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中藥治療研究文獻計量學分析

2023-11-27 04:11朱欣葉錢愛兵
中國醫療管理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淋巴發文聚類

朱欣葉 錢愛兵

乳腺癌是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乳腺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不斷上升,因此,防治乳腺癌的難度也在逐漸加大。根據GLOBOCAN 發布的數據,2020 年全球新確診的惡性腫瘤中,女性新發乳腺癌病例約占11.7%,病死率約為6.9%[1]。在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分別排名第一和第四[2]。手術切除、化療和放療是乳腺癌的傳統治療方法,盡管這些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情,但患者往往會伴隨許多不良反應和并發癥,并且疾病的復發率以及患者的長期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3]。相較于傳統治療方法,中藥通過增強免疫力、抗腫瘤、調節內分泌、減輕化療副作用等方式在乳腺癌治療過程中發揮作用,具有療效確切、副作用小等優勢[4]。CiteSpace 軟件通過構建可視化關系網絡,幫助研究人員挖掘作者、機構、關鍵詞等方面的變化趨勢,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某一領域的發展歷程和研究熱點。本文在對CNKI 數據庫內中藥治療乳腺癌領域的文獻進行系統梳理后,利用CiteSpace 軟件對該領域的作者、機構和關鍵詞進行了可視化分析,旨在探討中藥在乳腺癌干預治療中的應用現狀和發展趨勢,為未來相關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數據來源

本文以CNKI 數據庫為檢索平臺,采用檢索式為:SU=(“中藥”+“方劑”+“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AND SU=(“乳腺癌”+“乳腺腫瘤”)NOT SU=(“meta”+“針灸”+“艾灸”),對2013 年1 月1 日至2022 年12 月31 日之間發表的文獻進行篩選。排除標準如下:①文獻類型為系統綜述;②文獻內容主要關注針灸、艾灸等非藥物療法;③文獻重復或無法獲取全文。

1.2 研究方法

檢索結果共908 條,通過人工篩查合并,排除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報紙和成果等,最終共有425篇文獻符合標準。本文運用CiteSpace 軟件并設置年份切片為1,對符合標準的文獻數據進行處理分析。

2 結果

2.1 年發文量分析

納入分析的425 篇文獻在各年度的分布情況見表1。2013 年—2016 年,年均發文量為33.8 篇;2017 年—2019 年,年均發文量為51.3 篇;2020 年—2022 年,年均發文量有所下降,為45.3 篇,推測為受疫情影響??傮w來說,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當前關于中成藥治療乳腺癌的研究仍可視為研究熱點。

表1 年發文量分布

2.2 文獻來源期刊分布分析

發表中藥治療乳腺癌相關文獻的期刊共有183個,發文量排名前10 的期刊發表的文獻數量占文獻總量的24.2%,其中《遼寧中醫雜志》以累計發文15篇的數量排名第一,緊隨其后的《世界中醫藥》《中華中醫藥雜志》《中醫藥導報》均發文11 篇。見表2。

表2 文獻來源期刊分布

2.3 作者共現分析

發文量排名前5 的作者依次是殷東風(12 篇)、劉勝(7 篇)、高宏(6 篇)、萬華(4 篇)、劉曉菲(4 篇),見表3。發文作者共301 位,作者間合作線共230 條,圖譜密度為0.0051,見圖1,說明當前的主要合作模式是團隊合作,尚未形成廣泛的作者合作網絡。其中,最大的合作團隊是殷東風團隊,該團隊致力于探索乳腺癌的分子機制及轉移機制,以期研發出新型治療藥物,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生存率[5-7]。同時,也有部分學者選擇采用兩兩合作的研究方式,如劉曉菲和張洋,萬冬桂和劉青等。

