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檗僧獨立、心越東渡對日本書學及篆刻影響的一個側面

2023-12-20 09:03馬亞楠
大學書法 2023年6期
關鍵詞:東皋六書篆刻

⊙ 馬亞楠

一、獨立及其“六書學問”對日本的影響

獨立(1596—1672),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本姓戴,名笠,字曼公、子辰,號天間老人、天外一閑人等。1653 年東渡日本,翌年拜入黃檗隱元門下,改名性易,號獨立。他精醫術,善詩文書畫,日本書家深見玄岱(即高天漪,1648—1722)曾評其書:“至如書法,正鋒逼古,神氣含光,獲其片紙只字,珍襲猶如鍾王墨跡?!盵1]此外在參禪之余,獨立亦向日本傳授篆刻之法。獨立書學在日本流傳有序,《先哲叢談續編》記錄了其書學在日本傳承的兩個脈絡:“曼公以其法傳之于北島雪山及高天漪,雪山傳之于細井廣澤,天漪傳之男頤齋,頤齋傳之于澤田東江……至其執管五法、把筆三腕、撥鐙等說,皆淵源于曼公之所授受?!盵2]獨立除在書法、篆刻方面對日本有著重大影響外,其貢獻還在于將“六書學”引進日本,這對日本書壇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獨立在日本著有兩部較為有影響的書論(臺灣學者徐興慶著《天閑老人——獨立性易全集》載錄兩部書論全文)。其一是獨立于1660 年書寫的一幅論書長卷,現藏于日本新座市金鳳山平林寺,后來日本書家富岡鐵齋(1837—1924)在該書論封面題“獨立禪師真跡書論”(本文簡稱《真跡書論》);其二是獨立于1668 年寫給日本儒者黑田一貫(1643—1698)的《臨池述意》二卷。通過對兩篇書論內容進行對比,不難發現《真跡書論》基本包含了《臨池述意》的內容且所論更加全面?!墩孥E書論》整體包括六個部分,即“自敘”“斯文大本”“六義原本”[3]“書法原本”“自跋”“再跋”。內容涉及書法史論、書體論、書寫技法、書法品評、書法精神等方面。通覽全篇,論述精簡,邏輯縝密,體系完整,于此大可一窺獨立之書學思想。

首先,獨立繼承了晚明學風,對“六書學”極為重視。他在《真跡書論》自序開篇便闡明“文”“字”“六書”之間的關系及“六書”重要性,并進一步指出:“求學之本也,試向《說文》九千三百九十三字中,一一致其源,則文外無剩義,義外無剩文,心、聲、言、用,一理悠歸,始可云,同文之學也;已握管臨池,求全合用,直造千古文心,是可云,同文共學也已?!盵4]強調了只有詳熟“六書”,握管臨池才能直造千古。之后,獨立在《六義原本》中詮釋了“六書”之意涵、解析文字的淵源與義理,并歷數書體之變遷,還提及:“自昔倉頡造字……秦以隸變,失其所從,后人莫得叩其本旨,此六義之繇絕焉。外之鳥跡龍紋、魚書禾穗……致亡見于今日耳?!盵5]指出因喪失“六書”之學,而導致書學的種種弊端。那么怎么能掌握“六書”呢?“時有許慎氏,恐斯文墜地,溯窮邃古,用返本源,作《說文解字》十二卷,始子終亥,得字九千三百九十三文,文非六經不以篆著,起徽音于欲絕之際,大振厥旨?!盵6]這里強調了許慎《說文解字》于“六書”的重要性,指出《說文》“可為字學續命之神功,(是)六書再造之正印、皇頡繼緝之明光也”[7]。此外還肯定了宋代“二徐”于“六書”的造詣,“徐鉉、徐鍇,塤篪正定,發明旨趣,一洗千載陋習,大闡六義幾微,何勝幸哉”[8]。

