式,以小組形式設置命題作業,小組成員以命題作業為目標,展現自由式的討論和辯論,最終形成討論成果,通過自由討論總結出合理性立場,進而達成思辨能力的促成[8]。

思辨評價。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思辨能力評價環節基于多模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標準和體系流程,依照思辨能力層級理論模型中的相關標準,對教學過程中輸出與產出內容進行評價,通過采用科學、靈活、精細、完善的評價指標,以及具備邏輯性、深刻性以及相關性的量化權重,對學生獲得的思辨能力進行全方位衡量,以期達到以思促學的根本目標。

3 結 語

多模態理論對強化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思辨能力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通過多元化的英語教學模式以及互動性極強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逐步強化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獲取分析問題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并通過啟發式的教學提問、層次化的驅動引導以及多角度辯論思維幫助學生獲得思辨意識,提升思辨能力,進而為社會培養更多創新型、思辨型的高層次英語復合型人才。

猜你喜歡
英語專業模態理論
堅持理論創新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產出導向法”在英語專業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新時代下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寫作教學改革之探索
國內多模態教學研究回顧與展望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電力系統低頻振蕩模態識別
由單個模態構造對稱簡支梁的抗彎剛度
英語專業研究式學習的探索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