表3 作者發文量

圖1 作者共現圖譜

2.4 機構共現分析

發文量排名前5 的機構依次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等,見表4。發文機構共242 個,機構間合作線共134 條,圖譜密度為0.0046,見圖2。中醫藥大學及其附屬醫院是開展中藥治療乳腺癌研究的重要場所,其中,上海中醫藥大學及其附屬醫院在最大的機構合作群中處于核心位置,它與浙江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以及他們的附屬醫院之間建立了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然而,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南北地區間的合作相對較少,例如,北京中醫藥大學與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合作成果數量較少。

表4 機構發文量

圖2 機構共現圖譜

2.5 關鍵詞可視化分析

2.5.1 共現分析

關鍵詞共現分析通過統計關鍵詞同時出現的次數來推斷關鍵詞之間的聯系,可以高效地揭示文獻的研究主題和核心內容[8-9]。結果顯示,共有344 個關鍵詞,772 條連線,圖譜密度為0.0136,見圖3。鑒于乳腺癌、乳巖、中藥等關鍵詞屬于疾病或藥物本身,予以排除后將關鍵詞按詞頻由高到低排序,見表5,仔細分析后得出以下結論:①該領域致力于將中藥治療與化療相結合,以提高治療效果并減少藥物的副作用;②該領域的研究目標是提高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③該領域主要通過數據挖掘方法來研究中藥在乳腺癌治療中的使用規律及作用機制。

表5 關鍵詞共現分析

2.5.2 聚類分析

關鍵詞聚類分析根據多項指標間的相似程度進行分類,從而形成多個主題集合[10]。在聚類分析中,模塊值Q 用于衡量各模塊間的相似性程度,而平均輪廓值S 則用于評估聚類結果的緊密度和分離度,這兩個指標的取值越接近1 說明聚類結果的質量和準確性越高。結果顯示,Q 值和S 值分別為0.540 1、0.899 4,表明該聚類結果具有顯著性和合理性,見圖4。標簽編號越小的聚類中包含的節點數量越多[11],因此,最大的聚類集群為#0 化療,其聚類大小為74,S 值高達0.974,主要包括曲妥珠單抗、輔助化療、中西醫結合療法等關鍵詞,見表6。進一步觀察發現,中藥治療乳腺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聚類#0、#2、#6、#7 主要關注中藥療法與化學療法結合治療乳腺癌的研究;聚類#3、#4 主要從名醫經驗、醫案信息等多渠道總結中藥用于乳腺癌治療的規律和方法;聚類#1、#5 側重于探討中藥對于緩解乳腺癌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的重要作用。

圖4 關鍵詞聚類圖譜

2.5.3 突現分析

關鍵詞突現是指在在特定時期某一關鍵詞的出現頻率有顯著提升,這一現象反映了相應年份中的研究熱點,可用于推斷某領域的研究前沿[12]。由圖5 可知,突現強度排名前5 的關鍵詞分別為:中藥療法(2013 年—2016)年、護理(2018 年—2019 年)、生存率(2014 年—2015 年)、穴位貼敷(2018 年—2019年)和影響(2014 年—2016 年),這些關鍵詞代表了各個階段的研究熱點。2019 年—2022 年,淋巴水腫為強突現詞,表明關于中藥緩解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癥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前沿性質。

圖5 乳腺癌治療研究突現關鍵詞

3 討論

本文借助CiteSpace 軟件分析中藥治療乳腺癌領域相關研究的發文趨勢、期刊、作者、機構及關鍵詞,分析結果揭示了我國在這個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發展方向,基于此提出以下針對性建議。

3.1 加大中藥治療乳腺癌研究力度

中藥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乳腺癌治療領域的應用備受關注并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然而,中藥治療乳腺癌相關研究的發文量在近些年有所下降,且核心期刊的發文量相對較少。在發文量排名前10 的期刊中,僅有2 本為核心期刊,這一現象提示了該領域的研究深度尚有待提升。對此,研究者應加大對中藥治療乳腺癌領域的研究力度,從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轉化研究以及機制研究等多個角度展開。在基礎研究方面,可以通過藥理學和毒理學對中藥化學成分進行深入理解,為中藥治療乳腺癌提供豐富的理論基礎。在臨床研究方面,應以隨機對照試驗和多中心研究的方式進行,以確保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轉化研究方面,有必要將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成果迅速應用于臨床實踐,以加速臨床應用的進度。在機制研究方面,應從細胞、分子和基因的視角來揭示中藥治療乳腺癌的作用機制,為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此外,政府也應積極加大對中藥治療乳腺癌研究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可以通過資金扶持的方式為研究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另一方面,也可通過政策引導的手段鼓勵科研機構、醫療機構以及高等院校等開展相關研究工作。