之后便詳說歷史上諸家“六書”之傳承,對其中一部分著述肯定的同時,而對于大多數著作是以批評態度去關照的,如說黃公紹《古今韻會》“人趨華藻,掇拾現成,遂不及就正之工”[9],元周伯琦《六書正訛》“惜其注文太略”,孫愐《唐韻》“濫收四萬二千余字,真可謂齊竽矣,古俗無分,包荒可笑”[10]。當然在關于“六書”的著作中又有其所肯定的,如說楊桓《六書統》為“一代典雅,千古博義,六書之雄也”[11],魏?!读鶗N》“溯原析義,直指義畫未兆之先,頡書未剖之的,可稱精蘊,惜其篆文擬古,淺學莫可力承”[12],王應電《同文備考》“無脂粉相調,不致銀黃艷羨”,強調魏校、王應電師徒“無愧于六書之為學矣”,又新安吳元滿著《六書正義》十二卷“指摘精微,重光前席,予亦獨愜其書,末法杰出,大有以扶六義之一線者”[13],吳門趙宧光《說文長箋》六十余卷“臻微籀史,媲媺六義,許氏之功臣,書法之紀要也”[14],梅誕生《字匯》“可補公紹之未逮”。

獨立以上所舉多為元明兩代篆書字書,可見其對字學的重視,所以在獨立看來,字學應以“六書為本”,否則便沒有根據淵源,“矧夫字學,皆本六書,未識六書而言字者,猶未識弓矢而言中的,未諳宮商而稱賞音”[15]。在《六義原本》最后,獨立再一次講述學習“六書”的辦法:“真心學六書,……先覓許氏《說文》一部,以明六義本始,為入門大綱。字字俱當求致其源,潛玩考索,通幽入微,以別贅文、省文之用。若至妄加點畫,以飾俗眼,貽蛇足之可笑已。既得大綱,旁通《韻匯》《字匯》《小補》,全其鋪續,可盡六書之為學也已?!盵16]更重要的是,獨立還指出彼時日本書壇因缺失“六書學”而造成了書寫無法亦無本的現象:“今日本尚武之地,所作書法,正是昔人馬上草露布、書急就之遺意,非六書之正度?!盵17]可見獨立作《六書原本》的目的也是希望借此喚醒日本書家對“六書學”的重視。

其次是日本對“六書學”的傳承。日本書家最早關注“六書學”的當屬日本書圣空海了,他在《進李邕真跡屏風表》中說:“空海久閱翰墨,志深畫一,安禪余隙,時探六書之秘興,持觀之暇,數檢古人之至意?!盵18]不過之后日本鮮有再談者,這可能和日本的書學傳統以及文字環境有很大的關系,日本學者屋代弘賢(1758—1841)有論:“夫六書八體,則西土之法矣,今此不論也,我邦以行草真字假字通上下,而日用則士子之宜先學習者也?!盵19]因為日本在江戶時代之前所引進的中國書法多以行草、楷書為主,而于篆隸書法關注較少,加之其本國文字“假名”就是從行草變化而來,所以可想而知,對于這種晦澀難懂的“六書”理論,日本書家也難免將其束之高閣了。雖然篆隸書體相較行、草、楷更能真切、形象地體現“六書”之義理,但是從實用角度來講卻遜色不少,所以這也是“六書”之學在日本受眾偏少的原因。至江戶時期,日本學者、文人才開始對“六書學”重視起來,甚至在一些類似習字法帖的出版物中也有對“六書”的關注:“凡習字,需先詳六書之義理?!盵20]筆者認為這都和獨立關于“六書學”的傳教不無關系,因為前文提及獨立書學在日本有兩個傳承脈絡:其一是北島雪山一脈,其二是高天漪一脈,而這兩個流派的書家在日本書史上都有著重大影響力,且大都重視“六書”之學?!断日軈舱劺m編》有記:“(林)道榮……好臨池之技……又與北島雪山講習六書學。我土知六書學者,實始于此。高天漪、池永道云、佐玄龍、細井廣澤等,皆由是而興起云?!盵21]關于文中言及林道榮(1604—1708)是傳播“六書學”的第一人,雖無從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獨立的兩位日本弟子北島雪山、高天漪對“六書學”是有極大關注的。

