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的工程實踐創新與工程理論創新的相互促進
——“2023西安工程哲學論壇”暨工程實踐與工程理論的“非完美性”會議綜述

2023-12-09 23:17孟克迪李文玲李翔
關鍵詞:西安交通大學哲學工程

孟克迪, 李文玲, 李翔

西安交通大學社會工程研究中心, 西安 710049

2023年7月25日,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工程實踐與工程理論創新”為主題的“2023西安工程哲學論壇”暨工程實踐與工程理論的“非完美性”學術會議在西安交通大學召開。

此次會議立足工程哲學研究的優良傳統,圍繞工程理論與實踐的“非完美性”問題,進行了一場哲學界與工程界的對話。論壇開幕式上,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洪軍教授、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蘇玉波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燕連福教授先后致辭。洪軍副校長在致辭中指出,西安交通大學創新港建設的愿景是建設一批緊跟世界科技前沿的科技中心、建設一批解決國家行業卡脖子技術的研究院、建設一批共享科技的服務平臺、建設一批校企聯合研發中心,把創新港建設成支撐國家雙創戰略、支撐陜西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和支撐地方經濟發展的學術重鎮。此外,他希望通過此次學術會議深入探討如何運用哲學的思維更好推動未來科技和未來世界發展的問題。蘇玉波書記指出,西安交通大學社會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在國內首創社會工程研究,進行了長達20余年的辛勤耕耘。近年研究中心圍繞學?!芭嘤龑W科交叉沃土,全方位促進學科交叉融合”的要求,以跨學科的馬克思主義研究為特色,在工程哲學、工程創新和治理現代化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本次會議的召開是研究中心致力探索馬克思主義理論、工程哲學、社會治理等跨學科研究范式的鮮明體現。燕連福院長認為,工程的“非完美性”這一研究主題實現了中國式現代化和工程哲學的完美結合。他指出,中國哲學當中所講的一些原理,跟科學當中的有些原理是非常相似的,科學當中解決不了的有些問題哲學反而可以給出答案,比如不確定性原理、非對稱原理、測不準原理等,而這些原理和今天所探討的“非完美性”有一定的相通之處。

在主旨報告環節,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創新與數字化部部長伍軍教授作了“非完美——四十年偉大的工程實踐”的報告。他指出,“非完美”是一種有限存在的狀態,即一種期待的缺陷存在狀態,事實上的整體最完備存在狀態,是一種有限美。非完美與完美之間的關系表現為:完美本身不完美;完美只存在于精神世界;完美是終極目標,但不是現實;完美是相對的,是一種限定的美;完美具有追求性,非完美始終在追求完美。因此,完美是相對的、暫時的、主觀的,非完美才是絕對的、永恒的、客觀的,非完美也是一種美,并始終在追求完美。伍軍教授認為導致工程非完美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觀察者效應和測不準原理帶來的不精確、結果的不唯一性和客觀規律的隨機性帶來的不確定、哥德爾不可證定理和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帶來的不完備、結構的復雜性和行為的復雜性等帶來的不簡單、理性的有限性和機會的有限性等帶來的不充分、人性的弱點和人的生理結構的有限性等帶來的局限性、利益的沖突和創造價值的同時必然產生負面的價值等帶來的缺陷性。從哲學角度來看,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運動性、客觀世界的矛盾性和客觀世界的普遍聯系性都決定了非完美是普遍存在的現象,而工程系統的非完美也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這就要求工程項目管控必須以非完美作為基本前提和最終結果,需從非完美的視角研究項目管控能力提升。從實踐方法論的角度解決非完美工程系統,不爭論(為什么“不爭”,怎么去“不爭”)、摸著石頭過河(為什么“摸”石頭過河,怎么“摸”石頭過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有限協同(不追求全面協同,不追求完全滿意的協同等)、有限控制(非全過程控制,非全員控制,非精確控制等)、有限條件(好鋼用在刀刃上,創造條件也要上,緊平衡等)、有限目標(有缺陷,有遺憾,有矛盾等)和有時需要極限施壓(高標準,嚴要求,強監督等)都是具體的、可操作的實踐解決方法。最后,伍軍教授結合中國的工程實踐,如:超級工程、發達的基礎設施網絡以及超級建筑企業等,總結出中國工程實踐所取得偉大成就的根源在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黨的堅強領導,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可集中力量辦大事)和人民的優良品質(能吃苦、能奮斗,任勞任怨,集體主義)。

