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文化、實踐:中國文化對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當代茶飲的影響

2023-10-06 03:08PeterAbbs著侯瑩坤張靜紅
文化遺產 2023年2期
關鍵詞:珍珠奶茶布里斯班奶茶

[澳]Peter d’Abbs著 侯瑩坤 譯 張靜紅 校

概 述

2021年初,網絡論壇Reddit的一位訂閱者在論壇內的一個社區發帖提問。其內容很簡單:“與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相關的一切”。這個帖子題為“布里斯班的傳統中國茶館?”問題如下:

我想知道布里斯班有沒有傳統的中式茶館。最好是那種能讓人沉浸在中國正宗的茶道之中的地方,用專業的茶具,按照流程,以緩慢的節奏和平靜的心態來制備茶的地方。如果內部裝修好一點就更好了。要是能有老普洱就更加完美了。我在谷歌上找了幾個地方,但很不幸的是,它們現在都歇業了。如果有人能給我指出一個這樣的地方,我將不勝感激。(1)“Traditional Chinese Tea House in Brisbane?,” Reddit, Accessed May 13, 2022, https://www.reddit.com/r/brisbane/comments/m46s9d/traditional_chinese_tea_house_in_brisban e/。

這個問題收到了幾個建議。其中一個說:

在McCullough街和Woodsiana街的拐角處原來有一家店叫桑尼班克(Sunnybank),但幾年前因為生意不好而關閉了?,F在那里是一家珍珠奶茶店。我覺得布里斯班南部應該沒有你想找的那種地方了,不過有時候各種亞洲協會會舉辦一些社交活動,這些活動中大家可能會喝茶。還有個別的中國人的聚會上(中國老人)會拿出茶具招待客人。比較靠譜的方案是和中國的老人交朋友,或者自己買一套茶具,自己看YouTube的視頻學習。

另一個建議簡單地說:“普瑞斯特戴爾(Priestdale)的佛寺”。第三個評論說:“從來沒見過這種地方。也許迪阿貢(Deagon)的道觀會有?”

根據過去十年間我在布里斯班的觀察和研究,雖然上述這幾位問答者行文不算嚴謹,但卻形象地描述了中國茶文化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今天的地位。本文將深入探討:第一,布里斯班的飲茶文化多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國傳統?其次,促進或阻礙中國茶文化實踐在澳大利亞被應用的因素是什么?本文將首先概述中國人在布里斯班的定居模式和澳大利亞茶葉消費的趨勢。然后討論Reddit上的帖子提到的相應地點:已經關門的桑尼班克(Sunnybank)茶室和取而代之的珍珠奶茶店,以及“普瑞斯特戴爾(Priestdale)佛寺”相關的飲茶實踐。我將引入社會實踐理論來分析這些現象,并延伸討論另一個茶會——“小壺泡法”培訓班。最后,通過這些觀察,我將討論中國茶文化傳統在今天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的地位。

我調研的地點布里斯班是澳洲第三大城市,規模僅次于悉尼和墨爾本:2021年人口總數為253萬。(2)“Population of Brisbane Greater Capital City Statistical Area (GCCSA),”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accessed July 15,2022, https://www.abs.gov.au/census/find-census-data/quickstats/2021/3GBR.布里斯班還是位于澳洲東北部的昆士蘭州的首府,是許多華人的聚居之地。根據2021年人口和住房普查,大布里斯班區2.6%的人口——64,603人——出生于中國。相比悉尼(297,549人,或悉尼總人口的5.7%)和墨爾本(199,813人,或總數的4.1%),這個比例相對較低。(3)“Search Census data,”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accessed July 15, 2022, https://www.abs.gov.au/census/find-census-data/search-by-area.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移民開始涌入布里斯班,其中許多人后來在此永居。(4)David Ip, “Contesting Chinatown: Place-making and the Emergence of ‘Ethnoburbia’ in Brisbane, Australia”, GeoJournal, vol.64 (2005): 63-74.

一、澳大利亞的茶與茶文化:背景

18世紀晚期,歐洲人開始在澳洲定居的幾十年間,茶就已經確立為最受歡迎的國民飲料。到19世紀中葉,白人殖民者每年消耗4-5公斤茶葉,是當時世界上有記錄的人均茶消費量最大的國家。(5)Peter Griggs, “Black Poison or Beneficial Beverage?: Tea Consumption in Colonial Australia ,”Journal of Australian Colonial History, vol.17 (2015): 23-44; Susie Khamis,“A Taste for Tea: How Tea Travelled to (and through) Australian Culture,”ACH: Th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Culture in Australia,no.24-25, (2006).盡管數字在19世紀后期有所下降,但20世紀初的澳大利亞仍是全球茶葉消費量最大的國家,這樣的狀況一直到四十年代才被英國取代。(6)Griggs, “Black Poison or Beneficial Beverage, ”23-44.

盡管19世紀起絕大多數澳洲的茶葉進口自中國,但飲茶仍被視為澳大利亞的英國殖民遺產的一種消費文化——偏遠的鄉村地區除外。某些地區有獨具澳大利亞風格的“比利茶”(billy tea)文化:人們在篝火邊用一種叫做“比利”的錫罐煮茶。(7)Geoffrey Blainey, Black Kettle and Full Moon: Daily Life in a Vanished Australia, (Viking: Camberwell, 2003).

