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建“一帶一路”十周年:重大成就與未來推進路徑

2023-12-10 16:42劉國斌
社會觀察 2023年10期
關鍵詞:一帶一帶一路貿易

文/劉國斌

“一帶一路”倡議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際合作倡議,是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舉措,是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以及和平發展提出的“中國方案”。自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國與共建國家(地區)的合作日漸頻繁,六大經濟走廊建設逐步深化,形成了新發展格局,在“五通”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經過十年發展,“一帶一路”建設歷經從“潑墨大寫意階段”到“工筆畫階段”再到“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變化,是開放包容、合作共贏以及互惠互利的國際平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為“一帶一路”建設指明了新的突破方向。在這些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一帶一路”倡議十年來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第一,政策溝通:達成廣泛國際合作共識。十年來,中國政府積極謀劃“一帶一路”倡議,深化與共建國家(地區)的政策溝通和交流,在合作機制、標準對接、規則制定及政策實施等方面不斷升級,“一帶一路”朋友圈持續擴大,政策溝通從“夯基壘臺”到“落地生根”,達成更廣泛的國際合作共識。截至2023年6月,中國已經與152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余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覆蓋非洲52個國家、亞洲40個國家、歐洲27個國家、大洋洲11個國家、南美洲9個國家和北美洲13個國家,涵蓋金融投資、貿易合作、電子商務、海洋經濟、科技民生、人文合作、社會發展、互聯互通等多個領域。從雙邊合作來看,中國與共建國家(地區)簽署諸多雙邊合作文件,涉及金融、科技、投資、能源、農業、海洋經濟、基礎設施建設、貿易規則制定等眾多領域。從多邊合作來看,中國與多個國家簽署多邊合作文件,深化了項目合作。

第二,設施聯通:建成全方位基礎設施網絡。十年來,中國始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主線,加強與共建國家(地區)的互聯互通建設,通過鐵路、陸路、海運、空運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了“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網絡,構建了“六廊六路多國多港口”的合作框架,從“點”到“面”建成了全方位基礎設施網絡,設施聯通取得重大成就。具體來說,一方面,區域經濟走廊建設成就顯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成績突出;另一方面,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不斷提升,立體交通網絡持續完善。

第三,貿易暢通:取得實質性進展。十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的經貿合作持續深化,貿易規模擴大、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提升、產業合作等不斷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水平進一步提高,貿易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為中國經濟增長及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的優勢,也為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從貿易規模進展來看,2023年一季度,以人民幣計,中國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進出口3.43萬億元,占中國外貿整體比重達34.7%;同比增長16.8%,比整體增速高出12個百分點。從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來看,中國與共建國家(地區)的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2022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柬埔寨王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累計與32個共建國家和地區簽署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協議;截至2023年6月,中國已經與2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9個自貿協定。

第四,資金融通:體系不斷完善。十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的投融資合作持續深化,加快了彼此投資合作,同時,金融服務不斷完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逐步推進,“一帶一路”資金融通體系得到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從投資合作進展來看,2023年1—5月,中國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到630.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9.6%,對外承包工程也表現良好。從金融服務層面來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中非發展基金等一批金融機構快速發展,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資金支持和金融產品服務,滿足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有效需求。從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來看,隨著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在金融、貿易等領域的合作深化,人民幣國際化水平也不斷提升。2023年一季度,境內非銀行部門跨境收付中,人民幣占比達到了48.6%,首次超過了美元占比(46.7%)。

第五,民心相通:領域持續拓展。十年來,中國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在文化交流、科技、教育、醫療衛生、民生項目、減貧等領域的合作持續深化,為推進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和平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一方面,在文化交流合作領域,中國與共建國家(地區)的交流日漸頻繁,各種文化節日或會議層出不窮,“魯班工坊”建設進程持續推進,加深了中國與共建國家(地區)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在減貧領域,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達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創造了近42萬個就業崗位,讓共建國家(地區)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使各國獲得更多發展機會,成果更好惠及民生。

當前“一帶一路”倡議發展面臨的新機遇

第一,“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拓寬了能源產業合作空間?!耙粠б宦贰背h提出以來,中國與共建國家(地區)相繼合作建設了一大批能源合作項目,拓寬了中國與共建國家(地區)的能源合作空間。同時,絲路基金以“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為重點,加強電力、新能源等領域投資,為中國同共建國家(地區)的能源合作提供了支持。此外,十年來,中國與100多個國家(地區)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綠色低碳能源投資已經超過傳統能源。未來,隨著高質量發展進程的推進,能源合作的重心將逐漸向新能源領域轉變,能源合作機制等將持續完善,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大有可為。

第二,“綠色絲綢之路”拓展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空間。2021年1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時強調,“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要穩妥開展健康、綠色、數字、創新等新領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增長點”??梢?,“綠色絲綢之路”建設是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效實踐。此外,中國聚焦共建國家疫后經濟復蘇與綠色低碳發展需求,持續推動“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一帶一路”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中心以及“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建設。從這些表現來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屬性愈加明顯,為今后“一帶一路”建設指明了方向,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旋律,具有廣闊前景。