中國科學院大學李伯聰教授作了“道與器”報告。他指出,“器、物、事、道”是中國哲學和工程哲學中的四個基本范疇?!拔铩笔亲匀晃锖腿斯の锏摹敖y稱”,“器”是“人工物”,兩類“人工物”分別是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笆隆笔恰叭说男袆?、過程與結果”:主體、操作、對象、過程(程序)、結果?!暗馈笔侵袊軐W體系的最高范疇,如《老子》中的“道”和儒家的“道”?!靶味险咧^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本o接著,李伯聰教授又對中國哲學和工程哲學中的“物”和“器”的進行了對比,由于“物”的對象和內容表示“(所有的)自然物”,“器”主要表示人工物,“物理”的語義也就要表示“(所有)自然物”之“理”,而“器理”主要表示“人工物”的“設計”“建造”“結構”和“功能”之“理”;“物理”的主要內容和表現形式是“自然物”自身的“規律”,自然科學的基本內容是“規律”和“規律系統”,而“器理”的主要內容和表現形式是“器”的“規則”——“器的結構規則”和“制器用器規則”;從作為“物理”主要表現形式的“規律”的主要內容和語言形式看,“規律”主要回答“是什么”的問題。從作為“器理”主要表現形式的“規則”的主要內容和語言形式看,“規則”主要回答“怎么做”的問題;從核心和本質內容看,“物理”以“因果性”和“因果律”為核心內容和本質,“器理”以“目的性”為導引和“標準”,但同時也遵循而不是違反“因果律”;從與人的關系看:“物理”不是人制定出來的,“物理”沒有目的性,不具有“屬人性”,對于其“導致的后果”,作為“物理”的“自然規律”是“不負責”的,而作為“器理”的“規則”是人“發明”“制定”出來的,所以對于其“導致的后果”,作為“器理”的“規則”必須“負相應的責任”。李伯聰教授指出,“道器關系”是中國哲學的根本問題之一,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問題,是工程哲學的基本問題。最后,李伯聰教授闡明了工程哲學和歷史唯物主義二者之間的關系,即歷史唯物主義是工程哲學的理論基礎,工程哲學可以具體化和深化對歷史唯物主義的認識。

西安交通大學王宏波教授作了“談談自然工程與社會工程的關系”的報告。他認為,“工程的社會性”和“社會的工程性”有本質的區別?!肮こ痰纳鐣浴笔茄芯抗こ瘫旧淼纳鐣再|,而“社會的工程性”則是研究工程對于社會的作用等問題。王宏波教授指出自然工程和社會工程是工程的兩種基本形態。自然工程是依據物質、能量、信息的轉換規律變革自然事物,建造新的人工器物的活動。社會工程是依據社會規律,變革社會關系形式,創建新的社會關系結構的活動。自然工程是變革自然的活動,社會工程是改造社會的活動,變革自然與變革社會是不可分離的,自然工程與社會工程是相互關聯的,因此,分析社會的工程性質必須從這兩個方面入手。自然工程活動是改變社會基礎面貌、改變社會存在狀態、改變社會交往關系和改變社會基礎設施面貌的基礎活動。自然工程的本質特征表現為工程是直接的生產力和工程是形成新的生產力形態的生產活動。社會工程則是改變和提升社會關系結構狀態,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活動。其一,社會工程是關于社會發展模式設計和實施管理活動的研究。其二,社會工程是研究具體的社會結合形式并建構社會活動規則的活動。其三,社會工程的實質是社會關系的再生產過程。在工程活動展開過程中自然工程與社會工程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社會工程中包括自然工程,自然工程以社會工程為前提。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看自然工程與社會工程的關系,沒有離開生產關系的生產力,沒有離開社會工程的自然工程。當生產力在展開自己的生產功能時,生產關系也在發揮著自己的作用,當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要求時,生產力發展便受到影響。當自然工程在實施的過程中,社會工程也在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如果社會工程活動不合適,自然工程也會受到影響。