19世紀80年代,城市飲茶擴展到公共領域。茶室成為了“現代化和世界化的場所”。(8)Jessica Knight, ‘A Poisonous Cup?’ Afternoon Tea in Australian Society, 1870-1914,(University of Sydney, 2011).盡管男性也時常光顧,但對于女性來說這是尤其重要的社交場所。因為同時期酒吧的飲酒文化以男性主導,女性則大多被排除在外。(9)Ibid.

二戰前澳洲的咖啡非常昂貴,人們認為沖泡咖啡非常麻煩。然而,戰爭時期駐扎在澳洲的大量美軍也帶來了他們偏愛的滲濾咖啡(percolated coffee)。(10)Jillian Adams, “Marketing Tea Against A Turning Tide: Coffee and the Tea Council of Australia 1963-1974,”M/C Journal, vol.15 (2012); Khamis, “A Taste for Tea.”此外,1948年,雀巢推出了Nescafé速溶咖啡。在這兩者的共同影響下,人們對咖啡的需求日益增長。與舊日英國遺產的茶相比,咖啡意味著現代性、便捷以及美國風情。二戰后,新一波的歐洲移民帶來了意式濃縮咖啡機和咖啡廳文化,進一步推動了咖啡消費。20世紀后半葉,澳大利亞的茶葉消費持續下降,咖啡消費則不斷增長。最新數據表明,茶葉消費量仍在下降。澳大利亞統計局2011-2012年的一項全國性的食品和飲料消費調查發現,茶葉消費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見,在年輕人中比老年人更常見。(11)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4364.0.55.007 - Australian Health Survey: Nutrition First Results - Food and Nutrients, 2011-2012, Canberra: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14.

這些指標并沒有區分茶葉的類型。在市場研究公司羅伊·摩根(Roy Morgan)2016年的報告中,被稱為“常規茶”(regular tea)的消費量過去五年間有所下降。據說草本和水果茶的銷售有所增加,綠茶則停滯不前。(12)“The Tea Party: Australians Love a Cuppa (Article no 6937),” Roy Morgan Research, accessed December 6, 2020, http://www.roymorgan.com/findings/6937-tea-party-australians-love-a-cuppa-201608290942.市場研究公司歐睿國際在2019年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列出了三種趨勢:一種是推動果茶和花草茶消費增長的“健康化”(health and wellness)趨勢,一種是促進高品質茶需求的“高端化”趨勢,以及在日益增長的環保主義觀念下,人們對過度包裝產品的批判態度。(13)“Tea in Australia,”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accessed December 7, 2020, https://www.euromonitor.com/tea-in-australia/report.將上述的這些指標綜合起來可以看出,雖然茶在澳大利亞已失去了曾經的日常社交飲料的地位,但被貼上了“健康主義(healthism)”的標簽的茶還是頗受歡迎(14)R.Crawford, “Healthism and the Medicalization of Everyday Lif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vol.10 (1980): 365-88.。20世紀70年代,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一些國家出現了新的健康意識,追求健康被定義為一種個人生活方式。與此同時,身心健康(Wellness)作為一種更為整體性的概念已經擴展到更多生活領域,并借此促成了某個龐大且不斷增長的產業。(15)Crawford, “Healthism and the medical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365-88;“Why Wellness Is a $6 trillion Confidence Trick,” Sophie McBain,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accessed March 18, 2023,https://www.afr.com/life-and-luxury/health-and-wellness/why-wellness-is-a-6-trillion-confidence-trick-20200619-p554b6.

以上就是本文開篇提到的Reddit社區上追求“正宗中國茶道”的帖子發布時的歷史及當代背景。

二、從傳統(中國)茶到珍珠奶茶

上文寫到的一位回帖者提到了位于布里斯班的桑尼班克的“Chat Tea”茶室。它位于一個主要由中國、韓國和越南店鋪構成的商業區。這個商業區坐落于一組環繞桑尼班克的相鄰街區的中心地帶。近年來,這里已經成為華裔移民家庭的聚居之地。Chat Tea使用木雕裝潢和家具,包括桌椅和展臺,燈光較暗,并播放古箏和琵琶曲作為背景音樂,是一個環境清幽,可以讓人放松冥想的中式茶室。這家茶室約在2012年開業,有豐富的中國茶葉可供選擇,如烏龍茶、綠茶、茉莉花茶、普洱和紅茶,并用傳統優雅的茶具沖泡及飲用。2016年,一位年輕的華裔澳洲博主王女士說,身居Chat Tea茶室,“就好像五感都完全沉浸在了傳統中國文化里”。(16)“Traditional Chinese Tea Ceremony at Chat Tea”, Weekend Notes, accessed May 13, 2022, https://www.weekendnotes.com/traditional-chinese-tea-ceremony-cha-tea/.她點了菜單上的“高山普洱茶”,描述說:

這道茶是按照中國傳統茶道方法沖泡的,我想我永遠都不能記住所有那些精巧細微的步驟!整個過程大概5分鐘,我完全被迷住了。雖然我是一個23歲的華裔,但還從來沒有見識過這樣的傳統中國茶道。