首先是北島雪山一脈:事實上日本書史關于北島雪山本人的“六書學問”言及甚少,但作為北島雪山嫡傳弟子的細井廣澤在“六書學”上的建樹卻頗為顯要,最突出的表現是其對篆書字書的關注和編撰。細井廣澤著有《奇文不載酒》《篆體異同歌》《萬象千字文》等篆書字書,且大都是在中國篆學著述的基礎上詳加考證、旁征博引而完成的,可想而知,如果沒有精深的“六書學”、訓詁學造詣,恐怕是很難完成這些皇皇巨制的。其在《奇文不載酒》“凡例”中言:“《說文》以下釋古文之書,其作有所主也。蓋為欲明六書之本原,知小篆以下之偽謬,臨記高文大冊、璽符鼎,千古不刑之文,無一字之俗制,無一筆之過失也?!盵22]又在《篆體異同歌》引用元應在之文:“鳥跡科斗既茫昧,石鼓遺文出自周。其后李斯工小篆,篆中生隸有從由。須知六體深藏義,會意諧聲各可求。后世偏旁多舛謬,幸存復古可旁搜?!盵23]在指出了“六書”與篆書字書之間關系的同時亦闡明了“六書”的重要性及其在書體演變中的意義。后來佚山默隱對其著述頗有微詞:“炎黃以降六書廢,文字本訓半存亡。津梁肆考更俗貌,廣澤道云添華妝?;祀s異同未究原,謬偽變改不能詳。因證趙氏長箋說,庶使篆形歸正當?!盵24]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細井廣澤在當時于“六書學”方面的努力。佚山默隱言及的“道云”即池永一峰,是細井廣澤好友,亦曾問學于獨立。清人董晴(生卒年不詳,福建人,字宜日)在池永一峰自刻印譜《一刀萬象》序言中曰:“其法本六書,體宗兩漢?!盵25]又江戶大儒荻生徂徠跋其印譜后曰:“名章璽學,求諸六書?!盵26]可見池永道云亦精于“六書”,這必定也離不開獨立、細井廣澤等人“六書學”的影響。此外,細井廣澤門下關鳳岡也治篆學、精“六書”,同樣也編撰了大量篆書字書,關思恭養子關口黃山亦是繼承了先輩們的衣缽,“關口黃山……從關鳳岡學臨池技,精通六書”[27]??傊?,北島雪山一脈一方面表現出對獨立“六書學”思想的傳承有序,另一方面又表現出對篆書字書極大的關注和重視,這可視為對獨立“六書”思想的延伸。

心越 西湖一人選自浙江人民出版社《東皋心越全集》

心越 游明父選自浙江人民出版社《東皋心越全集》

榊原篁洲 有竹吾廬何陋選自日本平凡社《書道全集別卷2》

榊原篁洲 湖山是我青眼友選自日本平凡社《書道全集別卷2》

榊原篁洲 玄輔之印選自日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市河米庵等印譜》

接下來再看高天漪一脈:這一脈對“六書學”有著重要傳承的當屬澤田東江了。其著有《書學筌》《書述》等多篇書論,其中涵蓋諸多關于“六書”、書體、字學等內容的論述,很多觀點都與獨立的學術思想暗合。東江本人對自己的書學傳承也是極為標榜:“曼公先生,出于明末,書名甚高……東方書法之傳來,唯我高先生?!盵28]《先哲叢談后編》曰:“東江……受運筆法高頤齋,頤齋,玄岱子,以書名于時,其筆法至王履吉三傳而至玄岱,頤齋能受其術,故東江服傳流有淵源,講經之暇,專學其法,尤巧草隸,兼精六書?!盵29]又“東江于六書,博考詳究,用力甚勤。其于漢晉唐宋之金石遺文,訪索殆盡,收藏頗富。又于我邦中世之殘碑斷碣窮捜摩,審度真偽而辨定之殊,長于影抄鉤字云”[30]??梢姖商飽|江除了對獨立“六書學”有著很好的傳承外,同樣也表現出學術延伸的一面,即精于金石考據、收藏品鑒之學。綜上所述,獨立的“六書學”思想在日本傳承有序,并展現出不同方面的學術延伸,可謂是影響深遠。