中國科學院大學王大洲教授作了“探尋達成‘工程自身’之道——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的哲學考察”的報告。他指出,北京大興機場的建設目標是成為全球空港標桿,是一個高標定位的工程。北京大興機場在54個月內完成施工建設,之后在3個月內完成了試運營。工程費用的控制也很高效,比預算的760億元節省出40億元。工程建設中還實現了零事故、零傷害、零環境污染的目標質量,一次驗收合格率百分之百,獲得了IPMA全球卓越項目管理大獎。由此可見,北京大興機場的工程建設達到了很高的標準。而大興機場建設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程,具體表現為:作為巨型工程的內在復雜性、作為創新工程的內在復雜性和作為跨界工程的特殊復雜性。大興機場建設者之所以有能力構想,并最終建成如此復雜的工程,其基本實踐邏輯就是“化繁為簡”?!盎睘楹啞钡姆绞街饕ǎ毫Ⅲw化治理體系、組織指揮體系、全生命周期的迭代學習和全方位全流程數字化。王大洲教授指出,立足大興機場建設實踐,可探尋達成“工程自身”之道? 目的是,從哲學上為工程實踐“正名”,為工程施工“正名”,恢復工程實踐以及工程實踐者的思想尊嚴,以便更好地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工程智慧、工程自信和工程實踐之道。王大洲教授提出,所謂工程精神,就是按照某種程序、規范和標準,創造性地、巧妙地完成高品質工程工作的自我超越精神。所謂工程智慧,就是一種基于知識碎片構想新的生活可能性的能力、構想從當下事態走向這種可能事態的方案的能力以及踐行這種方案并達成“工程自身”的能力。大興機場建設者的工程精神、工程智慧和工程自信,扎根于中華民族的歷史與文化,因而也回應著《易經》所講的:變易、簡易和不易。工程本身就是變易的過程,但是在變易中要進行簡易,即化繁為簡。工程實踐并不具有認識論意義上的“完全透明性”和方法論意義上的“全完可掌控性”。特別是那些重大創新性工程實踐,無論事前規劃設計多么謹慎小心、事無巨細,最終失敗的可能性還是比較高的,也就是說很不容易達成“工程自身”,即“理想中的工程”或者說“完美工程”。要達成“工程自身”,就離不開工程自信,而工程自信的源泉在于工程精神和工程智慧。

西安交通大學梁軍教授作了“試論工程實踐非完美性的三重理性向度”的報告。他指出,無論是著眼工程科技創新的新使命,還是在關系國計民生和產業命脈的領域,工程建設無疑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可靠支撐和重要保障。但是,需要深思的是,“高質量工程”是否等同于“完美工程”、為何工程實踐中存在諸多“非完美現象”、應當如何看待和應對“工程的非完美性”等? 梁軍教授立足辯證理性、實踐理性、價值理性三重理論維度,分析工程實踐“非完美性”的實然本質及應然指向。他指出,人類對于工程實踐的不同態度彰顯了人作為主體的價值理性判斷,然而,價值判斷因其本身強烈的主觀因素而不一定符合事實判斷,如果一味追求工程“完美性”極易造成“內耗”及長期的無序性。工程共同體作為一個基本目的或核心目標是實現社會價值(首先是生產力方面的價值目標,同時也包括其他方面——政治、環境、倫理、文化等方面——的價值目標)的整體,要充分發揮工程共同體職能作用,合理設定、評估工程實踐“非完美性”衡量邊界。工程實踐“非完美性”下的價值旨歸要求回歸于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和基本訴求,克服工程實踐中的價值“迷失”,促進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有機統一。從實踐理性層面來看,要堅持實踐理性,推動工程實踐高質量發展。實踐理性視域下工程實踐的“非完美性”是當下工程實踐活動的客觀存在現象,其在具體實踐層面主要表現為客觀標準的非完美現象和主觀實踐的非完美現象。在實踐理性層面,構建合乎實踐要求的工程“非完美性”指標體系,在遵循客觀性、科學性、層次性原則的基礎上,從公平正義、人文關懷、責任規范、安全質量等方面出發,確立指標體系的結構和層次,設計指標的計算方法和數據采集方式,建立指標體系的評價標準和標準化流程,實施指標體系的集成和優化,制定指標體系的維護和改進計劃,從而推動工程實踐高質量發展。

