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主動精神的邏輯嬗變和時代內涵

2023-12-18 23:39李建功
攀登 2023年3期
關鍵詞:主動精神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李 勁 李建功

(中共北京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044)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盵1]歷史主動精神是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在總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時,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中的重要概念?!稕Q議》從新發展階段在歷史演進中開創新時代這一科學定位的大歷史觀視角出發,“總結歷史、把握規律”,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取得偉大成就的精神力量進行了深刻總結,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盵2]這一論述充分表明,歷史主動精神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崇高精神品格,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篳路藍縷、櫛風沐雨,領導中國社會實現歷史性跨越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格局撲朔迷離,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面臨重大挑戰。恰逢中華民族歷經百年滄桑,進入實現民族復興的關鍵時期。因此,從哲學視角出發溯源歷史主動精神的理論根基,通過明晰中國現實社會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主線,深入剖析歷史主動精神的邏輯嬗變及時代內涵,有利于我們以更積極的態度弘揚歷史主動精神、凝聚社會共識,在統籌“兩個大局”中更好地把握重大機遇、應對風險挑戰,為勠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而實現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精神支撐。

一、歷史主動精神的唯物史觀理論意蘊

馬克思主義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不僅在于其科學性,更在于理論本身的豐富內涵。恩格斯在評價馬克思的歷史貢獻時高度肯定了“兩個發現”的提出,其中一個就是唯物史觀的提出。唯物史觀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性理論,科學地解決了人類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一個重要的方面在于它充分肯定人民在歷史中的作用,肯定歷史發展過程中人民的主體性地位,認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并且隨著人類實踐活動的深化,這種主體性在歷史進程中不斷涌現出來,為歷史主動精神提供了理論根基和邏輯起點。

馬克思主體性思想是歷史主動精神的哲學根基。人類歷史從本質上來說是在對自身以外世界的探索過程中形成的關于自我認識與發展的一系列沉淀。西方哲學的發展歷程中對于主體性問題一直是很重視的,馬克思自然也關注主體性問題,但與西方傳統哲學所著重關注的理性主體不同的是,馬克思對于主體性問題的思考有一個轉向過程,即由博士論文時期黑格爾思辨哲學蔭蔽下的個體自我意識轉向萊茵報時期帶有群體性意涵的、總體性的人民主體意識,促成這種轉向的最直接因素是“第一次遇到要對所謂物質利益發表意見的難事”[3]。在《萊茵報》任主編期間,通過對一系列現實社會現象的觀察,馬克思得出了這樣的思考結論:現行法律在物質利益面前毫無尊嚴可言,國家不過是私人利益實現的工具。這顯然與黑格爾國家哲學的內容,即國家遵循自由和理性的原則以確保自由和倫理觀念的實現是矛盾的。為了解決這種矛盾,馬克思重新審視黑格爾的法哲學體系,因此,也就產生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在這部著作中,馬克思深入分析了黑格爾關于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的關系,指出“國家決定市民社會”的觀點是一種因果顛倒,認為黑格爾把歷史中現實存在的“主體”即家庭和市民社會變成了觀念中的“非現實”存在?;谶@樣的哲學思考,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馬克思進一步提出:無產階級作為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從而實現人類解放的主體力量,承擔著建立新的聯合體,實現共產主義的艱巨且偉大的歷史任務。這里所說的無產階級,我們今天來看,理解為“人民”是符合馬克思文本語境所要傳達的原初意涵的,同時,也是符合當時歷史發展的現實情況的。綜上所述,從主體性問題這一哲學本源問題出發,通過由現實的物質利益這一歷史問題激起的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馬克思的思考揭示了“歷史上的活動和思想都是‘群眾’的思想和活動”[4]這一論述的內在機理,回答了“人民作為歷史主體”何以可能這一問題。而這也正是歷史主動精神的根源所在、源起所在。