除此之外,我們在江戶時代眾多學者、書家的論著中常??梢钥吹胶芏嚓P于“六書”論說,如城戶桓(1712—1788)所著《書譚》“譚之十四”有:“六書者,書學之鍵鑰,經籍之本基……今其精粹者,唯許慎《說文》而已。唐時李陽冰或出新意,徐鉉規之一洗,則異端復興,遂析三文為六文,分韻壞字原者分鑣并驅,自序不言乎。今敘篆文,合以古籀,分別部居,不相雜廁。建首也,立一為耑,畢終于亥,是則文字之大本不可失焉。魏時撰《六書精蘊》以點畫說性命之理,大失古意。至后世凡百字書,《爾雅》之余流,是以儒者亦識訓詁而不知義,六書殆墮于地,悲哉?!盵31]其中所論與獨立書論多有相合之處,當然也有異樣觀點,比如說《六書精蘊》等書“是以儒者亦識訓詁志,而不知義,六書殆墮于地”,這又是日本書家對“六書”認識的拓展。還有岡谷義端所著《書學指南》后有自跋文曰:“……余嘗著《書學要法十二卷》,其中有《六書法》《篆書法》……”[32]由于條件所限,筆者尚未得見此書,但是岡谷義端將其單列一卷,可見他對“六書”的重視程度。近藤時憲《書法反隅》也有“……四曰形勢既就,而書體不可不辨也。書體者,書法也。六書目以義,八體名以用。書家之所用以六體為格律,其他變體書之不如不書也……”[33],同樣將“六書”作為書學的重要一環。此外還有山本格安所著《六書開示》《說文講余》等。至此,可以說日本第一代專事文字學的學者在江戶時代出現了,毫無疑問,這和獨立關于“六書學”的學術播種以及中國文字學、書學著作的東傳是分不開的。日本學者將這些內容在不同程度上吸收并繼承了下來,這無疑對日本的書學發展有著巨大裨益。

二、心越對日本篆刻的影響

心越(1639—1695),明末清初浙江金華蘭溪人,俗姓蔣,名尚部,法名兆隱、興儔,號心越,別號東皋、越道人、東皋心越。1681 年應邀赴日本長崎興福寺,繼而受水戶德川光國之招至江戶天德寺。心越兼通百藝,好文學,懂音律,善書畫,日本文士多慕名前去求教。其篆刻學問更是對日本書壇起到了播種作用,中井敬所在《日本印人傳》中說:“我邦篆刻之技,得獨立、心越而始,明矣?!盵34]日本書史將心越與獨立一起奉為篆刻之祖。心越篆刻一方面有漢印的影響,但更多的還是受到明代文彭、何震等人的浸染,所以帶有明末清初那種裝飾意味濃郁的華麗印風。其印雖然不能淋漓盡致地展現漢印的渾樸古拙風貌,但有圓轉勁拔之趣,具時代之鋒刃。他將明代印學思想和印章審美趣味帶到日本,使日本印人領略到彼時中國最具時代性的篆刻妙趣,這對日本篆刻可以說起到了催化之功。今日本水戶祗園寺內藏有多枚心越印章實物,亦藏其自刻印譜《開山自刻印鑒》兩冊。

