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崗課賽證融合背景下中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路徑探索

2023-12-02 00:47陳柳斌
成才之路 2023年31期
關鍵詞:崗課賽證計算機專業中職學校

陳柳斌

摘要:崗課賽證融合模式是一種通過崗位實踐、課程教學、技能競賽與證書考核等的融合,有效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的先進教學模式。文章以中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為例,探討當前中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困境,并圍繞基于就業需求構建與職業崗位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借助課證融通提升計算機人才培養質量、立足因材施教原則進行人才分類培養、加強課賽融合實現教學質量提高等方面,分析崗課賽證融合模式下中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路徑,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學校;職業教育;崗課賽證;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路徑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1-0081-04

人工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等的飛速發展,讓全球迎來了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和產業升級。我國各行各業也紛紛加快了改革轉型的步伐,加大了先進技術的應用力度,對計算機人才提出了更多要求。為滿足新時代發展對計算機人才的要求,崗課賽證融合人才培養模式被引入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教學中。崗課賽證融合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契合中職教育特征,符合新時代發展對人才的要求,還能促進中職學生高質量就業。但部分中職學校在實施崗課賽證融合模式培養計算機人才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如課程與崗位對接不緊密、實踐與競賽聯系不深入、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不相符以及證書的社會認可程度不高等。這就需要相關教師結合崗課賽證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及教學現狀,積極探索有效的計算機人才培養路徑。

1.崗課賽證融合模式的含義

2021年4月,全國職業教育大會提出要積極推動崗課賽證的融通,提高教育質量。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要積極完善崗課賽證育人機制[1]。崗課賽證中的“崗”指的是職業崗位,“課”指的是課程體系,“賽”指的是各類職業技能競賽,“證”指的是各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這四者都是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重要途徑,而且彼此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可以實現相互融合。其中職業崗位是人才培養的落腳點,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的主要路徑,職業技能證書的考核和競賽等是人才培養的導向,也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通過證書考核以及技能競賽能夠反映出課程教學和崗位實踐的有效性,也能夠展現出國家和行業、企業對學習者本身技能水平的認可度。

2.崗課賽證融合模式的特征

(1)注重實踐性。傳統的中職學校教學通常只停留在理論層面上,實踐教學較為缺乏。而在崗課賽證融合模式下,學生可以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用行動檢驗知識,進而可以在實際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職業知識與技能。

(2)具有靈活性和可持續性。崗課賽證融合模式可以針對學生不同的職業需求進行個性化教學內容的設計,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同時也能為企業提供更具有針對性的人才培訓服務。具體來說,崗課賽證融合模式首先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理解所學專業知識,其次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就業市場需求,最后可以促進高校與企業的合作,從而推動行業發展。由此可見,崗課賽證融合模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法,值得探索和推廣。

3.崗課賽證人才培養模式的價值

(1)契合中職教育特征。中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身就要求人才培養目標和企業崗位實現對接,而崗課賽證融合模式剛好有效契合了中職教育這一特點。在崗課賽證模式下,中職學??赏ㄟ^校企合作崗位實踐、職業技能等級競賽以及證書考核等方式,大幅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滿足崗位要求。

(2)符合新時代人才培養要求。新時代背景下,計算機技術的更新迭代速度非???,這給專業人才培養帶來了較大難度。計算機技術的升級豐富了其功能,提升了其性能,但也增加了其操作難度,對專業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崗課賽證融合模式能夠拓展學生的專業范圍,有效實現人才的多元化、高質量發展。

(3)促進中職學生高質量就業。中職學生在畢業后要直接進入人才市場,尋找和自己專業相匹配的工作崗位。崗課賽證融合模式能夠合理融合崗位實習培訓、技能證書考核以及技能競賽等多種教育內容,讓學生擁有遠超其他求職者的經驗和能力。這樣,學生更容易獲得企業的青睞,從而實現高質量就業。

4.崗課賽證融合模式的實施條件

在崗課賽證融合模式下,中職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需要滿足如下實施條件。第一,中職學校必須具備相應的師資力量和教學設備設施,以保證學生能夠順利完成課程學習任務。第二,中職學校要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確保學生的成績真實可靠。第三,中職學校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以及職業發展指導服務。第四,中職學校要考慮一些具體問題,如如何平衡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培養、如何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等,以更好地推進崗課賽證融合模式下的中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工作。

