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幼期黑猩猩的正強化行為訓練

2023-11-25 08:57張亞蘭龔利洋汪麗芬董京僑
野生動物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訓練員幼崽黑猩猩

張亞蘭,龔利洋,汪麗芬,董京僑,黃 飛

(杭州動物園,杭州,310008)

黑猩猩(Pan troglodytes)屬靈長目(Primates)人科(Hominidae)黑猩猩屬(Pan),被列為CITES 附錄Ⅰ,IUCN 瀕危物種(EN),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熱帶雨林中[1]。目前,黑猩猩的棲息地在不斷喪失,種群數量也在逐漸下降。黑猩猩哺乳期1~2年,育幼期4~5年。雌性黑猩猩一直懷抱幼崽直至6~12 月齡,才允許其獨立活動;幼崽4~5 歲時,開始與母親分開睡覺,并獨立覓食[2]。

現代動物園作為野生動物遷地保護的重要場所,其功能和社會職責已經逐步由傳統的飼養展示向野生動物科學研究和物種保護方向轉變。圈養野生動物環境豐容和行為訓練是現代動物園野生動物飼養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正強化行為訓練是提高動物福利的有效手段,通過獎勵的方法對動物進行訓練,可以在圈養條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各種疾病治療和管理所帶來的應激和傷害,同時還能加強行為多樣性[3-4]。國內外多家動物園均開展過正強化行為訓練,訓練對象涉及長鼻目(Proboscidea)[5]、食肉目(Carnivora)[6-10]和靈長目(Primates)[11-13]等,訓練項目有定位、串籠、稱體質量、測量體溫、采血、身體各部位檢查及護理等。黑猩猩的訓練對象主要為成年[14-16]和人工育幼的幼崽[17],尚未見到自然育幼的黑猩猩及其幼崽的行為訓練報道。由母親自然育幼的黑猩猩幼崽一旦患?。?8-20],治療時往往均會對成幼黑猩猩產生應激。杭州動物園的3 只黑猩猩幼崽在1 歲左右便能靈活攀爬,但除喂食外,極少應答飼養員的呼喚,且有些個體在獨立活動時懼怕與人接觸,難以建立信任。為了消除幼崽的恐懼,本研究對處于育幼期的黑猩猩母親進行訓練,讓母親將幼崽抱在懷中,給予安全感,配合訓練員和獸醫進行各項訓練,旨在監測黑猩猩幼崽的健康狀況,進行飼養管理和疾病治療。目前可以完成的訓練項目有抱崽、幼崽觸診、幼崽肌注、成幼黑猩猩稱體質量與和諧取食,以期為黑猩猩飼養管理機構提供參考和借鑒。

1 訓練對象與方法

1.1 訓練對象

以杭州動物園飼養的3 只成年育幼期黑猩猩及其幼崽為訓練目標,基本信息見表1。3 只黑猩猩幼崽均在1 歲左右便能靈活攀爬,可沿軋花網、繩索等從地面攀爬至內室和內展廳籠頂。3 只幼崽約從6 月齡開始取食飼料,飼料量隨月齡增長逐漸增加,和諧取食訓練開展之前,3只黑猩猩母親存在不同程度的搶食行為。

表1 育幼期黑猩猩及其幼崽基本信息Tab.1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cub rearing chimpanzees and their cubs

1.2 訓練場地與器材

杭州動物園黑猩猩活動場分為外場、內展廳和內室,外場是露天環境,內展廳是15 m×12 m×7 m 的封閉玻璃房,游客干擾較小,內室有15個高4 m的籠舍,不對外展示。訓練對象白天合群在外場或內展廳活動,傍晚帶幼崽回到內室各自的籠舍中。杭州動物園于2020 年6 月—2021 年12 月陸續開展正強化行為訓練,抱崽、幼崽觸診、幼崽肌注和成幼黑猩猩和諧取食訓練在內室黑猩猩各自的籠舍和內展廳進行;成幼黑猩猩稱體質量訓練在內室放有地秤的籠舍中進行。訓練員共3 名,每對成幼黑猩猩由各自的訓練員負責,按照統一的手勢和口令訓練。訓練器材有響片、目標棒、注射器和地秤,地秤四周用13 cm 寬的金屬框架固定在地面上,防止黑猩猩搬動。訓練獎勵的食物是黑猩猩喜愛且日常飼料中沒有的,如獼猴桃、果汁、酸奶等。

2 訓練方法

2.1 建立橋鏈接

正強化行為訓練開展之前,訓練員每天用5~10 min 對黑猩猩進行觀察、喂食等,建立初步信任,并建立食物和響片的橋鏈接。橋鏈接建立方法:用黑猩猩喜愛的食物作為初級強化物,響片作為次級強化物,在成幼黑猩猩均平靜的狀態下,按下響片,給予食物獎勵。多次重復,直至黑猩猩明白響片后會有食物獎勵,即為建立橋鏈接成功。