心越對日本篆刻界的貢獻不僅在于其自身的篆刻技藝,更在于帶出諸如細井廣澤、榊原篁洲、松浦靜軒、池永一峰等本土印人,這批人日后大都成為日本篆刻界先驅。日本學者小林斗盦在《日本篆刻概說》中描述:“自從獨立,心越在日本傳授篆刻后,一時間,東西兩地的學者文人競試鐵筆,搜集古今印譜,蔚然成風?!盵35]此時的日本印壇呈現出蓬勃興盛之勢。

榊原篁洲(1656—1706),江戶前期儒者。名玄輔,字希翊,號篁洲。年少時赴京都拜入伊藤仁齋門下,后跟隨江戶大儒木下順庵學習儒家經典以及漢詩文,善書畫,亦“好篆刻,得刀法于東皋越師”[36]。有《印纂》《藝窗醉鐵》《正續印章備考》等印學著作傳世,日本印史將其與今井順齋、細井廣澤、池永一峰等人的印風稱為“江戶初期派”。榊原篁洲的篆刻整體上凝整遒勁、溫淳活潑,頗具清剛之氣。其白文印如

“湖山是我青眼友”,布局緊湊、端莊厚樸,有漢印遺風;朱文印如“有竹吾廬何陋”,章法疏朗、線條流暢,盡顯秀麗典雅之態。此外亦可見一些裝飾意味濃郁的印文,如其自刻印“玄輔之印”,想必這皆是受到心越印風的影響。我們將其印文與心越篆刻作一對比,其中傳承關系不言而喻。得心越印風之真傳的還有池永一峰,他更是將心越印風的多面性展現得淋漓盡致。

池永一峰(1665—1737),江戶初期篆刻家,名榮春,字道云,號市隱、一峰、山云水月主人等。其為人溫和恬淡,好學能書,精篆書,工篆刻。曾拜入榊原篁洲門下學習書法、篆刻,后得心越及清人黃道謙指點篆刻,技藝猛進,終成一代大家。一生著述頗豐,據載有“十八種,五十余卷”,其中多以篆學為主,如《篆?!贰蹲l》《聯珠篆文》《三體千字文》等,另有印譜《一刀萬象》存世,此譜亦開日本自刻印譜之先河,在日本印學史上是一種標志性的存在。

最能代表池永一峰篆刻思想及技藝水平的作品也即印譜《一刀萬象》。觀其印文,整體上以沉靜清麗、安逸典雅為基調,白文印追尋漢法的厚重渾樸,朱文則是取宋元溫潤流麗之遺風。此外又多見以雜體入印,關于這一點,池永一峰在印譜自序云:“頗好古圖書遺意……科斗鳥跡,索之古書,周籀秦篆,訪之大方,分千文于諸體,寓萬象于一刀?!盵37]又荻生徂徠跋:“今之工章璽者,宜莫池道云氏若焉……其體……闕里蝌蚪,云章穗文,揚雄之奇,旁及仙篆,玉清天書,古鉤隱,雜然具舉,稽疑訂偽,毫分厘析,與夫隸楷,世所希用……”[38]據筆者不完全統計,該譜中出現了至少十余種雜體篆文,如古文篆、奇字、龍書、云書、墳書、殳書、芝英書、刻符書、上方大篆、垂露篆、懸針篆、柳葉篆、飛白篆,鳥跡篆等,池永一峰的刀工及古文字功底可見一斑。無論是白文印、朱文印還是雜體印,我們都能看到其中受到心越篆刻影響的痕跡。池永一峰的篆刻總體上仍屬名人裝飾印風流緒,清人董晴有評:“睹印譜一帙,見其……運刀微妙……構思如此,造詣如此,誠堪擬文三橋、何雪漁而并之……”[39]將其與文彭、何震相比,足見其篆刻之高明?!兑坏度f象》雖然一定程度上流露出明人那種裝飾性印風,因而導致其藝術格調有所“折扣”,但池永一峰以他“印從書出”的實際行動引領了日本篆刻界文人刻印的風氣,并含蓄地提出了可以用一把刻刀在方寸之間表現萬千氣象的認識與見解,體現了其“書印互參、由書入印”的篆刻思想,這對當時日本印壇來說,無疑如離婁之明,是極難能可貴的。