1.課程體系與崗位對接不緊密

部分中職學校雖然在專業建設中開展了企業調研以及課程論證,但在真正實施崗課賽證融合模式時并沒有開展實習培訓,或者所構建的課程體系與崗位對接不緊密。這使得部分學生雖然學習了相關理論知識,但因缺乏相應實訓,而難以有效將所學知識與實踐聯系起來。

2.實踐教學與競賽聯系不深入

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實踐教學是鞏固和增加學生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徑。職業技能大賽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然而,目前部分中職學校并沒有實現課程實踐與競賽的深入融合,導致技能競賽呈現精英化趨勢,這不利于所有學生計算機應用水平的提升[2]。

3.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需求不符

當前,我國計算機行業存在一定的供需矛盾,一方面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面臨用人難的情況,另一方面部分中職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出現畢業即失業的現象,畢業后很難找到對口工作。這表明,我國目前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的人才培養內容與產業發展需求存在不符的情況。

4.證書的社會認可度不高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技能等級證書與其校內的成績單作用同等重要,考取證書的過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增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然而,目前很多證書雖然含金量足夠且考取難度較大,但在社會上的認可程度卻不高,這使得學生考取證書的積極性不高,給課證融通實施帶來了一定阻礙。

1.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原則

職業能力是指個體具備從事某一特定職業所需要的各種能力,包括專業知識、技術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方面[3]。在崗課賽證融合模式下,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師要堅持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原則,以更好地達成中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一方面,教師要加強對課程設置的設計,即在設置課程時要針對學生未來的就業方向和發展前景,為他們提供更加實用的知識和培訓內容。另一方面,教師要重視實習環節的設計,既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地考察、項目實戰,又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實踐競賽,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2.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原則

以崗位需求為導向原則的核心在于將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和職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以使學生真正成為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在崗課賽證融合模式下,首先,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師要更加注重實踐教學,并通過帶領學生切實參與到真實工作中,讓學生體驗工作過程,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其次,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師要密切關注就業市場的變化情況,并及時調整課程的設置和教學內容,以確保學生具備適應未來職業發展的能力。最后,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師在設計課程內容,如技能培訓、實踐操作等時要充分考慮實際應用場景,以有效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使學生能夠真正滿足市場要求。

3.以校企深度融合為依托的原則

校企深度融合是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學校和企業進行深度合作,不但有助于實現雙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還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企業需求和發展趨勢,使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實際工作,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提升學生的就業質量和市場價值。在崗課賽證融合模式下,學校應積極開展校企深度融合活動,幫助學生多了解社會背景和企業文化,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

4.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的原則

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原則的核心在于將職業技能培養和綜合素質教育結合起來,以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素養的提升[4]。在崗課賽證融合模式下,首先,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增加實踐操作訓練內容,以此讓學生不僅可以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能具備較強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意識。其次,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師要多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要積極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心理問題。最后,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以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就業市場和就業環境,真正成為滿足社會、企業發展需要的人才。

1.基于就業需求構建與職業崗位相適應的課程體系

為了有效提高中職計算機人才培養質量,中職學校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辦學目標,基于就業需求,構建與職業崗位相適應的課程體系,以使學生能夠在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全面了解市場上有關計算機專業的崗位工作要求。還要加強和企業的合作,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積極為學生提供崗位實習機會,以提高人才的專業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就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具體來說,在第一學年,中職學校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計算機通用技能,并通過積極應用項目教學法、問題導學法以及模塊教學法等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第二學年,中職學校要深入分析合作企業的計算機崗位特點與要求,針對性完善課程體系,并針對不同崗位的特定能力要求進行針對性培養。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針對不同崗位的能力培養要求,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網站建設、文字排版、機房維護以及網絡中心等多個崗位的實踐練習,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在最后一學年,中職學校要對接職業崗位,開設高質量的實踐課程,以使學生能夠快速成長為合格的企業人才[5]。

2.借助課證融通提升計算機人才培養質量

課證融通的基本原則為證書進入課堂,以課堂教學為主,融合各類和專業相聯系的職業資格證書考核內容,實現課證融通[6]。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大多是由專業評價鑒定機構所出具的認定證書,這些證書代表著學生的某項職業技能水平達到了一定的標準并得到了國家的認可。高含金量的證書對學生的未來就業發展極為重要,尤其是計算機這種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因此,在中職計算機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開展課證融通,以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首先,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教師要基于素質、能力和知識等方面的要求,融合證書考核內容規范教學流程,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其次,教師要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嚴格篩選出有助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課程內容,與時俱進地補充新的專業知識,并在日常教學中合理融入課證融通,以便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最大化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再次,教師要結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要求,將教學知識點和證書考核內容進行融合,設計針對性的教學任務和目標,并基于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講解,以使學生能夠輕松掌握相關知識[7]。最后,教師要基于技能證書為主、理論證書為輔的原則,引導學生考取相應的技能等級證書,從而使學生未來在人才市場競爭中可以更具競爭力。

