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殺蟲單對大鼠的急性毒性及其危險貨物運輸包裝要求

2023-12-20 13:50杜秀明洪麗玲
湖北畜牧獸醫 2023年11期
關鍵詞:單的染毒經口

杜秀明,徐 晨,洪麗玲

(1.譜尼測試集團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1600;2.上?;ぴ簷z測有限公司,上海 200062)

殺蟲單是人工合成的沙蠶毒素的有機類似物,進入昆蟲體內迅速轉化為沙蠶毒素或二氫沙蠶毒素,具有較強的觸殺、胃毒和內吸傳導作用,對鱗翅目害蟲的幼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屬仿生型農藥,對天敵影響小,基本不污染環境,是綜合治理蟲害較理想的農藥[1-3]。隨著中國農業的快速發展,殺蟲單的需求量逐年增長。對殺蟲單進行危險化學品分類鑒定、健康危害甄別和安全運輸成為民眾和有關部門廣泛關注的話題。

依據《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簽制度》的《化學品分類和標簽規范》《危險化學品目錄》和《化學品分類和危險性公示通則》的相關規定,危險化學品的危害可分為理化危害、健康危害及環境危害三大類。流通的危險貨物大都含有三大類危害中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蝕性等其中一種或多種危險特性[4]。為了統一和管制危險貨物運輸,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標簽制度專家委員會制(修)訂了《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規章范本》。規章范本中將具有不同危險程度的貨物按照其內裝物的危險程度劃分為3 種包裝類別:Ⅰ類包裝(盛裝具有較大危險性貨物)、Ⅱ類包裝(盛裝具有中等危險性貨物)和Ⅲ類包裝(盛裝具有較小危險性貨物)[5]。

通過查閱資料和危害初篩排除了殺蟲單的理化危害和環境危害,其分類鑒定、健康危害甄別和運輸包裝相關的協同報道較少。本研究依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指導原則423:急性經口毒性-急性毒性分類法[6]和聯合國《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規章范本》[7],評價殺蟲單的健康危害效應,旨在為殺蟲單的安全使用和安全運輸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殺蟲單,白色粉末,含量為95%,CAS 號為29547-00-0,市售商品,使用前加去離子水配制成所需濃度。

1.2 供試動物

SPF 級(雌性)SD 大鼠,購于上海杰思捷實驗動物有限公司,許可證號為SCXK(滬)2018-0004。飼養在溫度為20~25 ℃、相對濕度為40%~70%的屏障環境內,飼養方式為3 只/籠(PP 塑料籠)。飲用水為滅菌水。飼料為試驗鼠維持飼料,購于江蘇省協同醫藥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號為SYXK(滬)2019-0015。

1.3 試驗設計

根據OECD 指導原則423:急性經口毒性-急性毒性分類法[6]進行試驗。染毒前,SD 大鼠按體重隨機分為4 組,分別是300、50、50 mg/kg bw 組和空白對照組(CK),每組3 只。染毒試驗分步驟進行,染毒體積為1 mL/100 g bw,按照標準里推薦的初始染毒劑量,以300 mg/kg bw 作為起始劑量。如果染毒劑量組SD 大鼠死亡數大于等于2 只,則降低染毒劑量,SD 大鼠死亡數小于2 只,則重復上述染毒劑量。重復染毒劑量組SD 大鼠死亡數大于等于2 只,則降低染毒劑量,重復染毒劑量組SD 大鼠死亡數小于2只,則升高染毒劑量。各劑量組之間的間隔期長短,取決于毒性作用發生的快慢、持續時間與嚴重程度,當確信前一步驟的受試動物能存活時,才進行下一步試驗。染毒結束后,觀察SD 大鼠的中毒反應和死亡情況。對全部SD 大鼠(包括試驗期間死亡的、因人道原因處死的和觀察期結束處死的)進行解剖。

1.4 統計分析

根據各組SD 大鼠死亡數,對殺蟲單的急性經口毒性按OECD 指導原則423 進行GHS 分級評定,然后按照聯合國《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規章范本》評價殺蟲單在運輸中的包裝要求。

2 結果與分析

2.1 殺蟲單的急性經口毒性

在起始劑量300 mg/kg bw 下,SD 大鼠染毒后的急性中毒癥狀為震顫、抽搐、呼吸困難,0.5 h 后全部死亡;以50 mg/kg bw 的劑量進行染毒,SD 大鼠無明顯中毒癥狀,第2 天未見死亡;再以50 mg/kg bw 的劑量進行重復染毒,SD 大鼠無明顯中毒癥狀,且觀察期內無死亡。分別于給藥后0、7、14 d 進行觀察,SD 大鼠的死亡情況見表1,體重變化見表2,尸檢結果見表3。