第三,“健康絲綢之路”深化了醫療衛生領域合作空間。2016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烏茲別克斯坦最高會議立法院演講時就已經提出要打造“健康絲綢之路”。2017年1月,習近平主席在日內瓦訪問世界衛生組織時提出共建“健康絲綢之路”的重要觀點,簽署了“一帶一路”衛生領域的合作諒解備忘錄??梢?,“健康絲綢之路”發展趨勢良好且正式走向世界。經過數年發展,中國與共建國家(地區)在衛生醫療領域的合作逐漸深化,已經形成了以雙邊、多邊合作為基礎,服務“一帶一路”的衛生合作戰略布局,“健康絲路論壇”活動不勝枚舉。從這些層面來看,“健康絲綢之路”發展將持續深化并為今后“一帶一路”建設帶來醫療衛生等健康領域合作發展的新機遇。

第四,“數字絲綢之路”完善了數字領域合作空間?!皵底纸z綢之路”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完善和補充,是中國與共建國家(地區)合作交流的新領域,順應數字經濟發展潮流,為“一帶一路”建設帶來了新機遇?!皵底纸z綢之路”重視數字化賦能,強調數字技術、數字經濟與共建國家(地區)各個領域的融合和滲透,進而在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形成新的合作共識和合作空間。

“一帶一路”倡議發展面臨的挑戰

首先是大國博弈帶來的挑戰?!耙粠б宦贰痹S多共建國家對外面對大國博弈,對內面臨領導人交接、民主政治轉型、地區沖突、民族矛盾等多重問題,影響了其經濟社會發展?!耙粠б宦贰焙w的范圍包括大國博弈最為激烈的幾個區域,如印太地區和中亞地區。此外,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給雙方經濟、社會、文化、政治方面的交流合作帶來了諸多挑戰。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大國博弈帶來的挑戰將會阻礙“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其次是規則及標準對接帶來的挑戰。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在市場開放、貿易便利化、知識產權、原產地規則、能源合作等諸多領域達成了廣泛的共識??陀^而言,中國在貨物貿易便利化措施、市場準入要求、電子商務合作等絕大多數條款上與共建國家(地區)的貿易規則和標準相符合,這些規則的對接基本不會造成壓力。但是,投資、知識產權、政府采購、國有企業條款等方面的內容和標準與中國現行規則差距較大,在與“一帶一路”倡議相關政策對接時會有較大壓力。此外,隨著數字經濟、數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將是今后“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方向,更好地實現數字經濟領域的貿易規則和標準對接將是一大挑戰。

最后是國際復雜多變的經濟政治環境帶來的挑戰。自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以來,一些發達經濟體對中國實施了一系列掣肘行動。特別是特朗普上臺后,多次主動挑起貿易爭端,并撕毀談判協定,同時還利用互聯網對中國進行污名化。此外,英美等國的逆全球化現象可能會給“一帶一路”建設帶來嚴峻挑戰,俄烏沖突不斷升級也給“一帶一路”建設帶來一系列不確定性。

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未來策略與路徑

第一,加強規則標準對接,實現基礎設施“軟聯通”。一方面,要加強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地區)的戰略統籌,建立區域合作常態化機制和高層對話磋商機制,從國家戰略高度和全球化視野出發,推進雙邊、多邊合作,為“一帶一路”貿易合作提供頂層設計。另一方面,遵循綠色、開放、廉潔的發展理念,圍繞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的發展目標,強化中國與共建國家(地區)在產業合作、項目合作、人文交流、科技合作、能源合作等方面的戰略對接、規劃對接和機制對接,構建統一的規則標準體系。此外,在數字貿易領域,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應深入研究《服務貿易總協定》、“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等多邊或區域貿易協定中關于數字貿易的內容,掌握發達經濟體的數字貿易規則和政策。

第二,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一方面,要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要推動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作用,加快推進傳統產業現代化改造和升級,促進產業提質增效,進一步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要通過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培育新的產業主體和經濟增長點,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國民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擴大內需,提高產業價值鏈、供應鏈,高質量推進中國與共建國家(地區)的產業合作,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第三,優化“一帶一路”建設的外部環境。一是中國應積極與共建國家(地區)加強合作交流,建立協商共建工作機制和高層政府對話機制,構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頂層設計,以更加開放包容和合作共贏的態度謀求與共建國家(地區)的合作。二是構建應對逆全球化的體制機制。一方面,要積極構建“一帶一路”區域市場,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降低對西方發達經濟體的依賴;另一方面,要建立技術合作聯盟,打破發達經濟體技術壟斷。三是建立應對地區沖突和安全問題的機制,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構建安全和諧的發展環境。四是打造有利于“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經貿交往和投融資便利化的市場環境,打造彰顯公平正義的區域市場體系,確保各共建國家(地區)均能在這一市場體系中獲得公平發展?;诖?,實現新發展格局下“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第四,構建雙向投資平臺,提升投資質量。這既是有效緩解投資風險、債務風險的積極舉措,也是加快“一帶一路”建設的有效思路。一方面,要加快國內投資平臺建設,提升國內對“一帶一路”國家(地區)的項目投資、產業投資、企業投資等方面的投資質量,降低對外投資風險,更好地實現經濟貿易合作。另一方面,要利用好國內傳統的經濟優勢、資源優勢、政策優勢等條件,加快跨境投資園區建設,吸引國外優質企業在國內投資,解決國內部分產業生產技術、資金、人才等要素不足的難題。如此,既有助于加快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地區)的要素資源的區際流動和配置,也能夠實現雙向投資、提升投資質量,進一步推進雙方貿易合作。

猜你喜歡
一帶一帶一路貿易
“2021貿易周”燃爆首爾
“一帶一路”我的夢
貿易融資砥礪前行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數說“一帶一路”這5年
貿易統計
貿易統計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帶一路”這趟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