王女士提到的“茶道”,可以追溯到廣東潮汕地區的工夫茶。(17)翁輝東:《潮州茶經》,邱陶瑞編《潮州茶葉》,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9年 。。盡管工夫茶文化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但在潮汕地區,多數情況下工夫茶并不是一種特殊的儀式,而是人們日常以及社交生活的重要部分。(18)黃挺:《潮汕文化源流》,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將工夫茶作為一種“茶藝”而推廣是近年來的事情。20世紀70年代,工夫茶開始在臺灣地區流行起來,并被進一步改造為一種被稱為“茶藝”的形式。(19)曾楚楠等:《潮州工夫茶話》,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L.Zhang, “A Foreign Infusion: The Forgotten Legacy of Japanese Chadō on Modern Chinese Tea Arts”, Gastronomica: the Journal of Critical Food Studies, vol.16 (2016): 53-62; P.d'Abbs, “Tea Art as Everyday Practice: Gongfu Tea in Chaoshan, Guangdong, Today”,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vol.20 (2019); Chee-Beng Tan and Yuling Ding, “The Promotion of Tea in South China: Re-inventing Tradition in An Old Industry”, Food and Foodways: Explorations in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Human Nourishment, vol.18 (2010): 121-44; Loretta Kim and Laurence Zhang, “A Quintessential Invention: Genesis of A Cultural Orthodoxy in East Asian Tea Appreciation”, China Heritage Quarterly, vol.29 (2012); Shuenn-Der Yu and Jinghong Zhang. (In press).“Reinventing A Aradition: East Asian Tea Cultures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2022); Scott Writer, “A World of Flavour: Taste and Text in Taiwanese Tea Culture”, 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2013):134-46; Jinghong Zhang, “A Transnational Flow of the Art of Tea: The Paradox of Cultural Authenticity in Taiwan,”Asia Pacific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vol.19 (2018): 1-18.經過臺灣地區的“茶藝”愛好者對沖泡和品嘗程序的進一步完善,工夫茶被升華為正宗的中國“茶道”。布里斯班的Chat Tea茶室就是一個例子。(20)徐曉村:《中國茶文化》,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5年。然而,盡管Chat Tea附近有許多中國居民,茶室并沒能堅持下來。2017年9月,經過五年的經營,它關門了(21)Accessed May 13, 2022, https://www.facebook.com/ChatTeaBNE/.。如今,如同Reddit帖子里說的那樣,這家茶室已經被一家珍珠奶茶店所取代——“&REAL珍珠奶茶”。

“&REAL珍珠奶茶”的店名略有些奇怪,他們提供一系列飲品包括珍珠奶茶、奶酪茉莉花茶、奶酪烏龍茶和焦糖布蕾珍珠奶茶,還有“水果茶”(比如奶酪西瓜、鮮檸檬茉莉茶)、栗香椰子拿鐵和紫米酸奶之類的甜品。裝飾風格以藍色為主,一位顧客用“可愛簡約”來形容這種風格,另一位顧客則用“酷”來描述這里(22)Accessed September 8, 2022, https://au.oceaniabiz.com/queensland/real-777960.。

布里斯班近年來出現了許多這種奶茶店。2020年12月,一個餐館評論網站列出了布里斯班及其周邊出售奶茶的131家咖啡館、餐館、酒吧和其他商店。許多是國際連鎖的特許經營店,如2005年原創于臺灣地區的Chatime(23)“Locations,” Chatime, accessed July 28, 2022, chatime.com.au.;2006年在臺灣地區成立的“貢茶”,目前在布里斯班有23家分店,全球有1500家分店(24)“About us,” Gong cha, accessed July 28, 2022, gongchatea.com.au.。

珍珠奶茶起源1980年代的臺灣地區,如今已是一個不斷擴展的國際產業,據估計,2019年其全球市場規模為20.2億美元。(25)“The global bubble tea market is projected to grow from $2.29 billion in 2022 to $3.78 billion by 2029, at a CAGR of 7.40% in the forecast period, 2022-2029,”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Accessed September 8, 2022, https://www.fortunebusinessinsights.com/industry-reports/bubble-tea-market-101564.大多數珍珠奶茶包括四種成分:一是茶,如綠茶、紅茶或烏龍茶,二是可能會加入不同類型的牛奶(如普通牛奶、奶粉、煉乳),三是甜味劑、水果和其他調味劑,最后一個是粉圓或“珍珠”。雖然最初的珍珠奶茶用的是熱茶,但如今銷售更多是的冰奶茶。

珍珠奶茶在澳洲的擴張得益于21世紀初以來急劇增長的亞洲學生消費群。(26)Shanthi Robertson,“Friendship Networks and Encounters in Student-migrants’ Negotiations of Translocal Subjectivity,” Urban Studies, vol.55 (2018): 538-53.今天的布里斯班和其他許多有珍珠奶茶店的城市,在三四十歲(至少據我觀察)的年輕人中,珍珠奶茶很流行。雖然珍珠奶茶的顧客群主要為亞裔澳大利亞人,但也有軼聞表明珍珠奶茶在年輕的“盎格魯”澳大利亞人中也越來越受歡迎。