那么,這種本質上以人的主體性為核心的觀念性的“歷史主動精神”如何實現由抽象形式到具體存在的轉化呢?馬克思給出的答案是:實踐。從哲學層面來講,正如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所指出的:“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盵5]這就是說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推動主體意識的形成。一方面,人類通過勞動生產活動從自然界中分離出來,具有了獨立性,即“勞動創造了人本身”[6],與物質的自然界形成了主—客的對立關系。另一方面,為了維持人自身生命的存續,從物質自然界中獲取生存所需要的生產生活資料。在這個過程中,人的主體性得以形成:“正是在改造對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證明自己是類存在物。這種生產是人的能動的類生活”[7]。也正是在這種二重性的實踐過程中,人對于外部世界的認識不斷深化,掌握客觀世界的發展規律,形成了系統性認知,不斷指導實踐向前發展。因此,通過實踐這一中介,作為主體的人與作為客體的外部世界存在的對象性關系得以建立,直接表現為人通過有意識、有目的的認識活動,在由實踐獲得的直觀感性經驗基礎上,不斷“摹寫”和“規范”現實,創造著自己的歷史,這個具體的過程也就是人的主體性由抽象到現實的實現過程。

馬克思、恩格斯首次將實踐觀引入認識論,將辯證法應用于反映論,系統闡明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理,科學地解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問題?!白铛磕_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筑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8]。馬克思用這個例子生動地闡明了作為歷史活動主體的人的主觀能動性。

因此,歷史主動精神是作為歷史前進過程中的具備“歷史意識、歷史自覺、歷史自信”的能動性主體的人在具體的歷史條件下系統運用歷史思維、歷史規律,進而在推動“感性經驗認知”向“理性規律總結”的不斷螺旋演進過程中自覺能動地改造社會歷史的能力與特質。歷史主動精神是無產階級的精神支撐,是社會主義乃至共產主義的動力源泉。在馬克思所處的特定時代,歷史主動性滲透于無產階級“消滅舊式分工和私有制,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具體實踐過程中,滲透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隨著歷史進程不斷發展和完善的思想演進過程中。在馬克思看來,伴隨著地理大發現和工業革命的展開,世界由孤立狀態開始成為一個整體,工人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力量進入歷史進程,在此背景之下,工人階級以其先進性推動生產力迅速發展,從而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巨大財富。歷史進步推動歷史精神的形成,在世界歷史的工業化進程中,工人階級逐漸形成其歷史主體意識和歷史主動精神,成為推動歷史前進的主導力量。

歷史主動精神這一命題深深扎根于馬克思、恩格斯對人類歷史客觀事實和演進機理的分析,汲取了唯物史觀理論土壤的優渥養分,以人民的主體性、能動性為內核,通過實踐活動這一現實驅動力,最終完成其理想形態的蛻變,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百年奮斗心路歷程的生動寫照。

二、歷史主動精神的中國共產黨人實踐觀照

歷史主動精神作為一種觀念性存在、一種精神指引,由于其源起于唯物史觀這一科學的理論根基,因此,必然體現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實踐論、方法論等一系列內容。而這些抽象的內容又通過中國共產黨人一系列具體歷史實踐表現出來,換句話說,中國共產黨人的百年奮斗史就是歷史主動精神的現實延展。因此,以深邃的歷史意識和廣闊的歷史視角去考察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的風雨歷程,把握歷史主動精神的豐富內涵,本就是歷史主動精神的題中應有之義。歷史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人正是在以馬克思主義為信仰,始終堅守歷史主動精神,領導中國人民從屈辱的近代歷史中重新走向光明,取得了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歷史性成就。

中國共產黨人發揮歷史主動精神,勇擔使命,以高度的歷史自覺,實現了四萬萬同胞渴望中華民族“站起來”的歷史夙愿。中國近代史的前70年是一部辛酸血淚史、一部屈辱史。鴉片戰爭至辛亥革命70年間,由于清政府的軟弱和無能,彼時的中國一次次蒙受西方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屈辱,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文明停止前進的腳步?!笆赂锩囊宦暸陧?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9]。馬克思主義為黯淡的舊中國點亮了一束光,并以星火燎原之勢迅速遍布中華大地,從先進的知識分子到工人階級、農民階級,一大批仁人志士開始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思想武器,探尋救亡圖存的道路。天道昭昭,變者恒通。在眾多仁人志士的努力下,馬克思主義在中華大地上迅速傳播,嶄新的革命思想給在黑夜中前行的中國人民帶來了黎明的曙光。毛澤東作為先進知識分子的代表,在研讀了《布爾什維克的勝利》《共產黨宣言》《階級斗爭》等書籍之后,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根本性轉變,從此,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