2.2 訓練步驟

以正強化方法進行訓練。根據目標行為,將各項目拆分成幾個步驟,訓練時,發出口令,當黑猩猩做出正確的動作時,按下響片并給予食物獎勵,對行為進行強化。每個步驟連續3 次正確后,即為訓練成功。一個步驟訓練成功后,再開展下一步驟的訓練。若新步驟訓練過程中黑猩猩反復出錯,則回到上一步驟的訓練。最后一個步驟訓練成功,即為此項目訓練完成。

2.2.1 抱崽

目標行為:尋找并懷抱幼崽+定位。

訓練過程:對黑猩猩母親進行觀察,當其將幼崽抱在懷中時,立即按下響片,同時發出口令“娃”,給予母親食物獎勵。多次對此行為進行捕捉強化,當幼崽獨立活動時,呼喚母親名字,并指向幼崽方位,發出口令“抱娃”,母親尋找幼崽,將其抱在懷中,按下響片但不獎勵,當母親抱崽并將身體貼近訓練員面前的軋花網時,發出口令“好”以示訓練結束,給予母親食物獎勵。

2.2.2 幼崽觸診

目標行為:抱崽+目標棒脫敏+觸碰脫敏+動作保持。

訓練過程:發出口令“抱娃”,黑猩猩母親懷抱幼崽并將身體貼近訓練員面前的軋花網。發出口令“碰”,并用目標棒觸碰幼崽身體各部位,成幼黑猩猩均保持平靜,按下響片,給予母親食物獎勵。發出口令“手碰”,并用手觸碰幼崽,成幼黑猩猩均保持平靜,按下響片,給予母親食物獎勵。發出口令“保持”,并用手對幼崽身體各部位進行觸診,成幼黑猩猩均保持不動,5 s 后,發出口令“好”以示訓練結束,給予母親食物獎勵(圖1A)。

圖1 育幼期黑猩猩及其幼崽的正強化行為訓練Fig.1 Positive reinforcement training for the cub rearing chimpanzees and their cubs

2.2.3 幼崽肌注

目標行為:抱崽+注射器脫敏+動作保持。

訓練過程:發出口令“抱娃”,黑猩猩母親懷抱幼崽并將身體貼近訓練員面前的軋花網。發出口令“針”,并用針刺幼崽背部或上臂,成幼黑猩猩均保持平靜,按下響片,給予母親食物獎勵。發出口令“保持”,并用針做持續的疼痛刺激,成幼黑猩猩均保持不動,5 s 后,發出口令“好”以示訓練結束,給予母親食物獎勵(圖1B)。

2.2.4 成幼黑猩猩稱體質量

本次臨床觀察指標:顯效,患者的心悸以及胸悶等臨床癥狀消失,且動態心電圖檢查未發現異常;有效,患者的心悸以及胸悶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為得到改善。治療總有效率等于治療顯效率與治療有效率之和。

幼崽觸診和幼崽肌注訓練需要成幼黑猩猩身體靠近訓練員,稱體質量訓練時,黑猩猩母親仍舊習慣靠近訓練員,將雙腳置于固定地秤的金屬框架上,雙手抓住面前的軋花網,導致體質量數據不準確。因此稱體質量訓練需要黑猩猩雙腳離開金屬框架,雙手離開軋花網,將身體各部位均置于地秤上。

(1)黑猩猩母親稱體質量訓練

目標行為:雙腳定位+雙手定位+動作保持。

訓練過程:發出口令“腳”,用2 個目標棒分別觸碰母親雙腳,母親未躲避目標棒,按下響片,給予食物獎勵。發出口令“腳退”,移動2 個目標棒,當母親跟隨目標棒將雙腳放置于地秤上時,按下響片但不獎勵。發出口令“保持”,并將目標棒收回,母親保持不動3 s,按下響片,給予母親食物獎勵。母親雙腳位于地秤上,保持坐姿,發出口令“手”,用2 個目標棒分別觸碰母親雙手,母親未躲避目標棒,按下響片,給予食物獎勵。發出口令“手退”,移動2 個目標棒,當母親跟隨目標棒將雙手離開軋花網時,按下響片但不獎勵,發出口令“保持”,母親保持不動直至讀出體質量數據,發出口令“好”以示訓練結束,給予母親食物獎勵(圖1C)。