作為一種社會實踐,珍珠奶茶消費與三個社會和文化領域有關:購物、社交媒體和流行文化。這三者共同塑造了當代年輕人的消費文化。我采訪的一位臺灣地區出生的布里斯班女士說:“通常,我和朋友一起去逛街或者出來玩時,都會喝珍珠奶茶?!彼赋?,如今布里斯班的大多數購物中心都有奶茶店。另一位經常飲用奶茶的消費者米蘭達(Miranda(27)化名。)說:“我通常和我的朋友一起去逛街,我們開逛前都會先買上幾杯奶茶?!泵滋m達六年前和丈夫從中國大陸搬到布里斯班。她不僅是奶茶的消費者,還是一個網紅——也可稱為KOL(關鍵意見領袖)。網紅和KOL在社交媒體上粉絲眾多,粉絲也被市場認可為是他們的營銷資本。2018年,米蘭達用喵風(音譯)的名字創建了一個叫做風光喵的中文博客。截至2020年1月,她的博客有超過14萬粉絲(這個數字現在已經增長到41.9萬)。大約在這個時間點,她寫了一篇關于布里斯班珍珠奶茶店的點評文章,列出了17家品牌,這些品牌共有37家分店。對于每一個分店,她都發表了一張或多張展示他們產品的彩色照片,以及幾行文字。

在明星周杰倫以及他對麥吉(Machi Machi)奶茶連鎖店的廣泛宣傳的案例上,奶茶、網紅和流行文化之間的關系表現得尤為生動。2015年,周杰倫與華裔澳籍女演員兼模特昆凌結婚,由此他與澳大利亞的聯系得以加深。許多人說周杰倫是麥吉奶茶的唯一或部分所有人。2018年,該品牌始創于臺北市,提供各種奶茶、芝士奶蓋茶、水果茶以及風格獨特的瓶裝茶飲料。據說該公司是以周杰倫妻子的博美犬Machi(28)Accessed September 8, 2022, https://danielfooddiary.com/2019/12/30/machimachi/; https://blog.beepit.com/machi-machi-bubble-tea-malaysia/.命名的。如今,除了臺灣地區的分店外,麥吉還在日本、馬來西亞、韓國以及大洋彼岸的多倫多、倫敦、巴黎和斯德哥爾摩設有分店(29)Accessed September 8, 2022, https://www.machitea.com/en.。澳洲的第一家麥吉奶茶店于2019年10月在悉尼喬治街開業,據報道,那天排起的長隊有300多米長。(30)Accessed September 8, 2022, https://machimachi.com.au/.2021年1月,麥吉在布里斯班的CBD開設分店,2021年9月,布里斯班的桑尼班克分店開張。(31)Accessed September 6, 2022, https://www.facebook.com/machimachiqld2021/photos/248096457227203; https://www.facebook.com/machimachiqld2021/.2022年9月,麥吉在布里斯班南部的金色海岸(Gold Coast)又開設了一家分店。(32)Accessed September 8, 2022, https://www.instagram.com/machimachi__australia/?hl=en.2022年7月,周杰倫出現在悉尼的麥吉奶茶店,據報道說引來了“無數追隨者?!?33)J.Briggs, “Asia's Mandopop king Jay Chou draws a MASSIVE crowd in Sydney as he grabs a drink at a bubble tea store,”Daily Mail Australia, July 22, 2022.

奶茶店不僅銷售奶茶,更是生產圖片的地方。一位吉隆坡的博主寫了一篇文章介紹當地新開的麥吉奶茶店,將其描述為“新生代奶茶店,從里到外都是在Instagram發帖的好素材”。(34)Accessed September 6, 2022, https://blog.beepit.com/machi-machi-bubble-tea-malaysia/.奶茶能成為社交媒體的“熱門”話題,部分原因就是消費者熱衷于給買到的奶茶拍照片并上傳到Instagram或其他平臺。麥吉悉尼分店的網站上這樣寫道:在麥吉店內拿著一杯奶茶拍照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35)Accessed September 6, 2022, https://machimachi.com.au/.

對于年輕消費者而言,為買到的產品拍照并發布到社交媒體上已成為消費產品本身的一部分,而不再是消費的附屬品。通過選擇合適的裝飾和配色來確保店鋪“值得”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奶茶店在重視這一特質的電子數碼維度推廣自身,并從中受益。

三、佛誕日茶道

本文開頭的Reddit發帖者提到的第二個“中國正宗茶道”的候選地點是“普利斯代爾(Priestdale)的佛寺”,中天寺。這是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在澳大利亞建立的九所道場之一,和星云大師于1950年代在臺灣地區倡導的佛教運動有關,1967年后其總部設在臺灣省高雄市。(36)David Schak and Hsin-Huang Michael Hsiao,“Taiwan’s Socially Engaged Buddhist Groups.”China Perspectives 59, (May-June 2015), accessed March 18, 2023, https://doi.org/10.4000/chinaperspectives.2803.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前的幾年間,中天寺每年5月初都會利用長周末舉行慶祝佛陀誕辰的法會?;顒釉诓祭锼拱嗪优系哪习豆珗@舉行,距離布里斯班中央商務區不遠?;顒訉婇_放,參加的人通常很多,包括許多非亞裔人士?;顒右灾袊幕?、尤其是中國佛教為主題,內容包括菩提樹祈福、浴佛、繪畫、書法和太極拳的課程,以及舞獅表演和龍舟比賽。其中有“茶禪冥想”的入門訓練。2019年,中天寺網站發布了這樣一條內容——奇妙地結合了宗教與現代市場營銷的元素:

壓力太大,不堪重負?來和我們一起用茶來放松和減壓,活在禪意的當下。茶禪一味。

“日常禪系列活動“將茶與禪結合,為參與者提供一種在匆忙的日常生活中體驗放松與平靜的方式——此時,此地!(37)Accessed May 9, 2022, www.buddhabirthdayfestival.com.au/event/tea-ceremony/.