1921年7月,“望志路106號”和“嘉興南湖的紅船”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至此,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紅船精神”正式開啟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勇擔歷史使命的歷史主動精神。正如毛澤東后來所說:“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為主動?!澜鐨v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盵10]中國共產黨在國家風雨飄搖之際以高度的歷史自覺領導中國人民開創了中國特色革命新道路。從南昌起義創建聽黨指揮的人民軍隊,到八七會議后,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再到古田會議決議首次明確“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政治方針,強調用無產階級思想進行軍隊和黨的建設,無不彰顯著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自覺和勇擔使命的歷史主動精神。古田會議結束后,毛澤東充分研判當時的實際情況,提出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主張被廣大黨內同志所接受,形成共識。至此,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中國革命道路成功開辟,點燃了歷史前進道路上中國革命的曙光。沿著中國革命道路,中國共產黨在歷史泥淖中摸索,以積極作為的歷史主動精神、歷史自覺性堅持無產階級的主體性領導地位、堅持工農聯盟的階級基礎,建立符合歷史條件的統一戰線,以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為堅強后盾,先后取得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中國共產黨人發揮歷史主動精神,敢于擔當,抓住歷史機遇,實現了勤勞樸實的中國人民渴望日常生活“富起來”的時代企盼。隨著新中國成立,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如火如荼。然而歷史的發展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粉碎“四人幫”以后,如何盡快還社會以安寧與穩定,如何彌補黨內領導人“左”傾政策帶來的損失,如何破除“兩個凡是”的影響以實現思想路線上的“撥亂反正”,恢復黨的正確領導,成為歷史轉折的關鍵,也成為中國共產黨面臨的最大挑戰。1978年5月10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發表一石激起千層浪,關于“何為真理標準”成為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確立前進道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對于在這一問題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情況,鄧小平在1978年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我們黨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也才能順利發展?!盵11]以明確的態度充分肯定了這場具有歷史標志性大討論的重大意義,并于同年12月18日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對此次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給予了高度評價,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改革開放這一歷史性決策的制定提供了前提條件,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敢于擔當的歷史主動精神。

回顧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國共產黨在世界風云變幻之際抓住歷史機遇,以偉大歷史主動精神進行改革開放,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改革開放初期,在農村地區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取得明顯的成效,中共中央審時度勢,將改革進一步全方位推進。1979年,廣東省委和福建省委先后向中央提出開展有關對外經濟活動的設想,希望中央能在對外經濟活動中給予地方更多自主權,中央表示肯定和贊成。次年八月,出于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的考慮,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決定,同意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設置經濟特區。此后,中國走上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原則的對外開放之路?!懊^過河”“殺出一條血路”“黑貓白貓論”等耳熟能詳的論斷是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共產黨人主動把握歷史機遇姿態的生動寫照。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確保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的正確方向。黨的十六大以后,站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共產黨人以“科學發展觀”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一重大歷史課題。從經濟層面上看,我國的國家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此外,根據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前,我國一直屬于低收入國家,經過10余年的努力,我國已步入中上等收入國家之列??梢?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發揮歷史主動精神,以強烈的歷史擔當、非凡的勇氣和魄力,奏響了中國人民的時代奮斗樂章,緊跟時代潮流,書寫了令世界矚目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歷史奇跡,使中華民族在民族復興的偉大歷史征程上行穩致遠。