3.立足因材施教原則進行人才分類培養

在課證融通視域下培養計算機人才的過程中,教師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則,結合學生的不同特征進行針對性教學,以實現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首先,教師可將人才培養方向分成三類,分別為現代學徒制、技術應用以及技術提升[8]?,F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向要求教師基于學校和企業的合作開展專業教學,技能應用人才培養方向要求教師主要以學生的高質量就業為目標進行教學,技能提升人才培養方向則要求教師以提升學生的學歷層次為目標進行針對性培養。其次,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學情特征制訂針對性人才培養計劃。針對現代學徒制人才和技能應用型人才,教師可制訂符合其就業要求的培養計劃。針對技術提升型人才,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與專升本考試等進行銜接,制訂符合其升學要求的培養計劃。最后,教師要基于不同發展目標學生的不同特征,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以幫助學生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而進行針對性學習。

4.加強課賽融合實現教學質量提高

技能競賽是鍛煉學生專業技能的重要路徑[9]。中職學??赏ㄟ^課賽融合,豐富教學活動內容,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專業技能和創新創造能力,有效提高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師可通過組織學生參與職業技能競賽,使學生在備賽、參賽的同時能夠切實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從而能夠與企業計算機崗位實現無縫對接。在組織學生參與比賽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參賽學生一同組成訓練團隊開展集中式訓練。訓練內容要以本次技能競賽的主要內容和要求為標準,集中強化學生的計算機技能。學生在參與各類技能大賽的過程中,不但計算機技能水平會顯著提升,還會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而在接下來的學習中進行針對性強化[10]。

綜上所述,中職學生面臨著較為激烈的就業競爭,要想實現高質量就業,中職學校就要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崗課賽證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在增加學生專業知識、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發展學生職業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師要立足于崗課賽證融合模式面臨的困境,從多角度、多層次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加強職業崗位、課程體系、技能競賽以及課證融通,以有效提升中職計算機人才培養質量,從而為國家發展建設提供更多高質量計算機人才。

參考文獻:

[1]唐煒逸,王黛,周利軍.辦有溫度的教育———走進湖南省中南藝術學校[J].湖南教育,2023(02):6-12.

[2]陸雪萍,馮子芳.“崗課賽證”四維融通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例[J].教育觀察,2022,11(31): 84-86+120.

[3]劉撲英.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8.

[4]寧晨希.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創新培育路徑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22,24(12):99-102+112.

[5]劉俊輝,孟慶寶,石琳,等.基于“崗課賽證”驅動的課程改革與實踐[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22,24(09):52-58.

[6]麥秀芬.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崗課賽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廣西教育,2022(14):57-60.

[7]余浪英.中等職業教育“崗課賽證”課程體系建設探析———以人工智能應用專業群為例[J].廣西教育,2022(02):70-73.

[8]秦紅梅.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活頁式教材開發路徑探析———以《Web前端開發實戰》教材開發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22(26): 80-83.

[9]丘榮美.產教融合下“崗課賽證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以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22(15):91-93.

[10]秦紅梅.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中職web應用開發課程群建設的實踐研究[J].廣西教育,2022(26):81-84.

Exploration of the Training Path for Computer Majo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Job Course Competition and Certification

Chen Liubin

(Gutian Vocational School, Fujian Province, Gutian 352200,China)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job course competition and certification is an advanced teaching mode that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talent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job practice, course teaching, skill competition, and certificate assessment. The article takes the training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s in vocational schools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training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s in vocational schools. It focuses on building a curriculum system that is suitable for vocational positions based on employment need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mputer talent training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course certificates, classifying talen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eaching according to materials, and strength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courses and competition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alyze the training path of vocational computer professionals under the integration mode of job course competition and certifi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research.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vocational education; job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 computer major; talent cultivation;path

猜你喜歡
崗課賽證計算機專業中職學校
“崗課賽證”融通的工業機器人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崗課賽證”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促進計算機專業教學理念創新與實踐研究
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計算機網絡專業人才模式研究與實踐
電子商務專業“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重構實踐研究
職業高中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淺析
非計算機專業C語言教學探討
新形勢下技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