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科技教育校本課程的建構

2023-10-18 09:17曹鳳娟
教育研究與評論 2023年9期
關鍵詞:校本課程

摘 要:江陰市城南中心小學著眼于學生發展,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做好科技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學校在課程理念、師資建設與硬件設施上堅持頂層架構,系統開發課程內容;依托社團活動和校外實踐進行課程實施;對于課程做到多元主體,多維評價。

關鍵詞:小學科技教育;校本課程;頂層架構;多維評價

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呼喚科技創新人才,中小學生的科技教育日益受到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工作”[1]。因此,在中小學開展科技教育,是一項極為迫切且重要的工作。江蘇省江陰市城南中心小學著眼于學生發展,依托科學和信息科技這兩門國家課程,在注重科技教育與各學科融合的同時,充分利用校內外相關資源,做好科技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探索建構小學科技教育校本課程的有效方法。

一、 頂層架構,系統開發

(一) 課程的頂層架構

學校在科技教育“232夢工廠”(前一個“2”指的是由科普長廊和創客空間組成的兩大體驗和展示平臺;“3”是指由3D打印工坊、技能錘煉工坊、編程操控工坊組成的三大工坊;后一個“2”指的是由種子生長站、少年氣象站組成的兩大探究基站)建設的加持下,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提升學生素養為重點,全面布局科技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

課程理念上,我們主張將科學知識和應用技術通過輕松有趣的方式教授給學生,激發學生創造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形成科技創新意識,讓學生愛上科學,愿意用智慧點亮科技,用雙手改善生活。

師資建設上,我們將兩名科學教師、兩名信息科技教師、一名美術教師、一名勞動教師和一名體育教師吸收進學??萍驾o導員隊伍,并特聘校外科技公司的一名博士和中專院校的三位科技教師為校外輔導員。此外,我們還依托學??萍济麕煿ぷ魇?,對學校教師進行校本課程開發相關培訓,實現了科技教育校本課程師資的擴容與提質。

硬件設施上,我們將兩個勞動教室、兩個科學教室、兩個信息科技教室、兩個長廊、一個室內體育館作為專門的實踐場所;除了原有的學科教學資源外,另外配備了50套3D打印筆、18臺小型無人機、11臺3D打印機、8臺筆記本電腦、8臺桌面切割打磨機、6臺科普體驗箱、1臺激光切割機和1臺三維掃描儀,再加上制造工廠贈送的一批舊機床。這些為課程提供了堅實的硬件保障。

(二) 課程的系統開發

為了培養一批擁有良好科技素養的小小工程師,我們系統整合科學、信息科技、勞動、美術、數學等學科的科技知識,形成科技教育校本課程內容體系(如圖1所示)。

科技教育校本課程共分為“小小機械師”“小小建筑師”“小小設計師”“小小電氣師”“小小裝配師”“小小能源師”“小小飛行員”和“小小IT師”八大板塊。其中,“小小機械師”“小小電氣師”和“小小能源師”幾個板塊的內容,均基于科學課程的相關內容進行拓展;“小小IT師”板塊和“小小設計師”板塊中的《走進3D世界》內容,基于信息科技和美術課程的相關內容進行拓展;而“小小建筑師”“小小裝配師”和“小小飛行員”板塊以及“小小設計師”板塊中的《激光切割制造》和《3D設計與工程制圖》內容,則是在勞動課程相關內容的基礎上,基于社團活動進行體系化構建。

課程內容注重實踐性,意在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動手操作中產生創造的興趣和熱情,形成科技創新意識。

二、 全員參與,多向實施

科技教育校本課程面向一至六年級全體學生,每個年級安排3-4門課程供學生選擇,每學期共計40個課時。其中,社團活動為18次課,共計36個課時;校外實踐活動一次,計4個課時。課程主要依托社團活動和校外實踐實施。