2019年的節日互動的一個涼亭上掛著兩個牌子:一個是英文的廣告標語“Tea Meditation(茶禪冥想(38)譯注:英文對茶禪的直譯為“茶冥想”。后文作者使用這個詞來討論茶禪和在此基礎上進行的冥想活動。根據上下文內容和語句通順的需要,tea meditation會翻譯為茶禪或是茶禪冥想。作者在此處的注釋中亦提到,在西方,“禪”這個詞更常見的形式是源自日文的“zen”。)”,另一個則是漢語的“茶禪一味”。

我來到亭子里,被引到一張桌前坐下,一位中年非亞裔女性已經坐在這里了,她的面前擺放著一套茶具。我接受了這位女士的邀請,在她對面坐了下來。在我坐下時,她將茶倒入一個容量大約為50毫升的小碗中,接著將茶遞給我,向我解釋說這是來自臺灣地區的高山烏龍茶。桌子旁還坐了另外兩位客人,我推測他們是歐洲背包客。主持人開始指導,向我們展示她所說的正確握碗方法:雙手交叉成一個模仿蓮花的手勢。我沒有聽說過這種慣例,但我照做了。她接著說,“將第一口茶含在口中品嘗,然后在四五口內喝完剩下的茶”。她沒有提到茶的味道或香氣,但提到了這個手勢本身就是一種茶禪冥想的方式。

我們聊了幾分鐘,她談到了作為一個非亞裔無佛教背景的人,她是如何參與到中天寺這類活動之中的。之后她問我們是否愿意學習如何打坐冥想。我們點了點頭。她輕聲說,“像這樣把你的手放在膝蓋上。用鼻子吸氣,讓氣息順著喉嚨進入肺部。用嘴將氣呼出來。想一想種茶的茶農們”。我們隨后一同冥想了大約五分鐘。后來,我在活動區域繼續轉了一陣子。類似的主持人一共有十幾人左右,大部分為女性。

2020年,佛誕節因為新冠疫情而取消了。接下來的兩年,佛誕節都在中天寺內舉行,仍是在周末的三天舉辦。在最近的兩次活動中,茶禪課程再次向公眾開放。其中一次課程的時長為30分鐘,在一個像教室一樣的房間里進行。這些課程由寺里的一位高級常駐女尼主持。

2021年我參加的茶禪活動中,除我之外大概有12名參與者,他們大多是已成年的非亞裔年輕人,以女性為主?;顒邮紫冉榻B了一些佛教的概念,然后沉默下來,我們繼續坐著,觀察自己的呼吸。然后主持人開始談論她所謂的“茶會”。每個參與者面前都有一小袋茶葉——裝有沖泡一次的茶量——還有一套茶具:一個小保溫瓶、陶制的茶壺、茶杯、水罐和一個小碗。我們的導師要求我們盡可能準確地跟著她的手中的動作,將茶葉從茶包倒入這個小碗中。在我們操作時,她讓我們欣賞這些茶葉,并想象人們在種植和制備這些茶葉時的工作。隨著她的講述,我意識到她試圖將一系列龐雜的內容壓縮在一起,以配合緊湊的時間安排。她帶著我們再把干茶從小碗倒至茶壺中,將熱水注入茶壺。我們欣賞了茶的香氣:“首先,通過鼻子和嘴呼氣,然后吸氣,注意茶的香氣?!蔽覀兊臅r間剛好夠泡一杯茶并完成品飲。

四、作為社會實踐的茶葉品飲

上面描述的布里斯班的三個案例——桑尼班克沒開多久的茶館和取而代之的珍珠奶茶店,以及中天寺的茶冥想課程——既談不上全面,也不是對布里斯班當代中式茶葉消費的概括。然而,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到:首先,以中國茶文化傳統為藍本的飲茶實踐在布里斯班確實存在,但尚未成為一種普及的飲食文化習俗。其次,相比之下,珍珠奶茶的消費及服務則已經成為當代飲料市場的一個景觀,尤其對年輕人充滿吸引力。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為了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我將引入社會實踐理論。(39)Andreas Reckwitz,“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Practices: A Development in Culturalist Theorizing,”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vol.5 (2002): 243-63; Theodore R.Schatzki,“A Primer on Practices: Theory and Research,” in Practice-Based Education: Perspectives and Strategies, ed.J.Higgs, R.Barnett et al.(Rotterdam: Sense Publishers, 2012); Elizabeth Shove and Mika Pantzar, The Dynamics of Social Practice: Everyday Life and How it Changes (Los Angeles: Sage, 2012); Alan Warde, “Consumption and Theories of Practice,” 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 vol.5 (2005): 131-53.這一概念與德塞特奧(40)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布迪厄(41)P.Bourdieu,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和吉登斯(42)Anthony Giddens,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Cambridge: The Polity Press, 1984).等思想家的理論相關,其基本觀點是:社會生活需要合理化詮釋,它不是個體的理性決策化的產物,不是新自由主義經濟社會學模型的假設,也不是偏結構主義的社會模式所假設的那種關于角色和規范確立的結果。相反,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先于個體展演的、是從日常的實踐中產生的:如做飯、開車、踢(或看)足球,這些都是社會實踐。實踐是由環境線索激活的(43)Andreas Reckwitz, “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Practices: A Development in Culturalist Theorizing,”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vol.5 (2002):243-63;Warde,“Consumption and Theories of Practice,” 131-53.:交通信號燈變紅了,不用想我就會放慢速度。一些實踐也嵌套在另一些較高層次的實踐中。Shove等人將社會實踐抽象為由三個要素及其之間的相互聯系組成的概念,即:

* 材料——包括物體和技術;

* 能力——包括技能、訣竅和技術;

* 意義——包括象征意義和概念。(44)Shove and Pantzar,The Dynamics of Social Practice, 19.

當這三個要素結合在一起時,實踐就產生了;如果要素存在,但它們之間的關系部分或完全不存在時,則實踐要么不存在,要么正在解體。社會實踐有一個出現、演變、持續或消失的過程;通過研究造成這些現象的條件,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社會的變遷和持續。實踐理論家對實踐和關于實踐的表演進行了分別。實踐是涂爾干意義上的社會事實,先于個人的展演而存在。

從這個角度來看,停業的Chat Tea茶室意味著“中國茶道”尚未成為布里斯班的社會習俗。幾年前我與布里斯班一家精品茶和咖啡店的老板的一次交談亦可為證。他的店里有罐裝的傳統英式茶和花草茶。我向他詢問如今優質茶的市場需求時,他堅持認為現在的市場仍有很高的需求,各個年齡段,無論男女,都在購買傳統英式茶和花草茶。但當我問關于中國茶時,他直截了當地回答說:“不,中國茶不行,人們不知道如何沖泡中國茶?!?/p>

中天寺提倡的茶禪情況也與之相似。雖然很可能有少數布里斯班的居民受到了其參與的茶禪活動的影響,并將一些方法納入了自己的飲茶或是冥想實踐之中,但沒有證據表明茶禪實踐已經成為布里斯班的精神或味覺景觀的一部分。相比之下,盡管珍珠奶茶最近才出現,但卻似乎已經在當代澳洲飲食文化中占據相當的地位。

下面介紹的2020年十月的名為“小茶壺沖泡培訓課程”的活動可以加深我們對引入新的飲茶實踐的過程的了解。

五、小茶壺沖泡培訓課程

培訓課程的時間為晚上,地點在一家小型精品美食店內。培訓課程的主持人并不是店里的員工,而是一位名為Kym Cooper的女士,她是布里斯班Steepery 茶葉公司的老板,這家公司在網上銷售優質茶葉。

由于新冠疫情的條件限制,只有八人可以參加這場培訓課程??赡苡捎诨顒赢斖淼谋╋L雨讓駕駛非常不便,除了我之外,只有另外三個人參加了這次活動。另外三名參與者都是三十歲左右的女性。每個人都被分配了一張擺有茶具的小桌子。

我們沖泡的第一款茶是2020年日本的栗瀨煎茶。Kym 解釋說,在日本,用于沖泡煎茶的傳統容器是一個稱為急須(kyusu)的小茶壺;但在這次活動上,我們使用被她稱為“簡易蓋碗”的容器。蓋碗源自中國,包括杯、碟和杯蓋。泡茶人要確保所有客人杯中的茶湯濃度和色澤相同,需要靈巧地用優雅而低調的手法,用一只手的食指熟練地控制杯蓋以擋住茶葉,并同時用這只手將蓋碗傾斜到最佳角度,倒出茶湯。沒有完全掌握這種技巧的新手使用蓋碗時,不僅非常笨拙,而且很可能會燙傷手指。因而我們用的是“簡易蓋碗”,這種容器與傳統蓋碗有所不同,有兩個類似耳朵的手柄,因而更容易握持和傾倒,內置有可拆卸的過濾器,在倒茶湯之前可以將茶葉取出。

Kym向我們演示了如何握持蓋碗。為了避免燙傷,她一開始為每個人的蓋碗注滿冷水,請大家練習用蓋碗倒水。之后,我們學習用蓋碗沖泡栗瀨煎茶。Kym為我們準備了裝有3克茶葉的小包,她請我們將小包打開,將其中的茶葉倒入蓋碗之中。然后她來到我們每個人的桌子旁,用一個水壺將剛煮開的水倒入桌上的一個水罐之中,而不是我們的蓋碗里。水在罐中靜置十分鐘左右,以冷卻到80攝氏度左右,這是沖泡大部分綠茶的最佳溫度。接下來她請我們將水輕輕倒入蓋碗之中,然后將茶葉浸泡60秒,隨后取下過濾器,再將茶湯倒入杯中。不久,我們泡好了第一泡茶。Kym邀請我們品嘗后發表評論。一位參與者將味道描述為“近似于花香的……甜香?!绷硪晃槐硎就?。Kym接下來進行了第二次沖泡,搭配了她準備好的餅干,并再次請我們評價。我們都試圖找到可以描述“味感”的詞匯,(45)張靜紅:《茶氣和茶韻:中國式的“味感”表述》,《文化遺產》2021年第6期。一位參與者將之描述為“奶油味?!庇捎诎婷嫦拗?,這里對活動接下來的內容無法一一記述。再之后我們還沖泡了福建武夷山的大紅袍烏龍茶,以及尼泊爾品牌Bardu Honeymoon的紅茶。