在院士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胡文瑞院士作了“超級工程”的主旨報告。胡文瑞院士稱,近年來通過對斯大林的 “工業化運動” 、“羅斯福新政”、日本前總理田中角榮的“日本列島改造論”、毛澤東的“社會主義建設運動”以及鄧小平的“改革開放”等進行研究,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中國強國之夢是靠工程支撐起來的。中國經濟的每一次重新推動,都是工程在托底,這充分表明了工程的重要性。從這個基本判斷出發,胡文瑞院士團隊近年來聚集了一批專家學者研究超級工程,他將“超級工程”定義為“如果說工程是改造自然的偉大創造,那么超級工程就是人類改造自然偉大創造的巔峰之作”。經過研究團隊四年半的努力,將于2023年10月份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第一本著作《超級工程概論》,11月、12月將會陸續推出《中國古代超級工程概論》《中國近現代超級工程概論》《世界古代超級工程概論》等四本著作。胡文瑞院士對超級工程排行榜中中國近現代超級工程排行榜的298項工程進行了簡單分析,并將1958年和2009年看作是中國建設超級工程的第一個高峰期和第二個高峰期。從1840—2022年的這182年間,2009年是超級工程誕生最多的一年,這一年共誕生了11項超級工程,而2009年正處于中國經濟發展的黃金10年時期。胡文瑞院士超級工程研究團隊將把整理篩選出的642項超級工程分為世界古代超級工程、世界近現代超級工程、中國古代超級工程、中國近現代超級工程4個板塊出版:包括12本超級工程排行榜、4本概覽和1本概論。這642項超級工程的撰寫工作將由662人參與,包括105家企業,其中華為、阿里巴巴等38家世界500強企業也會參與其中。5G超級工程由華為撰寫,阿里云由阿里巴巴撰寫,青藏鐵路由中鐵公司撰寫,大慶油田由中國石油撰寫。此外,還會邀請西安交通大學等19家高校參與編撰工作。最后,針對超級工程的特征,胡文瑞院士分別簡述了其謗譽性、唯一性、長期性等特征。

會議最后,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工程哲學相關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馬克思主義學院靳小勇副教授、吳鵬副教授、王亮副教授、孟書敏副教授、李天姿副教授、林星副教授等青年教師結合報告內容與院士、專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大會期間,還舉行了西安交通大學社會工程研究中心的聘任儀式。聘任胡文瑞院士、李伯聰教授、王宏波教授為西安交通大學社會工程研究中心學術顧問,聘任伍軍部長、王大洲教授等4人為西安交通大學社會工程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會議由中國工程哲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工程史專業委員會、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延長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和《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雜志編輯部主辦,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西安交通大學社會工程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跨學科工程研究中心、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創新與數字化部、中鐵四局機關管理研究院有限公司和西安市倫理學會承辦,華山論劍品牌管理公司協辦。中鐵四局集團管理研究院程維國副院長,安徽數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華北區域總經理陳冬梅女士,以及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研究生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產業界的代表和師生80余人參會。

猜你喜歡
西安交通大學哲學工程
《西安交通大學(社會科學版)》青年編委招募
《西安交通大學(社會科學版)》再獲“最受歡迎期刊”
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簡介
菱的哲學
大健康觀的哲學思考
子午工程
工程
échanges humains dans le contexte de la mondialisation
工程
工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