(一) 依托社團活動

科技教育校本課程以課后服務形式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學校每學年提供10個左右科技類社團供學生和教師雙向選擇,包括“3D打印”“激光切割”“電子百拼”“無人機操控”“創意編程”“能源科學”等(具體安排如表1所示)??萍驾o導教師充分利用每周2課時的社團活動時間,帶領學生進行課程內容的學習,達成知識的積累與運用,提升學生的科技素養。一至六年級學生依照興趣和特長選擇課程,開闊視野,豐厚素養。

根據課程實踐性強、科技特色突出的特點,我們主要借助項目式的實踐活動推進課程實施。比如,“3D打印”課程是從生活中口腔健康的小常識出發,提出設計牙刷架的任務,激發學生“造物”的欲望,使學生充分理解創意設計就是將需求用數字化的方式表達出來;然后引導學生對牙刷架模型進行分解,根據牙刷頭的尺寸設計創作,制作出具有實用性的3D模型。在項目活動中,學生接觸真實或者接近真實的工程問題,豐富對現實世界真實工程問題的理解與體驗。

對于一些在社團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我們還開設了八個“小小工程師”興趣小組,有興趣、有余力的學生可以與教師預約,在開放的科創學習場所,或自主學習,或結伴共學,或請教問題,實現學習的再進階。

(二) 依托校外實踐

學校還充分利用相關的校外資源,拓展校外科技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體驗式學習的機會,為科技教育校本課程的實施提供持續動力。例如,教師帶領學生走進本地企業,參觀機械加工車間,認識各種機床和金屬加工工藝;參觀大型廣告工廠,體驗激光切割亞克力板的過程;參觀“智能家居”體驗館,感受新型的家庭人工智能化控制系統。每學期,我們還會帶領學生走進江陰博物館,感受人類文明發展從傳統走向現代的歷程,鑒往知來;參觀上??萍拣^,領略科學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走進中信泰富興澄特鋼,感受大型央企的魅力,了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參觀澄西船廠,近距離觀察智能爬壁機器人自動化除銹、噴漆作業……

三、 多元主體,多維評價

每學期結束,任課教師會對學生的學習

態度、學習過程、學習成效進行具體評價,為學生的課程學習過程進行指導,添加動力。

學生需要對自己和同伴的學習從喜歡程度、認真情況、合作意識、成果展示等方面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此外,我們還會邀請家長對該課程的具體設計、開設條件、師資配備、課程內容等進行了解并作出評價。多元的評價主體,使科技教育校本實踐不斷完善,更好地為學生發展服務。

對于學生個人的評價,我們首先關注學生實踐的過程性。例如,每位學生每學期完成一冊科創成長記錄簿(智慧成長手冊),詳細記錄自己參與科學創造活動的歷程、成長軌跡和感悟以及靈感閃現的科創點子。除了終結性評價,我們還注重對學生進行展示性評價。學校每年5月份會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校園科技節”活動,其間,參與作品采用路演的方式,由創作者進行公開展示,全校學生以班級為單位打分或投票,同時結合專業評委的點評,根據作品的創新性、實用性、技術水平等方面給出評分和建議,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水平。

對于在學??萍脊澕案黝惪苿摶顒?、競賽中有創造性表現,能提出個性化的方案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生,我們會評選“校園十大科技之星”,頒發科創獎章予以激勵,助力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價值觀。

除了學生個人成長,我們也關注集體的進步,如社團中的結伴共進和班級的整體進階。對于學生社團,我們采用每周交流的方式,組織開展社團成員之間的生生互評,讓學生在交流中取長補短;每月還會進行“最佳合伙人”的評選。對于在科創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團體,每學年進行“優秀科創團隊”的評選。

在科技教育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學生有明確的集體奮斗目標,有對科學知識持久的熱情,有一致的努力方向和動力,能創造出富有班級特色的物化成果,裝點教室、美化生活,真正實現了讓科學實踐滲透在學習生活中,立足核心素養,走向完整育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601(2).

(曹鳳娟,江蘇省江陰市城南中心小學副校長。無錫市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能手。)

猜你喜歡
校本課程
地域文化視野中的音樂校本課程研究
初中數學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
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