雖然在這次活動中主講人并沒有提到儀式相關的內容,但其中展示的沖泡技藝和器具是在前文提到的中國工夫茶道的基礎上改編而來。這些沖泡、奉茶和品飲的程序與英國和澳洲常見的習慣泡法大為不同,后者使用的茶葉濃度較弱,通常僅沖泡一次,時間可長達五分鐘,再倒入較大的杯子中。(鑒于如今現代茶包已無處不在,在年輕的澳大利亞人中,這些英式傳統也很可能不再使用了。)

為了掌握培訓課程上展示的“小茶壺”方法,參與者需要學習構成社會實踐的所有三個領域的新知識。要掌握的材料包括如蓋碗之類不熟悉的專業器皿,要學習的技能包括要將不同的茶葉與相應器皿搭配使用,以及學習控制用于沖泡不同茶葉的水溫、投茶量、注水的最佳時機。與備茶、奉茶和飲茶相關的意涵非常豐富,包含多層次,而且根據不同社交語境而發生變化。在飲茶已經成為既定習俗的社交語境下,奉茶也代表著社會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如友誼和對客人的熱情款待。而在其尚未成為社會實踐的環境中,則可能只是體現為一種對新事物的體驗。

在活動結束時,我詢問兩位參與者,是否打算在家里繼續練習這種泡茶的方式。一個人說她打算購買一套必要的茶具;另一位則不太肯定的說:“我不知道我會不會像這樣泡茶,但我會更用心地喝茶?!蔽依斫馑囊馑际?,本地的社會文化環境幾乎無法支持她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小茶壺”的方式來泡茶。而且可以預見的是,這種泡茶和飲茶的方式——無論是作為一種美食家式的消費形式,還是作為一種“中國茶道”——都勢必很難在餐館、咖啡館、或與食品和飲料相關的媒體上獲得足夠的曝光率,因此亦無法成為布里斯班的一種流行的社會實踐。

六、結語:茶文化與珍珠奶茶

短暫存在的Chat Time茶館,中天寺開辦的茶道冥想課程,以及小壺沖泡培訓課程,都是在布里斯班的非華人環境中推廣源自中國茶文化傳統的飲茶習慣的嘗試。布里斯班越來越多的奶茶店最初來自中國臺灣,但其來源是當代文化而非傳統文化。在所有這些案例中,只有珍珠奶茶成為了布里斯班餐飲景觀中的一種較為流行的社會實踐。

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中國茶文化與珍珠奶茶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是否可以將珍珠奶茶視為“茶文化”的一種形式?抑或是珍珠奶茶與這一古老的文化傳統之間幾乎沒有任何聯系?“中國茶文化”意味著精致、優雅、含蓄的交際方式,有時也代表著修身養性。中國飲茶的興盛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公元 618-907 年)和當時茶圣陸羽著作的《茶經》。珍珠奶茶則似乎與這一傳統關系不大,它20世紀80年代才在臺灣地區出現,在隨后的21世紀,這種商業銷售被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奶茶文化堪稱當代消費主義的產物,與市場營銷和社交媒體傳播等手段密切相關,更注重通過打造新的消費品類而非延續傳統來擴大其市場份額。

要回答珍珠奶茶是否是一種“茶文化”,還需要仔細分析一下“文化”是指什么。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認為,在20世紀初,“文化”(culture)一詞已經有了三個廣泛的含義:

1. 描述“智力、精神和審美發展的一般過程”(46)Raymond Williams,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London: Fontana, 1988), 90.,即使人變得更有教養的過程;

2. 描述“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可以是某個民族、某個時期、某個群體以及整個人類的生活方式”。(47)Williams, Keywords,90.這也是人類學著作中的用法。就本文而言,我用日常實踐文化(culture as everyday practice)一詞來指代“文化”的這個含義。

3. 作為一個術語來表示“智力,尤其是藝術活動的作品和實踐”。最典型的用法是用文化指代“音樂、文學、繪畫、雕塑,戲劇和電影”。這些內容有時也被稱為高雅文化(High culture)。(48)Ibid.