3.2 加強各方主體的合作力度

在作者分布方面,現階段的研究團隊規模偏小,成員分布較為散亂,并且缺乏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學術領袖。在機構分布方面,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較為有限,這使得優勢資源難以實現充分的整合和利用。針對這一情況,有必要采取相關措施改善該領域的合作與交流模式。首要策略是加強學者間的合作,通過構建專門的研究小組聚集該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究中藥治療乳腺癌的方案及效果。其次,加強機構間的合作同樣重要,可以通過建立合作項目將不同機構的研究資源有效整合,形成共同助力以推動中藥治療乳腺癌研究的進展。此外,利用互聯網通訊技術打破地域限制也是一個可行途徑,例如完善在線交流平臺和視頻會議系統不僅有助于促進研究主體間的實時互動與交流,還能為相關領域的研究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溝通手段。

3.3 促進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癌

最大的聚類標簽是化療,說明在乳腺癌治療過程中中醫藥常常與西醫藥相結合,在增強療效的同時緩解疼痛。西醫主要通過手術、放療和化療來治療乳腺癌,其核心目標在于消除癌細胞和控制癌癥的發展,但這些治療方法可能會引發并發癥、不良反應等。相較而言,中藥在乳腺癌治療方面具備獨特優勢,不僅能夠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還能減輕化療和放療帶來的副作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癌應該根據患者的病情和個體差異進行個性化治療,針對乳腺癌不同階段的發展應用不同的治療策略,從而實現更為理想的治療效果。因此,醫生應以患者的體質、病情等因素為依據,綜合運用化療、中藥治療等多種治療手段,制定全面、科學、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以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的優勢作用。

3.4 關注中藥緩解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

根據突現詞分析結果,淋巴水腫的研究可被視為該領域的前沿課題。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是一種常見的并發癥,會給患者帶來較多困擾。中藥已被證實可以緩解這種癥狀,加速患者的術后康復進程。中藥在治療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方面的作用主要體現在4 個方面,即活血化瘀、祛濕利水、免疫調節和內分泌調節。在活血化瘀方面,中藥能夠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不暢和淋巴液回流不暢的狀況,從而促進淋巴液的循環與排泄,達到減輕淋巴水腫的目的。在祛濕利水方面,中藥可以促進體內濕氣的排泄,從而減輕淋巴水腫,同時也可以促進肝腎功能的恢復,加速體內廢物的排泄。在免疫調節方面,中藥可以調節人體免疫系統,增強免疫力,從而減輕淋巴水腫。在內分泌調節方面,中藥能夠通過調節體內雌激素水平來緩解術后內分泌失調引發的不適癥狀。實際應用中,中藥治療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的療效已得到患者的高度認可。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擴展和深化該領域的研究,建議醫療機構設立專門科室,以便更深入地開展這一工作,發掘更多的中藥湯劑和食療配方,從而為患者提供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

猜你喜歡
淋巴發文聚類
綜合護理淋巴消腫療法在降低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發生率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10條具體舉措! 山東發文做好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
校園拾趣
爺孫趣事
以牙還牙
基于DBSACN聚類算法的XML文檔聚類
基于高斯混合聚類的陣列干涉SAR三維成像
豚鼠、大鼠和小鼠內淋巴囊組織學的差異
富含脂肪及淋巴組織的冰凍切片制作體會
一種層次初始的聚類個數自適應的聚類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