三、歷史主動精神的新時代精神特質

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經過全國各族人民長期的共同努力,偉大的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關鍵歷史節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高屋建瓴的大歷史觀全面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以更為主動的精神風貌詮釋了新時代歷史主動精神的豐富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不畏艱難險阻、直面風險挑戰,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展現出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形成了黨的光榮傳統?!盵12]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在遵循歷史規律、尊重歷史主體、汲取歷史經驗、順應歷史潮流、抓住歷史契機、增強歷史責任、堅定歷史自覺、秉持歷史自信、勇于自我革命中不斷堅毅前行,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中國的發展勠力譜寫壯麗詩篇,展現出空前的歷史主動精神?;仡櫚倌挈h史,滄桑巨變,在浩浩蕩蕩的歷史前進道路上我們可以把歷史主動精神的內涵凝練概括為五個方面的具體精神:一是尊重歷史規律的科學精神,二是尊重人民的主體精神,三是清醒自覺的主動精神,四是未雨綢繆的預見精神,五是勇毅前行的擔當精神。[13]

歷史主動精神的新時代彰顯,體現為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更加自信,這是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路的精神之鈣。自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扎根于中國具體國情,成為中國人民進行偉大歷史革命的思想理論武器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建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的指導地位,始終堅信在舊社會只有馬克思主義能救中國,在新中國只有馬克思主義能富中國,在新時代只有馬克思主義能強中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行,就在于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并用以指導實踐?!盵14]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充分總結歷代共產黨人寶貴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新一代領導集體進一步高揚歷史主動精神,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更加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真理性的自信,在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上積極探索、開拓創新,從“三個自信”到“四個自信”,從“三個全面”到“四個全面”,從“科學發展觀”到“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等一系列順應歷史條件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提出,是對新時代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新任務的歷史性思考。

歷史主動精神的新時代彰顯,體現為對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敏銳洞察,這是走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路的關鍵。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是人類社會的主要矛盾,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我國社會發展實際的歷史新方位,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又一次與時俱進,明確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從“落后的社會生產”到“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這種基于我國經濟發展現實情況、人民生活狀況變化新實際的認識是深刻的、全局性的,牽住了“牛鼻子”,因而也為社會經濟發展建設指明了方向。正是因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研判社會發展狀況,充分把握社會主要矛盾,10年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尤其重要的是,將近一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歷史性地破解了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難題,這為走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路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歷史主動精神的新時代彰顯,體現為全面從嚴治黨、敢于自我革命的精神。這種更為鮮明的革命批判精神,為走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道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證。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我們黨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作為社會主義執政黨,自身的執政地位并不是一勞永逸的,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問題并不會消失不見,因此,“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以永遠在路上的堅定和執著,堅決把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使我們黨永不變質、永不變色”[15],就成為新的歷史時期黨的重要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的千秋偉業的歷史性高度,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隨著反腐敗斗爭進入深水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推動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中,習近平總書記以毛澤東同志和黃炎培的“窯洞對”談話為例,引出了跳出“興也勃焉,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黨的自我革命。這種勇于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無疑是歷史主動精神在新時代的具體闡釋,必然使中國人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道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歷史主動精神的新時代彰顯,體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歷史宏愿中,這是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終極旨歸?!爸挥袆撛爝^輝煌的民族,才懂得復興的意義;只有歷經過苦難的民族,才對復興有深切的渴望”[16]。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力于新時期社會主義事業總體戰略布局,研判世界發展大局,團結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提出“中國夢”這一喻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理念,充分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而奮斗的初心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盵17]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深刻意識到帝國主義列強的凌辱、侵略不會自動停止,中國人民的窮苦也不會隨著歷史前行而擺脫,中華民族昔日的榮光更不會從天而降,一切只有依靠浴血奮戰,一切只有依靠艱苦奮斗、頑強拼搏,一切只有依靠開拓創新。正是這種自覺的歷史主動精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五代領導集體,在新時代堅持高揚馬克思主義旗幟,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己任,不斷探索中國式發展道路,從中國實際出發,為努力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奮勇向前。正是基于這樣的歷史主動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盵18]這也是我們黨把握歷史規律、順應歷史潮流的體現。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沖過去的”[19]。只有充分把握好、利用好歷史主動精神,我們才能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乘風破浪,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行穩致遠。

猜你喜歡
主動精神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歷史主動精神重要論述探析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以來關于歷史主動精神的研究述評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以“三原色”為導向開展數學教學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