伊格爾頓指出(49)Terry Eagleton, The Idea of Culture (Oxford: Blackwell, 2000).,從20世紀60年代起,“文化”一詞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經歷了較為徹底的轉變。第一次的轉變后,“文化”等同于“身份”,特別是少數群體的身份,對他們來說,文化身份已經成為動員人們反抗主流社會的基礎。第二個轉變是 “文化”作為消費主義生活方式的表達的出現。在這種后現代主義概念化過程中,“文化”成為了表達伊格爾頓所謂的“商品美學”的載體。作為商品的物品不僅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而且具有象征價值,成為風格、奢侈品和聲望的標志或徽記。簡而言之,是一種特定的生活方式。(50)J.Baudrillard,The System of Objects(London: Verso, 1996); Douglas Kellner, “Jean Baudrillard,”i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20 Edition),ed., Edward N.Zalta (Stanford, CA.: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Stanford University, 2020);Terry Eagleton, The Idea of Culture.在這種語境下,作為通過當代通信技術傳播標志的圖像,就變得更為重要。伊格爾頓將文化的這兩種具體用法分別標記為身份文化和商品文化(commodity culture)。

那么這些概念在中文中是如何使用的呢?首先,雖然幾乎可以肯定兩種語言的全部內涵不會完全相同,但 high culture 很好的對應了中文的“高雅文化”——“高雅”意為“精致,優雅”。中國茶文化,常與高雅文化相聯。第二,作為日常實踐的文化則可以用“通俗文化”一詞表達。最后,culture of consumerism 和commodity culture 在中文里分別為消費主義文化和商品文化。

我認為以上概念能幫助我們澄清茶文化和珍珠奶茶之間的關系,可以概括為以下兩點:第一,珍珠奶茶是茶文化作為商品文化的創造。第二,與其他地方一樣,澳大利亞較為傳統的茶葉消費形式也已被商品化,但對于在澳大利亞的傳統中式飲茶實踐來說,這一過程的發展并不均衡——悉尼和墨爾本的商業化程度較高,而布里斯班則不然。

上文描述的珍珠奶茶消費、購物、社交媒體和流行文化之間的聯系,都說明了珍珠奶茶是當代消費主義文化的經典案例。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它與中國傳統茶文化之間沒有任何聯系。例如,著名的珍珠奶茶特許經營權貢茶在全球有1500多家分店,其徽標設計為品牌的中文篆刻體,其網站上對品牌名解釋如下:

“貢茶”是中國古代向皇帝獻茶的行為。

人們把茶葉進貢給皇帝。因此,中國皇帝飲用的貢茶是整個帝國質量最好的茶葉(51)Accessed September 15, 2022, https://gongchatea.com.au/about-us/.。

換句話說,“貢茶”的歷史含義,以及用中國最古老的字體之一書寫的視覺意象,都被品牌挪用,在體現品牌的現代性和創新性之外,強調了這個品牌的奶茶的文化血統。

由此可見,相較其他飲茶習俗,奶茶所代表的中國茶文化不是多少的問題,更準確的來說,奶茶是20世紀末消費主義社會的作品,它從一開始就是茶文化的商品化改造的文化表現。更傳統的中國茶文化的相關實踐也無法對此類變革免疫。例如,有作家描述了臺灣地區時尚生活類雜志在推廣當地生產的茶葉鑒賞模式方面發揮的作用,這種模式涉及進口的“風土”概念——“地方的風味”。(52)Scott Writer, “A World of Flavour: Taste and Text in Taiwanese Tea Culture”,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147, no.1 (2013):134-46.同樣,Ma(53)Zhen Ma, “Sensorial Place-Making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he Consumption of Forest Puer Tea in Contemporary China”,Asia Pacific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vol.19 (2018): 316-32描述了城市中產消費者對生活在中國西南部的地理和社會邊緣的少數民族種植的普洱茶的“風土”欣賞是如何培養出來的。最近,DeBernardi(54)Jean DeBernardi and Junhong Ma,“History, Creativity, and Value: The Modern Making of Gold Jun Mei Tea”,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50,no.3 (2022):195-205.和Ma追溯了當代中國消費的金駿眉紅茶的發明、生產、包裝和營銷。

類似情況尚未在澳大利亞出現。雖然作為一個富裕社會,精品美食和飲料的市場很大,但并沒有證據表明市場對高品質中國茶或中國飲茶方式有需求。

盡管澳大利亞飲茶文化起源于英國茶,但其茶的概念仍象征性的保留了中國文化的內涵。我所在的大學茶水間提供的茶包就是一個例子——其中的一包“蓮峰有機白茶”,包裝盒上的描述如下:

一千年前,中國宋朝的徽宗皇帝將白茶列為精致的巔峰之作。

多年來,白茶保持了這種美譽。今天的白茶被許多鑒賞家視為最優質的茶葉。我們的白茶源自中國美麗的高山,經過精心挑選和采摘,加工極為簡單,以保留甜美微妙的味道和大量的天然抗氧化劑。

盡管提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作為茶包的產品本身是在超市與其他各種茶包同時銷售的方便型現代消費品。因而,雖然中國茶的文化內涵因其營銷潛力而被象征性地利用,但源自中國傳統的飲茶習俗至少在以布里斯班為代表的澳大利亞仍然是一種新奇事物。大中華區的具有明顯影響力的茶飲還是珍珠奶茶。

猜你喜歡
珍珠奶茶布里斯班奶茶
小編與奶茶的日常
感受2032年奧運主辦城市
9月份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港煤炭出口量同比下降38.72%
日本年輕人花式“嗑奶茶”
珍珠奶茶主題公園
地下奶茶店
同樣是奶茶
菊粉珍珠奶茶的研制
九年義務教育
布里斯班加速G20峰會部署打造完美商務旅游目的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