表2 急性經口毒性試驗SD 大鼠體重變化及死亡時間

表3 急性經口毒性試驗SD 大鼠尸檢觀察

2.2 殺蟲單的急性經口毒性LD50及GHS 分類

采用階層法,按照300、50、50 mg/kg bw 劑量分步驟進行染毒,發現300 mg/kg bw 組SD 大鼠染毒后死亡3 只,而50 mg/kg bw 組SD 大鼠染毒后無動物死亡。依據OECD 指導原則423:急性經口毒性-急性毒性分類法[6],判定殺蟲單急性經口毒性LD50為50~200 mg/kg bw(大鼠),其GHS 分類為Category 3。

2.3 殺蟲單的運輸包裝要求

殺蟲單急性經口毒性LD50為50~200 mg/kg bw(大鼠),屬于口服毒害品,依據聯合國《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規章范本》規定,其在運輸中的包裝要求為Ⅲ類包裝。

3 小結與討論

沈榮華等[8]在誤用“殺蟲單”驅蟲導致肥豬急性中毒死亡的報告中指出,不到8 g 殺蟲單就足以毒死1 頭100 kg 的豬。鐘才高等[3]在探討農藥三唑磷和殺蟲單對小鼠的聯合毒作用的研究中表明,殺蟲單的急性經口毒性LD50為100 mg/kg 左右。梁少華等[2]指出,殺蟲單按中國農藥急性毒性分級標準屬中等毒。以上研究報道和本研究殺蟲單的急性經口毒性分類結果相互印證。

梁少華等[2]還研究了殺蟲單原藥對大鼠的亞慢性毒性,將殺蟲單原藥按15.12、7.56、2.52 mg/kg 劑量進行經口染毒試驗90 d,初步確定了大鼠90 d 亞慢性經口未觀察到有害劑量為7.56 mg/kg。依據FDA 公布的SD 大鼠和人體之間等效劑量換算方法進行計算,人體未觀察到有害劑量約為1 mg/kg[9]。郇志博等[1]在海南和廣西分別開展了9%殺蟲單顆粒劑在甘蔗和土壤中的殘留消解試驗和最終殘留試驗,結果表明殺蟲單的最終殘留含量均低于國家限量標準,對人類的暴露風險較低。這些研究為殺蟲單的風險評估和管控提供了一定的數據支持。

聯合國《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規章范本》將具有不同危險程度的貨物按照其內裝物的危險程度劃分為3 種包裝類別,越危險的物品包裝要求越嚴格。危險貨物包裝的內容物大都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如果使用的運輸包裝不科學,會對人體、設施、環境等造成危害[10,11]。因此,為充分保障危險化學品的運輸安全,需充分考慮產品的主危險性、次危險性和建議包裝類別等因素。武文峰等[12]就化學危險品儲存與運輸安全管理方法研究展開討論,以確保危險品的安全運輸。姜憲娟等[13]通過實驗檢測和理論計算等方式,對部分液態危險化學品的沸點和飽和蒸汽壓進行研究,為相關企業選擇合適的運輸包裝提供理論依據。劉風華[14]通過探究運輸風險和路線優化之間的關系,為多目標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路線優化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技術支撐。郝玲芳[15]通過分析不同標準中鐵路危險貨物運輸包裝性能試驗要求,為鐵路危險貨物運輸包裝檢測工作提供理論支撐。這些研究為危險貨物運輸包裝檢測、運輸、儲存、管理等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支撐。

本研究表明,殺蟲單的急性經口毒性LD50為50~200 mg/kg bw(大鼠),GHS 分類為Gategory 3,在運輸中的包裝要求為Ⅲ類包裝。依據殺蟲單的毒性分類結果,進一步明確了此種危險貨物的運輸包裝要求。此類危險化學品分類鑒定試驗方法也適用于其他危險化學品或危險貨物的鑒定識別。這不僅為殺蟲單在農藥領域的安全使用及安全運輸提供了鑒別和判定依據,也為促進各類危險貨物運輸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支持。

猜你喜歡
單的染毒經口
經口內鏡聯合頸外超聲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頸深部異物1例
小學數學實驗學習單的開發研究
大生產
香煙煙霧染毒改良方法的應用*
染毒的臍帶
PM2.5毒理學實驗染毒方法及毒理學效應
經口不切開胃底折疊術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進展
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治療賁門失弛緩癥的護理體會
臨床日常護理記錄單的設計與應用
經口明視下神經干注射阿霉素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