(2)成幼黑猩猩稱體質量訓練

目標行為:母親抱崽稱體質量+動作保持。

訓練過程:發出口令“抱娃”,母親將幼崽抱在懷中,按下響片但不獎勵,發出口令“腳退”和“手退”,并用2 個目標棒對母親的雙腳和雙手進行定位,當成幼黑猩猩身體各部分均處于地秤上時,按下響片但不獎勵,發出口令“保持”,成幼黑猩猩保持不動直至讀出總體質量后,發出口令“好”以示訓練結束,給予母親食物獎勵(圖1D)。

幼崽體質量=成幼黑猩猩總體質量-母親體質量。

目標行為:母親定位+不搶食幼崽飼料。

訓練過程:發出口令“坐”,母親坐在地面,訓練員在距離母親1 m處,飼喂幼崽飼料、奶粉或保健藥品,并發出口令“別搶”,當母親保持坐姿,未搶食時,按下響片,給母親喂食飼料,重復此過程直至幼崽取食完成,發出口令“好”以示訓練結束,給予母親大份食物獎勵。

3 訓練難點及措施

在進行各項目訓練時,均遇到過一些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后,訓練順利進行。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及措施,以及各黑猩猩的訓練完成時間見表2。

表2 黑猩猩正強化行為訓練難點及措施Tab.2 Difficulties and measures of positive reinforcement training for chimpanzee

4 討論

4.1 訓練場所

為方便對幼崽進行觀察、喂食等,本研究在內室和內展廳2 個場所均開展抱崽、幼崽觸診、幼崽肌注與成幼黑猩猩和諧取食訓練。在內室訓練時,黑猩猩的注意力更集中;在內展廳訓練時,黑猩猩偶爾會受到同伴或環境干擾,但3 只幼崽的緊張情緒均有所緩解,以往的研究也表明,黑猩猩在社會群體中訓練比單獨隔離訓練時更放松[21]。內展廳場地較大,當母親與幼崽距離過遠時,母親有時不愿意根據指令去尋找幼崽,給予大份食物獎勵后,此問題得以解決。在內展廳時,“明明”會主動觀看其他個體訓練,并從中學習,這種黑猩猩訓練示范的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22]也得到證實。

4.2 建立信任

信任是行為訓練的基礎,訓練員和動物要建立雙向信任。在幼崽出生前,3只黑猩猩母親均與訓練員建立了信任,且有一定的訓練基礎,但當訓練員初次用目標棒觸碰幼崽時,3只黑猩猩母親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護崽行為,“亞亞”奪走目標棒,攻擊訓練員;“貝貝”發出了恐懼的尖叫;“明明”懷抱幼崽,迅速遠離訓練員。因此,在對育幼期黑猩猩訓練時,需要再次與黑猩猩母親建立信任。研究表明,黑猩猩能夠對人類聲音的語調做出非常精確的反應,這有助于控制它們的行為[23]。在訓練中,使用比平時更低的語調,將語速放慢,緩解黑猩猩母親由于護崽產生的緊張情緒。初次觸碰幼崽時,借助目標棒,以免被黑猩猩抓傷。

同一個物種中,動物的性格也會有所差異,對建立信任的效果產生影響[24-25]。3 只黑猩猩幼崽中,“新運”性格溫和,容易與人建立信任;而“新亞”和“新會”性格敏感,只有熟悉的訓練員才能喂食,但在獨立活動時,仍拒絕與訓練員接觸。為了消除幼崽的恐懼,讓母親將幼崽抱在懷中,給予幼崽安全感,再逐步建立信任,對訓練員的觸碰脫敏,最終,3只黑猩猩幼崽均可以在母親的懷抱中保持穩定的情緒,能配合訓練員和獸醫觸診、肌注等。

4.3 飼養管理和疾病治療

幼崽開始取食飼料后,3只黑猩猩母親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搶食行為。進行和諧取食訓練,并應用到每日的喂食中,可避免幼崽出現取食量不足或飼料結構不均衡的問題。稱體質量訓練完成后,定期對黑猩猩稱體質量并繪制幼崽的生長曲線,本研究中 3 只幼崽年齡相近,通過對比體質量數據,判斷生長情況,進行合理的飼養管理,如給體質量較輕的個體補充奶粉、保健藥品或增加飼料量等,保證營養均衡。

幼崽“新亞”生病時,母親“亞亞”多次根據指令,將其抱在懷中,使獸醫在無麻醉或強制保定的情況下,對幼崽進行肌注治療,減少了成幼黑猩猩的應激和傷害。

猜你喜歡
訓練員幼崽黑猩猩
雙胞胎幼崽
被隔離的黑猩猩
失職的警犬
當人類幼崽碰上小動物
被隔離的黑猩猩
海豹幼崽可以像人類一樣改變聲調
失職的警犬
失職的警犬
黑猩猩
一起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