心越 興儔選自浙江人民出版社《東皋心越全集》

心越 心聲選自浙江人民出版社《東皋心越全集》

心越 一字介庵選自浙江人民出版社《東皋心越全集》

池永一峰 有虞選自日本平凡社《書道全集別卷2》

池永一峰 人生一樂選自日本平凡社《書道全集別卷2》

池永一峰 容止若思選自日本平凡社《書道全集別卷2》

其實心越對日本書壇的影響遠不止于此。如前所述,江戶時代的日本書壇較之前有一重大轉變,那就是習篆、治印之風盛行,而欲治篆學,必先識篆,所以彼時的日本書法、篆刻家對篆書工具書有著迫切的需求。心越赴日時將清人陳策編撰的《韻府古篆匯選》也一并帶去,其弟子吳云法曇曰:“先師東皋嘗嗜篆文,東渡之日,赍《古篆匯選》來于崎港,于水府常并座右,臨寂遺言獻大護法西山源公。公曰:‘是有益之書,且東皋將來也,不可不傳于世?!蛎煏伭帲ù哪荆┓降?,未逾年而梓成?!盵40]此后該書多次在日本再版刊行,這無疑為當時日本學界提供了極為有用的篆書參考書目。此外,當時日本治篆學者多有輯錄篆書字書的習慣,細井廣澤曾云:“欲精于篆者,莫若自輯一書,縱令粗略未全備,而雖不足有裨益于人,而于己,則其裨益蓋亦不鮮?!笨梢娸嬩涀謺呀洺蔀楫敃r習篆的一種有效方法,所以《古篆匯選》亦成為書家們幾案床頭必備的字書范本之一。特別是以細井廣澤為首的“廣澤流”更是將此書奉為至寶,日本江戶后期篆刻家曾之唯在其《印籍考》中曰:“《篆文纂要全宗》即古篆匯選……廣澤先生以為粹然?!盵41]我們看細井廣澤編撰的《篆體異同歌》《萬象千字文》《奇文不載酒》等字書所列參考書目幾乎都含有《古篆匯選》,對其重視程度不言而喻,細井廣澤在《篆體異同歌》中還說:“《古篆匯選》,心越禪師將來之書,其原本在吾友一峰氏之家?!笨梢姵赜酪环逡嘤惺詹?、精研此書。綜上,心越東渡對日本篆學的推動功不可沒,江戶時代篆刻藝術的勃興,篆學知識的普及,篆書字書的出版、輯錄,都標志著日本篆刻藝術正積極快速地向前發展。

結語

中國書法、篆刻在日本的廣泛傳播與接受,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歸功于中方學人的東渡。在日本江戶時代,以黃檗僧為代表的中國僧人的東渡,促進了日本文化繁榮的同時,亦為彼時的日本書壇注入了新鮮血液,使之盡顯新格局、新氣象。東渡的黃檗僧人中又以獨立、心越的貢獻較為突出。獨立承繼了明代學風,將“六書”學問引進日本,培養出了日本第一批文字學家,自此以后,“六書學”在日本可謂傳承有序,并展現出不同方面的學術延伸,這對日本書壇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心越將篆刻技藝引進日本的同時亦帶去了當時較為先進的篆刻工具書,使日本印人初次領略到彼時中國最具時代性的篆刻妙趣,對日本篆刻藝術的發展起到了催化之功,功高至偉。

猜你喜歡
東皋六書篆刻
王志棟:無題
清初學者王育《說文解字六書論正》六書說初探
舉 薦
舉薦
漢字構形系統的發展與六書“轉注”
篆刻
美育史料·余紹宋與宣南畫社、東皋雅集
瑩波篆刻
龐說篆刻(十一)說臨摹
古代文化典籍核心概念翻譯的修辭選擇——以“六書”名稱英譯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